第 22 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哈哈的憨憨 本章:第 22 章

    防空洞奇迹连阴雨下了七天,窑洞的土墙像泡发的窝头一样酥软。

    林秀用木棍抵住最危险的裂缝,雨水还是顺着缝隙渗进来,在泥地上汇成蜿蜒的小溪。

    小川抱着妹妹缩在炕角,两个孩子眼巴巴望着母亲用搪瓷缸接漏水的背影。

    "妈妈,墙在哭。

    "小雨突然指着渗水的裂缝说。

    三岁的孩子还不懂什么是塌方,却能用最诗意的语言描述灾难。

    林秀抹了把脸上的水珠,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她刚想安慰孩子,突然听见"轰"的一声闷响——窑洞后墙塌了半边,混着雨水的泥浆涌进来,瞬间淹没了他们仅存的两袋麸皮。

    "快出去!"林秀一手抱起小雨,一手拽着小川冲向门外。

    暴雨抽打在脸上,她踉跄着跪倒在泥地里,却仍用身体为孩子们挡住坍塌的烟尘。

    等尘埃落定,林秀才看清塌方后的景象:窑洞后墙完全塌陷,露出一个黑黝黝的洞口,像一张饥饿的大嘴。

    奇怪的是,洞口边缘整齐地排列着青砖,明显是人工修筑的。

    "是防空洞。

    "周建军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他不知何时回来的,军装被雨淋得透湿,左眉上的疤痕在闪电中泛着青白的光。

    "抗战时挖的,村里老人说底下连着地道网。

    "林秀突然想起丈夫生前提过,这孔窑洞原是民兵指挥部。

    她拨开湿漉漉的头发,看见周建军已经蹲在洞口检查结构:"砖拱顶没塌,里面是干的。

    "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防空洞内部。

    林秀的农学专业眼光立刻捕捉到关键细节:洞内温度恒定,湿度适宜,墙壁有通风孔。

    这简直是天然的温室!"能种土豆。

    "她脱口而出。

    周建军转过头,雨水顺着他的下颌线滴落。

    两人目光在黑暗中交汇,无声地达成共识。

    ---防空洞入口被周建军用塌方的木梁巧妙遮掩,从外面看只是一堆烂木头。

    林秀举着煤油灯钻进洞内,灯光照亮了斑驳的砖墙——上面还残留着"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字迹被岁月啃噬得残缺不全。

    "这里。

    "周建军敲了敲地面,回声显示下方是空的。

    他撬开几块松动的地砖,露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环。

    "地窖,可能是存弹药用的。

    "林秀心跳加速。

    当地窖门被拉开时,一股陈年的霉味扑面而来。

    地窖不大,约两米见方,但四壁干燥,地面平整,角落里甚至放着几个生锈的弹药箱。

    "够当育苗室了。

    "林秀抚摸着墙壁计算,"温度大概15度,正适合块茎发芽。

    "小川突然从她身后钻出来,兴奋地摸着弹药箱:"大伯,能打鬼子吗?"孩子自从知道周建军是打过土匪的军人,就整天缠着他问打仗的事。

    周建军单膝跪地,与孩子平视:"现在我们要打的是饥荒。

    "他打开弹药箱,里面竟整齐码放着几十枚锈蚀的手榴弹。

    林秀倒吸一口凉气,却见周建军熟练地检查引信:"都泡过水,没危险了。

    箱子能当种植槽。

    "那晚,全家人在煤油灯下开了一场"作战会议"。

    周建军铺开一张泛黄的军用地图,用铅笔圈出几处可能找到种薯的地方:公社粮仓后院的育种田、七十里外劳改农场的试验田、黑市贩子老吴的秘密仓库。

    "粮仓有民兵巡逻,劳改农场太远。

    "林秀咬着铅笔头,"老吴上个月用半斤古巴糖换走了我的银镯子。

    "周建军从背囊取出个油纸包:"还剩三块压缩饼干,能换二十斤春薯。

    "见林秀要反对,他按住她的手,"西藏巡逻时,我们靠吃雪莲撑过断粮。

    人比粮重要。

    "小雨懵懂地抓起一块饼干要往嘴里塞,被小川抢下来:"这是种子!种下去能长好多好多!"孩子眼睛亮得惊人,仿佛已经看到满地滚圆的土豆。

    ---老吴的窝棚藏在河滩芦苇丛里。

    林秀跟在周建军身后,看着他用侦察兵的方式无声拨开芦苇。

    左眉的疤痕让他看起来像个危险的亡命徒,但林秀知道这人会在半夜悄悄给孩子们盖被子。

    "等着。

    "周建军把军用水壶递给她,独自弯腰钻进窝棚。

    林秀听见压低的争执声,接着是金属碰撞的脆响——她认出那是压缩饼干铝箔包装的声音。

    十分钟后,周建军拎着个麻袋出来,嘴角有新鲜的血迹。

    "走,市管队马上来搜查。

    "他声音平静,仿佛刚才只是买了棵白菜。

    他们沿着河滩狂奔时,林秀才发现他军装袖口被撕破了,露出的手腕上有一道深紫色的勒痕。

    麻袋里除了二十斤种薯,还有一小包白糖——正是上次换走她银镯子的古巴糖。

    "老吴良心发现了?"林秀气喘吁吁地问。

    周建军抹去嘴角的血:"我告诉他,下次截到军邮车,给他带西藏的冬虫夏草。

    "见林秀瞪大眼睛,他难得地笑了,"骗他的。

    巡逻时见过,不认得怎么挖。

    "种薯是"红皮早"品种,表皮还带着潮湿的泥土。

    林秀按农学标准筛选出十二枚健康薯块,剩下的切成带芽眼的种块,切口蘸上草木灰防腐。

    小雨踮着脚帮忙递薯块,小川则认真数着:"一、二、三妈妈,我们有三十八个战士了!"最珍贵的资源是光。

    防空洞深处漆黑如墨,正常植物根本无法生长。

    周建军拆解了军用蓄电池,接上缴获的敌军探照灯零件,改装成三盏可调节亮度的马灯。

    "省着用,电量只够每天四小时。

    "他调试灯光的侧脸被蓝光镀上一层冷釉,像尊沉默的守护神。

    林秀用木棍在弹药箱里划分区域:十二枚整薯种在左侧,二十六个切块在右侧,剩余空间留给可能的补种。

    她采用"深穴种植法",在箱底铺碎石排水,中层填腐殖土和草木灰混合物,表层覆细沙保温。

    这是她在农学院学报上看过的苏联极地种植技术,没想到在黄土高原的防空洞里派上用场。

    "战士要喝水。

    "小川严肃地递来破搪瓷缸。

    林秀正计算着每日供水配额,突然听见"哗啦"一声——小雨把整缸尿浇在了自己认领的那株上。

    "妹妹!"小川急得跳脚,林秀却拦住他。

    作为农学家,她知道尿液稀释后是优质氮肥。

    但没等她解释,周建军已经蹲下来,用军刀在尿湿的沙土上刻了个五角星。

    "这是小雨的勋章。

    "他指着其他薯块,"它们会嫉妒的。

    "小雨破涕为笑,小川则立刻要求给自己的"战士"也刻上标记。

    那晚,林秀在育种记录本上写下!"周建军挖开那处,竟挖出个拳头大的块茎——比其他株的产量高出近一倍。

    林秀在育种笔记上重重记下:"尿液施肥组产量显著提升,建议后续研究。

    "三十八株土豆最终收获十一斤七两。

    林秀留出三斤做种薯,剩下的够全家吃五天。

    当她捧着这些来之不易的果实时,防空洞外传来雷声——今年的第一场雪要来了。

    周建军突然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盒子:"给孩子们的。

    "打开是两块古巴糖,糖纸上的西班牙文已经模糊。

    "最后两块,以后"他没说完,但林秀懂他的意思——老吴的窝棚被市管队端了,这条线断了。

    小川舔了一口糖,突然掰成两半,大的那块塞给周建军:"大伯也是家人。

    "周建军愣住的样子像被狙击枪瞄准,最终接过糖含在嘴里,左眉的疤痕微微抽动。

    雨声渐密时,林秀发现小川在洞口用木炭画了幅画:歪歪扭扭的防空洞,五个小人手拉手站在发光的土豆旁边。

    她突然意识到,这个被饥饿逼出来的秘密基地,不知何时已成了孩子们心中的家。

    "明年开春,"周建军望着洞外的雨幕说,"我申请转业到县武装部。

    "他没看林秀,但声音很稳,"每月四十二斤粮票。

    "林秀没回答,只是把熟睡的小雨往他怀里塞了塞。

    孩子在梦中咂着嘴,仿佛尝到了土豆花的甜香。

    ---


如果您喜欢,请把《六零之养崽手札》,方便以后阅读六零之养崽手札第 22 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六零之养崽手札第 22 章并对六零之养崽手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