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哈哈的憨憨 本章:第 18 章

    军信藏锋

    一、邮差的哨声1961年深秋的清晨,邮差的哨声刺破了窑洞的寂静。

    林秀正在教小川用马尾毛绑筛子,听见哨声时手指一颤,细韧的马尾丝在指腹勒出一道血痕。

    "军属信!"邮差在院门外喊。

    这个退伍老兵总把军邮看得比命重,去年发洪水时,他硬是泅水把周建军的信送了过来,信封被浸得透湿,但盖着部队钢印的火漆封缄完好无损。

    小川像只小豹子般蹿出去,回来时怀里抱着个牛皮纸信封。

    信封右上角印着"西藏军区"的红色隶书,左下角却沾着可疑的褐色污渍。

    林秀接过信的瞬间就闻到了那股铁锈味——是血。

    "妈,重。

    "小川踮脚指着信封。

    林秀摸到信封夹层里硬邦邦的方块,不用拆就知道是粮票。

    她转身用灶灰擦了擦手,这个动作让小川突然安静下来——每次拆军邮前,母亲都会这样郑重其事。

    二、血迹与粮票信封拆开的瞬间,一张对折的粮票滑落出来。

    五斤全国粮票,1961年新版,边缘有锯齿状防伪纹,票面右下角印着小小的"藏"字——这是西藏军区特供票,能在全国换到大米或面粉,不像地方粮票只能换粗粮。

    林秀捏着粮票的手在抖。

    票面上的血迹已经干涸,但还能看出个模糊的指印,像是有人忍着痛硬塞进去的。

    她展开信纸,周建军的字迹比往日潦草许多:"秀:组织安排回原籍,雪大封山前启程。

    老排长在县粮站,急用可寻。

    建军。

    "短短三行字,林秀却读了足足五分钟。

    "组织安排回原籍"是部队暗语,意味着重伤或残疾无法继续服役;"雪大封山前"暗示他会在冬季前回来;而"老排长"这个称呼让她心头一紧——那是周建军前女友的父亲。

    "妈,爸爸画了小人!"小川突然指着信纸背面。

    林秀翻过来,发现角落用铅笔草草勾了个火柴人,胸口处画了颗五角星。

    这个在部队里代表"负伤"的简笔画,让她的胃揪成一团。

    三、粮票衣裳小雨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小手抓起粮票就往嘴里塞。

    林秀急忙抢下来,孩子哇的一声哭了。

    "亮亮"小雨指着粮票上"全国通用"四个烫金字。

    小川灵机一动,从灶台刮了点糨糊,把粮票贴在妹妹的布娃娃身上:"看,新衣裳!"林秀本想制止,却看见小雨破涕为笑,正用指头小心地摸着粮票边缘。

    阳光透过窗纸照在"全国通用"的字样上,金粉折射出细碎的光斑,映得孩子脏兮兮的小脸亮堂堂的。

    "一人一张。

    "林秀突然说。

    她把五斤粮票撕成两半——这在1961年足以让她坐牢,但此刻她只想让孩子们都摸到这份来自远方的守护。

    小川接过半张粮票,突然跑到炕柜前,把它夹进《毛主席语录》的塑料封皮里。

    "这样不会丢。

    "孩子认真地说,手指抚平粮票的折痕,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活物。

    四、字帖与秘密下午,林秀发现小川趴在炕桌上,正用铅笔在信纸背面描画。

    孩子把"为人民服务"几个字临摹了十几遍,笔画工整得不像五岁孩童的手笔。

    "爸爸的字好看。

    "小川抬头,黑眼睛里闪着光。

    林秀这才注意到,周建军的钢笔字确实漂亮,"务"字的捺脚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弧度。

    她忽然意识到什么,夺过信纸对着阳光细看。

    在"老排长在县粮站"这行字下面,有极淡的铅笔印痕——是周建军用硬物压出来的暗记。

    她沾了点水抹上去,纸纤维渐渐显出四个隐形字:"查七号仓"。

    窑洞突然安静得可怕。

    林秀想起食堂解散时领回的搪瓷缸,缸底编号正是"07"。

    她摸出贴身收着的西藏粮票,发现血迹恰好盖住了某个编号的尾数。

    五、布娃娃的审判傍晚,王婆子突然闯进院子,眼睛直勾勾盯着小雨怀里的布娃娃。

    "好啊!私藏全国粮票!"她尖着嗓子嚷道,"这可是破坏统购统销!"林秀这才发现,布娃娃身上的粮票在阳光下太显眼了。

    她一把抱起小雨,孩子却死死搂着娃娃不撒手。

    王婆子伸手就抢,"刺啦"一声,布娃娃的胳膊被扯开道口子,粮票飘落在地。

    "五斤!还是军用的!"王婆子捡起粮票,眼里的贪婪藏都藏不住。

    小川突然冲上去咬住她的手腕,老太太吃痛松手,粮票又被风刮到灶台边。

    "都别动!"李会计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皮鞋尖正压着那张粮票。

    他弯腰捡起来,对着光检查水印:"私自撕毁粮票,够开批斗会了。

    "林秀的指甲掐进掌心。

    就在此时,小雨突然清晰地说:"爸爸给的。

    "孩子指着粮票上的血迹:"爸爸疼疼。

    "这句话让李会计的手抖了一下。

    他盯着那抹血迹看了很久,突然把粮票扔回炕上:"下不为例。

    "转身时,他军装后襟露出县粮站的出入证,编号正是007。

    六、炕桌下的地图夜深人静时,林秀把孩子们哄睡,独自研究那封密信。

    她用小川的铅笔在炕桌背面描画,渐渐显出一幅简易地图——这是周建军用没有墨水的钢笔刻在纸上的,只有涂上石墨粉才能显现。

    地图标注了县粮站七个仓库的位置,其中"07号仓"被画了红圈。

    旁边还有行小字:"仓西第三砖,内有夹层。

    "林秀望向熟睡的小川,孩子怀里还搂着那本夹着半张粮票的《毛主席语录》。

    她轻轻吻了吻孩子的额头,突然发现他的睫毛被泪水打湿了——原来这孩子一直醒着,却假装睡着不让她担心。

    "妈,"小川突然睁开眼,声音轻得像片雪花,"爸爸的字我会好好练。

    "月光透过窗棂,在炕桌上投下周建军信纸的剪影。

    那些横平竖直的钢笔字,此刻成了连接这个家的无形纽带,比粮票更珍贵,比血更浓。


如果您喜欢,请把《六零之养崽手札》,方便以后阅读六零之养崽手札第 18 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六零之养崽手札第 18 章并对六零之养崽手札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