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事件
一、雨后采菇1961年7月的暴雨来得又急又猛。
林秀蹲在防空洞口,望着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土豆苗,心里盘算着再过半个月就能收获第一批果实。
突然,身后传来小川惊恐的喊声:"妈!妹妹嘴里有东西!"林秀转身时,看见小雨正坐在地上,小手抓着半朵灰白色的蘑菇往嘴里塞。
那蘑菇伞盖上布满褐色鳞片,菌柄底部有个明显的杯状菌托——典型的鹅膏菌特征。
她一个箭步冲过去,掰开女儿的嘴,可孩子已经咽下了大半。
"哪来的?"林秀的声音发颤。
小川指向塌方形成的土坡:"那里长出来的妹妹说像棉花糖"林秀的农学知识在脑中炸开。
鹅膏菌属的毒蘑菇含有鹅膏毒肽,会破坏肝脏细胞rna聚合酶活性,致死率高达80。
她一把抱起小雨,孩子的嘴唇已经开始泛青。
"去灶台拿盐!快!"她朝小川吼着,同时用手指抠进小雨的喉咙。
孩子哇的一声吐出一滩混着蘑菇碎片的酸水,但瞳孔已经放大,呼吸变得急促。
二、土法急救小川跌跌撞撞地捧来盐罐时,林秀已经用扁担横压在女儿舌根上。
1961年的农村没有洗胃设备,她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催吐法——将粗盐粒碾碎溶进温水,灌进孩子喉咙。
"再喝!"林秀捏着女儿的下巴,强迫她灌下第三碗盐水。
小雨的呕吐物从黄绿色变成透明的胃液,最后带着血丝。
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弱,体温却高得吓人。
"去找赤脚医生!"她撕下衣襟裹住小雨发紫的手指——肝损伤的初期症状。
小川光着脚冲进雨幕,背影很快被灰蒙蒙的水汽吞没。
林秀翻出珍藏的绿豆,这是去年秋收时从公社粮仓扫来的残渣。
她想起《赤脚医生手册》第217页记载的"绿豆甘草汤"——绿豆中的蛋白质能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甘草酸可拮抗多种生物碱。
灶火噼啪作响,豆子在破陶罐里翻滚,蒸汽中飘着苦涩的药香。
三、赤脚医生的银针赤脚医生张大山来时,斗笠上的雨水成串往下淌。
这个退伍军医左腿有弹片伤,走路一瘸一拐,但针灸包永远擦得锃亮。
他摸了摸小雨的脉搏,突然掀开孩子的衣襟,三寸长的银针直刺"足三里"穴位。
"肝气郁结,毒火攻心。
"银针在穴位上高频震颤,这是部队里学的"飞针走气"法。
林秀按着女儿乱蹬的腿,看着张大山又扎进"太冲""阳陵泉"几个穴位,针尾挂着的艾绒冒出缕缕青烟。
"得送县医院。
"张大山收起针包时,小雨的抽搐暂时止住了,但尿布上出现了可疑的橙红色——溶血症状。
林秀攥紧口袋里最后两张全国粮票:"医疗费""先记账。
"张大山瞥见炕头周建军的军属证,"这孩子要是没了,我对不起老周。
"
四、夜路奔袭去县城的土路被雨水泡成了泥潭。
林秀用麻绳把小雨绑在背上,小川举着松明火把走在前面。
火光映出路边的野坟,几朵灰花纹鹅膏菌在墓碑旁妖冶地绽放——和小雨吃下的同种。
"妈,妹妹会死吗?"小川的声音混着雨声。
林秀想起农学院实验室的解剖数据:鹅膏毒肽中毒后6-15小时是假愈期,患者会误以为康复,实则毒素正在摧毁肝细胞。
她摸了摸女儿滚烫的额头:"不会,解放军叔叔会送来特效药。
"这话她自己都不信。
1961年的中国还没有二巯基丙磺酸钠这类解毒剂,县医院最多能做的也就是葡萄糖输液。
松明火把突然被风吹灭,黑暗中有野狗在嚎叫。
五、县医院的抉择县医院走廊的日光灯管嗡嗡作响,照得墙上的"救死扶伤"标语惨白刺眼。
值班医生看完小雨的症状,直接开了病危通知书:"肝昏迷前期,要转省城做血液透析。
""多少钱?"林秀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叶。
"押金300,外加20斤全国粮票。
"医生推了推眼镜,"军属可以减免三分之一。
"林秀数了数身上的钱——卖甜菜渣饼干攒的78元4角,加上周建军寄来的5斤全国粮票。
她突然跪下:"先治孩子,我去卖血!""起来!"张大山拽住她,转身对医生说:"用我的退伍证担保。
"医生摇头时,白大褂领口露出上海牌手表:"不是钱的问题,省医院才有透析机"
六、绿豆汤的奇迹凌晨三点,小雨开始说胡话,尿袋里的液体变成了酱油色。
林秀砸开医院药房后窗,偷出一包葡萄糖和维生素k。
当她用注射器往女儿嘴里推绿豆甘草汤时,发现小川不见了。
天蒙蒙亮时,孩子抱着个布包回来,里面是新鲜的紫灵芝——他在防空洞深处发现的。
这种真菌含有的灵芝酸能促进肝细胞再生。
林秀把灵芝捣碎混进绿豆汤,一勺勺喂进女儿嘴里。
"妈甜"小雨突然睁开眼睛,虚弱地舔了舔嘴唇。
晨光透过脏兮兮的窗玻璃,在病床上画出一道金线。
张大山号完脉,不可置信地嘟囔:"肝风内动居然平息了"
七、粮票与知识出院结账时,医院要求用2斤全国粮票抵药费。
林秀交出了周建军沾血的粮票,会计却指着背面的"藏"字摇头:"西藏军区特供票,要领导批条。
""批条在这。
"张大山递过一张盖着红十字的纸,上面写着"军民一家亲"。
这行字救了小雨的命,也让小川从此迷上了蘑菇——他偷偷藏起一片毒鹅膏菌的菌托,后来成了他植物标本集的第一件藏品。
回村的牛车上,小雨趴在她怀里酣睡。
林秀望着远处起伏的黄土塬,想起实验室里那些中毒的小白鼠。
在这个没有解毒剂的年代,知识才是真正的保命符。
她摸出藏在鞋底的《赤脚医生手册》,翻到被血渍染红的第217页,轻轻读给苏醒的女儿听:"绿豆味甘性寒,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