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有些手段,确实腌臜,太后是明白的。
但这件事情本来就是皇帝先不知道分寸,加上久不入后宫,身边常常陪着自已的弟妻,怎不叫人多想?
第1422章
颜如玉和王清如见面
慧太妃出宫回府之后,带着瑞儿过来探望宋惜惜,她嘴上也是把不住的,等瑞儿跟宋惜惜说完话,送了他出去之后,便把今日宫里听到的,还有太后下旨严惩的事情一股脑地说了。
宋惜惜听完,还反过来安慰她,说困在后宫里的人日日无事可做,又不能像她一样可以出去逛街听戏,自然就喜欢编排些故事来度日子,否则这一日日的那么漫长,怎么过呢?
慧太妃气道:“那也不能张嘴就胡说,说得那么难听,要仔细咱们墨儿脑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了绿,这是人说的话吗?这是长辈该说的吗?真是为老不尊。”
宋惜惜叹气,只恨自已早先察觉的时候,没有及时“受伤”,但在那个喝汤事件之前,她虽觉得不对劲,也没有那么不对劲,反而是在想着他是要打探万宗门的事情。
但其实现在她也不确定皇上到底是什么意思,他心眼子有八百个,有时候以为猜对了,实则他和自已猜测的偏了十万九千里。
如今虽说落得个清静,但不能参与议军政之事,前线的事只能让师姐打探了。
不过,倒也不清静,她受伤的消息传出去,很多人登门探望。
真是不病不知道,病了才知道自已人脉有多大。
她们轮番登门,带上礼物和伤药,虽说都不会打扰太久,只是日日这样来一群人,她总得一一道谢应酬。
持续好几日,终于才能真正的清静。
至于女学和工坊那边,是跟沈万紫打听过,也得得同意才来的,但她们不是全部都来,只是派出一个代表。
工坊来的是莫娘子和澜儿,澜儿是早就来过的,如今跟着莫娘子再来一次,表姐受伤,她最是难过。
女学来的是颜如玉,带来了大家的心意,笑着说这是国太夫人送的,这是许夫人送的,分明是一人送一份,但堆得桌子都满了。
成亲之后的颜如玉,脸上洋溢的都是幸福,笑容也被滋养得特别甜美,眉梢眼底都染了绯色。
和颜如玉说话很舒服,她将学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她说相比起原先那一批学生,这些真的很好教,她们也知道能读书认字的机会难得,没有几个懈怠的。
颜如玉说起学生的时候,脸上是难掩的骄傲,甚至还调侃说至少比她祖父的学生好教些。
宋惜惜都含笑听完,又问方十一郎待她可好。
她白净的脸上便浮起了红霞,扭着手帕说很好,特别好。
宋惜惜调侃,“新婚之夜,可有面目狰狞?”
颜如玉大窘,“王妃!”
宋惜惜笑了起来,一般新嫁娘只担心夫家待她好不好,以后日子会否艰难经营,她却担心新婚夜自已会不回痛得面目狰狞。
颜如玉跺跺脚,如今回想起来只觉得无比懊悔,不该这样问,不该那样瞎担心,如今白白成了王妃的笑柄。
两人正打趣说着,宝珠前来禀报,说姬淑慎姬娘子带着蓝氏和王清如登门探病。
宋惜惜有些意外,“王清如也来?”
“是的。”宝珠道。
颜如玉闻言,忙起身道:“王妃,那我便先回去了,您好好休养。”
宋惜惜点头,“好,宝珠送客。”
宝珠道:“沈师兄说请方夫人去书房,他正在编著教案,说是要跟方夫人讨论讨论的。”
“好,我马上过去。”颜如玉起身道。
宝珠领着她出去的时候,恰好便看到瑞珠领着姬淑慎等人进来,便碰上了。
宝珠微微蹙眉,瞧了瑞珠一眼,瑞珠显然也没想那么多,觉得方夫人和姬娘子也认识,便先带进来了。
如今两方见了面,才想起那茬子事来,又想起王清如往日的行径,不禁微微担忧。
好在颜如玉落落大方,含笑上前,“姬娘子,蓝娘子,三姑娘,你们也来了?”
“方夫人。”姬淑慎也反应过来,笑着打了招呼,“是啊,早便想来了,怕耽误王妃养伤,如今想着她应是好些了,这才敢登门叨扰。”
蓝氏也对颜如玉道了个万福。
王清如打量了颜如玉一眼,一句方夫人是怎么都叫不出口,只是微微颔首,回了一个略带僵硬的微笑。
第1423章
也后悔的
颜如玉福身,道:“那便不耽误你们了,告辞。”
“慢走!”姬淑慎含笑相送。
颜如玉走后,姬淑慎看了王清如一眼,见她眼底的光芒尽消失,只剩下一片暗淡覆盖,知道她又在后悔了,道:“过去的事情多想无益,进去吧。”
王清如来探望宋惜惜,已经是鼓起了莫大的勇气,她欠宋惜惜一个道歉,一句感谢,今日说是陪着嫂嫂们前来,实则是她要面对过往的那些事。
只是,她是有些高估了自已,虽说她能说服自已面对宋惜惜,可看到颜如玉的那一瞬间,她心里是说不出的感受。
像是被什么狠狠地锤了一下,脑袋一片空白,那笑容也是勉强挤出来的,她真怕自已哭出来。
她木然地跟着两位嫂嫂进到侧厅见到宋惜惜的时候,泪水已经含了两泡在眼眶里了。
宋惜惜看了她一眼,便微笑邀请她们入座,奉茶。
姬淑慎看到她的腿包得像粽子似的,担忧地问道:“要紧吗?伤得这样严重,一定很痛吧?”
宋惜惜知晓她是真担心的,满不在乎地笑着安慰,“一点小伤,算得了什么?不痛的。”
姬淑慎道:“怎么会不痛?听闻都摔断骨头了,这得养多久啊?以后走路不会影响吧?”
“不会,不会,”宋惜惜还微微地抬了抬腿,混不吝的样子,“真的,这是小伤,比起战场上受的伤实在算不得什么的。”
姬淑慎心疼地看着她,“战场上也受了不少伤吧?”
“总有些的,都好了。”宋惜惜道。
蓝氏在一旁说:“这一次守城,多亏了王妃,否则不知道百姓还要遭多大的罪呢。”
“分内之事罢了。”宋惜惜问她们,“皇上给你们赐了宅子,你们什么时候搬过去?”
姬淑慎说:“打算过几日就搬了,本不打算搬的,但毕竟是御赐,不敢不搬。”
宋惜惜道:“是的,皇上的好意,便领了吧。”
他们一家现在的处境也还挺尴尬,也不敢任由自已想如何便如何,尤其原先变卖家产的银子,暂时也不好用那么快。
姬淑慎给王清如打了好几次眼色,王清如这才上前对宋惜惜道:“在天牢的时候,幸亏王妃请来大夫和送药,否则民……女怕是无法活着出来,救命之恩,万分感激,请受民女拜谢之礼。”
“还有,民女原先做了一些荒唐事,请王妃见谅。”
宋惜惜也没阻止,受了她的礼后道:“三姑娘请坐吧。”
王清如谢过坐下,微微地松了口气,发现正儿八经地道谢和道歉也没有这么难。
有时候回想起来,她自已也觉得很荒唐无谓,这样攀比的意义何在?
至于嫁给站北望之后,觉得站北望心里有她,但仔细想想就明白,那都是和她没有关系的,是站北望的错。
她现在能坦然面对那些事情,大概心里对站北望并无多少爱意。
可想起方十一郎,心头是尖锐的痛,可能是因为爱,也可能是因为真的愧对他。
方才看到颜如玉,见她脸色粉若桃花,便知晓她如今过得幸福。
她幽幽地想,方十一郎虽然不怎么解风情,待人却是极好极宠的。
可惜,那时候她是平西伯府三姑娘,嫁给他自认为是低嫁,总想着要方十一郎说些好听的话来哄着她,娇着她,偏生他不擅长情话绵绵,才让她生了些花花念头。
一切都回不了头了。
第1424章
皇上或是肺积之症
该来的人都来过了,宋惜惜可以安心养着。
倒是林太医偶尔还会来一来,送些疗伤和去疤痕的药来。
于先生都会在旁边守着,跟林太医道谢,再请林太医代为谢恩。
这日林太医和吴大伴一起来的,于先生见机会难得,便请林太医出去说是请教去疤痕的问题,把他支开,让王妃单独与吴大伴说话。
宋惜惜请吴大伴坐下,问道:“是皇上派公公来的?”
吴大伴把拂尘扬在手肘上搁着,瞧了眼门外不远处跟随而来的亲卫,道:“是皇上派来的,也是咱家自已想来,王妃伤势可好些了?”
宋惜惜犹豫了一下,直视他问道:“公公觉得,我这伤好了?”
吴大伴叹气,“王妃通透啊,这伤虽有好转,却还没能下地行走。”
宋惜惜苦笑,“正如公公所言,是有好转,却还不能下地走呢。”
“王妃莫要心急,先养着。”吴大伴道。
宋惜惜幽幽地道:“心急倒是心急的,但没法子,丹神医说伤筋动骨一百日,怕是这一百日都得好好养着了。”
沈万紫过来了,瞧了一眼里头的宋惜惜和吴大伴,又瞧了瞧那两名杵得跟松木一般直的亲卫,含笑上前招呼,“我远远看了,还以为是戚贵大人呢,走近一看才发现认错了。”
那两名亲卫却认得沈万紫,知道她是张启文大人的师父,连忙拱手见礼。
沈万紫问了他们的名字,等他们自报家门之后,沈万紫哈哈一笑,“巧了,我那徒儿跟我说过你们武功不错,今日来得巧,我跟你们过两招,指点指点你们。”
两人眼前一亮,要是能得她指点一二,于自已武功大有助益,连忙便道谢,然后跟着沈万紫去了外院的练武场。
见他们一走,吴大伴飞快地道:“有件事情王妃要知道的,太医院诊断,皇上或有肺积之症。”
宋惜惜猛地看着吴大伴,“肺积之症?是岩症吗?已经确定了?不是说头风症吗?”
吴大伴眼眶微红,“太医院说可能,没敢确定地说,但院正带着几位太医一起诊断的,说辞都是一样,估计,八九不离十了。”
“皇上自已知道吗?”
“太医院今日才下了这个可能的结论,原先一直说是痈症,唉,皇上是知晓的,但太后与皇后都不知道,朝中只有穆丞相一人知道。”
宋惜惜脸色也有些苍白,岩症难治,几乎没听说过能治好的,而且这病来势汹汹,病入膏肓的时候痛不欲生,因此也被称为恶毒之症。
“一年!”吴大伴声音里忽然便带了哽咽,“院正说,或许一年。”
宋惜惜心头一震,简直不敢置信,“一年?”
现在还没立太子啊。
吴大伴泪水滚落,难掩伤痛。
虽说伴君如伴虎,但皇上待他真不错,虽说有时候不认同皇上的一些做法,可作为奴才的他没有资格说话,只是偷偷地弥补着。
今日他来王府,是知道如果皇上驾崩,唯有王爷能帮新帝稳定局势。
王府早一些知道,就能早一些打算。
吴大伴拭去眼泪,道:“王妃是养伤百日,还是再多养些时日,王妃思量便是,总之是不能如今便好的,皇上心里头正慌着,怕是会做出一些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事。”
宋惜惜心头复杂得紧,应了句,“多谢公公告知。”
“此事还得保密,以防传了出去,有些人生了不该有的心思。”
宋惜惜胡乱点头,“这个我知道的。”
吴大伴忽然想到了什么,又潸然泪下,掩面哭了一会儿,才道:“皇上之前数次梦到二少将军的时候,曾跟咱家说过一句玩笑话,说二少将军入梦如此勤快,莫非是想带他去了?估计皇上心里头有预感的。”
第1425章
龙体康健是最好的
这个事情很大,让宋惜惜的脑子一时半会也无法运转。
如果皇上驾崩,大皇子几乎毫无悬念是要当皇帝的,估计不久之后就会确立太子之位。
年少帝王登基,必定是要有辅政大臣,而且不止一人,如此朝廷便会分党结派,到时候朝局便会乱。
如果没有设立辅政大臣,有可能就是太后或者齐皇后垂帘听政。
皇后是个有野心的,如今被禁足还在为大皇子筹谋。
齐家势力大,最近是被皇上打压着,但如果皇上驾崩,大皇子登基,齐家的腰杆子就直了,谁会不想要权力?
穆丞相年迈,且早萌了退意,就算想为新帝撑住,但到时候局面就由不得他了。
这尚且是后话,最让人心惊肉跳的是,皇上如果真只有这一年之期,定会在他驾崩之前为大皇子清扫干净所有障碍和威胁。
北冥王府,就是他认为的最大威胁。
吴大伴也忽然想到了这点,脸色猛地一变。
他得知皇上病情的时候,只想着唯有北冥王能辅助幼主,稳定朝局。
如今看到王妃脸上的忧虑,他才从悲伤中抽离出来,猛然想到这可怕的可能。
甚至,这还不是可能,这是真的会发生的。
“王妃,你们不如离开……”
宋惜惜伸手压了压,“公公不要说了,如今太医都不敢下结论,兴许就真的只是头风症,又或者是痈症。”
她不想让吴大伴给建议,免得日后他心里总会觉得愧对皇上,愧疚自已不够忠诚。
吴大伴手握拂尘,他知晓王妃的意思,微微叹气,“那咱家就先告辞了,王妃好生养着。”
“公公慢走。”宋惜惜目送他告退而出,心里还是没理出一个头绪来。
他们走后,宋惜惜坐在偏厅里发了好久的呆。
沈万紫进来看到她这副模样,问道:“出什么事了?”
宋惜惜抬头看着沈万紫,摇摇头,干涩地道:“没有,是吴大伴说让我继续养着,终日困在府里好烦啊。”
“到底皇上是不是那个意思啊?”沈万紫问道。
“从公公的话里听来,应该是这个意思。”宋惜惜努力拉回思绪,想起吴大伴说还是要继续养伤,证明现在皇上还有那种畸形的想法。
沈万紫骂了句狗男人,想再骂几句,想起父亲临离开京城之前,说沈家人以后要约束自已的言行举止,她生生住了嘴。
这件事情宋惜惜没告诉沈万紫是有原因的,哪怕她知晓事情轻重,不会随意对别人乱说,只能告知自已人,但她有太多自已人了,棍儿馒头辰辰还有她师父师兄弟们,全部都是自已人,现在还包括母妃,她也视作自已人了。
她在书房里把这件事情告知了沈师兄和于先生。
两人同样震惊,也好一会儿没说话。
各种可能都在他们脑海里过了一遍,都不是什么好的结果。
两人分析出来,皇上的病,就像是悬在北冥王府头上的一把刀,这把刀什么时候下来,就看皇上的病什么时候变得严重。
但是,皇上也会有考量,这把刀下来未必真能砍到北冥王府,相反,还有可能激发起北冥王府无数把刀对准他,对准他的皇位。
至少,皇上认为会有这个可能。
皇上还有可能会有另外的考量,便是如吴大伴最初说的那样,让王爷和几位大臣辅政,互相制衡。
宋惜惜听他们分析了一阵,问道:“现在我们首要想,就是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怎么样做对商国对我们说最有好处,如何才能不影响到战事。”
大家沉默思考,一时还真不知道首先该做什么。
沈青禾道:“先确定皇上是否真患了岩症,是否真的没有办法医治,虽然目前我们处境也不怎么样,一直被皇上忌惮着,但不得不承认,皇上龙体康健于商国是最好的。”
肃清帝不是最好的皇帝,但在施行治策的时候,是以民为本,而且战事将停,百姓眼看是可以过上平静安稳的日子。
一旦政权更迭,不确定性太多了,但可以预见必定有一段日子的争权夺利,巩固势力,结党营私,天下百姓反而是变得次要了。
好比一个商贾之家,家主没有话语权,家族里的人各怀心思,谁都想着多占点好处和话事权,哪怕损害家族生意也要有利于自已,那么终究是要从内部溃散,再被别的商家侵吞。
第142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