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了笑意,皱了皱眉,“你这是怎么了?”
茯苓连忙回禀道:“是苏姨娘院里来传话,叫咱们夫人赶紧过去看看...
...姨娘大概是发作了。”
苏姨娘月份渐渐大了,行动也不便起来。
进入二月,马上到了临近生产的时候,她每夜都睡不好,折腾得人都有些憔悴了。
前几天陈鹤宇过去看她,觉得很担心,回来后就跟梅端商议,派了落桐居两个利索的丫鬟过去帮忙做事。
陈鹤宇夫妇赶紧放下手里的事,等他们赶到东小院的时候,产婆已经在忙着吩咐双喜她们熬参汤、烧热水。
苏姨娘按照她的要求,先在屋子里慢慢走动着。
她这是第三次生产,神色倒还很淡定,见到陈鹤宇和梅端还笑了笑。
“多亏你叫产婆在这住着,叫起来很方便。”
自从进入二月,陈鹤宇便叫那两个产婆留在北小院不许走,章府医也不许回家,所有人都随时候着。
不管耽误人家多少生意,他出钱就是了,只要能把一切风险降低就好。
“这都是小事,您这里平安就好。”
刚说完,就见苏姨娘皱着眉头坐在椅子上直喘气,看样子很难受。
陈鹤宇赶紧喊章府医过来号脉,老头子眯着眼睛捋自已的山羊胡子,捋的大家都不耐烦了,才说是时间差不多了,可以备产。
两个产婆立刻过来,搀扶着苏姨娘进了准备好的产房里。
梅端也跟在后面进去帮忙收拾,虽然她也不知道该干什么,但是屋里有个主人总是可以震场子。
无论前世还是今生,陈鹤宇都没经历过这种场面,一时有些手足无措。
一会儿功夫就问了许嬷嬷好几次,“侯爷回来没有?”
怎么办,家里没有大人他好慌。
许嬷嬷忙回道:“姨娘刚不舒服,我们就叫人请侯爷,前面说是今日跟人约了吃晚饭,想必得晚点儿到。您放心,一会儿就回来了。”
许嬷嬷觉得他有些过于紧张。
很多女人生孩子男人都不在身边,反正在身边也没有用。
苏姨娘这一胎怀上是意外,侯夫人很少插手。
一开始是因为不高兴懒得管,后来是见陈鹤宇挺上心,她就更懒得过问了,只是时常派人送些补品过来。
再说高龄产妇也不知道有没有危险,她不如离远点的好。
今日听说发作了,侯夫人就派了两个有经验的老嬷嬷过来帮忙料理。
许嬷嬷见了,想领她们去帮忙收拾些被褥、热水一类的杂活。
忽然被陈鹤宇叫住,吩咐她:“让她们去做杂活,你立刻到二门上叫我的小厮,那个叫黄豆的,立刻去把侯爷叫回来!还有陈骄,叫他请王太医过来,一刻不能耽误。”
等老爹回来就太晚了,他还是先做主吧。
许嬷嬷听得一愣。
女子生产的时候,都是产婆看着,叫侯爷、叫太医过来干什么?
陈鹤宇见她不动,忍不住解释道:“姨娘年纪大,免得有什么意外……”
许嬷嬷心里一热,“哎,老奴这就去!”
产房里一点动静也没有,陈鹤宇无端的有些害怕,仿佛自已又回到了孩童时代,对未知的事有莫名的恐惧。
脑子里各种宫斗剧宅斗剧轮番上演,他拼命想一些细节,看能不能有所防范。
可惜当初他很不喜欢看这种情节,每次都是几倍速快进,现在当然屁也想不起来。
很快梅端就出来了,对着他笑了笑,“别担心,产婆说都好着呢。”
她只是个年轻姑娘,没有生育经验帮不上忙,被苏姨娘撵出来了。
章府医熬的催产汤送进去以后,又是漫长的不知道多少时间过去,长兴侯终于回来了。
陈鹤宇见到老爹,眼里要冒出泪花来,一时之间觉得自已有了主心骨。
“爹,您可算来了!”
“五儿,莫慌莫慌,爹已经叫人去请王院正了!”
长兴侯接到消息就快马加鞭往家赶,早春乍暖还寒的天气,连人带马都跑了一身汗出来。
刚才,他正在花茶坊跟朋友听琵琶。
那弹琵琶的姑娘是难得一见的名伶,裙下之臣众多,轻易约不到的。
他们几个人凑份子,花了好大力气才请人家出来唱一场,果然是人美歌甜琵琶好,如同天籁之音。
黄豆慌慌张张跑过去送消息的时候,长兴侯正高兴的往嘴里扔花生豆,咬得嘎嘣嘎嘣的响。
他还啧了一声,骂道:“跑这么快,外头有鬼撵你吗?”
一听苏姨娘提前了十来天生产,长兴侯根本没心思再理会什么琵琶娘子了,把花生豆一扔就跑。
——跑的比黄豆还快呢。
好在一切顺利,赶回家的时候苏姨娘状况还不错。
第215章
六弟
“您不在家,我好怕。”
陈鹤宇没来由的有些委屈,看到长兴侯回来的时候就松了口气。
这里又没有妇产科医院,他一个年轻男子,这种事谁知道会怎样啊?
相处一年多,已经同这对爹娘有了感情,要是真有什么意外——
呸!绝不会有意外。
“放心,有爹在呢。等下王院正就来了。”
长兴侯嘴里安慰着儿子,眼睛一直往产房那边瞅。
但是产房里自始至终没有动静,只偶尔传来产婆的几声低语。
他终于忍不住走到窗户跟前,高声叫了一声“念淑,我回来啦,你撑住啊。”
里面的人没有回答,长兴侯有些心焦,又追着问:“你听到我的声音没有?我是...
...我是福娃呀?”
“唔。侯爷。”
苏姨娘正被一阵阵痛折磨,实在是不想跟他聊天,勉强应付了一句。
“哎哎哎,你瞧,你姨娘好着呢,好着呢。”
长兴侯开心极了,转头对着儿子傻笑。
说不担心是假的。
他虽然早有五子三女,但是苏姨娘毕竟年过四旬,又间隔多年没有产育。
连王院正都说要当心些,别出纰漏。
这时候,赵老夫人也派了嬷嬷过来候着,产房外面已经等了许多人。
又过了半天,许嬷嬷从屋里传话出来,说是还没有开始生产。
“苏姨娘肚子看着不大,但是孩子长得挺好,个头大怕不好出来。”
一句话让众人皱紧了眉头,长兴侯骂骂咧咧的踹翻了一个小凳子,一叠声的叫人催王院正。
还好不大一会儿,陈骄就背着王院正跑进来了!
正是晚饭时间,王院正也不在家。
陈骄根据他家下人的指示,连续跑了好几处才把人找到,直接掳上马奔回侯府。
王院正是被长兴侯拿着烧猪头的券收买过的,早就知道自已会来一趟长兴侯府。
只是万万没想到,是被个俊俏的小郎君像土匪打劫一样,快马加鞭运过来的。
这年轻人骑马太猛了,一路上把他颠了个七荤八素,刚吃进去的晚饭差点吐出来。
下马以后,王院正先扶着门框干哕了一会儿,半晌还觉得天旋地转的。
陈骄见状,直接抄起他背在背上,跑进了北小院...
...
“王大人,您快来!快去给产妇号脉!”
长兴侯一见他,简直激动的要哭起来。
救命呀,他的老六可不能有事!
当然了,爱妾更不能有事!
王院正顾不上答话,先把头上的小帽儿摆正,又把凌乱的衣服抻平了,摇摇摆摆的跟着许嬷嬷进屋去了。
长兴侯也顾不得形象了,把耳朵贴在窗户纸上,调动一切感官想要听到里面的情况。
二十几年前,那几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他还在兵部任职,不像现在这么闲哉。
赵老夫人派人来通知他,赶上公务在身,他都没有立即赶回去。
等到他散值回去的时候,孩子已经生下来了。
所以好几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长兴侯都没在身边。
孩子们生下来就有奶娘丫鬟们养着,他更没有费过心思。
年轻的男人似乎都不太稀罕孩子——
长兴侯叹了口气,如今年纪大了,越发感性起来。
旁边的陈鹤宇对着陈骄摆了摆手,好小子,干得不错!
陈骄满头大汗,嘿嘿一笑跑出去了,这里不是他该待着的地方。
梅端看到公爹这样疼惜苏姨娘,羡慕极了,转头看了看陈鹤宇。
陈鹤宇会意,悄悄在她耳边说道:“等你将来生孩子,我也会陪着的。”
梅端又是甜蜜又是害羞,手下却悄悄拧了拧他的手臂。
等待的时间是煎熬的。
赵老夫人在自已院里,拨着佛珠给苏姨娘和孩子念经祈福,不时打听这边的动静。
连侯夫人都没熬住,也过来看望一圈。
她走的时候劝长兴侯先回去休息,女人生孩子时间长着呢。
长兴侯摇摇头没同意。
一把岁数了,只盼着儿孙平安,不看到苏姨娘母子安好,他怎么睡得下?
好在王医正改了药方,又煎了一剂催产汤下去,再配上他的针灸以及产婆帮忙正胎位、按摩...
...
多方面努力下,子时刚过,苏姨娘就顺利产下一子。
长兴侯府八斤一两的小六爷,哭声嘹亮,震得长兴侯的瞌睡虫都飞了。
“恭喜侯爷喜得贵子!这么胖的小子可真少见,有福气!”
产婆眉开眼笑的把包好的孩子抱出来,递给长兴侯,长兴侯转着圈看了半天,却不敢伸手。
陈鹤宇挤在旁边围观小六弟,见他红扑扑软的面团一般,脸上皱巴巴的,生的特别丑,简直像个红皮猴子!
他嫌弃的撇了撇嘴,也不要抱六弟。
一转头发现老爹正对着六弟傻笑,还抬头看了自已一眼——
陈鹤宇赶紧收住眼里的嫌弃,指着小猴子,磕磕巴巴的说:“看,他长了眼毛毛!真,真好看,长的像猴...
...像您。”
长兴侯气的给了他当头一巴掌,当老子没看见你眼里的嫌弃?
“你那是什么样子?你小时候比他还像丑猴子呢!”
陈鹤宇十分惊讶,嘿嘿一笑,“那六弟将来必然是个美男子啊。”
莫非美男子都是猴子变的吗?
正说着,产房的门帘被高高撩开,几个婆子抬着用被子裹了全身的苏姨娘出来,要回到正房去坐月子。
“看好你六弟!”
长兴侯瞪了五儿子一眼,赶紧走过去接过被卷,打横抱起来进了正房。
梅端好笑的看着这对父子,从产婆手里接过六弟,轻轻的托着他的小脑袋抱进了正房,交给奶娘哺乳。
“你怎么会抱孩子?”
新上任的五哥十分诧异,在后面追问。
“我以前抱过外甥、侄子啦。”
新上任的五嫂不屑的回答,女人会抱孩子有什么奇怪?
陈鹤宇不方便进产房,就留在外面打发赏钱。
今日在院里伺候的丫鬟婆子、产婆府医,各个有赏!
不管明天长兴侯怎么赏,做五哥的先发为敬!
五哥有钱!
内室。
疲惫的苏姨娘看着身边的小儿子,又开心又遗憾。
孕期这几个月,她一直盼望是个贴心小棉袄呢。
“女儿还得嫁人,不好!”
长兴侯想也不想就打岔,上次二女儿被周家欺负,他心痛极了,这辈子再也不想嫁女儿。
他柔声安慰苏姨娘,“儿子贴心了也一样,你看老五多孝顺。”
苏姨娘想想这一年老五的贴心,喉咙发堵有点说不出话。
“我知道...
...老五也好,你也好。”
这一年,真的是她人生中最好的日子。
第216章
良方
长兴侯恋恋不舍的放下六郎,出屋一看,陈鹤宇正陪着王院正写药方。
他一边专注的听老爷子絮絮叨叨那些产后注意事项,一边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