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彪跟着笑起来,一副过来人的口吻劝道:“秦兄弟你记住,总之不要做个惧内的软骨头就行。”
李兴打岔,说道:“做惧内的软骨头也没关系,只要没有绿帽子戴就行。”
四个人一路说笑着回到大理寺,陈骄还在门房等着。
小伙子人长的帅气,又能说会道,看样子跟衙役们混的不错。
陈鹤宇刚下马,陈骄就跑过来给他们拉马缰绳,殷勤的把所有的马匹牵回去刷了毛,喂了料。
他们回到北苑一看,陈鹤宇房里的茶几已经收拾干净,小炉子上温着一壶热腾腾的生姜茶。
“这孩子挺懂事,你要让他一直在门房听使唤?不打算让他搬去咱们院里?”
秦风一边喝茶一边问。
正月里天气仍有些寒冷,在外面冻了半天,回来喝一盏热茶舒服多了。
陈鹤宇成亲那天,他见识过陈骄的身手,觉得跟这个小伙子很合眼缘。
理论上,为官者可以带一个服侍的小厮进来,类似于书童的职位。
陈鹤宇虽然职位不高,但是北苑一向特殊,带陈骄进来做个助手也不是不行。
“在其位谋其职,他将来倘若能混个一官半职,若是分到了穷乡僻壤,难道还能不去?”
陈鹤宇觉得年轻人初入职场,摆正自已的立场很重要。
他在陈氏家族里勉强算得上一根小葱,但走到上京城里实在不算什么人物。
并不想让陈骄他们心里有什么优越感。
“让陈骄在门房跟大家混一阵挺好,门房是一个特殊的场所...
...那里每天都能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还能锻炼他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学一学眉眼高低。”
在古代可千万不能小瞧了门房的权力,这个职位地位不高,“权利”不小。
有多少人未成名前,都被高门大户的门房为难过?
开封府门口鸣冤的鼓,就是因为门房贪财,屡次拦截来伸冤的老百姓,包拯无奈之下想出的办法。
在衙门门口摆上一个鼓,不需要有人通报,只要敲鼓就能伸冤,给老百姓们提供了申冤渠道。
况且,陈鹤宇当年刚毕业时,在学校的破宿舍单间里住了半年,办公室里无论什么杂事都做过。
出来是做事的,不是当大少爷的。
秦风一愣,心里起了几分佩服,“看不出你倒是想得明白,不怕你家族人心疼?”
“三叔公既把孩子交给我,就由不得他再说三道四。不过,我还有一件事求你——”
陈鹤宇见秦风听见有事相求,就露出满脸警惕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
“等你有空的时候,能不能把陈骄叫进来指点一二?”
第213章
后园
秦风除了自身武艺高强,还受过专门的训练,学习研究的武器范围很广。
据说,他不仅是一般的兵器,连暗器、毒药等领域也有涉足。
为陈骄讨这个福利,是陈鹤宇早就计划好的事。
毕竟秦风是王府的侍卫,可以随便鄙视他。
假如陈骄能跟他学习一段时间...
...
带一个功夫很棒的随从,他会更有安全感。
秦风用鼻孔看着陈鹤宇,洞悉了他的心思,面无表情的伸出三根手指说:“可以,但是每个月要交三两学费。”
陈鹤宇...
...
“不贵,成交!”
说罢,爽快的把上午那三两银子掏出来扔给秦风。
“明天就叫陈骄进来,你们在后院练习吧。”
秦风捏着失而复得的小银锭,压住不停上翘的嘴角,“可以。”
散值以后,陈鹤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陈骄,他果然喜得一蹦三尺高。
陈骄自幼喜欢拳脚功夫,家里虽然也请了武术师父,但是怎么能跟王府护卫相比?
跟五叔的第一天,就有这样的大喜事,叫他怎么能不激动?
“五叔,往后我一定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小伙子把胸膛拍的邦邦响。
陈鹤宇望着这个与梅端同岁的侄子,听他叫自已五叔也就算了,叫老人家总有些怪怪的。
“好好跟你秦师父练功夫,别给我丢人!”
他终于还是拿出了长辈的架势,老就老吧。
新年开工后的每一天都过的很充实,等陈鹤宇把手里的两宗案子忙活的差不多的时候,孙录事也消了病假。
后续的案子虽然也不少,但是两个人一起做就轻松多了。
正月底的一天,他散值回家后,进屋没有看到梅端。
听丫鬟说夫人正在后院种花,他信步走去,果然梅端正对着西边的一片空地做规划。
她在乡下老宅住了好几年,喜欢庭院里绿树成荫,花香满园的样子。
春天马上到来,梅端就琢磨着按自已的喜好,把院子收拾出来。
“知道你喜欢木香花,我准备种几株,顺着西墙搭一排架子,到时候花开满墙的样子,一定很好看。”梅端指着不远处的墙根。
“好。”陈鹤宇在记忆库里搜寻了一下木香花是什么花,这大概是原身的喜好吧。
是丫鬟们告诉她的?
“等开了花,我还可以拿它做木香花粉。”梅端笑着说。
想到将来他们可以月下赏花,对酒吟诗,她不禁充满憧憬。
“咳,墙底下可以搭个竹亭,再种两畦菜。”
陈鹤宇忽然说道,他对花花草草兴趣不大,也没有写诗的兴致,种点菜还挺实惠。
等孩子们大了也可以田园乐一下,免得五谷不分。
“啊,种菜?”
梅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没听错吧?
不都说夫君以前最是个喜好月下泛舟、廊下赏花,吟诗作对的风流才子吗?
喜欢种菜的风流才子?
陈鹤宇扬了扬眉梢,俊脸上满是得意,“没错,种菜!”
自家后院,他还能做不了主?
“最好再挖个塘子,种几株莲藕,养几条肥鱼!”
梅端一想,赏荷养鱼,也算是雅事,正想说也好——
“...
...这样想吃什么随时捞,吃起来新鲜!”
梅端...
...
陈鹤宇忽然觉得这件事十分可行。
每天上班累成狗,下班回来在自已小院农作一番找找乐趣,锻炼身体的同时,还能吃到亲手种植的天然无公害的菜蔬,妙啊。
“你别光买木香花苗,叫花园子的老杜,买些果树苗来,比如杏桃葡萄一类,将来结了果子自家吃!”
他说完一想,种花植树的最佳时间是每年春季的二三月,这都正月底了,得赶紧叫老杜选树苗。
“算了,还是我去找老杜说吧!”
陈鹤宇简直两眼放光,拔脚就走。
等他走了,柳条儿端着手炉凑过来递给梅端,好奇的问道:“夫人,您真的要在这种菜吗?”
“不然呢?”梅端面无表情的问。
柳条儿笑的一脸谄媚,赶紧说:“没事,没事,奴婢就是随便问问。”
梅端长舒一口气,算了算了,种菜就种菜吧。
夫君也是小孩子脾气,她就陪他好了。
能跟心上人朝夕相处就行。
杯酒两盏,双人一子,高官田下,桑麻共话。
也是一件美事。
只不过,她万万没想到陈鹤宇种树种菜的决心这么大。
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散值以后,陈鹤宇会先绕到各大市场挑选材料。
不仅是选树苗、花苗,还选了太湖石、竹筒、木材等等...
...
偶尔路过菜市,他还有兴致去买上一大堆新鲜的鱼肉鲜菜,和梅端一起在小厨房,换着花样儿做好吃的。
单独相处的机会多了,夫妻俩的情分越处越好。
俩人有时候剁馅儿包饺子、捏馄饨,有时候剔了鱼肉汆丸子,二月二那天还煎了菜饼给长兴侯他们送去。
长兴侯接收到小儿子的孝心,眼睛里闪着满意的泪花,转身又把不省心的老二打了一顿,叫他把那个私生女交出来怎么就这么难呢?
难道还要逼他亲自动手把孩子抢回来?
大部分的时间,陈鹤宇在后院敲敲打打做些小活计,梅端就端着针线笸箩在一边做针线,一边聊八卦。
“夫君,那位失踪的文娘子找到了吗?”自打知道这件事,梅端就很同情这个可怜的女人。
“找到了。”陈鹤宇应付着,不欲与她多谈这种社会的黑暗面。
“哦?她在哪?情况怎么样?”梅端欣喜的追问。
“她被人拐走卖与他人...
...做妾,幸好被衙门查到踪迹,已经被她夫君赎回家了。”陈鹤宇声音闷闷的。
“真是苍天有眼!”梅端一边欣喜,一边感慨,“她的夫君也是个好人,能够不计前嫌接纳她。”
“是呀,她也是受害者。”
陈鹤宇停下手里的活儿,坐在回廊上歇着喝茶,又抬手摸了摸梅端的发鬓,嘱咐道:“这世道看起来是繁华的太平盛世,其实哪里都有太阳照不到的阴暗角落。”
“你记着,以后再不能独自一人出门。倘或出了事,不是每个人都像文娘子这么幸运,能被家人寻回来的。”
梅端知道他在说自已只身闯赌坊的事,当时真是傻的可以,幸亏遇到夫君才没有出事。
她惭愧的低了头,小声说:“我知道了。”
梅端性子天真感性,陈鹤宇担心她害怕,不忍告诉她事情的真相。
其实是那位文娘子在坊间名声不好,早就被娼家盯上设计已久,趁她回娘家的机会,哄她入彀。
文娘子在轿子里还做着风光有面子的美梦,等下轿一看傻了眼,满眼都是红灯高悬,入耳皆是淫声浪语,分明就是娼家,哪里是丈夫的书馆?
她来不及哭闹就被按倒捆绑起来,从后院塞进一辆候着的马车,连夜转移出城,送往邻城另一家勾栏院里。
文娘子一开始还要使性子吵闹的,被人辣手摧花几遍,就再也不敢有性子,乖乖的学习吹拉弹唱,开始接客做生意。
幸好韩家的街坊里有个闲汉来报,说自已与一个叫邓六的人赌过钱,腊月二十七那日似乎是看见他抬着一顶华丽小轿来过附近。
他们顺着这条线索,费了好大力气才把文娘子找出来,同时还顺带着解救了另外两名失足妇女。
那位韩举人竟然还念着少年夫妻情分,花了些钱把她赎回家。
同为男人,陈鹤宇简直不知道要不要夸他一句情深义重?
只希望文娘子吃这个教训,以后能安分度日吧。
第214章
发作
日升日落,不知不觉间,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等到二月中旬的时候,后院已经初具规模。
靠西墙种了几棵黄木香,附近挖了个不大的鱼塘。
南边摆了些山石,又在旁边用圆木、竹竿和茅草搭起来一座质朴的小凉棚。
角落里两三株果树,不远处搭了一架葡萄,再跟周围的几棵大桂花树呼应着,倒让他整出来了几分田园风光。
梅端觉得,虽然与前院华丽大气的庭院风格并不太相符吧...
...
只要夫君开心就好。
这几天,陈鹤宇又想要钉一段竹篱笆,把两畦菜地和竹亭之间做个分隔,顺便在竹篱笆上种上些开花的藤蔓植物。
让工匠小厮进后院干活总是不太方便,何况竹篱笆也不难做,陈鹤宇决定亲自动手。
天气渐渐变暖,今日是个大晴天,傍晚的太阳也有些余威。
陈鹤宇拿着锤子叮叮当当敲个不停,不一会儿就热的出了汗。
梅端在一旁端着茶水候着,不时拿出帕子给他擦脸上的汗珠子。
她一边觉得男人认真的样子真好看,一边又心疼他手指都磨出了泡,忍不住劝道:
“叫人来随便搭上就行了,何必亲自动手这么辛苦?”
陈鹤宇垂眸把竹筒排排整齐,手上动作不停,淡淡的答道:“任何一件事,想应付很容易,但是想做好都要格外用心。”
他见梅端不说话,抬头看了一眼,解释道:“虽然咱侯府花园不小,亭台楼榭不少,到底不是咱自已单独使用的地方。”
“自家后院有这么一小片场所,咱俩吃了晚饭出来遛弯赏月...
...干点啥事也方便。”
梅端听了脸一红,干点啥事也方便?
自家后院也住了不少人,你想干啥事?
要不是有丫鬟在场,梅端真想把手里的茶盏扣在他脸上!
她今日梳了堕马髻,穿一件鹅黄色如意纹长裙。
陈鹤宇嘻嘻一笑,觉得小娘子皮肤白皙,气质柔婉,这鹅黄色和她很相称。
——尤其是脸红的时候特别好看。
他正要再跟小娇妻调笑几句,却见茯苓慌慌张张的从前院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