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田坤老徐 本章:第24章

    然后,他在草儿面前蹲下,伸手捋了捋那头凌乱的油乎乎的头发:“想叔叔了!”

    草儿微微点点头:“想!”

    卫淮伸手将她搂怀里抱抱,又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扬了扬手中提着的零嘴,拿了一块炉果递给草儿:“看,叔叔给你买了好吃的。”

    草儿接过炉果,并没有急着吃,仍是眼巴巴地看着卫淮。

    第148章

    能吊命的宝贝

    “棒槌?”

    看老葛这神情,卫淮也意识到,貌似自己这随手一薅弄回来的东西,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但棒槌是啥玩意儿,他也不知道啊。

    老葛没好气地说:“就是人参,而且是野山参,在我们这边,土话叫棒槌,传说人参又灵性,不能直呼其名,不然会变成人参娃娃跑掉,所以,约定俗称棒槌,长得也像棒槌不是!”

    对卫淮,他还是很有耐性的。

    “哦!”

    这下卫淮明白了。他没见过人参,但也听过关于人参的传闻,虽然大都源自一些故事传说,那在神话传说中,可是能起死回生的仙草,能被人如此重视,也足以说明人参的不凡了。

    “哦……你哦啥呀!”

    卫淮那轻描淡写的样子,让老葛很不爽:“人参

    第149章

    难道真是黑瞎子?

    “之所以被称之为人参,是说其如人形,四肢毕备,芦头似人头,主体似躯干,艼如肢,叶如掌,每枝五片叶子,仿佛人的五指。人参生长在地下,不是直上直下的立着长,而是躺卧在土中,如同人在睡眠,因此,人们又叫它‘山孩子’或是‘人参娃娃’。

    又有人称人参为‘鬼盖’,是说人参与别的草木不一样,喜欢生在背阳向阴的椴树树荫下。

    说它是土精、地精,是说它吸收了山川大地的精华。

    在长白山那边,放山人则是更喜欢叫它棒槌或草仙,棒槌就不用我说了,至于称为草仙,是因为放山人发现人参有特异的地方,它生长的地儿,近身处不长杂草,即使被放山人挖走了,它生长过的地方,百年内也不会生长其它植物。当然了,这说得夸张了

    第150章

    迷失在一蹲一站之后的女人

    那是一个年轻的女人。

    头发散乱,脸颊和上身满是泥土污垢,还有些细小的伤痕,应该是被枝条、荆棘给挂出来的,还有被蚊虫叮咬而起的红色疙瘩。

    鬼使神差地,卫淮跑过去,再次将梯子搭在奥伦上。

    女人立刻顺着梯子下来,一到地上,就软绵绵地扑入他的怀抱,温热一片。

    卫淮是呆的,是懵的,浑身像触电了一样,僵了好一会儿,跟着一下子燥热起来。

    冲动和理智在激烈地对抗。

    好一阵之后,卫淮脑袋渐渐清醒,他赶忙将女人推开,脱下外套给她披上,然后转过身。

    身后的女人一阵窸窸窣窣,将外套穿上,小声说了句:“谢谢!”

    卫淮这才转过身看着女人,他发现,女人将蓬乱的头发稍加打理后,

    第151章

    龙精虎猛的年纪

    卫淮看到那黑瞎子的时候,它正人立而起,一双前掌搭在一棵落叶松小树上,疯狂地摇晃着,那周边一大片林地,被它折腾得到处狼藉。

    从熊仓子里出来,到现在也有三个多月了。

    卫淮见过熊霸在仓子里猫了一冬,那皮毛松垮垮、骨瘦如柴的样子,但就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在不断的吃吃吃中,又蓄积了厚厚的脂肪,身上饱满起来。

    随着它每一次摇晃小树,浑身的皮肉都在晃,看上去很威猛,充满力量。

    眼下的黑瞎子,人立着,得有一米六七的样子,少说也有四百斤的样子,是个大家伙。

    它在林子里折腾得很专注,被卫淮靠近到百米距离,它都毫无所觉。

    卫淮伸手挠了挠黑炭,让它止住那兴奋的呜呜声,并让它蹲坐下

    第152章

    第一个明明是黑瞎子!

    吃完饭,卫淮领着张晓兰前往林场场部。

    在场长办公室里找到刚准备下班的姜玉珂,卫淮把在山里遇到张晓兰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姜玉珂又问了些张晓兰的情况,张晓兰的说辞,自然和卫淮一样,两人都在有意识地回避遇到黑瞎子和在奥伦遇上的事情。

    她更是极力强调,自己并非逃跑,只是单纯的迷路,长时间的高强度劳作,头昏眼花了。

    姜玉珂听完后,打电话去漠河村询问,很快收到那边的回复。

    他放下电话,看着张晓兰:“事情已经确认了,那边村里出动不少人手,找了你两天,始终没有找到。

    一些人认为,你受不了山里的生活跑了,还有的人认为你走失四天,估计在山里遭了野兽,说不定已经死了……

    第153章

    不会是又麻达山了吧?

    卫淮心里很纠结。

    姜玉珂说的那些话,他之前早就想过。

    正因为想过,所以才觉得很有必要定居下来,一方面让自己有个根基,另一方面,也是在为草儿和老葛在考虑,

    想着自己年轻,想着自己会常年在山上奔波不该有太多挂碍,想着知青的那些不稳定因素,想着潜藏在心底要做的不可告人的那些事儿,所以,在老葛提及江星瑶的时候,他还是选择走孤独一些的路子。

    如今又遇到知青张晓兰,他心里是有些动摇了,但还是想坚持自己之前的想法。

    人生总是这样,往前走上几步,就是个岔路口,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岔路口,总是在不断的选择中,究竟该走哪条路,总是权衡,这选择究竟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

    可偏偏

    第154章

    脑袋有坑

    卫淮口干舌燥,身体里有迫切需要散发的热量。

    但他没有往前,反而转身就走。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往前迈出一步,面临的,是不是陷阱。

    诱饵陷阱是跑山打猎的人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往往效果很好,尤其是在食物严重匮乏的冬季,有了诱饵,就连老跑山人中常说的喜欢在高山活动的,不吃死食的紫貂,也有在低谷被诱饵吸引入套的时候。

    没吃的,死食也能填饱肚子,总比饿死强。

    总有最原始的本能在驱动着理智,而且,那么地无法抗拒。

    所以,老葛在冬季,设置的木夹子,放上诱饵后,打到的不只是黄皮子,还会有紫貂。

    眼前的猴头菇很新鲜,对于卫淮来说就是充满诱惑力的诱饵。

    可张晓兰不仅仅有

    第155章

    赌斗

    看来,今天这事儿不能善了了。

    卫淮想了想,既然张晓兰已经进了自己的怀里,也已经做出娶她的决定,那就不能再让别的人惦记。

    之前为了避免麻烦,想着按正常的法子走结婚程序,两个生产队开证明,然后到公社登记,光明正大地进行。

    现在看来,漠河村对于张晓兰来说,是一个狼窝,对于卫淮而言,则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反正迟早是要公之于众的事情,既然有人纠缠,那就敞亮了说,想必以一个鄂伦春人的身份来做点霸道的事儿,也不算过分。

    而且,这些年的纷乱,已经在去年宣布结束。

    今年他去过大坡公社,一路上经过不少地方,好像感觉安定了许多。

    或者说,这一年变得很微妙,像是火热的

    第156章

    两只蚂蚁

    看着卫淮拿着证明前往知青点寻人,漠河村的生产队长反而松了口气:“人走了也挺好,以后应该会少不少麻烦!”

    自打张晓兰到来,这短短半月的时间里,围绕她产生的幺蛾子不少。

    卫淮想把人领走,他求之不得。

    事实上,之所以那么轻易放人,是因为姜玉珂往生产队上来过电话,也说过这一层意思。

    作为最北的村子,也有着垦荒戍边的重任,边防需要,为了方便及时汇报情况,队上也是有电话的。

    知青们的确是个了不得的群体,在他们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年纪,从没在农村生活过,一下子就从城里的温室被狠狠扔到泥巴地里,没了城市配给生活,远离父母的呵护,在陌生的农村环境里开始新的生活,确实够残酷。

    第157章

    不慌,不用慌……

    新房子离着黄花岭大村子百多米远,卫淮领着张晓兰回来,并没有引起过多人的注意。

    最先知情的,也就是帮着盖房子的几个老师傅,事情肯定会传开,但卫淮已经不关心那些问题了。

    都到这份上,还怕别人知道?

    但事情还是越早办理清楚越好,当天晚上,卫淮提了些茶叶和晒肉,往黄花岭生产队长周立成家里去了一趟。

    周立成知道卫淮有人脉关系,连落户都是公社的人打电话下来知会,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在卫淮把事情说明后,很痛快地就给写了手续证明。

    本来有了两个生产队出具的手续证明,到公社就能把结婚登记和户口迁移等事项办理下来,但考虑到张晓兰出身问题,估计审查得会比较严格,加之又是刚来半

    第158章

    捉脚建功

    猎队成员每年按照指标上缴的三五个猎获,听着数量少,但那可不是几个狍子、野猪之类隔三差五就能见到的价值并不算大的山牲就能打发的。

    上缴的猎获,要么是山里的珍皮兽紫貂、老虎崽子,要么是有贵重药材价值的黑瞎子、马鹿、梅花鹿。

    听着数量不多,但真正做起来,其实是挺有难度的。

    就以黑瞎子而言,几座山岭里,能找到那么一两只就不错了。

    紫貂、老虎崽子之类同样也少,而且,这样的野物都很机敏,哪怕山上有,真正想要捕捉或是猎杀到,也很有难度。

    危险性难度比较小的,是马鹿、梅花鹿之类,可这样的山牲也难寻,听力相当了得,稍有风吹草动,一溜烟就跑没了,猎狗都很难追上。

    在大兴安岭南麓

    第159章

    不太受欢迎啊

    打猎之所以不发家,难的是找不到那么多山牲,难的是找到以后,怎么寻到靠近并猎杀的机会,难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怎么保证自己的安全。

    五六半这样的猎杀工具,要弹药有弹药,要精准有精准,在山上,就没有用它打不死的山牲。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强大稳定的心理和精准的射击技巧上。

    没有强大稳定的心态,遇事容易慌,手脚无措,再好的射击精准也发挥不出来,容易出事儿。

    有好的心态,没有好的射击技巧,五六半这样的精良武器,在手中还不如烧火棍好使,遇到山牲,找到机会,打不准那也白搭。

    打猎这么长时间,这是卫淮早已经明白的道理。

    在枪法和心理都不断变得越来越好的时候,他开始变得更

    第160章

    生机盎然的沼泽

    第二天早上,吃了早饭的卫淮背了猎囊,背着水连珠和大号子弹,顺着黄花岭村子的大路,岔上了国防公路。

    磨了编号的五六半,不方便登记。

    他准备在办理猎民证的时候,登记枪械这一项,就用水连珠顶替,至于平日里,是用水连珠还是五六半,他自己说了算,反正猎队出猎,也大多是各走各的。

    在岔路口等了没多长时间,没见到朴春阳,倒是看到同在黄花岭生产队的王友良挎着自己的十八号双管猎枪出来。

    到了岔路口,也不多言,就在路边蹲着卷烟。

    王友良四十多岁的样子,身材不高,中型骨架偏瘦型。

    他脸部显得有些扁平,一双中厚的嘴唇,周围生长着稀疏的黑黄胡须,走路的时候身体前倾,略有些驼背,但是脚

    第161章

    小心眼

    朴春阳那句话说得很好:都是为了生活,又何苦互相为难!

    这句话卫淮是非常认可的。

    话说得简单,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哪怕是集体讨生活,单人论起来,也一样在不停地争名夺利之中。

    但越是如此,这句话在卫淮心里的份量越重。

    在山里混迹不少时间了,陪在身旁的,除了手中的猎枪,就只有一直紧紧跟随的黑炭和乘骑的踏雪。

    卫淮都觉得自己像是一匹孤狼。

    离群的孤狼,向来是最难熬的。

    他懂那种枯燥艰难的感觉,尤其是在山里,可能随时生死无人知。

    而如今,这么几个厉害的炮手,居然不介意年龄的悬殊,以兄弟相称,在卫淮这里,就越发显得难得了。

    遇事若是能碰到

    第162章

    狗事儿

    这一次,卫淮把剩下的狍肝和另一个腰子,从篝火里扒拉出没烟的木炭,放在上面烧着。

    烧熟了了狍肝和腰子,刮掉表层烧焦的黑壳,蘸着放了花椒和辣椒的盐水,味道那就很好了。

    不像蜀地,山上的野花椒成林,东北的山里,由于冬季过于寒冷,天然条件下几乎没有花椒树。

    听老葛说,也就在长白山里,零星看到过小叶花椒,但数量非常稀少。

    这调料也就变得精贵,几人吃烤肉,居然带了用石碓舂细的花椒粉过来,除此之外,葱姜蒜都没少,足见用心。

    吴福斗的注意力,更多的时候,是在趴在卫淮身边的黑炭身上。

    在卫淮朝着他敬酒,喝过酒以后,他问卫淮:“你这条狗,身形体貌上看,是条好狗啊,抬头香?”

    第163章

    铁锅炖大雁

    卫淮和王友良一起回的黄花岭村,路过村头草甸子的时候,周立成正领着知青和村民挖沟排水,想将村头的一片修了国防公路后形成的漫水草甸子里的水给排空了,开成地块。

    路上被挖出一个大口,准备往里面埋水泥管子作为排水的涵管。


如果您喜欢,请把《游猎东北》,方便以后阅读游猎东北第2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游猎东北第24章并对游猎东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