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田坤老徐 本章:第23章

    听上去好像是在照顾,虽然掌窑师傅和雕花师傅,都带着师傅两字,但在这窑上可大不同道。

    别的不说,每月的工钱,都会少好几块钱,也会更累人。

    很显然,老徐心

    第131章

    侵刀

    别看只是些砖瓦,就觉得值不了多少钱。

    窑里生产的青砖青瓦,那可是明清时代,达官贵人、宏商巨贾纷纷构建豪宅所需的东西,就连不少古建筑、寺院的修葺,都少不了。

    就即使是普通砖瓦,每一窑出来,也能值得不少钱。

    东北地区的富庶,在这年头,绝对首屈一指,有能力建房的人不少,就榆树一带,流行的就是青砖青瓦所修建的海青房,每年所需要的量不少,何况还有不少城区在扩建,也有大量消耗。

    别看只是几个不大的砖窑,每年赚的不少

    身为厂长、会计,竟然狼狈为奸,忙着填满自己的腰包,所贪墨的钱财多到连他们自己都开始想把事情嫁祸到别人头上,那数量必然不会少……

    让死人背锅是吧?

    上头

    第132章

    周到

    从兴安公社回到林场窝棚,三人休息了一天。

    第二天卫淮骑着踏雪,带着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去将几个鹿窖巡视了一圈,还是啥也没有。

    老葛倒是领着草儿早早地进山,在山里抓了三只飞龙回来。

    只要地上的雪层能有一尺深,飞龙鸟就会选择在雪层里刨个窝,钻进去藏在里面过夜,白天到处游走采食,走到哪里天晚,就在哪里刨窝睡觉。

    老葛本来是领着草儿去看夹灰狗子的木夹子的,去得早,在落叶松林里,见到了飞龙鸟在松林睡觉的雪窝,没用一枪一弹,一老一少,就用扑的法子,逮到了三只飞龙。

    这可把草儿高兴坏了,卫淮一回来,提着她扑到的那只飞龙鸟在卫淮面前晃:“我扑的!”

    卫淮知道她想要自己的赞赏,毫

    第133章

    熊罴

    在黄花岭落户的事情搞定,卫淮、草儿和老葛,心里都像是落下了一块大石头。

    转眼到了二月中旬,进入鹿胎期,卫淮卷着这些日子打来的两百三十五张灰狗子皮,两张紫貂皮、八张黄皮子、两张水狗子皮,一张猞猁皮和一张狼皮,还有十多张狍子皮,随着林场的外出采购的车子,去了一趟十八站。

    除了狍子皮,其余的皮张卖了一千零四十三块。

    狍子皮被卫淮送到孟川家里,这一次碰到了孟川,交给他帮忙处理,卖给周边需要用来制作苏恩的鄂伦春人。

    给林场提供肉食,狍子和野猪,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狍子卫淮没少打,之前他还有些担心自己来年冬天,没有足够多的狍皮制作苏恩、狍皮筒过冬,现在却是绰绰有余,也就带来给孟

    第134章

    真是奇了怪了

    卫淮之所以犯难,纯纯是因为这只熊霸那迷瞪着眼睛半睡半醒的状态,他刚才凑上去看的那一眼,发现它眼珠子还跟着转了的,只是懒动而已。

    木棒别洞口,这是没枪的情况下,用斧头、扎枪杀树仓子里的黑瞎子才用的招,这是土仓子,根本别不住,土层松散,熊霸那么大体型,力量比黑瞎子不知道又大了多少倍,根本别不住。

    这玩意可是能将黑瞎子追得乱窜的猛兽

    关键是,想用东西阻一下它出土仓的速度,也不敢上前摆弄,鬼知道它会不会突然一爪子挠出来,然后掉一大块肉,或是干脆直接被拖进去,反成了熊霸的开胃菜。

    退到一旁的卫淮,也没有平整场地的想法,他生怕在砍树、踩雪的时候,将熊霸给惊出来。

    至于,拢篝火

    第135章

    就那玩意儿

    这一趟,卫淮走得艰辛。

    踏雪拖着的熊霸太重了,平地和下坡的时候还好说,可要是过沟坎、或是上坡,那就显得非常吃力。

    连带着卫淮也不得不帮扶着用木棒又撬又挪,中途土爬犁被拖得几乎散架,他又不得不重新砍来小树稍和一些枝条,重新绑一个,花费了不少力气。

    卫淮在这时候就开始在想,以后进山,得把两匹马都给带进山里来,碰到这样的大货,一匹马驮上一部分,赶路就轻松了。

    等他回到林场窝棚附近的时候,天早就黑了。

    卫淮在对面山坡上老远就看见窝棚门口手电光朝着外面扫一圈,关掉,等一会儿又打开,又扫上一圈。

    他知道,窝棚里有人在等着自己。

    这种感觉就很好。

    直到近些,黑

    第136章

    这招够狠

    老葛不愿说,是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旦说起来,卫淮肯定会跟着问个没完没了。

    类似的话题,他和卫淮唠嗑的时候,往往一唠就到深夜。

    不说,两个人都能好好睡一觉。

    但其实,他挺喜欢卫淮这性子,没有什么架子,学东西又勤奋,挺有韧性,早在养马场的时候,他就没少看见卫淮一天天端着枪或是拿着弓箭,假想着一切猎物,在不断地瞄瞄瞄、射射射。

    那种枯燥的事情,他居然每天坚持着。

    但当他真正见到卫淮的枪法和箭法时,就知道,这个年轻后生很有悟性,只要稍加磨炼,就能成为非常优秀的猎手。

    就如他当初说卫淮,以后会有人叫他“卫炮”一样,他心里是非常认可的,也是他为什么在知道卫淮在十八站遭到排挤

    第137章

    就让他在山里待着

    弄明白捉脚的道理,卫淮几乎立马就想到了李和泰打理的机修仓房里,那一堆他之前想用来打进大青杨树做落脚点掏熊仓子的钢筋。

    那都是林场建房时留下的短钢筋,粗的那些用不了,但用来做箍筋的细钢筋,就很合适,这要是弄回来,只要把一端磨尖,就是弹性不错的钢条,能做好几个捉脚。

    所以,吃完早饭,卫淮立马从雪地里刨了两只飞龙提着,去场部找李和泰。

    本就是没啥用只能当废品的细钢筋,卫淮一说,接了两只飞龙的李和泰,领着卫淮去仓房一趟,找了个麻布袋,就把那些长长短短的钢筋,全都给装了。

    卫淮见仓房里边有专门剪裁钢筋的大钳子,也一并借走。

    大半天的时间,卫淮从山上砍来几根手臂粗的水曲柳木棒

    第138章

    被遗忘得彻底

    棒好的鹿窖从远处看去,就像一个三尺多高,似方似圆的土包,若是从高处看,就是个外圆内方的铜钱。

    刚弄好的时候,新鲜的山土和石砺十分醒目,人工痕迹一目了然。

    卫淮自己都怀疑山上的野鹿会不会这么傻,明知道是个人为的工程还往里边跳?

    野鹿那是多么敏锐的玩意儿!

    正因为有这个想法,卫淮在去年鹿茸期都过了,还是坚持在山里花费大力气,做了这几个鹿窖。

    一方面是指望作为一个陷阱,能有什么猎物误打误撞地进去,再一个,就是想通过时间的洗礼,让鹿窖恢复自然的痕迹,那就是最好的隐藏方式。

    他在说这想法的时候,在一旁指点的老葛呵呵一笑:“按你们汉人的话来说,那叫杞人忧天!鹿儿们当然不

    第139章

    不择手段抓活的

    接连三天的雨,下得断断续续。

    隔天却是突然的暴晴,没有一丝云彩,也没有风,世界像是忽然了静止了一样,能感受到地面水汽的升腾,暖和而又潮湿。

    和草儿热衷于到周边山野采猴腿菜、黄瓜香等野菜一样,卫淮热衷于巡视自己那几个期盼已久的鹿窖。

    所以,很早的时候,他就骑着踏雪出了门,径直赶往山里的鹿窖,一个个巡视。

    就在今天,在最先发现鹿踪的鹿窖所在的沟谷里,卫淮在鹿窖对面草坡上边的林子里,远远地看到了在河边草滩上活动的鹿群。

    鹿窖的盖板还是没有动过。

    见有鹿群,卫淮也不急着赶往下一个鹿窖,他将踏雪牵到更远处,放长缰绳,让它自行吃草,然后领着黑炭回到老地方,看着鹿群。

    第140章

    数钱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儿

    林场决定开办马鹿养殖场,那动作真是雷厉风行。

    第二天,在窝棚里补瞌睡,一觉就睡到下午的卫淮,去林场溜达了一圈,见林场已经组织人手,在东边的草甸子上,打桩圈了一片草地,并布上了铁丝网。

    十八站鄂伦春公社有养鹿场,兴安公社也有,还有不少农场也有这方面的养殖,对于鹿场的建设并不陌生。

    林场人多,动起手来速度也快,他们也都见过养鹿场啥样,并不是什么很有难度的事情。

    看样子,是准备先圈起来,把马鹿放养进去,然后再盖所需要的棚舍。

    当天下午,两只被拴了不少时间的马鹿就被送进鹿场,更是在第四天,能遮风避雨的鹿舍刚刚建好的时候,姜玉珂就领着司机,往十八站买了十头马鹿回来,放养到里

    第141章

    还是山里好

    卫淮坐上运送木楞的汽车,前往塔河火车站装木料的楞场。

    一路随着车子摇摇晃晃,重车的缘故,加上不少路段坑洼太多,车子实在跑不起来,摇了差不多三个小时的样子,临近中午才抵达塔河。

    叫上司机去塔河的国营食堂吃了一顿饭,算是酬谢,吃饱喝足,两人就此分开,卫淮也顺便在食堂买了些酸菜馅的包子,准备带在火车上吃。

    车站里,人比卫淮预想的还要多得多,有往漠河方向去的,有往内蒙方向的,还有往加格达奇去的……,花了二十多分钟排队,终于轮到他了。

    卫淮凑到窗口:“同志,我买到榆树县的车票!”

    售票员略微想了下,拿出一个薄薄的记录车次行程的本子翻看了一下:“没有直达榆树县的,得先到哈尔滨

    第142章

    人死债销

    那几人吃饭的时候,就没怎么唠了,难得听到一些难以接触到的事情,让放慢速度吃饭想好好听听的卫淮有些扫兴。

    他也就不再耽搁,吃完饭后,在县城里买了些烟、酒、罐头之类的东西放进猎囊里背着,找人问路,寻到车队和车站问了下,没有到大坡公社的班车和货运汽车。

    初来投奔的时候,他走过一遭,也被抓盲流的人弄到县城来过一次,路道还记得清楚,不过六十里路的样子,倒也难不倒卫淮。

    想着以前被人污蔑偷了两百块钱迫使跑路的事情,他觉得,现在大白天就这么去大坡公社的砖窑也不合适,步行过去,到了老徐家里,肯定天黑了,还能免了被人看见认出来的麻烦。

    他决定步行过去,估摸着路上用得到,为此又去供销社里买

    第143章

    清秀

    卫淮当天晚上到了蛟河煤矿,在旅社住了一夜后,隔天看到对面那两座造型独特的山峰时,也不得不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居然真有那么两座奇特的山峰,就在矿区中间。

    难怪会有这样的地名。

    而这里的繁忙,也远超卫淮的想象,运煤的车辆往来频繁,矿区层叠的小平房密密麻麻地紧挨着。

    往来的行人中,不乏背着西瓜灯去上班的矿工,也有洗澡出来,鼻孔和眼睛依然沾满煤灰的工人。

    最让卫淮惊奇的是,这些矿工当中,居然有不少女工,和男人一样,背着西瓜灯进出煤矿,而且看样子,应该是生产一线的掌面子(采煤工作面)。

    蜀地也有煤矿,卫淮虽然没有进过,但也知道,那是男人的天下,掌面子是不允许女人出现的。

    第144章

    有招了

    北境有句老话:宁吃飞禽四两,不吃走兽半斤!

    指的是飞禽的肉质非常鲜美,比山上的獐狍野鹿这些地上行走的野味可要美味多了。

    北境的飞禽,种类很多,有些鸟类还是老祖宗留下的老方子里不可缺少的一味。

    在北境常见的飞龙野鸡,这两种是跑山打猎的人最常打到的,它们的生活习性也非常简单。

    野鸡都搁壕沟边或是大甸子里边的草丛或是树蓬子下面,尤其是冬天的时候。

    飞龙沙半鸡,专门钻雪洞。

    猫头鹰土话也叫猫头儿,它专门搁那树枝上一蹲,守株待兔,专门以吃核桃仁和松子仁的灰狗子、山鼠子为食,偶尔也抓别的鸟类,它的耐力,所有的飞禽,啥也比不了它。

    那脑袋,能三百六十度旋转,蹲一个地

    第145章

    出手

    卫淮没有在这里过多停留,而是回到地炝子待着,思索了不少时间。

    不同于深山老林那些僻静之地,多长时间见不到个人影,在里边死了人,不会引起什么人注意,如同消失了一般。

    但这里是矿区啊,单是知青就有七八千,还有不少本地人住在这里,屯子密集,人员往来众多,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轰动。

    必须得想好安全的退路才行!

    他都有些后悔,自己来到蛟河煤矿的时候,就不该在旅社住那一夜,登记的时候,已经留下到过的痕迹。

    虽然那是几天前的事儿了,这里又人员往来复杂,但真有了大问题,调查起来,依然很有可能被捕捉到。

    他从来不敢低估这年头公安的能力。

    不像蜀地,警力薄弱,一个公

    第146章

    蜕变

    卫淮一路从庆岭到吉林,再坐火车到哈尔滨,折腾了不少时间,也累够呛。

    但好歹是离那地方,越来越远了。

    到了城里,他找着供销社,买了些炉果、光头和沾了些白砂糖颗粒的大饼干带着,然后简单吃了顿饭,就直奔火车站买票。

    不愧是大城,售票窗口开了几个,但排队买票的人,依然如长龙。

    单是买票,就等了大半个点才轮到卫淮。

    到窗口边,他偏头问售票员:“同志,有没有到塔河的卧铺票?”

    售票员翻了翻记录的本子:“还有!”

    卫淮心里一喜:“给我拿一张!”

    售票员有些怀疑地看着卫淮:“十二块!”

    为了能在车上舒服点,这顶一般人大半个月工资的钱,卫淮也不心疼了,没有犹

    第147章

    最难打的鸟

    卫淮谢过司机,提了买回来的零嘴和猎囊跳下车,黑炭哈哧哈哧呼着气,围着他不断地转圈,嗅闻,呜呜哼叫着,绕到面前,一个劲地朝着他窜扑。

    他没有闪避,只是一手提着零嘴,一手提着猎囊,任凭黑炭在衣服上按下几个灰印,把猎囊甩在肩膀上挎着,腾出手揉了揉黑炭脑袋,算是安抚住了十多天不见,显得无比亲昵急切的黑炭。


如果您喜欢,请把《游猎东北》,方便以后阅读游猎东北第2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游猎东北第23章并对游猎东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