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田坤老徐 本章:第25章

    也不知道是酒量到位了还是今天听到的事情触动了心绪,卫淮醉得挺厉害,在跳过那道沟坎的时候,差点没摔里边。

    正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酒量这玩意儿,真的跟心情有很大关系。

    卫淮明明头脑清醒得不得了,就是控制不住身体。

    周立成见两人狼狈的样子,把王友良他媳妇儿和张晓兰两人都给叫来,让两人各自送自家男人回家,然后再回来上工。

    卫淮随手将自己提着的狍腿肉递给周立

    第164章

    看青

    “卫淮啊,叔有点事儿,得求你帮帮忙!”

    卫淮把周立成迎进屋子,都还没在炕上坐下,周立成就开口了。

    卫淮挺喜欢这种直来直去的交流:“啥事儿啊?”

    周立成屁股一歪,坐在炕沿上:“是这样的,你看现在,地里的麦子已经灌浆开始饱满了,我今天到田间地头转了一圈,发现被野猪毁了六七处,这好不容易养了几个月,临到快要收成的时候,被这么糟蹋,也是可惜啊!”

    “是有些可惜!”

    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话说得漂亮,可在北境这等苦寒的地方,耕种其实挺艰难。

    老天不给面子,春种都可能要折腾人几次,后续干旱得引水灌溉,涝了又得挖沟排水,等到收的时候,天公不作美,阴上一段时间,麦子在地里

    第165章

    遭老鼻子罪了

    卫淮寻到王友良的时候,他已经在地里转了大半个圈了。

    碰面后,卫淮给他递了支烟,随口问:“王哥,情况咋样?”

    “我大概看了下,有两群野猪,一群是从北边的林子出来,另一群是从西边的草甸子出来,数量不少,这玩意儿喜欢吃麦子最上边发甜的部分,麦穗反倒不怎么吃,偷吃的时候来回跑,在里边撒欢打滚,弄倒大片麦子!”

    王友良摇摇头:“踩毁的,比吃掉的还多。”

    这一点卫淮知道得很清楚,在蜀地挥洒汗水最多的地儿,就是苞米地,同样的,生产队上也有看守苞米防止庄稼被野猪、黑瞎子糟蹋的号棚。

    他没在号棚里看守过,但经常看到苞米灌浆的时候,经常有野猪来糟蹋,按倒或是咬断苞米,每个苞米上啃上几

    第166章

    事情办得给力

    王友良背着自己鼓鼓囊囊的双肩帆布包,顺着山梁往野猪群前面绕去的时候,卫淮也领着黑炭,顺着山坡往下慢慢地下去。

    离着麦地不过数里地而已,这些地方其实是村里人活动比较频繁的地方,毛毛道随处可见,穿行起来很方便。

    没用多长时间,卫淮就领着黑炭等在了下风口,隔着猪群七八十米的一蓬灌木后边蹲了下来。

    那些野猪在山坳的泥塘里撒欢,打滚的打滚,蹭痒的蹭痒,哼哼唧唧的,全然没有察觉。

    卫淮则是透过林木缝隙,看着那些野猪,随时根据自己的角度,意想着猎杀目标。

    随着太阳升高,密密匝匝的林子里,树枝相互搭连,蓬拱在头顶上形成穹顶,阳光透过枝缝,一道道光柱斜着射下来,光怪陆离地映落在林地

    第167章

    致命诱惑

    很多时候,身上有太多闪光点,也不是好事。

    野鹿就是这样的存在,全身上下,从皮到血肉到骨,没有一样不被人稀罕。

    山里不打怀孕母兽,不打幼崽之类的规矩,在它身上,没有丝毫作用。

    一年到头,就没有不打野鹿的时候,哪怕是胎,也被熬成鹿胎膏,就连褪去绒毛的漂亮鹿角,也能成为极好的摆设,或是拿去熬制鹿角胶,成就一味名贵的治疗阳衰的好药材。

    打回来的干叉子,锯成小段,慢火熬制,浓缩的汤汁再将进行烘干就能成为一块块鹿角胶,加工简单,价格却也不菲。

    对于鄂伦春猎民来说,一次打猎归来,就可以换取较大一笔金钱。

    如果用来过日子,足可支撑到下一次收获。

    但无论是鄂伦春人、鄂温

    第168章

    鸡贼的小楞

    北境有一套磕儿很经典: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的,不如吃一条腿的。

    这一条腿,指的就是山里的蘑菇。

    秋风一起,温润的雨水,总能在林木密实的山里、草坡上,滋养出大片大片的蘑菇。

    北境的山里有许多山珍美味,蘑菇一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

    可以说有林子和草地的地方,就有蘑菇,这可忙坏了采山人。

    尽管这年头不兴用蘑菇换钱,但这东西,自然是多多益善,让北境没什么绿叶菜的时节,也能多些美味,吃过冬,吃到来年的春天。

    卫淮和草儿两人,把裤脚和袖口扎紧,乘坐着桦皮船过了转水湖,爬上山砬子。

    一进入林子,草儿就开始叮嘱了:“叔啊,帮我看着点,那里有野鸡,那里

    第169章

    打活草

    当然,小楞这样的猎捕,对于卫淮来说,基本没啥大的作用,用它去捕捉灰狗子,应该可以,但等到猎捕成功,皮毛也剩不下什么好的了。

    至于紫貂、黄皮子之类,这些东西就是捕鸟的行家,估计小楞对上,能不殒命就不错了。

    用它去猎捕野鸡、跳猫,卫淮觉得,还是没有铁夹、套子之类的省事儿。

    想借飞禽当猎捕帮手,还是金雕这样的大家伙够劲,打青皮子、狍子,不在话下。

    小楞,只能用来当个玩伴。

    不管怎样,小楞成功拿下一只沙半鸡,已经能很好地满足草儿那小小的心理了。

    小家伙也不管地上被小楞啄得血肉模糊的沙半鸡,任凭小楞自己撕扯啄食,问卫淮:“叔啊,小楞厉不厉害?”

    卫淮点点头:“太

    第170章

    平淡才是真

    马蜂细腰,大的有一寸多长,酱黄色与黑色条带相间缠裹在身上,翅膀不大,细细的腰身把身体分成两节,飞起来嗡嗡作响。

    这玩意儿喜欢在草丛里做窝,离地一尺来高,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如瓶如罐,如篓如葫,形状各异。

    还有更猛的身体更粗壮的土蜂,身上长着一层绒毛,一道道黑白相间的条纹,如果被这种土蜂蛰上就有好果子吃了,严重的可以致命。

    在这种沼泽里边,土蜂窝都是在塔头墩子的蚂蚁窝里,所以取名土蜂。

    好就好在,土蜂不像马蜂成群结队那么多,飞行要笨拙一些,不容易蛰到人。

    身为“小白脸”的卫淮,扛住蚊虫的叮咬都得靠意志,更别说有剧毒的马蜂和土蜂了。

    还得继续打活草,钐刀也得拿回

    第171章

    损种

    知青们很勤奋,只要一有时间,就是抱着书本的,就连在田间地头干活,或是下河捕鱼,都是带着书本的,只要稍稍休息,就把书从随身带着的帆布书包里拿出来翻阅。

    很多人甚至经常挑灯夜读到清晨,早上碰到的时候,不少人黑着浓重的眼圈,鼻孔,鼻子两侧和眼眶,黑黢黢的,跟个煤炭工人一样,都是被煤油灯燃烧的黑烟给熏出来的。

    张晓兰却是表现得很淡定,别人发奋苦读的时候,她在打理着家务事儿,抽空教一下草儿简单的识字和数数。

    但以草儿现在架着小楞的那股子跟假小子差不多的玩性,很难定下心来,直到天气冷了,才终于稍稍收心,开始跟着数苞米粒和学着张晓兰念aoe……

    为啥?

    雀鹰是要远飞过冬的,天气

    第172章

    再挑两条狗崽

    馒头显然不知道那木牌究竟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犯了什么错,受此折磨,一脸的无辜与无奈。

    一年一度的孕生是动物的天性。

    可这是只两岁不到的母狗,都还没长大成年,还没到发情的时候,就遭到了这样的对待,像极了古时传闻中的贞操裤。

    卫淮看得直摇头。

    却听那知青说:“我自己的猱头帽子已经破旧了,想在今年去撵两只猱头回来,不想馒头怀上崽子,你也知道,母狗怀上崽子,出于母爱,不肯随着出去打猎,会耽搁狩猎,我朋友里有个学过兽医的,就给我出了这个主意,只要用木牌挡住,别的公狗拿它没招,也就不会怀崽了!”

    也不知道出这馊主意的,是个啥样的兽医!

    卫淮还想着去徐振江家里,不想太过耽

    第173章

    私底下的行情

    馒头是条母狗,和黑炭的相处很融洽,彼此间相互嗅闻一下,并没有出现撕咬打斗的情况。

    至于赛虎和花腰两条刚出窝的狗崽,两条大狗都抱有极大的宽容,也就是两条狗崽围着它们嬉闹的时候,厌烦了会呜哩哇啦地去咬,但那咬也就只是象征性地含一下,并没有下死口,顶多是稍微有些疼了,两条狗崽惊窜到一旁。

    要不了多久,两条狗崽准又凑上去。

    草儿和在山里营地里一样,热衷于往水泡子里捞鱼,用来喂两条狗崽。

    天气冷了,小楞不适合带出来作为玩伴,两条狗崽就成了很好的替代,经常能看到她一边胳膊夹一只,领着去水泡子边用须笼捞鱼。

    狗帮里添加了新成员,卫淮也暂时没了上山的心思,心思都花在三条狗身上,逗

    第174章

    初雪抓猱头

    距离那片沼泽,不过七八里地,两人骑着马,并没有花多长时间,就到了沼泽边。

    这时候,沼泽里的水都还没有封冻,大冷天的,卫淮和张晓兰也没想着去穿沼泽找罪受,就沿着沼泽边缘的塔头和茅草区域搜寻浅雪上的野物脚印。

    这种事情,对于张晓兰来说,是头一遭,新奇和兴奋的驱使下,她看得相当认真,也来回跑得勤快,生怕错过动物的足迹。

    或许是老天格外照顾新手的原因,两人沿着沼泽边缘搜寻的时候,不过二十多分钟,她就有了发现,小跑到卫淮身边,拉着他去看:“哥啊,这是啥野物的脚印?”

    东北姑娘对自己男人的叫法,可谓五花八门。

    卫淮听过有管自家男人叫瘪犊子、死鬼的,也听过叫杀千刀的、短命鬼、王

    第175章

    炸熊

    话已经起头,李建明也不再遮掩:“那天我去打木柴柈子,划着木排过去的,寻思着趁着天好,就在山砬子上多打一点儿,现在运不回来,等到湖面封冻了,能过爬犁了,再往家里搬。

    也就是那天,快到晌午的时候,我嫌那一片木柴不好打,准备走远一些,翻过山梁的时候,听到山砬子背面的山沟里有树被摇得哗啦响。

    谁闲着没事儿去摇树啊,我猜可能是什么野物,可能还是大牲口,压不住心里的好奇,就摸下去远远地看看。

    结果,就看到只大黑瞎子,在打扫仓子,抠那洞,把那树根脚的石头、土往外搂,把树叶往里划拉,知道它冬天要在那里面趴着。

    我打小的还行,没打过大牲口,哪敢靠近,生怕惊动黑瞎子,赶忙退了回来。

    第176章

    人命和青霉素

    一瞬间,李建明感觉头皮像被电了一样,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手中还揪着黑瞎子的肚皮,刀子还没离肉呢,在和黑瞎子小眼睛对上的那一刻,脑子空白一片。

    他心里边只有一个声音:咋就睁眼了?

    明明看着浑身血呼啦,那血哇哇地往外冒,这又是锯树仓子,又是将黑瞎子从仓子里撬出来,折腾了那么长时间不见动静,都特么动刀子把肚皮上的皮毛割出那么大个豁口了,挑破里面那层肉就能见肠肚了……

    咋就又把眼睛睁开了?

    黑瞎子那鼻子一动一动的,呼哧喷白气,这特么还是活的啊。

    “吭……”

    就在李建明被吓住,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黑瞎子动了,伴随着咆哮,一巴掌就朝着他左肋骨挠了过来。

    黑瞎

    第177章

    仗义援助

    只有遇事儿,才知道人情冷暖。

    张茂秀现在深有体会。

    其实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李建明并没有像队上人说的那么不堪。

    生产队上工,他还是非常积极的。

    张茂秀也知道他喜欢往山上溜达去下套子之类,纯粹是想着上工之余,能往家里捞点小钱,想以此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好点。

    弄到个跳猫子、野鸡、黄皮子或是灰狗子,那也是肉,是钱呐。

    虽然没啥跑山经验,弄到的猎获不多,但也不失为没有头路的办法。

    至于他欠生产队的钱,主要是头几年,家里两个老人病重,相继离世,在医药和丧葬上欠下的,加之家里又生了李卫华,所有的担子,就全落在他一个人身上,也是不堪重负。

    当然了,不得不说为了溜套

    第178章

    走驼子

    既然李建明弄不到,现在出手,那就没啥好说的了,去慢了,卫淮还真担心轮不到自己,那就亏了。

    他打了招呼,转身就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回头看着李卫华:“狗剩,跟我一起回去,去找草儿,这几天就住我家,你在这里也帮不上忙,你爸妈也没时间经管你!”

    李卫华看看卫淮,又看看李建明和张茂秀,小眼睛里当然很希望去卫淮家里,有吃有喝还有得玩,可也得双亲答应啊。

    才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他年幼的心里也知道不能添乱。

    这年头的孩子,懂事儿的大都挺早。

    张茂秀两口子知道卫淮是好意,在卫生所里边,也确实不方便,别的不说,就连晚上找个地儿睡觉都难,何况还有吃喝拉撒,有卫淮帮忙经管,那还有什么不放

    第179章

    还有啥不能满足的?

    走了一段,卫淮忽然觉得心里边好像欠着点什么。

    细细一想,恍然记起,借给李建明的油锯没见着。

    按照李建明的说法,油锯啊、老洋炮、侵刀、斧头啥的,他带进山里的东西,都没带出来。

    刚才在树仓子那里转了一圈,也没看到那些玩意儿,他不由问道:“大爷,你昨天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油锯、老洋炮、侵刀啥的?”

    老葛愣了下:“忘记说了,昨天我来的时候,看到油锯、老洋炮和斧头了,都被我带回去了,挺沉,我回马厩了给马匹喂料的时候,随手放仓房里,回家的时候忘了带回去,也忘了跟你说,上了些年纪了,这记性不太好。

    至于你说的侵刀……没看到,会不会是埋雪里边了?”

    卫淮点点头:“可能吧,等

    第180章

    柱子来访

    卫淮小心地上前,给两只黑瞎子都补了枪,又等了几分钟,不见动静后,砍来木棒,将两只黑瞎子都撬得仰壳躺着。


如果您喜欢,请把《游猎东北》,方便以后阅读游猎东北第25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游猎东北第25章并对游猎东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