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佚名 本章:第6章

    几件洗得发白的旧衣服,上面还带着她特有的淡淡奶香。

    几张她用蜡笔画的涂鸦,画着太阳、小花,还有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牵着一个大人的手。

    还有她小心翼翼收藏在铁皮糖果盒里的,那些被我说过“会带来好运”的糖果纸,每一张都被她展得平平整整。

    每一件小小的物品,都像一根针,刺在我心上。

    我后悔,为什么没有早点察觉她的困境。

    我悔恨,为什么没能更好地保护她。

    有良知的媒体对小月事件以及“学乖”学校的黑幕进行了深度追踪报道。

    报道引发了全社会对问题青少年教育方式的大讨论,以及对类似“行为矫正”机构的严格整顿潮。

    许多隐藏在阴暗角落的罪恶被曝光在阳光下,一批不合规的机构被取缔,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这或许是小月用生命换来的,一点点微弱的光。

    许多人通过各种渠道想要采访我,有些想将我的故事写成书,拍成电影,甚至有商家想利用我的“名气”进行商业合作。

    我都拒绝了。

    我不需要那些喧嚣,我只想用我自己的方式,纪念我的小月。

    我清点了张启航和李梅被查封后,按法律规定应退赔给受害者的财产中,属于小月的那一部分。

    加上我自己这些年仅有的一些积蓄。

    我将这些钱,以小月的名义,匿名捐赠给了一个专门救助受虐待儿童的慈善组织。

    我希望,这些钱能帮助那些和我的小月一样,曾经或者正在经历不幸的孩子们,让他们能感受到一点点温暖和希望。

    这或许,也是我自我救赎的开始。

    我要带着小月未曾感受到的爱,去温暖这个曾经对她如此残酷的世界。

    彻底结束了“医学观察”和社会舆论的风波后,我办了一件事。

    我将小月的骨灰从那个冰冷的公墓角落迁出,安放在了一个山清水秀、向阳温暖的地方。

    那里有青草,有野花,有小鸟歌唱。

    然后,我离开了那座承载了太多伤痛和仇恨的城市。

    我一路向南,来到了一个偏远宁静的海边小镇。

    小镇不大,民风淳朴。

    这里的人不认识我,也不知道我的过去。

    我用变卖掉城市里唯一一套旧房产剩下的钱,在小镇码头附近,租下了一个小小的铺面。

    我开了一家糖果兼杂货铺。

    店面不大,货架上摆满了各种五颜六色的糖果,还有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小玩具,以及渔民们日常需要的一些杂货。

    店里最显眼的位置,特意摆放着小月生前最爱吃的那种水果硬糖。

    我给小店取名“小月糖果屋”。

    小镇的生活简单而规律。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我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地坐在柜台后,看着窗外潮起潮落,渔船来往。

    偶尔有镇上的居民或者过路的孩子来店里买东西。

    我对来店里的小孩子总是很友善。

    如果他们买糖,我会多给一颗。

    如果他们不小心打翻了东西,我也只是温和地笑笑,说没关系。

    他们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微胖、看起来有些木讷的中年男人,曾经是一个眼神能杀人的复仇者,也曾在精神病院里被当成需要“治疗”的病人。

    一天下午,一个小女孩出现在我的店门口。

    她大约六七岁的样子,穿着洗得有些发白的旧衣服,但一双眼睛却格外清澈明亮。

    她不进来,只是在店外徘徊,小小的身影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拘谨。

    她的目光,总是偷偷地瞟向货架上那些五彩斑斓的糖果,带着渴望,却从不开口索要。

    那眼神,像极了小时候的小月,怯生生的,却又对甜食充满了向往。

    我的心,被轻轻触动了一下。

    从那天起,我开始留意这个小女孩。

    她每天下午放学,都会路过我的店门口,停留片刻,然后默默离开。

    有一天,在她再次路过时,我假装整理货架,“不小心”掉了一颗小月最爱吃的那种水果糖在她脚边。

    小女孩愣了一下,看看糖,又看看我。

    我朝她笑了笑,没有说话。


如果您喜欢,请把《女儿被送女德学院虐待致死后,精神病爸爸杀疯了》,方便以后阅读女儿被送女德学院虐待致死后,精神病爸爸杀疯了第6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女儿被送女德学院虐待致死后,精神病爸爸杀疯了第6章并对女儿被送女德学院虐待致死后,精神病爸爸杀疯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