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每每谈完朝事都会涉及钱钱钱!我南朝的钱到底在哪里?你们这些人怎么解决?急火攻心的老皇帝一口气憋在xiong口,似乎又突然想起来什么,长长斜斜地看向梁知远,“你此次去淮州,事情办得怎么样?”梁知远拱手作揖,“陛下,臣回来之际,便递了一封折子”皇帝动了动腰身,转眸看了一眼御案,司礼监掌印公公正要去做什么。
皇帝突然挥了挥手,好似想起来什么,“你在折子里说充分利用西山铁矿开采之事?细细说来。
”“是,陛下!”梁知远面色冷静,“铁矿开采素来都是国之大事,通常由工部主导统筹,具体执行,则依赖地方官府的布政司、府州县和卫所里的军管矿区。
”“但在实际操作时,地方官府,如布政使司需要招募矿户,甚至军匠,一同参与开采冶炼。
”“现在,从朝廷到民间,允许民间开采冶炼了,自然也把相应的指标发布了出去。
据我所知,西山那块儿,工部打算作为下一个铁矿开采的点,我便依据这个想了个法子。
”“什么法子?”皇帝此刻精神抖擞地看向梁知远。
梁知远气定语出,“招羹!”唐国公和喻道成交换了个眼色,对其不知所以然,懵懵缺缺。
梁知远道,“西山的铁矿开采,允许民间开采,工部将此发布出去,招一部分矿户,将铁矿开采份额,按照贡献大小分给他们。
”“而这里的‘贡献’,即需要准矿户将粮食运送到边关,比如通县郊外,官府再根据所运的粮食分其开采范围和权限。
”“当然,矿户为了赚钱肯定有很多商贾报名,工部定要择其中财力、能力尚可的。
”“如此,既可以省却了朝廷运粮之苦,亦能充实像通县这样的边境,从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军粮不济的难题。
”殿内一派肃穆,殊不知,外面天色已彻底黯淡了下来,内侍提灯走来,皇帝才看清眼前这个年轻男子清隽的面容,一时没有说话。
老皇帝捋了捋为数不多的胡须,左手支撑在案几上,右手手掌没多久便交叠放在上面,垂目半晌。
司礼监掌印公公过去扶了扶他的胳膊,皇帝方才收拢双手,位于腹前,旋即,两个清丽的字从嘴里蹦了出来,“甚妙!”喻道成相比以往的老成持重,多了几分雀跃,笑眯眯地看向梁知远。
“按照梁大人所言,朝廷又节省了一大笔运粮的开支,年轻人前途无量啊!”唐国公亦在旁兴致勃勃地附和,一脸灿烂地看向皇帝,欲将梁知远索去兵部,这是一颗好苗子!工部更是直接要抢人的地步。
皇帝不时开怀大笑,顿时,殿内亦传来一阵松弛的笑声。
皇帝突然沉默下来,凝思说了句,“就怕西山铁矿‘招羹’还未安排妥当,时间不等人哪。
”梁知远从容地说道,“所以,陛下,微臣尚有句集注》,伸手取了一本下来。
“你们要借的可是这本?”“是的。
”“嗯。
”看着崭新的封面,沈书韫翻开里面的内容,一个一个清晰规整、精美正确的汉字,出现在视野里。
不禁让两位学子露出了欣喜的眼神,好像从来没见过这般有质又明了的书。
“原来这就是正版,‘文汇斋’的盗版书,可把我害苦了。
”一名胆子稍微大一点的学子,激动之余说了这么一嘴。
沈书韫一脸诧异,柔声道,“怎么说?”“我俩先前在那儿买了一本,可就是因为刻板和印刷太差劲了,我们抄了书,还得去和人对证,甚至,重新搞训诂,这一来二去,费了好多时间。
”原来如此!好书如珍品,越品越醇香,坏书如腌臜,越品越倒胃。
二人小心翼翼摩挲了一番,爱不释手,沈书韫全看在眼里,温声说了句。
“书非借不读,亦是对彼此的一种约束,倘若,想要借走这本书,除了交二百文钱,还得有担保之物。
”“啊!担保?那什么才能作为担保之物啊?”邹举人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