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捉襟见肘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炅楹 本章:举国捉襟见肘

    苏二娘和柳摇金租下了整个宅子。

    二楼原本有三间房,最东头和最西头各一间卧室,属柳摇金和苏二娘的卧房。

    朝南的主室,原本是王举人的书房,现在已被柳摇金收拾出来,供沈书韫做卧房了。

    主要考虑到她一个开书铺的掌柜,少不了收藏许多珍贵的书籍。

    这间宽大的书房里,两侧的书架,还有立地箱柜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七雅书铺”无论卧室还是刻房、大堂都是逼仄的。

    倘若沈书韫能够搬过来对面住,可以给书铺腾出更多的空间放书。

    之前与苏二娘用作卧房的房间,就可以当做库房。

    况且,现在书铺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了,眼看着客人越来越多。

    刊刻凭证下来,又是刻板,又是做书的,现在有了对面这个地方,就不用担心场地不够了。

    沈书韫看着二楼回廊的栏杆上,还有几盆兰草,兰草是娇贵的植物。

    柳摇金说是她从以前住的地方搬过来的,到了这儿长势更好。

    宅子更妙的属它的楼梯——不是常见的直梯,而是贴着墙壁盘旋而上的木梯,踏上去还会发出清脆的“嘎吱”声,“这是钥匙,诺!大妹子。

    ”苏二娘咧着嘴伸手,呵呵笑了笑。

    沈书韫前脚才被这两个女人惹得流眼泪,后脚就给了这么大的惊喜。

    “你们租房一定花了不少钱,你们哪来这么多钱?特别是二娘,我还不知道你?”沈书韫揽着袖子就要回书铺,给俩人拿钱。

    二人一把拉住她,“我柳摇金好歹也是混迹临京多年的人,说了我是最有钱的,不过我们都指望着以后你带我们起飞嚒。

    ”柳摇金晃着沈书韫,绵音响起。

    “大妹子,你就别磨叽,我们陪你一起去搬家,今晚我们姐妹仨就能窝一起了。

    ”苏二娘伸手亦拽了拽沈书韫。

    “而且,当初在通县要不是你捞我,我还不知道在哪儿喝西北风,来临京,你看我豆腐生意多好,我挣了不少钱勒。

    ”看得出来,苏二娘为了让沈书韫安心住,使出了浑身解数。

    还说王举人回了老家,就不再轻易回临京。

    所以,柳摇金将全部的身家拿出来,租了三年,本来不太够,苏二娘添了,正好!沈书韫一直在克制自己的感动,她太清楚这天大地大,尤其是这繁荣的临京城,能有一个知己相交,已是万幸,何况现在是两个。

    她的声线逐渐模糊,“谢谢你们!”三姐妹拥作一团,幸福地为彼此擦拭鼻涕,还是眼泪?书集园游会时间匆匆而过,虽说结束了,皇帝和一众官人亲眷,在明府行宫又多留了些时日。

    明府行宫正殿内,一身明黄绸袍侧靠着蟠龙椅,这个姿势是皇帝近年来最爱的。

    从前笔直的身子,在几十年来昼夜不歇、批阅奏折、处理国事、培育皇子的过程中逐渐弯曲,以至于现在只能靠抱枕,搁着扶手来支撑自己的身体。

    心说,朕真是老了,希望太子能够争气一点!底下拥了几位重臣,正交头接耳议论肃北使臣的嚣张。

    肃北的王爷献上了四匹他们那儿才有的汗血宝马,以及一块和田玉雕刻而成的、四宫格排列的“皇帝万岁”的字样。

    还有十几箱兽皮,以祝贺皇帝的寿辰,可在交换两国国书的时候,却出了问题。

    看了国书,皇帝并未立刻表态,而是吩咐使团先去凝云宫稍作休息,以缓解多日以来赶路的疲惫。

    而后,皇帝双眉紧皱,半晌默语不言,只在蟠龙椅上一声不吭。

    国书传下来,陈王最先接过手,看完头顶顿时冒着火气,“岂有此理,这肃北压根儿没有诚意。

    ”喻道成在一旁问唐国公,“肃北这一次的条件为何?”唐国公主持此次肃北和谈一事。

    “战马三万匹,皮毛五万条,还有刻板五万片,以及药材,再者继续扩大在通县周边的互市范围。

    ”唐国公一脸肃然回应道。

    对于战马、皮毛和药材都是以往和谈条目中的常规,可此次,刻意提出了刻板,而且是南朝有关“医学”“农学”和“药材”类的刻板。

    肃北重视药材,往常希望从我们这儿交换,毕竟有些药材只在特定的地貌环境中才长。

    可这一次,他们却要求我们给出医药类的刻板,他们倒是懂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

    哪怕南朝不供药材,他们还可以通过药理去别国采买,这算盘打得真是远洋都能听到。

    于南朝而言,实际也需要肃北的药材,肃北地处高原地带,比如,冬虫夏草、雪莲花、藏红花、铁棒锤、沙棘、黑枸杞、黄芪等,这些药材就是南朝非常稀缺,而肃北才有的。

    本就药材互通互惠,无可厚非,可这数量的战马怎够我南朝将士所用?就这一点,实在是很没有态度,皮毛亦是。

    陈王躬身越出,拱手作揖,“父皇,儿臣认为此次肃北来和谈,诚意明显不够,建议打回国书。

    ”殿内刑部尚书罗义,泰然立于喻阁老一旁,此时亦忍不住开口问唐国公,“倘若依陈王殿下所言,我们退回国书会如何?”罗义只是一介文臣,定然对边境情况了解有限,对于他提出的这个问题,唐国公向上看了一眼皇帝,没作正面回应。

    按照目前两国情况来看,如果一旦进入真正的战争状态,南朝国库不济,战时后备定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而肃北近来新换可汗,且一上来就给军队奖励,士气振奋,当下战斗力应该是不弱的。

    梁知远幽幽地看了一眼唐国公和方才提问的罗义,淡声道,“既然肃北新君上任三把火,可为何还要来与我南朝和谈?直接一场战争打过来,不是更省事?”皇帝此时耷拉着迷离的双眼,突然翻了翻眼皮,朝向梁知远看来,缓声道

    ,“知远可是在迎接使团的时候,发现了什么新情况?”梁知远双手合拢作揖,“回禀陛下,臣在接待使团过程中,无意偷听到肃北虽是新可汗登基,可兵权却有一部分掌握在他的兄弟手中,意味着,如果真要打仗,他们内部未必能做到同心。

    ”皇帝一惊,“原来如此!”陈王此时铿铿然瞥向梁知远,“看来,我们必须打回国书,重提条件,让他们不敢不答应。

    ”皇帝看了看臣子们,点了点头,后又侧躺了下去,一番冥想,司礼监掌印公公拂尘向前一挥,众臣便悄悄行礼退下。

    肃北使臣收到国书,虽然意料之中,但还是熊熊燃烧着不死之心,居然向南朝提出两国进行技艺切磋。

    殿内皇帝听闻,面色愠怒,却不得不应承下来,倘若不接受,难以显示大国风范。

    这接受,又让人肃北骄傲一番,反正接不接都骑虎难下,使团人在南朝,只好应下。

    技艺切磋?什么技艺?几位重臣手指在空中不断地虚晃,商量派出工匠现场比拼,我们应如何才能赢。

    大家兴致勃勃地商量对策和计谋,这其中的技艺就包括刻板切磋,这显然我们南朝定会赢过肃北。

    可往地上一摔。

    “他们这算盘珠子都算敲坏了,还想偷师我南朝刻板手艺,不仅如此,还敢舔着脸跟朕要东西,我看这个新可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顿时,殿内鸦雀无声,无一人敢出声,旋即,皇帝问了句唐国公。

    “朕这么多年来,对他老子仁至义尽,没想到这新上任的可汗这般不识好歹,唐国公,朕问你,打肃北,我们胜算多少?”唐国公一时不知如何回话,脸上的肉似乎惊跳了两下,拱手作揖。

    “回禀陛下,如果真要打,我们南朝的胜算亦是有的,只是苦了百姓,陛下宽厚,不尚战争,这一次肃北确实过分了,还请陛下息怒!”唐国公的话其实已经非常明了了,南朝经不起折腾,否则,南朝百姓的日子,将一夜回到当初潦倒时刻。

    况且,现在国库堪比夜空还空,如果真要打起来,南朝的胜算亦是微乎其微。

    时下,又陷入了一阵僵局。

    喻阁老见没人敢吭声,缓声道,“陛下,肃北在即,我们再怎么样也得在比拼上胜过,否则,就着了他的道儿。

    ”“至于,另起和谈条件,我们可以晾着他们,反正着急的不是我们,先吃好喝好招待好,至于何时和谈,不还是我们说了算。

    ”三十六计,拖!为上策!唐国公叹了一口长长的气,“这只是缓兵之计,最关键的还是得充盈国库,我南朝财力雄厚了,腰板儿才真正直起来!”说到底,就是没有钱,国库没钱,可钱到底去哪儿了


如果您喜欢,请把《书铺娘子盘下探花郎》,方便以后阅读书铺娘子盘下探花郎举国捉襟见肘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书铺娘子盘下探花郎举国捉襟见肘并对书铺娘子盘下探花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