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卫东秦赐朱浩文 本章:第159章

    “别急,”顾青青从自己口袋里拿出了一片薄银雕的树叶,“这是从那棵树下捡的,本来一直在我手里,后来看到那些影子侍卫之后,我只好偷偷藏起来了。”

    吴悠看着这片精致无双的银叶子,打开自己胸前的牛皮口袋,尝试着把银叶子放进去,谁知就像是隔了一道屏障似的,这片叶子无论如何也无法放进口袋里。

    两人此时所在的地方同样氤氲着银色雾气,当雾气渐渐散开后,才发现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蒙古宫廷。所在之地竟然是一处热闹集市,看人们的打扮都是古人,也有汉人也有外族人。

    顾青青仔细看了一阵,不觉露出惊讶之色:“这里,已经是元朝了。”

    “我不太懂历史,刚才那个蒙哥大汗是哪一位皇帝啊?他是元朝之前的人吗?”

    “对,他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拖雷的长子,”顾青青声音很低,毕竟此地人多,两个人议论宫廷的事情还是不要引起注意才好,“建立元朝的是元世祖忽必烈,也就是蒙哥大汗的四弟。忽必烈称帝后,追尊蒙哥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

    “哦,原来是这样啊,”吴悠也想发挥点儿主观能动性,于是思索着说,“青青,我这么分析啊,我们找到的第一件宝物,就是那个金沙漏,按照特性算是金子。为什么要把金子用沙漏的方式来表示呢,是不是意味着时间像金子一样宝贵呢?”

    顾青青认为吴悠说得有道理,便点点头,仔细听下去。

    吴悠继续说:“我们要找的第二件宝物,推测应该是银子,那么这里的银子肯定也有一定的含义吧,银子能代表什么呢?在我心里,银子就银子呗,就是钱呗!”

    “你说什么?”

    “银子就是钱啊,这可不是现代才有的说法,在古代也是啊,看古代片儿,不都是说‘银子银子’的吗?那些贵公子们去酒楼吃酒,拿出一个大银元宝往桌子上一放,就能晃瞎小二的眼。”

    顾青青听了,双眼亮晶晶地望着吴悠,吴悠被其看得有些不自在:“青青你咋了,你的眼比银子还亮呢。”

    顾青青声音略大起来,还带着激动:“你说的没错儿,就是元宝啊!我们要找的很可能就是元宝啊!”

    “那也不见得吧,你看,咱们刚才弄那个银叶子……”

    吴悠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顾青青打断了:“吴悠,你知道为什么元宝叫做元宝吗?在我国货币史上,你知道元宝是什么时候开始正式成为金银代称的吗?”

    “怎么还整出货币史了啊……”吴悠觉得自己简直一身软肋。

    “是元朝!我国货币史上,正式把金银钱财称作‘元宝’,正是元朝!”

    这个说法吴悠还是第一次听说:“因为是元朝,所以就叫元宝?”

    “对,这里面也有‘元朝之宝’的意思!”顾青青进一步解释,“其实元宝最初并不是源于元朝,而是从唐朝就有了……”

    “咱就不追究历史了,反正正式把银锭这种东西叫‘元宝’是在元朝,对吧?”

    顾青青十分肯定地点头:“对。”

    “那咱们就找银元宝吧,先找着了再说!”

    第326章

    和合16┃元宝的妈妈。

    “嘀——”

    熟悉的声音在两人耳旁响起,顾青青摸出手机看了一眼:3:00:01。

    “居然已经过去三个小时了?!”吴悠十分惊讶,“我怎么没听见第二声报时呢?”

    “我听到了,那时候咱们还在那棵银树的下面。”顾青青记得很清楚,当时吴悠正在树下研究银天使吹出来的小号声,“咱们就剩下10个小时了,必须抓紧时间!”

    “咱们目前有一片银叶子,还有一小捧金沙。”吴悠开始算计两个人目前所有的“可支配财产”,“这叶子虽然是银的,但这可是蒙古大汗宫廷里那棵银树上掉下来的叶子,估计怎么着也能值些钱吧。”

    两个人此时已经走上了热闹的集市,路边店铺林立,还有一些摆在铺子门前的摊位,卖些吃食和日常用品,问价的声音和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着,真称得上是古代的红尘一景了。

    顾青青的目光在集市上梭巡着:“我看他们做的都是小本生意,很难有用得上元宝的。”

    吴悠也发现大多数人所付的钱都是铜钱,这些商贩身上的钱加起来大概也不够一块元宝的。

    “如果咱们能找到银行之类的地方就好了,咱们可以将身上的钱财兑换成元宝。”顾青青说道。

    “银行,在古代是叫钱庄或者银号吧?”吴悠只觉得自己灵光一现,居然了蹦出这么多古代专属名词。

    “钱庄或银号的说法是从明清时期开始的,但我国自宋代就已经有货币兑换机构了,”顾青青边走边四处观望,“可惜,元朝的这类机构究竟叫什么,具体集中在哪里,我也不是很清楚。”

    “快看,那边有个门脸儿!”吴悠眼尖,很快就看到了远处的一间店铺,在旁边馄饨摊冒出的热气中,能隐约看到店铺门侧吊起来的两块菱形招牌,上面恰恰写了两个字——银铺。

    顾青青看清了这两个字,也赶紧加快了脚步。

    “这银铺就是银行吧?!”吴悠很激动。

    “也许不是银行,但一定是和银子打交道的。”顾青青非常肯定地说。

    银铺门前没有客人,两人信步走了进去。

    铺子里光线有些暗,一位年轻的银匠正就着窗边的日光雕琢一件银首饰。

    所谓的银铺,其实是一间首饰店。

    “两位姑娘是来打首饰的吗?”银铺里没有伙计,与两人打招呼的正是这位银匠。

    吴悠率先开口:“师傅,您这儿做元宝吗?”

    “我们这儿是打首饰和银器的,你们要做什么?”银匠的表情有些疑惑,以为自己听错了,“元宝?”

    是啊,元宝是这个朝代的货币。

    这是不是就相当于在民国时期走进一家珠宝店,让人家给打几根金条?

    “实不相瞒,我没做过元宝。”银匠坦诚相告。

    “那您能跟我们说说,从哪儿能买到或换到元宝吗?”顾青青问了一句。

    年轻的银匠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想了想说:“你们要的急吗?能容两天吗?”

    “急!”两个人异口同声。

    两天?现在一共就剩下十个小时了!

    “您手里如果有现成的元宝,我们也可以换的。”吴悠鼓起勇气说。

    银匠说:“我父亲就是专门‘制饭’的匠人。”

    吴悠瞠了:“您、您说什么?做饭?”

    “就是,制范。”银匠见自己表达不清,也有些急,干脆从自己脚旁的一个木箱子里翻找起来,很快就拿出了一件生锈的东西,像一个厚重的勺子,但形状呈两端宽中间内凹的造型,就像胖勺子有了婀娜腰身。

    顾青青和吴悠,两个人却都呆住不动了,半晌没有发出声音。

    因为她们都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只“勺子”发出了一道光,一道五彩斑斓的炫光,像极了当初刚发现金子沙漏时的情景。

    这个东西,就是她们要找的东西。

    真奇怪,原本以为是银元宝的,怎么会是这么一个奇怪的东西。

    “这就是银锭范,”年轻的银匠给两人解释,“这东西是铁的,多年不用就生锈了。”

    顾青青经过银匠的允许,拿起来仔细端详:“您刚才说的银锭范,是不是造银锭用的铁模子?”

    银匠急忙点头:“对,就是造银锭造元宝的模子!那些元宝都是范铸出来的,这样才能统一斤两。”他紧接着又说,“我父亲当年是给官府做事的,是官家的铸范师!”

    吴悠既激动,又觉得再次涨了见识,她轻轻摸了摸这个锈迹斑斑的银锭范,对自己来讲,这东西和金子沙漏一样珍贵:“是不是可以这么说,这是元宝的妈妈。”

    银匠愣住了,但又似乎有些明白吴悠的话,他憨厚一笑:“对,范乃银锭之母。”

    吴悠和顾青青都露出欣慰的笑容来,两个人在这个世界走了这么久,见识了传说中最奢华的银树,见识了蒙古大汗的金帐,还见识了各大教派的神学辩论,最终才发现自己要找的其实只是一块银元宝。

    不,是元宝的妈妈,银锭范。

    “这个,我们能买下来吗?”顾青青问。

    没想到银匠十分大方:“拿去吧,不要钱,这些都是用久了有残损的银锭范,我这箱子里还有好多!”

    顾青青想了想,还是取出了自己口袋里的那一片银叶子:“这个送给您,算作交换吧。”

    银匠接过这片银叶子,凝神而视,显然被其精巧绝伦的雕琢技巧给镇住了。

    吴悠拿起了那一枚珍贵的银锭范,将其放进了自己的牛皮口袋,轻轻松松就放进去了,仿佛这东西本来就该属于这里。

    谁知那银匠却执意将银叶子还给两人:“这手艺太难得了,这东西太贵重了,差不多能值一块金子了!还给你们,我不要。”

    两个女孩子却都不愿白白要人家的东西。

    看银匠这样执着,吴悠便笑着说:“这样吧,师傅,我来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能答上来,就算帮了我大忙了,这片叶子就当是我的报酬;如果你要答不上来,我就把叶子收回去。”

    “好,你说!”银匠也有几分好奇。

    顾青青一时也不知道吴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便听吴悠说:“是这样的,我们一家子是来此探亲的,一路走来看到了不少奇闻异事,比如说前几天吧,我们夜里赶路,见到有那么一伙儿人,赶着驴车,运了一大车奇怪的货物,都是这么大、这么长、这么厚的灰色大块子……”

    顾青青听到这里,不觉佩服吴悠的机敏。

    这不正是在那片灰色天空里吴悠所见到的诡异情景吗?那些灰色的长方块,虽然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但可以推定这东西值钱,应该属于某种金属——这个问题向一个银匠来请教,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银匠听完了吴悠的描述,不免有担忧之色:“幸亏你们当时没有作声,那些盗锡客若是发现了你们,说不定性命不保。”

    “盗锡客?”吴悠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盗锡,你是意思是说,那些灰色的大块子都是锡?”

    “对,那群汉子表面上是给人运送锡块的,但这里头有门道,锡最不耐热,遇热就会化掉,但不会化掉表面,而是从心儿里开始化,所以加热的一定火候,就可以把锡块的外面捅开,里面的锡水就流出来了。”银匠毕竟是做金属生意的,生意上的门道多少还知道一些,“锡水就是锡,能用它们做成各种锡器,也可以用三成锡配七成铜做青铜器。”

    吴悠和顾青青恍然大悟,原来那灰色天空里呈现的一幕,正是盗锡的过程。

    最终,银匠收下了这一枚珍贵的银叶子,用吴悠的话来说:“这是您应得的。”

    牛皮口袋里已经沉甸甸装了两件宝物,两个人走出银铺,外面集市的热闹已经接近尾声,天色渐暗,此时已是暮色四合的黄昏时分。

    两个女孩子找了一处略僻静的地方,吴悠仍然难掩兴奋:“没想到这个银铺真的进对了!既找到了银锭范,银匠还帮咱们解决了大问题!”

    “你的意思是……金银铜铁锡。”这一点顾青青也想到了。

    吴悠使劲儿点点头:“对啊!咱们下一步就去那个盗锡的世界!虽然有点儿危险,咱们巧妙应对就成!咱们可是连蒙古大汗的金帐都去过的人!”

    顾青青却没有吴悠那么乐观:“‘金银铜铁锡’只是一个思路,现在还不能轻易断定。”

    “可是,那些鬼那些血肯定和金属没什么关系吧!”吴悠想起自己在血红天空看到的一幕就觉得头皮直发麻。

    “我的推定方法也许不大科学,”顾青青不急不躁,“我是觉得,那个鬼血的世界肯定没人愿意进去,如果它是个错误的选项,这一项设定岂不是没有意义吗?”

    “我没听明白。”吴悠虽然这样说,但心里却活动开了,鬼血的世界没人愿意进,如果它是一条歧路,那应该吸引着人们进去才对,而不应该让人望而却步。

    顾青青看吴悠展开了眉头,便继续说道:“我是这么分析的,你看到的红银灰三个选项里,如果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那就是咱们现在所处的银色世界。

    “也可能有两个是正确的,那么就会出现了两个选项,其一是银色和灰色世界正确,如果这一项成立,那就说明我们要集齐‘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才有可能找到年画木版残片;其二是,银色和红色世界正确,那我们就需要找出鬼血和金银的相通之处,这也是一条线索。

    “第三种可能,这三个世界都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要分析,金银锡和鬼血有什么关系?鬼血是否能够代表铁或者铜?据我所知,并没有这种说法。”

    吴悠一字一句听着顾青青的分析,心里想起最后那三方天空定格的画面,银色世界留下了一棵树,灰色世界留下了那些锡块,红色世界则留下了红色的石头山,山上有鬼血淌下来,令整座山血红血红……

    “青青!我突然想起一件事儿!”吴悠一激动就摇起了顾青青的肩膀,把对方摇得连晃了好几下,“我不是跟你说过,我小时候能看见不干净的东西吗?有几回还被东西跟上了,为此我大病了好几场,后来还是我太姥姥说,那是被鬼给缠上了。后来,我太姥姥‘作法’把我的眼睛蒙住才算好了,我记得我刚被‘蒙眼’的那两年,我太姥姥给了一串儿红色的玛瑙手串儿,让我戴着辟邪!我记得她还说,那是鬼血玛瑙,出自丹丘,鬼怪见了都怕!”

    顾青青听得入了神:“丹丘?这么说来,晋代的《拾遗记》里似乎也有记载,那里面说:‘丹丘之野多鬼血,化为丹石,则玛瑙也。’”

    “你看吧你看吧!玛瑙就是鬼血化的!那就是说,我最后看到的那些血红的山,其实是丹丘的山野!那上面的石头就是玛瑙!”

    顾青青听得连连点头:“仔细想想,《酉阳杂俎》里也曾说过:马脑,鬼血所化也。——看来在古代神话传说里,的确有这种说法。”

    “这么算的话,这几个世界分别是金、银、锡和玛瑙。”吴悠开始尝试归类,“金银锡好解释,都属于可冶炼的金属,但玛瑙和它们就不一样了,如果是金银和玛瑙呢,这几样都算……宝贝?”

    “金、银、玛瑙……”顾青青似有所悟,“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这是法华经里所说的佛教七宝。”

    第327章

    和合17┃水深火热。

    秦赐已经热得快虚脱了,身处的这个世界越来越热,空气密度因热度发生着变化,使得眼中的景象发生了扭曲变形,就像空气也在燃烧似的。

    秦赐望着断崖那边的火海,火光中隐隐约约有个巨大的人影,随着火中的空气变化发生着严重的扭曲变形,甚至有一度连腰都断了。

    朱浩文赶回来的时候,手里捧了个盒子:“老秦,另一边也已经燃起火光,咱们没路可走了。”

    秦赐收回目光,愈发感觉自己刚才可能产生了一个离谱可怖的幻觉。

    秦赐把目光转向朱浩文,声音因焦渴变得暗哑:“我只找到了几个被烧焦的海螺壳和蚌壳,还有一些海鱼和叫不上名字的海中生物,都被烤成了干,倒是能暂时作为咱们的食物。浩文儿,你这盒子里有什么?”

    朱浩文把盒子放在干燥略热的地上:“手里掂着特轻,我当时没打开,想着回来了一起看。”

    秦赐苦笑一声:“你是希望这东西像阿拉丁神灯一样,打开了就会出现烟雾一样的妖魔,来满足我们脱离苦海的愿望吧。”

    朱浩文在炎热中依然维持着面无表情:“我就怕是个空盒子。”

    于是,两个人把这只雕着古老花纹的盒子放在中间的地上,由朱浩文掀起了盖子,那手势就像是掀起一只自己不怎么爱吃的螃蟹的盖儿。

    盒子果然是空的。

    但这“空”,只是相对于实物空间来说的,如果按照分贝来计算,这只盒子可以说是相当的“满”。

    甫一打开盖子,两个人都听到了盒子里的声音,那声音简直呼啸着充满了整个世界。

    那是属于海洋的声音,波涛汹涌,直击千里。

    秦赐关上了盒盖,声音瞬间停止,就像某段视频被摁了停止键。

    朱浩文尝试着再次打开盒盖。

    巨浪滔天的声音重新传出来,关上,声音消失。

    “没想到我弄来的就是个音乐盒儿。”朱浩文面无表情地说。

    “这个……”秦赐发现朱浩文的比喻放在这儿居然无可挑剔,“这个音乐盒,其实和我捡到的那些贝壳海鱼意思差不多,都是来自海里的东西,我觉得,咱们不会无缘无故找到这些东西,这一切肯定和海有关系。”

    朱浩文:“是为了说明咱们的处境是‘水深火热’吧。”

    “嘀——”一声响亮的报时声,在炎热难当的世界里清晰异常,仿佛三伏天的夜里突然停了电,空调在停止运转前发出这么悲催的一声“嘀——”

    两个人显然已经熟悉了这个声音,不必看手机也知道:“两个小时过去了。”

    朱浩文:“毫无进展。”

    说不着急是假的,只是两个男人都尽量维持着镇静。

    秦赐看了看自己刚才盯着的那个方向,陡峭的断崖,再往前就是无尽火海,令人望而却步。

    两人当初就是走到了这里才被迫停下脚步的,继而分头从两条小路探索,结果秦赐找到了一些海产,朱浩文找到了一个音乐盒。

    “浩文儿,我刚才看见那个地方有个、有个人。”秦赐觉得自己表达得还不够用明白,便用手指着断崖的前方:“一个人的背影,那人光着头,身形魁梧。”

    “你是说,在火海的那边,在火里,有个人?”朱浩文问得很认真,丝毫不怀疑秦赐是热得眼花了。

    “是的,就是在火里,与其说是一个真实的人,不如说是一个影像,所以我才能看那么清楚。”秦赐的眼睛盯着那个方向,渐渐拧起眉来,“又出现了,那个人又出现了!”

    朱浩文也向那个方向看去,一时也不再出声。

    “浩文儿,你也看见了?”

    朱浩文仔细看了一会儿:“你看见的是一个人的背影?”

    “对,背对着咱们,光着头,穿着一件袍子,好像在挥手……”秦赐吃力地看着,“那个,像手又不像手。”

    “是断手。”说话的是朱浩文。

    “你也看到了?!”秦赐这才恍然大悟,那个人的手很奇怪,其实是因为少了一部分。

    朱浩文:“你确定看到的是个背影?”

    “是个背影,越来越清楚了,我能看见他的后脑勺。”

    朱浩文微蹙着眉头:“我看见的是正面。”

    “嗯?”秦赐感觉自己居然被朱浩文的这句话唬了一跳,说实话,那个奇怪的背影已显得十分妖异,朱浩文看到的正面会是怎样的呢?

    朱浩文盯着火光中的东西,与对方渴望的眼神对视着:“我认为这个正面和你看到的背面是同一个人,不,这并不是个人,只是像人而已。”

    “那是什么?”秦赐觉得这一切都十分怪异,为什么两个人会看到同一个东西的正反面?明明自己和浩文是从同一个方向看过去的。

    “是一只猴子,”朱浩文觉得自己的说法有失妥当,“是一只巨猿,浴火巨猿,光着脑袋,没有手,但他似乎想跟咱们表达什么,甚至有些向咱们卑微乞讨的意思。”

    秦赐还是想不通两个人为什么会同时看到一只猴子的正反面,但这显然不会立刻有答案,现在只能另辟蹊径找其他线索:“关于这种火中的猴子,有什么年俗的说法吗?在我的印象里,好像只有猴年,人们才会在年画上画猴子吧。”

    朱浩文望着火光中的巨猿,耳中听着秦赐的声音,不觉佩服同伴此刻依然保持着的镇定:“老秦真有你的,你这会儿还记着年画呢。”

    “咱们进入的不就是年画吗?要找的也是年画木板残片啊。”在秦赐看来,自己的这些想法,都是应当应份的。

    朱浩文也把这只火中的猴子往年俗上面联想:“我听说有些地方是供奉孙悟空的,这个不会是孙悟空吧……不太像……”


如果您喜欢,请把《画怖》,方便以后阅读画怖第159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画怖第159章并对画怖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