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七侠五义,包黑脸 本章:第140章

    包公立刻道:“公孙先生,速去查八年前的登州金矿案,以及当时登州官员的名录。”

    公孙先生领命立刻去查,包公见此,又忙开口询问:“白少侠,可还有其他线索?那位吴家村旧人,可否告知详细住址?”

    “当然可以,至于其他线索,倒也确实有一些。”白玉堂说罢,便将单柏芳和朱耿白十年前最后现身登州一事也说了出来,又道,“那飞天盗贼,与两人关系莫逆,白面判官柳青知道我在查这些消息,言之若抓到此人,会送往开封府叫大人处置。”

    这飞天盗贼,乃是继花蝴蝶之后,又一以轻功著称的江湖败类,前者是个采花大盗,而此人喜欢偷盗名贵宝物,上一次偷的便是一尊飞天佛像,甚至放言说这佛像所塑与他形象极是相似,颇会给自己的脸上贴金。

    这佛像所属乃是西北赫赫有名的金家商队,金家家主极信佛,听到这番大言不惭的话,气得发江湖令请白面判官出马,诛杀此人,如此才有了柳青去塞外捉拿飞刀盗贼的事。

    这飞天盗贼被柳青撵得无处可逃,便只能往中原而来,却谁知入了登州境,竟没了此人的下落。若不是想早些送消息过来,白玉堂倒是挺想跟柳青一起捉那飞刀盗贼的。

    “竟还有此等事?”包公打从知道了吴家命案,便一直命人在查北海郡十年前的官场,好知道到底是谁在帮许仲开和赵季堂诈死收尾,可查来查去,却并没有太多的线索。

    现下想来,恐怕是查错了方向,北海郡并不是重点,登州才是。

    须知此事,恐与襄阳王谋逆有关,那北海郡乃是偏僻之地,又无特殊之处,哪有什么好重视的。而如果是登州,金矿矿藏丰富,那就是个……金娃娃了。

    包公皱紧了眉头,可即便再难,他也得查。

    “白少侠,你去登州,是知常拜托你去的,对吗?”

    虽是问句,但包公心里已然是非常肯定的,毕竟从那盏黄金宫灯风铃就可以看出,知常很早就在怀疑许仲开在吴家出事之前,就在做私铸黄金之事。

    现在这些线索,更是进一步佐证了这个猜测。包公忽然有些开心,大宋朝堂不是后继无人,知常之聪慧敏锐,未来可期啊。

    黎御史当真是好福气啊。

    第293章

    曹王

    黎江平狠狠地连打了三个喷嚏,吓得旁边的属官担忧道:“大人,您可是受了风寒?”这可如何是好啊,如此节骨眼上,督察院可不能没有中丞大人啊。

    “无碍,继续吧。”方才他后背狠狠一凉,绝对是有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说不定,还是他那好大儿,出主意的时候倒是积极,落实起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不,他召了几个属下,正在推敲应对之策。

    督察院,行监察百官之责,换句话说,是给人挑刺、寻找问题的,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机构。黎江平为官几十年,当然明白这个度需要把握精准,若是越俎代庖,那可不是聪明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所以,此事还真就如知常所言,不能由他来出面。

    黎江平同属下争论许久,终于是定计落实了下来。

    “大人,此计甚妙,若能成功施行,必能将舆论扭转,叫百姓平复下去。”

    “大人之高瞻远瞩,下官佩服。”

    “下官亦是,下官还需向大人多多学习才是。”

    ……虽然被人拍马屁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关键是这法子不是他想的,这群人是在隔空拍他好大儿的马屁咧。

    这么一想,黎江平颇有些不得劲。哎,有时候儿子太优秀,也是一种烦恼啊。

    前几日雪下得厚,今日虽说阳光灿烂的,融雪却慢得很,黎江平擦着天黑回到家时,门廊屋脊上尤有残雪,只灯笼暖光,照亮了通往府中的路。

    “老爷回来了。”

    黎江平回院子沐浴换了身衣服,又同夫人说了些话,这才准备起身去书房工作。

    黎母见他这般辛劳,难免是心疼的,便道:“黎江平,你当你是铁打的身子啊,这整宿整宿地不睡觉,我知道你公务繁忙,但也不能这么亏空自己的身子啊。”

    “夫人,事情特殊,若是可以,为夫也很想偷偷懒啊。”

    黎母却显然不是那么容易被搪塞过去的,闻言便道:“我知道我是个妇道人家,不懂你们这些个大老爷们的大事,但你们父子俩最近可太过分了,一个大半夜处理公务,一个身体不好还天天晚睡,怎么的?是想上房揭瓦了?”

    “知常最近很晚睡觉吗?”黎江平一愣道。

    黎母没好气道:“倒是比你好一些,但总归是比从前睡得晚多了,还时常有朋友翻墙来找他,你们父子俩,是不是有事瞒着我?”

    ……那得看是什么事了,毕竟他瞒着夫人的事情,可不少咧。

    “还请夫人宽心,最近外头是有些不太平,天气又冷,这几日就莫要出去巡账了。”黎江平当然知道自家夫人私房甚巨,京中不少铺子都是夫人的产业,这临近年关,可不比他闲暇太多。

    黎母一听,当即道:“是不是,跟林家米铺的事情有关?”

    黎母的产业,倒是没有涉及粮商的,但她生意铺得广,自然是认识京中粮商届人物的。前几日,就有些苗头了,现下这沸沸扬扬的传闻,却叫她心头狂跳。

    如此,她才叫住了夫君,想安一个心。

    “夫人聪慧,那林家掌舵人不是个好的,现下这般,不过是临死反扑,且安心吧。”黎江平说罢,伸手拍了拍夫人的手背,以示安抚。

    自己夫君什么性子,黎母自然是知道的,这说得这般坦然,她却是信夫君已经找到了应对之策,便道:“如此,那你就去忙公务吧。”

    ……夫人你这卸磨杀驴的架势,合着俩儿子都是从你这儿学的啊。

    可面对儿子他敢提藤条,面对夫人他却是不敢的,黎江平提步要走,却又转身道:“夫人,是否认得京中四大米行的人?”

    “确实认得,怎么了?”

    黎江平心想,那可真是太好了,这外头林家米铺的名声是怎么来的?一是慷国家之慨,赚自己的名声,明明是逾越律法、私铸黄金,却套了个为民无私的外皮,便是个大好人了。二则,就是踩着同行上位。

    京中其他米行,也并非利欲熏心之辈,人家行商自是本分买卖,就因为不会投机倒把,所以便比不得林家米铺。

    现下林家米铺的名声有多旺,其他米铺东家的脸色就有多臭。

    如此这个时候,黎江平相信这些人绝不会甘于做别人的踏脚石。

    “还请夫人,代为引荐。”

    黎母打了个哈欠,便道:“知常也认得,这种事,你们大老爷们自己出面便是,找我做什么,方才你不还叫我少出门吗?”

    再说了,明日还有梅花宴呢,她可不能憔悴着去赴宴。

    黎江平:……

    出了院子,黎江平本来是准备去书房的,但想了想,还是换了方向去了大儿子的院子。却没想到,小儿子居然也在院子里。

    还没走近呢,却听得小儿子抱怨道:“二哥,你偏心!我也想吃香酥爆鱼,想吃好久了!”

    黎望:头疼.jpg

    这倒霉弟弟,在外野了一天,怎么就闻到院子里残存的爆鱼味道了?属狗的吗?

    “那你明日早些起床,然后去鱼市买草鱼,交给厨娘做便是了。”

    黎望打了个哈欠,决定今日早些睡觉,毕竟这几日熬得,如今五爷回来,不仅带回了不少线索,还能下湖探密道,一下就将案子进度往前推许多,相信以开封府能力,应该是能在年前送林书善去死了。

    毕竟这种人渣留着过年,也未免太便宜他了。

    “这天气这么冷,二哥你忍心叫我早起吗?”太残忍了吧,黎晴表示不依。

    黎江平一进去,就看到小儿子缠着大儿子撒娇耍痴的模样,就……家门不幸啊,想想持重端方的希声侄儿,等哪日回去,他一定要向大哥讨教育儿良方。

    “咳咳,这么晚了,你俩居然都没睡呢?”

    “爹!你怎么来了!”黎晴嗖地一下站起来,然后道了句,又嗖地一下跑没了,至于吃爆鱼?来日方长嘛,总好过吃竹笋扁肉和毛栗子。

    黎江平:……要不是没力气折腾,他准得好好教教这臭小子规矩,像什么样子啊。

    “听说,你院子里最近访客很多啊?”

    得,老头子这语气,准是要找他办点事了,不然阴阳怪气不会这么温和的,黎望便道:“爹,时候也不早了,直接说吧。”

    ……

    于是第二日,黎某人吃过午饭,便难得被亲爹允许,去了巽羽楼视察情况。

    当然视察是假,会见京中四大米行的东家才是真的。

    正所谓同行是冤家,林家现在的名声,对于其他三大行来讲,可以说是大冤家了,能将死对头干掉的事,没有人是不积极的。

    黎望的口才又实在好,没花多少时间,就将老爹安排的任务圆满完成。

    只是,这前脚刚把四大米行的人送走,后脚就被狄青逮了个正着。

    “狄兄,你这是做什么?”

    “今日宫中开梅花宴,你当真不去?”

    黎望心想,难怪今日狄青穿得这一身藏青锦衣呢,要搁平日里,这位可是连穿官袍都嫌弃累赘的人:“不去,除非,狄兄说出一个,叫小生非去不可的理由。”

    “我这里,还真有一个叫黎兄你会去赴宴的理由。”

    什么?还真有?

    狄青指了指马车,待两人进去之后,才开口道:“当初我回京后,被嫁祸杀害少监寺赵传,你可还记得?”

    黎望点头,这么重要的事情,他当然不会忘记。

    “当初案子了结后,我曾去赵传府上吊唁过,他虽不是我杀的,却也多多少少因我而死。昨日,我去赵传府上送礼,却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什么事?”

    狄青便道:“这赵传出身宗室,却是个小人物,也没有什么才干,可他却被曹王爷看重,还因此谋了官缺,甚至死后,还是由曹王爷替其收敛的尸骨,当初甚至还逼官家将我处刑。可我这次去赵传府上,却发现这曹王爷对他,并没有外面传的那么看重。”

    赵传死了还不到一年,作为曹王爷看重的小辈,按照常理,本该对其妻儿家小有些照拂,毕竟这对于曹王爷而言,就是吩咐两句抬抬手的事情。可偏偏什么都没有,甚至非常之冷漠。

    黎望的记性很好,所以很快就记了起来:“当初那份嫁祸你通敌西夏的所谓条约,好似就是由这位曹王爷拿出来的,对吧?”

    那时候,黎望确实没多想,可现在,却不得不多想了。

    “是,黎兄的记性甚好,就是他拿出来的,还说是下人替赵传收敛尸骨时,在他衣服的夹层里发现的。”

    当初他们都觉得是意图明显的拙劣栽赃,可现在按照狄青的说法,这赵传的死,或许还与这曹王爷有关。

    这曹王爷,可比八王爷的辈分还要高呢,以他们的身份,恐怕是见不到这位皇亲贵胄的。

    狄青见黎兄陷入深思,当即道:“今日宫中梅花宴,曹王妃会带着嫡孙赵如赴宴,他是曹王世子唯一的儿子,与黎兄年纪相仿,若不结识一番?”

    ……就,也不是不行叭。

    这理由充分到黎望根本没办法拒绝,他思虑片刻,便道:“好,今日我会去宫中赴宴。不过是小生陪母亲去,而不是随狄兄你去。”

    狄青的身份,太刺眼了,这要是一起去,那还打探个毛消息啊。

    狄青:“……黎兄,你好狠的心呐。”

    第294章

    找茬

    “今日怎么,忽然就要陪娘去宫中赴宴了?”

    黎望已经换了一身体面的素色锦衣,织锦暗纹的,唯袖口一枝白梅攀援而上,正是契合了梅花宴的名头。只他怕冷,所以又穿了件褂子在身上,毛边露出来,倒是压下了几分距离感。

    “我儿当真俊秀,今日这般,怕是要叫那些个夫人们看得眼睛都直了。”黎母将儿子打扮一新,又将环佩戴上,这才满意地开口,“如此,便可出发了。”

    黎望:……这就是他不喜欢出门参加聚会的原因了,太繁琐了。

    上了马车,没过多久,就到了宫门口。

    这时候,还未到下马车的地点,宫人会一一检查梅花宴的请帖,等到了下车的地方,会有宫人引各命妇去梅花园赴宴。

    一般来说,大臣女眷都是提前到场,也有寒暄叙旧的,女儿家可以陪在母亲身边,但像是黎望这般的男子,就得去旁边的园子了。

    不过这园子并不是封闭的,抬眼望去,依稀能看见隔壁梅园里的云鬓钗摇。

    黎望在国子监时,人缘甚好,他为人虽然不热络,但却并不盛气凌人,加上才貌双全,家世显赫,多的是人想要同他攀关系。

    这一入园,便有人过来跟他说话,言之他不在国子监的这段时间,他们都颇为想他。又说他今日容光焕发,当真是谪仙之姿。

    怎么说呢,宋朝人夸人的彩虹屁,当真是极好听的。

    狄青臭着一张脸进来,便看到黎兄被一群人拥簇着侃侃而谈的模样,好家伙,是他永远都无法做到的游刃有余。

    果然,读书人都拥有两副面孔啊。

    狄青一出场,园子里的声音都小了一层,不过很快就有武将家的公子找他说话,倒也没落单。他有一搭没一搭地同人说话,顺便找曹王嫡孙赵如的身影。

    曹王爷如今年事已高,除了在礼部的虚职之外,已经是完全颐养天年的状态。按理说,他这个年纪,如果去请封世子袭爵,以官家的仁厚,必是不会拒绝的。

    可谁叫曹王世子为人荒唐呢,那可真是京中出了名的烂泥啊,庞昱跟他相比,那简直就是乖乖崽子了。也就是曹王没什么能耐,所以曹王世子在外才没什么名气。

    但凡曹王有其他的儿子,这世子之位怎么都轮不到他来坐。

    如此,曹王自不想提前传位,甚至是想培育孙子辈成才,好能延续曹王府的传承。只曹王自己子嗣艰难,曹王世子虽然花名在外,却也很艰难,到了四十岁,这才诞下嫡孙赵如。

    赵如今年只比黎望小一岁,本是早定了婚事的,奈何定亲的女子有丧期在身,等到快出丧期时,却染了风寒去世了,这才会来参加梅花宴。

    相较于其父,赵如显然被教得恭俭温良许多,身上也没什么勋贵的坏毛病,狄青在一株雪梅旁边的茶桌上找到了他。

    狄青见到人,便隐蔽地向黎兄递了个眼神,示意赵如所在。

    黎望见此,冲人微微点了点头,然后才从人堆里抽身出来,找宫人要了个手炉暖着,这才去了赏梅那边。

    宫中的梅花,品种多样,颜色各一,宫人也照看得仔细,可再怎么照看,梅花也不可能变成牡丹,汴京城栽梅花的地方又不少,黎望都看腻了,更何况是这些王孙贵族呢。

    这些个人热热闹闹聚集在这里,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哎,不论是多冷的天,想要开屏的孔雀,总是不顾艰难险阻的。

    瞧瞧这一个个,为了显得身形更挺拔瘦削,穿得多单薄啊,黎望看着都替这些大兄弟们冷,如此一看,赵如这身打扮,倒还瞧着和暖些。

    黎望拢了拢外袍,这才在茶桌上坐下。

    刚一坐下,便听得旁边的公子哥高谈阔论道:“这有何难!来人,笔墨伺候,咱们赵如兄可不怕你!”

    ……这火药味,还挺浓啊。

    黎望饶有兴致地看两波勋贵吵嘴,说是吵嘴,其实就是不学无术的看上进的勋贵不顺眼,于是两拨人打起了擂台,第一关比的就是诗和字。

    一曲梅与雪,尽付书与墨。

    这大冷天动刀子动枪自然不现实,况且那头还有狄将军在呢,小辈们自不敢班门弄斧,但耍耍嘴皮子弄弄笔墨总是可以的。

    再说了,这要是一鸣惊人,还能叫贵人听到,岂不是更好。

    于是本来准备搭腔刺探消息的黎某人,一下就变成了饶有兴致的吃瓜群众,哎,如果有一碟香瓜子就好了。

    正是这时,黎望面前,就凭空出现了一碟香瓜子。

    他一抬头,却见是礼部尚书家的嫡幼子丁继武,当初天下第一庄的案子,此人就有出现。后来因为过于熊,被丁尚书发配去了大兴书院,没想到居然回来了。

    “黎大哥,要不要吃?”

    与上次见面相比,看着倒是人模人样了些,黎望伸手接过,懒懒道:“几时回来的,晏四都没同我说?”

    丁继武坐下,当即发起了牢骚:“昨日回来的,今日就被母亲拖来参加这劳什子的梅花宴了,真是有必要催这么紧吗?”他还没玩够呢,再说黎大哥不也还没成家呢,这种事情有什么好急的?

    黎望笑笑,自不会附和,倒是想起来一桩事:“问你个事,你认得他吗?”

    丁继武顺着黎大哥所指的方向看去,却见是书院夫子最喜欢的赵如,当即道:“他啊,当然认得,书院夫子心尖上的好学生赵如嘛,对了,黎大哥你如果要参加下一届科举的话,或许会跟他碰上。”

    “他不是曹王嫡孙吗?按理来讲,年纪到了蒙荫就是了,居然也要下场科举?”再说曹王辈分高又面子大,曹王世子又烂泥扶不上墙,赵如若要入仕,以官家的仁厚,官位必定不差。

    这上进心,可比他强多了。

    “谁说不是呢,若我是他,早就舒舒服服享受人生,等年纪到了直接入官场,不快乐吗?”丁继武赞同地猛点头。

    黎望觑了人一眼,直接道:“你爹,没少打你吧?”

    丁继武:……这种事情,就没必要说出来了吧。

    两人正说着话呢,那头就传来了一阵喝好声,细听之下,才知道是赵如一笔写就风流诗韵,赢得满堂彩。

    “黎大哥,你不去吗?我听晏四哥说你读书远胜于他,怎么不出出风头吗?”要是他,早就上前抢笔了,哪能在这里磕香瓜子啊,还不是因为肚子里墨水不够嘛。

    “你晏四哥骗你的,他都是一甲之才了,若我还远胜于他,我不应该早就金榜题名了吗?你听得他瞎说。”

    唬住一个姓丁的小朋友,黎望站起来拍拍衣袖,这才拢着袖子去瞧赵如的笔墨,怎么说呢,确实很厉害啊,诗的意境也到了,虽然不能称之为惊艳,但放在当下,绝对是再应景不过了。

    于是,他也像是其他人一般,向赵如送去了称赞,却未料想,赵如居然认得他。

    “我知道你,黎家大郎黎知常,夫子经常提起,国子监有一麒麟子,天赋极高,聪慧过人,无奈身体孱弱,说的可是你?”

    方才瞧着温良模样,出口居然一股top癌的口气,黎望忽然觉得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果然是没错的。

    “身体孱弱说不上,但比之赵公子这般英武,自是比不上的。”有您这闲工夫,多写两句诗多好,管他的闲事?实没必要。


如果您喜欢,请把《没人比我更懂七五》,方便以后阅读没人比我更懂七五第14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没人比我更懂七五第140章并对没人比我更懂七五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