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云婆婆 本章:第193章

    “是啊,能多活一天就能多看一天的精彩,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就是我这人没出息的一点看法。”

    “你觉得我能活多久?”

    “不知道,不过呢,人能活多久,主要看运气,贵人一生富贵,又能遇难成祥,运气不会太差。”

    阿娇笑了,站起身瞅着富贵城方向道:“城里的楼阁起的越来越多了。”

    云琅笑道:“贵人不妨也搬进城里去住,长门宫虽然豪奢,却还是太清静了些。”

    阿娇摇头道:“这是阿彘给我的屋子,虽然是我用金子修造了一遍,那也是他给我的金屋,住一辈子我不嫌烦。”

    云琅感慨道:“择一人相爱,选一城长居,也是一道美丽的景致,就是有些清苦。”

    阿娇似笑非笑的看着云琅道:“我喜欢阿彘,跟他喜不喜欢我无关,只是不想我儿时,少艾之时付出的爱意没了依靠,人生不过百年,总要有一段佳话传出来,好让世人相信,相爱人总会有一个好结果。免得以后的人都被你这种人给教坏。”

    云琅犹豫一下,还是道:“无农不稳,无商不富这个道理贵人应该是明晓的吧?”

    “嗯,听你说过几次,有点印象,你可以继续骗我了,好把你云氏钱庄的行为说的更加合理一些。”

    云琅并不辩驳,继续道:“想要一个国家变得富裕,首先就要让这个国家变得活泛起来。

    因此,我正在努力推行货通天下这个概念,如果长安一地可以吃到岭南的佳果,又能见到北地的毛皮,这就是说不论南北都有商贾在运作,算是初步达到了通商的目的。

    如果北地毛皮能换到岭南的佳果,我认为这就基本达到了货通天下的目的。

    想要达到货通天下的目的,汇通天下就要继续跟进,让百姓们习惯用钱币来交易,而不是让他们以货易货,如此,国朝才能通过货币这个手段来达到调配天下的目的。

    一个大一统的国朝,必然要有大一统的手段,除却同文同种的认同力量之外,还会有军事力量的恫吓,以及经济力量的约束。

    董仲舒现在做的是文化上的认同,而陛下做的是军事上的恫吓,而我要做的就是通过互通有无,将我大汉疆域牢牢地绑缚在一起,让那些野心家无法分割,即便是分割掉了,也不会长久,迟早还是会聚合在一起。

    如果能造成天下分久必合这样一个大势所在,云琅就可以安心的被人埋进坟墓中,也没有遗憾。”

    阿娇叹息一声道:“为何不将这一番话对陛下说,要知道陛下期待与你奏对已经很久了。”

    云琅苦笑一声道:“陛下性如烈火,微臣干的却是一个水磨石的活计,一旦微臣与陛下奏对,矛盾必然爆发,对我们要做的事情没有半点的好处。假如通过贵人来传达,我与陛下隔空对话,就会有一个思量的空间,不至于让陛下见到我这张脸就来气,继而毁了我们之间的谈话。这些事情让谁明白,都不如让陛下跟贵人明白来的重要,自下而上的变革,阻力太大,自上而下的改革就要顺利多,可惜,发动这种变革的人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如李悝,如吴起,如商鞅……微臣没有做好舍身成仁的准备,所以,只好把事情办成目前这种不上不下的样子。”

    阿娇怔怔的看着云琅道:“你是我见到的人中,第一个可以把胆小怕死说的如此理直气壮地人。男子汉大丈夫生在天地间,仰不愧天,俯不怍地,起动有风雷,安坐风雨收。如此才是做大事的样子。”

    云琅吞咽一口口水道:“这种人在陛下面前,怕是活不过三天吧?”

    阿娇皱眉良久,才哀叹一声道:“确实如此,且苟活着吧,告诉你一件事,郭解兵败喜梦口,被蛮王的一场大火烧死了五百多人,你弟子掘开泸水,把人家好好地一片平地淹成了泽国,现在大军就囤聚泸水边上,准备等待洪水退下,就继续向滇国开进。”

    云琅叹息一声道:“为什么会是郭解兵败?”

    阿娇冷笑一声道:“总比说常山王兵败来的好听吧?”

    第一六二章

    科举应该跟上

    郭解才是真正的大英雄!

    敢在刘彻面前帮别人承担战败责任的人只有郭解!

    刘彻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容忍失败的君王!

    尤其是国富民强的现在,他将任何一次失败都引为平生之耻。

    就在云琅准备听说郭解被砍头的消息的时候,却听阿娇道:“陛下抚慰了郭解,还给他升了官。”

    云琅瞅着阿娇那张美丽的面庞道:“什么缘故?”

    “你弟子的奏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的明明白白,还说郭解之所以失败是为了诱敌深入。如果没有郭解跟蛮王阿喃血战一场,他就没有机会将阿喃的部众全部用水给淹死。事情合情合理,陛下挑不出毛病,死伤的全是捕奴团的人,陛下只好抚慰一下,毕竟是为国捐躯。”

    “可是,谁都知道是常山王打的败仗吧?”

    “是啊!可是你弟子死不承认,非要上表为郭解请功,加上他淹死了七八千蛮人,自己死伤不到五百,还从水里捞出来两千多蛮人奴隶,所以啊,说得过去。”

    阿娇说事情过去了,云琅自然是相信的。

    自从霍光离开了关中去了西南,这个时候,不论他喜不喜欢郭解,是不是真的效忠刘据,这个时候,他们是一个整体,贬损郭解,贬损刘据,对霍光半点好处都没有。

    这个时候,郭解不惜性命的替刘据背黑锅,最终刘据感谢的人却是霍光。

    郭解背黑锅只能让他免于受处罚,霍光大胜之下再为郭解脱罪,刘据不但不会被降罪,反而会因为打赢了敌人,获得皇帝的夸奖。

    层次不一样,造成的结果也就不同,郭解用命换来刘据的亲近以及感激,在一瞬间就被霍光的光芒给覆盖了。

    这样的结果,绝对不是郭解想要看到的。

    进军西南绝对不像关中人以为的那么简单,嘴巴可以一夜飞跃镜湖月,实际去走,在西南一日很难进军三十里。

    少量的精锐部队可以隐蔽的快速前进,而一支大军进入西南,那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

    阿娇打瞌睡的时候,模样好看极了,云琅却不敢多看,匆匆的告别。

    这让阿娇觉得极为有趣,云琅走了之后就站在硕大的铜镜前边,瞅着铜镜里面的美人儿,遗憾的道:“阿彘就是一个瞎子!”

    见过阿娇之后,云琅一般就很喜欢跟自己老婆待在一起,如果红袖再过来就更加完美了。

    两个活色生香的美人儿靠在身边,旁边还有一个更加美丽的正在烹茶。

    闺女正勒着儿子的脖子要把他抱上锦榻,儿子虽然喘不上气,依旧耐心的等待姐姐可以成功。

    这就是好日子!

    老虎回来了,伤痕累累!

    漂亮的皮毛上多了七八处可怕的口子,原本看起来很是可爱的大脸上也有一道新鲜的疤痕,耳朵裂开了一道,满身血腥看起来脏兮兮的,肚子也很瘪。

    不过吗,这样的大王才是真正的山中之王,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即便是梁翁这种跟它很熟悉的人也不敢靠近。

    见到云琅就懒洋洋的趴在地上,把脊背上的伤口展现给云琅看。

    脊背上的伤势是狗熊造成的,一寸多长的狗熊指甲还镶嵌在大王的伤口中,可以想象,当时这头狗熊有多么的狂暴。

    肋骨处轻轻一按,就会塌陷下去,这说明肋骨曾经断裂了一处,断裂处有两个獠牙造成的洞,还在汩汩的往外冒血,这该是野猪造成的。

    清洗伤口的时候,老虎有些无动于衷,趴在自己的破毯子上一动不动。

    云琅跟苏稚,宋乔三人用了半天的时间才算是彻底的处理完毕了老虎的伤口。

    苏稚瞅着老虎大口的吞吃猪肝,眼泪就哗哗的往下掉,老虎从来就没有受过这么重的伤。

    “他以为那头鹿是被别的野兽给咬死的。”

    云琅终于弄明白了老虎的想法。

    野兽平静的死去,这在老虎的心目中是不可能的,只要是死了,就一定是被别的野兽给咬死的。

    所以,他就去了山林中找寻凶手,没有找到,他就找了所有可能伤害到那头鹿的凶猛野兽。

    受了伤的老虎格外的安静,整天不是趴在平台上悠闲的舔爪子,要不就是趴在云琅的身边,两人一起打瞌睡。

    只是,来云氏庄园的人越发的多了。

    人数远比云琅预料的要多,由于云氏庄园过于华美,梁翁跟平遮不得不封锁了,前院到中庭的通道。

    吊着一只手的董仲舒气色很好,站在一群年轻的士子中间也不说话,就是用宠溺的目光看着这群人,听他们高谈阔论。

    韩氏钱庄在云氏大门外边支起来了大片的帐篷,熊氏,南国氏也有不俗的表现,要价低廉的西域舞娘,西域音乐家将域外的歌舞展现的淋漓尽致,引来大群的士子围观。

    夏侯静占据了一座最大的帐篷,口若悬河的向前来听讲的士子们讲述谷梁赤的学说,在另外一座帐篷里,辕固生也在努力的将公羊高的学问向年轻的士子们灌输。

    看他们时而口若悬河,时而须发酋张的模样,恨不能打破这些士子的脑袋,将他胸中所学全部灌进士子的脑袋里。

    原本这样的场面永远都不可能发生,如今,在大汉钱庄的经济支持下,如此大规模的学说演讲终于形成了。

    看着这些平日里飘洒,高傲的学者们如同小贩一般兜售自家的主张,一股快意之感让云琅飘飘欲仙。

    签名送书的活动终于将整个会场送上了辉煌的巅峰,董仲舒一边笔走龙蛇的签名,一边对接受他书本的士子谆谆教导,希望他们拿到书之后,就该体会其中大义,若有不解之处,随时可以敲门来问他。

    于是,云氏山居不得不向所有的士子开放。

    曹襄过来看热闹的时候见到这么多的人,惊诧至极,良久才吩咐官家,送一些酒水过来,就说是曹氏家主邀请士子们饮上一杯。

    曹氏开了头,立刻就有无数人跟进,顿时,云氏厨娘就不用为这么多人的饮食操心了。

    长门宫的美丽宫娥挑着酒水过来的时候,人群中顿时就响起无数狼嚎,而卫皇后的美女大队抵达云氏为这些士子鼓瑟吹笙,翩翩起舞的时候,士子们已经开始幻想与这些美人儿共度春宵的事情了。

    “你不打算从这些人中间挑几个能用的?”曹襄出去了一上午之后,回到云琅的书房,显得有些意犹未尽。

    正在看书的云琅放下书本道:“云氏一个都不要。”

    曹襄先看看老虎脑袋上伤痕安慰性的拍拍老虎的胖脸,对云琅道:“可惜了,外边全是拉人的。”

    云琅笑了,问曹襄:“怎么不见去病?”

    曹襄摊开手无奈的道:“去病从不参与文人的事情。”

    “母亲呢?”

    “在外面呢,不断地接见士子们,我出来的时候,正在见一群河间的士子。”

    “长门宫呢?”

    “大长秋邀请了很多人去长门宫踏青。”

    “陛下呢?”

    “在不远处的犬台宫跟阿娇贵人练习骑马,投壶呢。”

    “既然如此,帝国的宰相李蔡呢?”

    “哦,他啊,又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正在阳陵茅屋里边闭门思过呢。阿琅,以后啊,这样的聚会要经常办啊,我从这些人里面发现了好几个不错的人。”

    “其实啊,应该通过一些比试类的活动把人群里面的精英挑选出来,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曹襄思虑了片刻抬头看着云琅道:“察举法不好么?”

    云琅笑道:“也不错,我只说这样的法子更加的直观,可以立刻辨别出谁是大才,谁是庸才。”

    第一六三章

    阿娇的妙计

    把通过考试最终简拔人才的法子,写成奏章,然后送给刘彻等待好消息降临,这是傻子才会干的事情。

    来到大汉很多年了,云琅此时此刻跟一个成熟的西汉人没有太大的分别。

    古老的智慧在这个时代总是特别的有用,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才是干事情的最佳选择。

    察举制,对所有勋贵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包括云琅自己,身为列侯,他每年都有向朝廷里,最安全的地方反倒是狼王身边,只要狼王不准备吃他,别的狼就不敢动他。

    跟着骑都尉行军极为辛苦,他们一人三马,一日之间奔走不停,即便是拉屎也是在马上完成的。

    好几次,聂壹因为骑术的原因落在后面,他总是能看见一个个硕大的屁股对着他,然后就有恶臭随风传来。

    大军如同龙卷风一样在荒原上游荡,霍去病似乎并不担忧自己的大军会落入匈奴人的包围圈。

    他们在荒原上跑的如此肆无忌惮,如此的信马由缰,险恶的戈壁滩,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云氏漂亮的后院。

    霍去病肆无忌惮的行军,寻找匈奴主力决战,谢宁却跑的胆战心惊,处处小心。

    离开阳关之后,他身边仅存的人手就是谢氏两个忠心耿耿的部将。

    他并没有遵照霍去病的行军路线前进,他知道,一旦自己在荒原上遇到霍去病,恐怕连辩解的功夫都没有,霍去病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杀了他,然后给他报一个战死沙场的结果。

    全家都在云氏待着呢,如果自己不尊将令在荒原上乱跑,很容易被人误会为想要投降匈奴人。

    如果投降匈奴这个差事不是云琅安排,隋越确认,打死谢宁也不敢这样做。

    汉人对于投降者历来没有宽容的余地。

    天黑了,就要挖洞睡觉,好在荒原上多的是土包,用短柄的铲子很容易在山包上挖出一个能容纳三个人的土洞,至于六匹战马,现在还没有采取保暖措施的必要。

    木头架子上煮着茶,三人默不作声的吃着厚厚的锅盔。

    看得出来,那两个部将的心情很好,不再是往日那种死了爹娘的哭丧脸。

    谢宁把锅盔揉成粉末放进茶水里,苦笑道:“你们两个看起来很高兴啊。”

    谢同笑道:“我们如果死在了匈奴,家人就不再是罪囚了把?”

    谢宁点头道:“君侯的人品我是信得过的,只要我们走一遭匈奴,能起到该起的作用,我们三个官复原职不难。”

    谢正笑道:“是啊,有陛下身边的大长秋作证,君侯也不会骗我们三个走投无路的人。家主,这一次你就别把我们三个人当活人看,最好死在战场上,只有这样,全家才算是有了一条活路。”

    谢宁喝着茶水粥,叹口气道:“离开的时候君侯对我说,所谓悍卒,就要处乱不惊,在死地里杀出一条活路来。所以啊,我们三个军务要完成,也一定要求活,一定要活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大光明把妻小从云氏接回家,从田横岛接回幸存的族人,才有脸告诉世人,我谢氏贪财不假,上了战场却个顶个的是好儿郎!”

    “匈奴人会相信我们吗?”

    谢宁沉吟片刻,放下木碗道:“在狼跑水碉楼戍边的时候,我真的想过投降匈奴!如果君侯不给我们最后一条路走的话,我真的考虑过投降匈奴!现在,没这个心思了,一点都没有了。”

    谢同点头道:“在狼跑水的时候,我真的认为我已经死了,投降谁都无所谓,反正谢氏完蛋了。”

    谢正嘿嘿笑道:“现在简单了,豁出命去达成君侯的目标就是了,我们自己都想过投降匈奴人,现在,我们去投靠匈奴人,他们应该会相信吧?”

    谢宁道:“我们的目标不是刘陵,君侯说刘陵这人太熟悉我们汉家儿郎的想法了。投靠匈奴支持自次王赵信是最好的。这人以前是匈奴的小王,后来在龙城之战中,损兵折将,三千多大汉儿郎尽数战死,他承担不了这个责任,就重新投靠了匈奴人,被伊秩斜封为自次王,权柄很重。我谢氏的遭遇他是知道的,我们主动去投靠,被接纳的可能性很大。记住了,从现在起,我们要回到狼跑水时期的样子,我想,这并不难吧?”

    谢正大口喝了一口茶,放下茶杯道:“唯一可惜的就是这口茶水,再也喝不到了。”

    谢宁搂抱着谢正谢同道:“我们要努力活着回来啊……”

    第一五五章

    完成理想的刘陵

    从很久以前,我们的先祖就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抱团才能在严苛的自然条件下生存下来,并且吃饱肚子。

    于是集体这个概念就出现了。

    后来,每当人们在参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变得强大。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衍生出来了很多的副产品,其中,血缘关系就是很麻烦的一种关系。

    很多时候,这种关系会让人做出近乎自毁的行为来。

    一个彪悍的人,仅仅因为敌人抓住了自己的幼崽,就放弃了反抗,最终被敌人杀死的例子数不胜数。

    随着人类变得越发强大,这种自毁的行为出现的次数就越多,以至于到了后来,就成了一种普世法则。

    这种行为很多时候是没法子用道理来描述的。

    没人能真正说清楚这种行为的根源来自哪里,却把这种胁迫当做最好用的手段用了好几千年。

    云琅一点都不担心谢宁会做出脱离他控制的举动,会真正的投入到匈奴人的怀抱里。

    虽然他的手段也说不上光彩,他也没有明说要用谢宁的家小来控制他。

    然而,其中的道理谁都明白,不用说出来,一旦说出来了,就连最后的脸皮也会撕下来。

    为了让自己不至于沦落成卑鄙小人,云琅真心希望谢宁可以建功立业……

    其实呢,在云琅控制谢宁的同时,留在长安城里的刘彻何尝不是在用同样的法子在控制云琅。

    只不过,刘彻多了一个国家大义的名头,也顺其自然的多。

    阳关城头的黄土上开始出现霜花的时候,云琅真正开始着急了,如果霍去病的大军还不能回来,问题就大了。

    两万多人暴露在西北的寒风中,这不是一件好事,很多时候,一股寒流下来,两万多人能回来的人不会太多。

    在大汉时代,大自然依旧是人类最大的危机来源。

    寒冬就在最北方正蓄势待发,而霍去病这个王八蛋居然还不回来。

    云琅不管在那座城池里当主官,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总是加高,加厚城墙。

    无数的兵法上都说,城池的险峻不是决定战事胜败的因素,可是,历朝历代的人总是想把城墙修建的更加高大一些。

    纯粹的物理防御是实力的体现,这是云琅这个来自后世人的坚定信念。

    城墙每加高一尺,敌人想爬上来就艰难一分,损伤就会大一分。

    因此,云琅在来到阳关的第六天,就下令所有的罪囚,犯官,商贾,赘婿们开始修建长城。

    修建一条将玉门关与阳关连接在一起的长城,这座长城足足有七十里长。


如果您喜欢,请把《汉乡》,方便以后阅读汉乡第19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乡第193章并对汉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