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王四娘子江新月裴延年 本章:第92章

    她舒了口气,随口提醒崔循:“喝些茶水。”

    崔循抬了抬眉。

    萧窈抬手,在他下唇轻点了下:“有些干……”

    她并没别的意?思,但尚未收回的手被崔循攥住,对上他黯下的眼眸时,后知?后觉出些许暧昧。

    因她时常操劳,精力不?济,崔循便不?似刚成亲那会儿索求无度。学宫之事后又受了伤,多有不?便,两人之间已经素了有段时日。

    崔循倒没说什么。

    只是薄唇微启,含着她的指尖,轻轻舔了下。

    萧窈:“……”

    指尖濡湿的触感引起一阵酥麻,随之蔓延全身。

    她看着崔循那张清隽如玉的面?容,既震惊于他怎么能这样?,又不?可抑制地心?神为之动摇,只觉当真是好看极了。

    “你,”萧窈定了定神,勉强

    正?经道,“……晚间再说。”

    崔循低笑,明知?故问道:“卿卿想说什么?”

    萧窈瞪他一眼,不?肯再多言,只从一旁的公文?中又随手取了份,漫不?经心?翻看着。

    这上边讲的是陈恩的出身经历。

    他出生在章安一个再寻常不?过的农户,遭逢灾年,被卖给当地富户为奴,后又逃离辗转各地。曾在一方士身边当过仆役,也曾偷鸡摸狗,混迹市井。

    萧窈起初看得心?不?在焉,待到翻过一页,目光落在“陈恕”这个名字上时,不?自觉坐直了些。

    “陈恕……”萧窈偏过头?,向崔循问道,“我记得昔年陈尸示众的几人,是陈恩及其亲信,仿佛并无此人。”

    陈恩未曾娶妻生子,与他血脉相连的仅有这么一个侄子。

    崔循听到“陈恕”二字时,立时便知?是谁。

    “当年,我与桓大将军兵分两处,陈恕及其所率信众由他围剿。”崔循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大将军上书,逆贼悉数伏诛,陈恕溺于江中,尸骨无存。”

    他措辞谨慎。

    说的是“大将军上书”所言,而非自己确准。

    萧窈听出其中微妙的分别,折起公文?一角,轻声?道:“时过经年,既音讯全无,便信大将军一回吧。”

    第114章

    数九过后,

    天气日渐转暖。

    两?岸垂柳抽出嫩芽,河水不似冬日那般冰冷刺骨,妇人们浣衣之余,

    也有闲心多聊上几句。

    起初不过是些家长里短的闲话。

    哪知正说着?,

    竟传来?压抑着?的悲泣声。

    村子算不得大,

    众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对彼此的境况再了?解不过。循声看去,

    认出抹眼泪那人是村东头的秋娘,

    再一看她手中攥着?的孩童衣物,

    又岂有不明白的道理??

    年前那场冬雨连绵许久,

    饥寒交迫之下,

    有些老人孩子没能撑过年节,

    秋娘的幼子便是其中之一。

    她为此悲痛不已,

    哭得眼都快废了?。

    好不容易熬过来?,

    偏今日浣衣,见着?幼子曾穿过的的衣物,

    又被?勾起悲意。

    “妹子快别哭了?。”有同?她相熟的妇人叹了?口?气,语重心长道,“你家中有老有小的,若当真哭垮自己的身子,再后悔,

    可来?不及了?。”

    她们这?样的人,

    是没有请医用?药这?种说法的。便是家中还有三瓜俩枣,也不会?舍得为此花费,

    是死是活全凭命数。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

    总算哄得她止住眼泪。

    只是各家皆有难处,面面相觑后,

    或轻或重地叹着?气,也没了?先前闲聊的兴致。

    “再怎么难,这?冬天咱们也都熬过来?了?,开春后,总是一日好过一日的。”说话的妇人干净利落拧着?衣物,打破了?这?格外压抑的气氛,偏过头笑道,“芸娘,你家成志往县里去,可有什么好消息?”

    芸娘是老里长的女儿,上边有什么事,她家消息总是最为灵通。譬如年前县里放粮赈灾,便是她家夫婿成志最先知晓的。

    众人不约而同?看去,面上满是期待。

    芸娘挽起衣袖,含笑道:“成志昨夜回来?,说是程氏要将桑园佃给咱们养蚕,租子只抽三成……”

    话音未落,周遭已响起一片抽气声。

    “是程太守那个程家?”

    “东边那一大片桑园?我听人说过,那边桑叶喂出来?的蚕吐丝结茧极好,能卖出好价钱!”

    “租子只要三成?”

    诸多疑惑到最后,皆成了?一句,“此话当真?”

    “八|九不离十,应当就在这?几日了?。”芸娘轻声细语道,“不独咱们,听说年前受灾的各地,皆有救济。”

    妇人们喜笑颜开。有人忙不迭地念着?佛,又有人忍不住讶异道:“贵人们这?是转了?性?莫不是有什么算计……”

    要知道从前受灾,兵祸连年时,也没见过所谓的救济。

    寻常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被?逼得卖儿鬻女,荒年甚至有过易子而食的惨案。

    年前那场雨雪寒灾来?时,经历过旧时事的老人们心有余悸,不少人已经交代起后事。甚至有自觉时日无多,不吃不喝的,只为给子孙省一口?粮食。

    若非向来?不管百姓死活的朝廷转了?性,放粮施粥,只怕死在年前的人还要足足翻上几倍不止。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有这?么一桩,已经够叫人受宠若惊,谁承想还能再有一回?倒叫人欣喜之余,不免心生疑虑。

    但转念一想,自己哪有什么值得筹谋算计的?

    便又放心了?。

    妇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好消息告知叫人,也顾不上再闲谈,匆匆洗完衣物便各自散去。

    芸娘昨夜已经高兴过,并不着?急。

    抹着?皂角,细细洗过自家夫君换下的衣裳,不慌不忙抱着?木盆回去时,在家门口?迎面遇着?一人。

    那人身量高大,身着?粗布衣。他脸上有道旧疤,自脸颊到下颌,叫人难以想见究竟是怎样的伤才能留下这?样的痕迹。

    芸娘被?他这?凶神恶煞的模样吓得一惊,险些失手摔了?木盆。

    还是成志眼疾手快,接了?一把,才没叫她方?才那番辛苦白费。

    “这?是……我远房表兄,”成志咳了?声,安抚道,“你自回房歇息就好,衣裳我来?晾。”

    芸娘白着?张脸,勉强笑着?问候过,便敛袖进?了?房中。

    “你如今有儿有女,日子过得顺遂,便忘了?从前在教主面前立的誓言。”刀疤脸斜睨他,冷笑道,“你可知背誓之人,是什么下场?”

    成志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低声道:“你我皆知,教主死于?崔循之手。当年城楼悬着?的尸体我亲自看过,并非作假……”

    “你敢妄言!教主只是历劫,蝉蜕仙去罢了!”因激愤的缘故,刀疤脸的面相愈发狰狞。待成志连声认错请罪后,这?才缓声道,“更何况,教主虽仙去,少主仍在。”

    这?样一个魁梧的壮汉,提及这?位“少主”时,话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恭敬:“只要少主站出来?,自是一呼百应,你我又能过上当年那样痛快的日子,喝酒吃肉,要什么有什么。”

    “便是那些不可一世的士族,在刀剑、火把面前,也得跪下来?摇尾乞怜,求咱们饶命……”

    他追忆起旧事,狰狞的脸上不自觉流露出向往,犹如沉浸地美梦之中,难以自拔。

    成志的血因这的描述热了一瞬,但很快冷静下来?。

    他是在那场大战后,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人,侥幸捡回一条命。机缘巧合救了?进?山摘野菜的芸娘,因一身力气与?还算中正的样貌入赘田家。

    有妻有子,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但至少衣食无忧。

    并不想再去当从前那等亡命徒。

    “教主昔年在时,纠结十余万信众,无往不利,可最后却还是遭崔循暗算,倒成就了?他的名望。”成志叹了?口?气,提醒道,“纵得少主归来?,只怕也难同?他相争……”

    成志自问这?话说得算掏心掏肺,可刀疤脸并不领情,定在他身上的目光犹如利刃,还是淬了?毒的那种。

    他眼皮跳了?下,随即打住,改口?道:“三哥这?般,想是心中已有把握?”

    刀疤脸冷哼:“当年崔循巴结着?桓大将军,两?方?联手,致使教主历劫。可今时不同?往日,少主背后亦有盟友,可担保桓氏绝不插手此事,又有何惧?”

    成志心中一动,想问明白这?所谓的“盟友”是谁,可任是再怎么旁敲侧击,刀疤脸也不肯多言。

    “我今日寻你,并非求你,只是看在昔日情分?上提点,给你指条明路罢了?。”刀疤脸深深看他一眼,阴恻恻笑道,“你若贪

    图一时安逸,背弃誓言,必受反噬。”

    说罢,转身离去。

    成志拱手道了?声谢,待他的身影远去,抬手重重地搓了?搓脸,心事重重地往院中走。

    芸娘抱着?牙牙学语的孩子,在窗边看他。虽没开口?问,但心中的忧虑已经写在脸上。

    幼子则张开手,叫着?“阿父”,要他驮自己“骑大马”。

    成志神色和缓,哄道:“待阿父晾了?衣裳,这?就来?。”

    芸娘目不转睛地看着?他,待他近前接孩子时,轻声道:“听人说,东各村主持社祭的巫师被?官府拘了?,说是若有还有明知故犯者,从重处罚。知情举报者,有赏。”

    “我知道,”成志抱孩子的手颤了?下,沉默片刻后,低声道,“你放心。”

    芸娘又问:“你要出远门吗?”

    成志稍一用?力,将孩子驮在肩上,郑重其事道:“我哪都不去,只守着?你们。”

    凭着?老里长的交情,他应当能在桑园当个小管事。银钱不多,但也能给芸娘添置新?衣,再给儿子买罐饴糖。

    他不求什么大富大贵,只求安心。

    更何况,那些所谓的雄途伟业哪有什么凭据?教主当年那样声势浩大都没做成的事,少主难道就能做成?

    这?样想的人不独成志,建邺许多士族,亦如此。

    思及天师道,思及陈恩,他们心中自是深恶痛绝,但却并没几人肯露怯。真要说起来?,也是面露鄙夷骂一句“贱民”、或是“妖人”。

    若只是防备天师道死灰复燃,倒没什么意见,但要他们自家出人出力时,救济百姓时,就没几人心甘情愿了?。

    哪怕此事是太子亲自提起,经由崔循背书,也依旧不免有人质疑。

    “敢大肆祭祀,推崇邪道的,抓起来?杀了?就是,何必要这?样大费周章?陈恩死了?这?么些年,剩下的,又能翻出什么浪?”

    “先前放粮施粥,如今又要为着?那些庶民这?般,岂非尊卑颠倒?”

    “这?于?我们,有什么益处?”

    话虽说得冠冕堂皇,辞藻颇为讲究,引经据典,但意思大抵是这?么些意思。

    萧窈早就知道他们的秉性,倒不至于?为此动怒。

    但眼看着?质疑的奏疏日益增多,大有一日不收回成令就决不罢休的意思,却还是不免冷笑。

    “没要他们的命,也没要他们毁家纾难,不过是让渡些利益,便这?般急不可耐了?。”萧窈磨了?磨牙,向崔循道,“若都是些这?样的人,倒也无怪,当年天师道能壮大到那般地步。”

    如今是崔循的声望在这?里压着?,又有谢氏、程氏等人家附和,才不至于?被?他们所携裹着?,改了?决定。

    崔循一哂:“利益本就是他们的命。”

    士族所谓的清高大都流于?表面。

    虽说士庶之别如云泥,可刨根究底,都改不了?人的根性,熙熙攘攘,争名逐利。

    世人皆有贪欲,算不得多大的错,只是他们实在太蠢了?些。

    人不能既坏又蠢。

    “江夏那里的形势不大好,异动繁多,”萧窈翻看着?晏游那里递来?的公文?,虽也想如崔循那般八风不动,但兴许是养气的功夫不到家,不自觉皱起眉来?,“粮草兵甲已经送去,晏游对上江夏王应当没什么……”

    哪怕如今的形势看起来?还算好,萧窈却还是隐隐焦虑。

    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令她始终难以放松,更没法如那些上书质疑的士族一般,高枕无忧。

    而这?忧虑,在不久后成了?真。

    浙东各地疫病四起,连带着?传开的,还有“陈恕”这?个尘封数年的名字。

    奏疏递到建邺时,士族正纠集起新?一轮的讨伐,试图迫使萧霁低头,收回先前的旨意。

    他们提早商议过,连谁先挑头上奏,如何附和都已经定好。但准备的所有说辞在这?一消息面前悉数卡住了?,面面相觑。

    因为但凡还没失忆的人,都还记得,当年天师道的兴起正是伴随着?水灾之后的疫病。

    信徒将陈恩奉若神明。

    愿为他的一纸符箓舍生忘死。

    而如今,陈恩那个本该溺亡的侄子“死而复生”,那些曾经四散的信徒会?不会?再度聚集?

    惊疑的情绪堵住了?他们的嗓子,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不约而同?地看向崔循。

    哪怕这?几日,他们大都在心中骂过崔循这?个士族的“叛徒”,但到如今这?种境地,却还是下意识地指望他站出来?,说些什么。

    只要崔循说一句“无妨”,再将事情揽在自己身上,他们就能放下心来?。

    萧霁端坐在高位上,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看出这?几人的微妙变化,心中不由冷笑了?声。面上却不动声色,缓缓道:“顾卿方?才提及浙东事宜,想必是有见地,但说无妨。”

    顾桓已经没了?方?才成竹在胸的气势,脸上的笑意也有些勉强,终于?有了?些许自知之明:“臣未知浙东情形,不敢妄言。”

    第115章

    萧窈这日并没?入宫,

    而是在宿卫军营,看将士们操练。

    沈墉陪同在侧,适时讲着双方所用阵法。

    萧窈早前做过功课,

    对此?有所了?解,

    但并没?班门弄斧,


如果您喜欢,请把《折竹碎玉》,方便以后阅读折竹碎玉第9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折竹碎玉第92章并对折竹碎玉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