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当真以为我华夏无人?!
不少人怒骂出声,实在是气愤难忍。
又听天幕继续道——
“全民族......”
朱元璋张了张嘴,全民族抗战,那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哗——
群情激奋,民众哗然。
天幕放出了黑白的图片画面,这些画面不甚清晰,甚至不是彩色的,可尽管如此,那其上的内容,还是让看到的每个人都瞪大了眼睛,连呼吸甚至都停滞了一般,无言地看着那一幕幕无声的惨烈场景。
那惨状,是远超文字所描述的。
尽管眼前的画面,恐怕也只能从中窥得其中一二分来,但也足够震荡人心了。
而真实发生的历史中,又该是什么样的惨状?
然而这还不是最刺痛人心的——
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是,犯下了如此滔天的罪状,这日本竟还无耻的不愿承认这一段历史?!
刘彻咬着牙,深吸口气。
这日本,比之匈奴还要可恨至极!
甚至令人作呕!
可在天幕继续说的话中,像这样残虐无道的暴行,竟还有很多——
还有?!
嬴政深吸了口气。
即便见惯了战争,可听天幕说的这些,还是足够令人心生胆寒之意。
细菌战,疫情......这对于所有朝代而言,恐怕是最害怕遇到的事情,包括那“三光政策”在内,这种种手段,当真是骇人至极,一时间,竟是冲击得人张嘴欲言,却在骤然间又发不出什么声音来。
难以想象,整个中原腹地,在这一段历史之中,究竟遭受了多少创伤......
而活体实验,那又是什么?
也不知是不是真实的景象,但天幕每说一句,都伴随着相关的画面图景。
很多人都不免脸色都变了。
那些穿着统一服装,戴着怪异面具的日本人,简直与怪物无异。
而那些活体实验......
人间炼狱也不过如此了吧......
不少人吸着气,甚至不敢再看。
也有人怒目着一双眼睛,要将这些画面牢记。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在此刻完全具象化了。
“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惨状,更是冲击到了每一个注视着天幕的华夏人——
这样触目惊心的暴行,只要有良知的人,不可能不被刺痛!
而这份炼狱般的苦难,究竟是如何挺过去的?
天幕之上,是各界活动的身影。
是农民,是工人,是知识分子也是妇女和儿童。
是军人,是普通人,也是每一个华夏人。
展现于历朝历代眼中的,当真是全民族抗战——
这偌大的国家机器,在疯狂运转着。
而连接每一个转轴以及齿轮的纽带,维系着各个阶层身份一起去运作的力量......
“家国天下......”
李世民叹息开口道:“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啊。”
沧海桑田,时空轮转,只有百姓始终立足在这片土地上。
也只有百姓,才始终聆听着一代又一代,于这片土地上所传承下来的东西——
第83章
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
华夏。
华夏二字,
自古有之。
而今在天幕口中,这两个字的涵义,仿佛更为厚重了起来。
华夏民族。
民众百姓——
能让一个国家挺过磨难的,
始终是这片土地上的数万万民众。
而将数万万民众凝聚和团结在一起的,
又是在这片土地上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血脉基因。
王朝断代,
可文明不断吗?
嬴政捻着手指,不由得细细思索。
一个王朝的建立,
最终究竟会留下什么?
是偌大的天下?
可天下好像终会被其他所取代。
尽管他不愿,
可后世的万千光景如何,
显然已不是他所能见到的了,
更不是他能插手的了。
那是有生之年的专权统治?
横扫六合,统一天下,在天幕口中,他也已然做到了寻常帝王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后世之名已然留存,“始皇”之称名副其实,嬴政自问,
他当然是已经站在了权力的巅峰。
往上不用,往外扩张,
行不通。
有天幕的“提醒”,
嬴政自然是不可能走“老路”。
那么......
还能做什么?
还要去做什么?
突如其来的,像是福至心灵一般,嬴政倏然了悟了——
能留下什么。
至千世万世之后,于秦朝之下,究竟能留下什么——
是为了巩固统治,他现在就在做的事情。
只是因果未曾寻到根底。
这天下想要稳,稳的也是百姓。
所以所做之事,究其根本,更在于百姓本身才是。
——先为百姓,方得始终。
而这普天之下的百姓,自会将秦国的“万世之名”一代代传承下去。
不是为了巩固统治而善待百姓。
——而是善待百姓,才能稳住这天下,甚至更可能得到“千秋万载”的脉络延续。
往后秦朝将存在于百姓的口口相传中,世代赞颂中,将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日常,乃至方方面面,从精神到物质,从物质到文化,从文化到制度......若是都少不了秦朝的印记,这样想一想,岂不是更叫人热血沸腾?
在这场奔流不息的文明传承中,秦朝,怎么也要留下更浓墨重彩的一笔才是。
而他既然能一统天下,又何惧不能达成所愿?
想罢,嬴政竟少有的,再次感到了一股豪情壮志之意,直从胸腔中迸发而出,再看向身前面板,那些对于他的评价和评语,现在看来,可还不太够,还能拥有更多,也必然还能做到更多。
在刘彻这里,竟也同样思考了差不多的问题。
而与此同时,他也在听着天幕再次说起汉朝。
——再次听闻汉朝在这五千年文化传承之中的意义,竟叫人不由得感慨万千。
还有强汉的“虽远必诛”,如此的底气,确实叫人心生赞叹。
李世民遥想那一年代,如今再听天幕之言,也是难免生出一股澎湃之意——
强汉,盛唐,如今的大唐,可否称得上一个“盛”字?
想到这一称谓,李世民自豪和骄傲之余,竟也有几分踌躇之感,生怕这盛唐天下只存在于天幕口中,而眼下天幕再次提起“盛唐”之名——对于这究竟何为“盛唐”二字,他已然有了更深刻清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