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需要了解和获取更多知识。
见识到了这世界之大,自然而然的,
就想要探索更多。
更何况,按照天幕的意思,
五千载文明的薪火相传,
他们所拥有的,
又何止是四大发明?
不说不知道。
原来他们竟然有如此多的发明创造,也有如此多的珍贵典籍。
身前面板已经点亮了许多。
而这其中的书册典籍,原来也皆是出自于他们之中。
从过去到未来,如此浩如烟海。
也是如此的叫人热血沸腾。
“东方三宝......”
嬴政缓缓吐出一口气。
心想这所有朝代之中,他不会是听得最认真的吧?
毕竟天幕口中提到的这些东西,对他们秦国而言,可真是“新鲜”得很。
大秦要走的路,远比其他朝代还要更长。
不过也不能太操之过急。
最起码现在的情况已经要比之前好太多了。
只是听天幕提起这么多“宝贝”,每一样,都越发是叫人心痒难耐。也让嬴政越发深刻认识到,当历史的车轮不停向前,究竟能衍生出多少发明和创造出来——文明不断,这不止是时间给予的馈赠,更是传承所展现的奇迹。
这些东西的出现,都是有着“厚重依托”的。
以物载道,以器传神。
瓷国,丝之国,茶道文化,还有更多的,属于华夏的发明创造......这些东西又岂止是物质上的特殊符号,更是精神上绵延出来的硕果累累,一个国家的厚重,虽不能说尽现于此,但也能让人从中窥得这其中一二了。
《永乐大典》在这之前已经提到过许多次了。
朱元璋摸着下巴,心想这《永乐大典》出自明代,如此大规模动作,怕是脱离不了朝廷的命令,而这下达命令之人......
第81章
能托举一个国家的所在
若是以前,
朱元璋大概会第一时间把这功劳都记朱标身上。
毕竟他能想起来的第一人选肯定是朱标。
但是现在......
试问众人现在是什么心情。
——“想要”两个字,一言以蔽之。
朱元璋更是直拍大腿,心想现在就搞起来!
还是让老四主持好了,他们大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这要是不搞个《洪武大典》出来,都对不起这么个好时段。
这要是真弄成了,价值可无法估量。
朱元璋的心情都如此,对于其他朝代而言,就更是迫切了。
这样的类书,百科大典,谁不想要?
若是能著成,绝对足以名垂千古,万年流芳了。
嗯?
很多人听到这里的时候,甚至都有些没反应过来。
什么情况?残卷?
清朝......又是清朝!
前面《永乐大典》的价值有多令人激动与欣喜,那么在听到现存不足4%之时,就有多让人难以接受,遗憾与悲叹。
从完整的11095册,到现存的400余册,800余卷......这是文化浩劫啊!
朱元璋捂着心脏,就算现在这《永乐大典》还不曾问世,可他已经心痛了!
这要怪谁?
这能怪谁?!
是怪明朝的衰落?还是怪清朝为了巩固正统的所作所为?!
亦或是怪罪来自于外国的无情侵略?
泱泱华夏,若是孱弱无能,是谁都能来啃一口啊。
而他们所流失的一切,又有谁能来弥补!
再一次,所有人又深刻的体会到了,在“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中,他们真正损失了什么。
是千百年来文明托举的尊严,是自豪于千年气韵中的文化传承,也是历史奔流中一直傲然挺立的脊梁......
所以那接二连三的侵略与耻辱之后,等待他们的又将会是什么?
第82章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百姓。
历朝历代下,
听天幕最多的人,当然是百姓。
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也会随着天幕说的话而心潮迭起,
情绪起伏。
只是听惯了天幕口中新奇的事,
听惯了那些帝王将相之事,
没想到到了这里,天幕却提起了“百姓”两个字。
能托举一个国家的存在,
永远都是百姓?
抗日?
这难道是......日本?!
又有不少人吸了口气:“长达14年......”
历朝历代下,又有许多人接连吸了口气。
他们被这一段话的“数据”惊到了。
更甚至超出了理解范围——全球性战争,
波及多少个国家多少个人?
“简直不可思议......”
刘彻不禁喃喃出声,
每当他觉得天幕带给他的震撼足够大的时候,
结果竟还能有个更大的震撼。
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
那岂不是说在这之前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啊。
这简直令人心惊。
不对,
是已然又一次超出了认知——
这世界之大,果然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而卷进如此超前大规模的世界战争中,
华夏这片土地,
又将会经历什么......
大、陆、政、策......
小小倭国,竟然敢?!!
一时间,历朝历代下哗然一片。
再次听到“日本”这个名字,依旧是令人难以接受,甚至恼怒不已。
无他,因为在历朝历代的很多人眼里,他们根本不曾将日本这个小国放在眼里过!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国土范围还不如他们一个省份大,竟敢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扩张计划”?!甚至大言不惭到试图建立什么“大东亚共荣圈”?!
这怎么敢的?!
简直可笑!
只是可笑之余,更显可恨!!
因为在天幕口中,他们当真是弱到要被这种小国所侵略的地步了......
“无耻!!”
“欺人太甚!简直是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