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埜听到此,骤然间惊怒看向王振,几乎要抑制不住破口大骂!
汝腐儒安知兵事?再言必死?!
几次三番,都是他。
到此,邝埜不禁冷笑连连,竟是装都不想装了:“陛下,臣大概确实不知兵事,陛下不如干脆折了臣的职罢!”
气氛一时间剑拔弩张。
有一人出声,其余人也有些按捺不住。
朱祁镇这才惊觉朝中不少大臣都暗压着怒火,不免想要从中周旋安抚一番,但此时又不免有种被顶撞着落了脸面的感觉,以至于脸色很有些不虞,连安抚的场面都显得有些不伦不类,气氛更显僵持了。
所幸这时一人站了出来,竟是郕王朱祁钰。
朱祁钰开口,倒是没有过多说和。
而是示意继续听天幕所言,毕竟这更关乎与瓦剌之间的冲突,他们需要获得更多的情报消息。
一下切中要点,倒是让朝堂氛围暂时延缓了下来。
但尽管如此,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暗流涌动下的平静罢了......
尤其又听天幕继续言道——
被点到名字的几人:“............”
死了?三万军队全军覆没?!
朱勇等大惊失色,短短几句话,竟是就决定了他们的生死?他们随军出征,就这么死了?!
刘彻不禁笑出了声,心想听到这里,处处有王振的身影,但这明英宗朱祁镇显然也是个猪脑子,竟是就这样放任一个太监专权军政,而且还搞到这种地步,真可谓是一步错,步步错,明明有几次都可挽回的机会,啧,可笑至极。
就是不知道这明英宗听到天幕说这些会是如何想法。
不过嘛,刘彻心想,听天幕所言,都纵容这王振到这种地步,怕是天幕寥寥数言,除了会引动一些情绪外,初听这明英宗的性格,怕也不是个果决之人,想必一时间是不可能做出决断来的。
想罢,刘彻不由得又摇了摇头。
听闻那明成祖朱棣又是天子守国门又是御驾亲征,这种帝王,有这样被太监牵着走的后代子孙,怕是要气死了吧。
何止是气死,朱棣都快气笑了。
还要学他御驾亲征,结果呢,这军队究竟是由他这个御驾亲征的皇帝统领,还是由这么一个太监统领?!
那他去干什么?当吉祥物吗?!
朱棣真想把人揪过来亲自骂个狗血淋头,怎么能荒唐到这种地步?!
该不会还有更荒唐的吧?!
听到此,正统朝臣不禁都骤然吸了口气。
多少人战死?
六十个文武大臣啊,都死了?!
如果说先前听到朱勇等人的“死讯”时,他们还能维持一点淡定,但现在听到此,真是淡定不了一点!!
尤其是英国公张辅等几个听到自己“死法”的大臣们,都是不由得愕然瞪大了眼睛。若非没有天幕所言,按照这样的发展,岂不是他们最终的结局竟都是身死土木堡?又是力战而死,又是死于乱军,又是被射杀及殉难......
这一遭出来,最终竟连生还都不能?
而且岂止是天幕说到的这些,六十几个随行的文武大臣,竟是都没有几个可活?!
这这......这叫他们如何能接受得了啊?!
再有就是兵部尚书邝埜,听到自己于土木堡围困中,竟还试图保护明英宗朱祁镇突围,结果却力战而死的结局后,再对比刚才朱祁镇的态度,真是不由得感到一阵心寒,此时除了脸色难看外,竟是连话都不想说了。
但有人却想到了别的情况:
“我们都是如此结局了,那陛下......?”
有人不禁呢喃出声,不是怀揣着恶意,而是他们都没几个能跑得了,没几个能活下来,难道他们陛下就能?
对此,众臣心中难免会有不好的预感。
关于天幕说的“历史重合”......究竟......?!
再看另一边。
朱祁镇也是天幕所言震惊到了。
几乎根本就没有想到还会有这种结果,下意识抽了口气,脸色骤然就变了。
——文武大臣尽皆战死,这可不是小事!
而且还是因为跟他御驾亲征出来......
朱祁镇竟不敢再继续往下深想,甚至不敢看这些大臣们此时的脸色。
同时又不由得关心另一个问题——那他最终又是什么结局?他逃出去了吗?!
王振也是难堪又难看着一张脸,也不禁着急想要听自己的结局。
所幸天幕很快就继续说道:
朱祁镇:“............”
朱祁镇骤然眼前一黑,几乎要撅了过去!
第70章
这是什么让人窒息的操作?!
宋朝人:嗯?诶?
......喔嚯。
赵匡胤无言了半晌,
也是没想到天幕说的“历史重合”,竟然是这种事情上的“重合”,这可真是......觉得幸灾乐祸倒也说不上,
但确实挺让人意外的,
有种又想笑又无语的感觉。
但到朱元璋这里就一点都不想笑了。
他的侥幸心理一击破碎,
这所谓的“历史重合”竟当真和北宋靖康之耻一样了?!
他们大明的皇帝也被俘虏到外族那里去了?!
朱元璋心口堵得慌,简直无法接受!
“我大明怎么能有这样的皇帝?!”
如此丢人现眼,
干脆退位罢了!
还什么“瓦剌留学生”,
虽然对“留学生”一词不解其意,
但结合事态发展,
倒也能理解一二。
可就是因为能理解,才越发觉得屈辱!
堂堂大明皇帝,竟然被掳去瓦剌当人质,想那北宋有这一遭就够了,结果他们大明竟也有这么一遭?!丢人都不是这么丢的!
朱元璋真是越想越气,越气越气不过。
从初听开始,
他就不满意这个朱祁镇,那王振倒是死得便宜,
但这朱祁镇......
一想到天幕先前说的,
这土木堡之战死了多少人,
朱元璋就觉得这朱祁镇,
倒也不如直接死在战场上得了!
“几十个文武大臣......”
几十个文武大臣都战死在土木堡......
朱元璋都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这些!更无法想象经这一遭巨变,对当时大明的朝堂又将会带来怎样的震动和影响!
其他朝代也是震惊到了。
甚至有些“震撼”。
看看这“战果”,
再听听导致这“战果”的过程,
果真每个朝代都有离谱的事儿,
这明朝也不例外。
——几十个文武大臣尽皆战死......这放在哪个朝代来看,怕是都足够令人瞠目结舌的了。而一路听下来,
明明与瓦剌的正面冲突可以尽量避免,最终却还是造成了这样一个令人难以言喻的结果,也着实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正统朝堂之上更是一片静默,所有人都陷入了无言中。
半晌反应过来,终是忍不住议论声四起。
文武大臣死了那么多已经是一记重击了,结果竟然还有更炸裂的——皇帝被俘虏,简直是奇耻大辱!
前面已有北宋的靖康之耻,如今更是有他们明朝的土木堡之变!
这滋味如何,他们可算是体会到了,对比这结果,再一想到造成这结果的罪魁祸首......
视线从朱祁镇身上挪到现在也惊怒不已的王振身上,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杀了王振!”
阉党误国!就该碎尸万段!
一时间群情激奋,场面十分之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