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氏即将生产,自己答应过她会去陪着。
这半年多徐根庆已经跑过两趟锦城府送货。
这次他又去了,还带上莲花和两个孩子,秦氏一直都想见见孙子孙女。
另外,江枝还带了徐大柱和春凤。
大柱现在双手牵着人可以挪步,但想独自行走还难。
腰伤已经八年,换成一般人算是重生一次,他也满足了。
但江枝想带他去锦城府找好郎中治疗,多少钱都无所谓,这钱花得起。
小满爷和小满奶年纪大了,江枝、二瑞巧云和小满又忙着做事,每天东一个西一个,连吃饭都凑不齐人。
有谭氏做家务,两个老人还是要留在家里照看两家人的房子和三个孩子。
知道要带大柱进府城寻医,小满奶拉住江枝,泪眼婆娑:“二瑞娘,你帮我家太多了,我下辈子都还不起!”
江枝宽慰:“这事我不做,小满也要会把大柱送去城里治病,我闲人一个有的是时间。小满现在不光要管着药坊,还要管着梨花镇上的事,他太忙了。”
小满是管治安的,之前还只在巡检营挂名,现在已经在梨花镇上开了公房处理各种纠纷,他就是要去锦城也待不久。
去锦城府一共三个车,两车坐人,一车是货,除村里做的蚊香盘,其他都是满满当当的肥皂、润肤水,能卖上百两银子。
为了赶出自己治病的时间,春凤和大柱几个月里天天加班到深夜。
山上留的皂需要静置一个月,留下牵牛在山上看家,夫妻俩就可以腾出空走一趟。
几人一路驿站换行,慢慢悠悠到锦城。
挺着大肚的秦氏看到莲花还有点不好意思。
可看见已经两岁的孙女南南和七个多月的孙子,又很是欢喜:“你们的小姑姑也要来了!”
李老实本来打算让大柱夫妻也住在店里,江枝让他另外找一套房子:“你店里本来就窄,一个腿不好,一个大着肚子,熬药扎针都不方便。”
在城里,只要有钱就没有不便利的,当天李老实就在附近找到几间出租房,顺带还雇了一个做饭的厨娘,不用麻烦春凤再去找菜市场做饭。
至于该找的郎中,李老实是早就打听好的。
因为江枝上次来就说过,遇到有能看骨伤的好郎中就留意着,大柱要来治病。
第503章
秦氏生子、经史子集
第二天李老实就带着众人去那个郎中的医馆。
郎中一阵检查,给出结论是以前的确有误诊。
骨伤不死人,但骨伤患者久卧耗气伤血,最后都是脾土衰,肌肉消、骨瘦如柴,油尽灯枯而死。
好在这几年大柱调养得当,身体已经恢复七八成,尤其是气血充足对恢复正常非常有利。
听到预后良好,大家都心里欢喜,立即就接受治疗。
摔伤已经过去八年,所有骨折都结痂愈合。
郎中能做的就是推拿和针灸,顺骨捋筋,达到散瘀舒筋,恢复气血运行和功能,这个时间有些长。
只要有效果,时间长不怕,反正几人就这样安心在城里住下来。
莲花和徐根庆待得不久,只住五天,他们就要回去,是被秦氏赶走的:“我在这好好的,你们快回去,家里还养着鸡,大香小香还是孩子能干啥,你们别在这偷懒。”
于是莲花和徐根庆带着孩子就走了。
江枝这个时忙时闲的人,现在每天不是陪秦氏溜达逛街,就是跟春凤带大柱去理疗,有时候聂家还要来邀请做客,她在锦城府忙得像个管家婆似的。
进城十天,秦氏终于要生了!
刚半夜,李老实慌忙去请早就约好的稳婆,又来找江枝,把房门敲得咚咚响。
知道是秦氏要生孩子,江枝和春凤赶紧过去帮忙。
稳婆是一个医馆的医女,已经有几十年接生经验,人家对秦氏这样的老蚌生珠见怪不怪,之前就早有准备,时不时还要上门来诊脉。
面对慌成一团,站着都发抖的李老实,还有神情严肃的江枝春凤,稳婆镇定道:“你们别怕,我前天才去过张员外家,他家夫人四十还生下一个公子,母子都健康。
你家这个身子骨架宽,胎相脉象都好,平时也没闲坐,之前又生过,这次生起来没大问题。”
不管她的话是真是假,反正这一番话还是安慰到在场三个,还包括躺着的秦氏,让她也笑起来。
一切都是顺顺利利,有医女护理着,秦氏自己也争气得很,临到天亮时大呼小叫一阵就生下一个皱巴巴的女儿。
闭着眼睛张嘴大哭的样子,跟那皱巴巴的李老实一样。
母女平安,李老实欢欢喜喜给稳婆送上红包,再回来就抱着小女娃不撒手:“哎呀,爹的小乖乖!”
江枝从他怀里抱过孩子:“人家医女说了,你别随时抱着,别对着她说话,也别亲孩子。”
刚生下来的抵抗力弱,李老实要是对着孩子的口鼻说话不好。
李老实对医女的话特别听,不让抱就不抱,转身就去街上赶早市买活鸡活鱼。
之前江枝请的厨娘现在就来帮秦氏做月子餐。
本来春凤说自己就可以做的,江枝说大柱那边每天理疗就花时间,买菜买东西太忙。
花点钱就能办的事,就不累得自己两头不见好了。
于是,李老实守店时,江枝就陪秦氏坐月带孩子,时不时再看大柱的治疗情况,就这样过去一个月。
秦氏坐月出来了,她胖了一圈,本来就瘦的李老实更瘦了,可每天笑得一脸灿烂。
有女万事喜,就连生意都越发好了:“江嫂子,二瑞怎么还没有把家里香皂送来?还有蚊香盘也需要添了!”
李老实碎碎念,店里有伙计看着,他时不时就溜到后面来看孩子。
江枝没搭理他,走时给二瑞说好山上的皂要放够一个月,差一天他们都不会动,至少还有十天才能送来,这是李老实早就知道的。
此时江枝看着外面倾盆大雨心里正着急:“春凤早上出门连伞都没有带,这时可别淋上了。”
锦城的夏天随时都是雨,说下就下,要是春凤和大柱遇上肯定会被阻拦在外面。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江枝终于忍不住抱起两把伞前去医馆接人。
大雨里行人匆匆,只有撑伞的还能稳步慢行,显得格外惹人注意。
江枝抬眼看去,不禁眨眨眼停在一边。
迎面走过来的是春凤和徐大柱,两人共握伞柄,相互依靠着走在雨里。
大柱的脚步虽然慢,但走得很稳很稳,他一手撑伞,另一手扶着春凤的肩膀,两人头挨着头在低语着。
街边垂柳拂过伞面,丝毫不影响两人说话。
看着春凤甜甜的笑容,江枝不再打搅两人,转身就走。
自己就要回去了,需要再给孩子们多买些书。
徐家村的孩子能识字,但能的书籍太少,换来换去都是《弟子规》《百家姓》。
古版书籍主要分为经、史、子、集四个大类,听着感觉都是科举应试的内容,很是枯燥无趣。
但现在江枝选书,才发现这四类书的内容,就跟“君子六艺”一样被人误解了,孩子们的确应该读《经、史、子、集》
经部为儒家经典著作和研究文字音韵的书,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等。
史部为各种历史、地理、传记等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等。
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
子部为古代诸子百家学说和科技著作,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等14大类。
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
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还有杂事、异闻、琐语。
集部则为文学的总集和专集,还有流行的章回、戏剧。
零零总总加起来就是不少,难怪富裕之家的藏书库需要用阁楼装。
所以读过经史子集的秀才们能知天下事,人家就是一座活书库。
而且这些书都是百读不厌,需要反复揣摩。
第504章
狗熊来了
七月流火,早晚凉快,但中午还是很热。
蝉鸣阵阵,徐家村里人都在午休,就连最欢快的大黄们也寻了阴凉处呼呼大睡。
一辆车进村到四水堂前停下,车夫刚勒住马,八岁的妮妮就从屋里蹦出来:“肯定是娘和爹回来了!”
五岁的彩霞牵着两岁多的弟弟晖哥儿跟在后面,旁边还有已经不爱哭的徐磊过来串门。
妮妮跑到马车边,没有看到娘,先看见爹从车里出来。
妮妮的眼睛顿时瞪大:“爹,你的腿真好了?爹!”立即扑过去拉着徐大柱看。
她知道爹娘去很远的地方治病,一去还很久很久。
徐大柱笑着摸摸女儿的头:“嗯,爹的腿好了,以后可以跟妮妮下水抓鱼!”
妮妮又欢喜又生气:“爹,我给你说过很多次,我叫胜玉,我、我以后不下水了!”
她前段时间趁着家人不注意,偷摸跟着村里男孩子下水摸鱼差点被淹,被小满爷拎到学堂,当众一顿罚打,还写在信告诉春凤和大柱。
现在徐大柱一回来就提这一茬,可把妮妮给气到了。
听到外面孩子们的笑闹声,小满爷和小满奶闻声出来,见到的就是稳步向自己走来的大孙子。
小满奶顿时就哭了。
她做梦都想看见孙子能重新站起来,本以为到死都等不到今天,现在总算是如愿。
大柱快走几步,一把扶住爷奶就势跪下:“爷、奶,以后孙儿终于可以伺候照顾你们了!”
以前是老人给自己擦身喂饭,以后自己能伺候爷奶终老。
春凤跟在后面下车没有过去,她低头取了荷包给车钱,这车是驿站的。
知道大哥回来了,小满立即骑马回来,看到恢复正常的徐大柱真是激动不已。
徐大柱受伤时,小满才十三岁,只感觉天塌下来了。
而在两年后他十五岁时又遇兵乱,幸好有江婶子带着两家人逃上山并且活下来。
现在江婶子又带着大哥在锦城寻良医,一家人都感激涕零。
感谢的话其实江枝不爱听,她这时候正累得慌。
从大柱春凤去锦城治病有好转,她就独自回来了。
春凤他们走了三个月,老云崖的工场没有停。
山上的肥皂还现在继续做,有牵牛帮忙,再加上二瑞隔几天就上山来一趟,还应付得过来,但累啊!
现在江枝就是一个黑心工头,只想大柱赶快好起来,能跑能跳能干活,跟春凤把山上的活做起来,再生三五个孩子,组起热热闹闹的一大家人。
当然,她的愿望已经实现,徐大柱跟春凤是走着上山的,又能替她当牛做马的干活了。
这次徐大柱在锦城府治疗三个月,各种花销近百两银子。
夫妻俩攒下的几年打工钱用完不够,还欠着江枝钱呢!
肥皂继续做着,转眼又是冬天,天色昏暗,老云崖上雾气蒙蒙。
江枝拎着一筐废渣穿过树林,准备倒进旁边一处凹坑。
因为做肥皂用的都是底油,这些渣特别多,避免污染环境,专门倒在远离水沟的土坑里。
她正走着突然看见林里很大的黑影一闪而过,虽然东西没有看清楚,但那声音很响。
江枝大喊一声:“佩奇!”佩奇此时就在她身后不远处拱地。
她怕是山那边的野猪过来了,油渣油泥人闻着虽然不舒服,但在野生动物感知中,这就是香的。
一年里已经有几次野猪群越界,跑过来吃废料。
好在家养的佩奇战斗经验丰富,又膘肥体壮,每次有野猪过来都会打一场赶走。
听到喊声,佩奇颠颠儿过来。
“你看这里是不是你老哥在搞事?”江枝拍拍猪头,带着它小心翼翼往林里去看。
有一个大野猪在旁边,她不怕,而且刚才那动物是黑色,不是狼也不是老虎。
佩奇在地上一路拱着,像是发现了什么。
可在江枝看来,那些乱糟糟的土石都是鸡来刨过来的,而且佩奇的小崽子们也会在这里捣乱。
一人一猪在林里找了一圈,什么异常都没有发现就回去了。
这件事江枝说给大柱和春凤听,要他们也小心点,再去倒残渣时一定带上佩奇,别碰上那些偷食的野猪群。
两天后的下午,半山腰上响起一声尖叫,紧接着又是两个人的呼喊:“狗熊,有狗熊!”
村里作坊已经冬季停工,这段时间是村民烧炭捡青杠子的时候。
因为兵乱之初山上大火烧死十几个人,还有十几个被砍头的流民。
这些事情徐家村人都是知道的,他们一般不会到山中来,就是上山也会三五个结伴。
徐家村附近没有老虎等猛兽,多为野猪、豺狗、獾子,偶尔出现熊也是十几年前的事。
“狗熊”伤人可是大事,捡青杠子的村民疯狂逃跑,赶紧告诉村里,顿时全村喧闹起来。
村里已经得到消息,可住在山上的人还不知道。
黄昏将近,老云崖旁边的斜坡上,江枝带着佩奇正在挖草药,突然有沙石滑落的簌簌声越来越近。
江枝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
妈呀,在自己身后不远处,一头大狗熊正用后腿站立着,对着自己示威。
因为没有大雪,山里四季都不缺食物,这里的熊是不冬眠的。
在山腰已经受惊的狗熊看见人类丝毫不慌,不仅没有逃跑,反而气势汹汹地对着江枝扑过来。
对于杂食性动物的狗熊而言,人类简直就是一份热气腾腾、营养丰富且毫无还手之力的美味佳肴。
此时想要逃跑已经来不及了,江枝惊恐万分,一边大声呼喊着“佩奇”,一边慌乱地挥舞手中那把小巧的药锄,吓唬狗熊试图让它知难而退。
然而,狗熊身上披着厚厚的皮毛,对药锄的攻击完全不以为意。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佩奇突然从旁边斜刺里冲杀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猛地撞向狗熊。
狗熊猝不及防,被重重撞翻在地滚出老远,江枝脱离危险立即连滚带爬的逃开。
再说佩奇脚下不停,追上去又是一撞,狗熊有了准备,两者随即纠缠撕咬在一起。
顿时,狗熊震耳欲聋的咆哮声和野猪尖锐刺耳的尖叫声响彻山林。
狗熊的牙尖爪利,挥动它那粗壮有力的熊掌狠狠地拍打向野猪。
佩奇也不甘示弱,用自己一身皮肉和蛮力,再加上獠牙跟狗熊缠斗。
每一下都是皮开肉绽,每一次攻击都殊死搏斗。
泥土飞溅!
两兽在山坡上翻滚着,打斗着,纠缠着滚下坡底……
第50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