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徐二瑞聂繁天 本章:第223章

    江枝道:“是,在锦城府找了好郎中医治,现在有孕,也会留在锦城府生孩子,在那里有郎中随时诊脉。”

    徐根庆又点点头:“那就麻烦婶子给我娘回句话,让她好好在那里养身子,我有空就去看她。”

    现在家里莲花即将生产,还有一个南南,他脱不了身。

    江枝道:“你娘那里有人照顾,家里更重要,你管好家别让你娘操心,等以后你再去吧!哦,这事你娘说别传出去!”

    这次是徐根庆和莲花同时点头:“知道了!”

    三天后,莲花顺利生产,给家里添了一丁。

    因为秦氏不在,江枝格外的上心,不光是村里那几个会接生的老媳妇都在,徐根庆也一直在。

    比照巧云,她还去请了郎中过来镇场。

    莲花现在没有娘家娘关心,又没有婆婆在身边,难免会有害怕,多些人在她才安心。

    江枝在生孩子请郎中算是开了徐家村先河。

    原本在乡下生孩子,把请郎中视为不祥。

    家里人不愿意,郎中带着药来,就跟在咒我出事差不多。

    郎中也不愿意,出事自己可以救一救,没事主家会舍不得给钱。

    可现在连续两个媳妇生孩子也请郎中,生产时格外顺利,在徐家村就成了习惯。

    王小菊要生时,自然也是早早请郎中来家里坐着。

    再说莲花生完孩子一切平安,江枝就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去一趟锦城府。

    一则莲花生产要给秦氏报一个喜,也看看秦氏和李老实过得怎样?还有请聂家代售的生意怎么做的?

    刚这样一想,心里就长了毛,等到晚上巧云和二瑞回来,她就把自己想法说了。

    听到自家娘又要出门,二瑞立即道:“娘,这次让我跟你去吧!上次你回来都差点累倒。”

    江枝道:“上次是寒冬,路滑不好走,这次就好走。你要去就先请假,家里丢不开,我们早走早回。”

    上次是冬天,早上有大雾地上有霜,马车的木轮子碾着要打滑跑不起来,耗的时间就久了。

    现在夏日,白天时间长了,好赶路,不过二瑞说要跟着去,这是必须的。

    以后自己年纪大了,所有事情还是得二瑞来接手,现在跟自己走一趟也好认认路。

    江枝说走就要走,她准备行囊,又问徐根庆有没有东西带去锦城府。

    二瑞去县衙报备,虽然平时自己没啥事,就怕万一一走就有事,到时候找不到自己。

    没想到章县令听到他说要去锦城府,就写了一封信还有一些东西,要他帮忙送去王府。

    等二瑞回来,江枝就看见带回来一口封好的大木箱。

    好啊!这哪里是木箱,这就是敲门砖吧!

    这边两人在准备出行,小满眼巴巴看着,说还想跟着去锦城府,而且自己可以保护安全。

    江枝没有答应,只说这次不方便。

    再说小满已经去过锦城,二瑞还没有去过,家里也需要人看护,他的责任最大。

    这倒不是敷衍他,秦氏那边有孕,李老实交代不告诉其他人,二瑞性子稳不会多说,生意上的事情也需要二瑞过心。

    有章县令书信就是好,沿途驿站方便休息了。

    徐根庆也送来一个大包袱,里面是莲花收拾出来的衣物和家里干菜,都是秦氏喜欢的,还有二两银子。

    江枝收下衣服和鞋子、干菜,没有收银子。

    徐根庆现在虽然每月有一两银子,小两口半年能存下二两,也是节约着用的。

    收拾妥当,江枝和徐二瑞就直奔锦城府,五天后,两个人出现在锦城府外,依然是松柏荫城。

    这次江枝没有吃上军屯锅盔,只看见一队队兵马从城门进出,官道上行人全部避到一边。

    江枝对站在旁边的一个路人打听情况,那人道:“听说是西北边的蛮子趁着乱,要来打我们,现在军队正赶往钓鱼城!”

    第

    492章

    再入锦城

    江枝恍然大悟:“我说这一路怎么这样太平!”

    钓鱼城不在锦城府,而是在渝州府,是渝州府的防御要塞,可以说是进入巴郡的咽喉关卡,这里就是一个传奇。

    也是几年前周王在渝州府恶战一场的原因,不过那时候只算是内讧小冲突,现在是外敌,不一样的。

    渝州府驻兵应战,锦城府立即出兵,路上官道就非常太平。

    不过也太平静了,就好像旁边这个路人,说起来也是一脸平静。

    大概是……蛮人眼馋这片土地没少前来骚扰,打不过也要试试。

    仗反正一直都在打,虱多不痒,债多不愁了。

    这次江枝和二瑞坐的是驿站马车,多花钱打点,吃住各方面还是不错,就连过龙泉山也没有遇到麻烦。

    刚开始还以为是驿站的作用,现在想来路上官兵来去,土匪劫道也需要避风头。

    毕竟这些土匪很懂生存之道,拦路要过路费,只图财不害命。

    因为没有通消息,李老实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来。

    现在进城也不能再坐驿站马车,需要另外雇车找路。

    站在路边,江枝和徐二瑞商量着怎么走,上次有庞虎带路不用费心,这次就需要靠自己解决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繁华锦城府自然有人挣这钱。

    一大群人站在城门口对着进城人,用西南官话喊着:“带路!带路!”

    “琉璃场!”

    “青羊宫!”

    “百花潭!”

    作为从秦朝就是蜀国都城的锦城府,商业繁华,人口众多,外地人进城摸不着北很正常,所有衍生出一个职业:带路人!

    这些人都是土生土长的锦城府人士,各处街巷全知。

    江枝和二瑞站在道边,虽然衣着干净,但难掩面上奔波之疲,一看就是外地来的行路人。

    尤其是二瑞看着眼前三层楼高的城墙,惊得下巴都快掉下去了,几乎就是把“乡巴佬”三个字刻在额头上。

    很快就有人过来问话。

    “嬢嬢,大兄弟,你们是不是要进城?走哪里,我带你们进去!”

    这人是一个身材瘦瘦小小的年轻人,满脸精明,笑得很是职业,腰上还挂着一个大概是“执照”之类的腰牌,上面是几排朱漆小字。

    江枝打量他几眼,没有说话。

    那人立即拿着木牌递过来:“放心放心!我刘三是有牌的,官府备名,不是歪货骗子!”

    这些是职业人,几步外就是城卫守兵,他不敢说谎。

    江枝道:“我要到王府,脚力费多少钱?”

    刘三随口道:“到王府街,带路兼包车三百文。”

    江枝没答应,只转身走向其他几个带路的,货比三家,三百价格有些高。

    刘三赶紧跟过来:“王府街在城心,坐车进城还要小半个时辰,我保证把你们送拢才走,三百文不贵!”

    江枝不是给不起这钱,只是不想被当憨包敲。

    进城后还不知道有什么讲究,半道加钱也是有可能的。

    这种事显然是最常见的,也有规定,其他带路人没有抢生意,反而帮着刘三讲价。

    江枝觉得二百五不好听,最后价格定在二百六十文。

    说好生意,刘三还在旁边城卫官那里登记一下,这才出发。

    他还诉苦解释:“你给的价格真的不高,你看,我们在这里每揽一个客,就要交一次钱的。”

    看样子这些人在城门口找生意还要给城卫分钱,不过,江枝觉得更放心了。

    见刘三诉苦,立即笑着道:“你只要把我们好好送到,那钱我给你补上就是。”

    刘三大喜:“那就多谢嬢嬢了,放心,一定把两位伺候巴适。”

    他说着从旁边牵来一辆小小的马车,拉车的马跟他一样瘦:“嬢嬢,别看我这马瘦,城里哪条路它都记得,该快就快慢,该慢就慢,它还听得来鸣锣清街的声音,锣一响,自己站着就不走了!”

    生意谈成,刘三很是高兴,话也多起来,一边准备帮着搬箱,一边就夸自己的牲口。

    他的手才摸箱子,就被二瑞拦住:“我自己来搬。”

    因为要搬动木箱,二瑞在上面包着一层布,不能被扯掉了。

    刘三也不在意,客人说啥就是啥,他帮忙拿了给秦氏带的大包裹,江枝拎着自己的包袱上车,顿时挤得满满登登。

    比起上次跟聂繁天进城寻亲,阴沉沉的心情不好,这次江枝就轻松多了,她坐在马车上,不停看着两边景色。

    因为刘三是职业带路人,自然是避开人多拥堵的大街,只走小街窄巷,穿行各个居民区。

    此时的锦城没有高楼,除去正街,大多都是青瓦竹屋,户户紧密相连。

    因为夏日里天天夜雨,街角都是青苔绿痕,竹柳相映。

    最多的还是各家各院无处不在的鲜花,花团锦簇,蜂舞蝶飞。

    就连挨着花丛而过的马车上都落上蝴蝶。

    二瑞对这些花蝶不感兴趣,他在乡下看得最多的就是这些。

    只有锦城府里纵横交错的街道、河道,街上拥挤车马和闲适赏花观景的人群让他惊讶:“娘,这些人没有种庄稼,他们靠什么养活一家人?”

    这个问题,江枝也没办法回答,倒是带路的刘三道:“城中十万户,做各种营生的都有,要说粮食,当然是城外那一片地养活了。

    不旱不涝,挖地三尺就见水,种什么都有收。”

    说起城外那一片平原,徐二瑞羡慕得眼睛都差点流血了,直说这地方实在是太好了,跟当初秦氏差不多。

    有徐二瑞提起营生,刘三就有意无意说自己知道哪里有古玩可以捡漏,哪里有又好又便宜的蚕丝被,有佛寺开过光的银器,问江枝要不要去看看。

    买不买无所谓,保证是在大街上开着的正经生意。

    徐二瑞立即道:“不要不要,我们有正事,不买东西。”

    刘三还在游说。

    江枝有些无语,这见人就卖玉的黑导游真是无处不在呢。

    “我哪里都不去,你还是赶快把我们送到周王府,有人等着的!”江枝不再跟他废话,直接催促。

    刘三刚提到一家字画,听到是去周王府,忙回头确认:“你们不是去王府街,是去王府?”

    江枝道:“是去王府,你还是快些,我们约好时间得准时,要是太迟了,或许王府的人会到城门上接。”

    刘三不吭声了,赶马的速度明显加快,又绕过数道街口,终于看见朱墙黛瓦的王府。

    刘三没有去正门,而是顺着高墙走了一段路,到了王府侧门边。

    隔着两丈远就停下马车,然后就对江枝道:“嬢嬢,你稍候,我帮你去先去王府门房上通报一声。”

    他们是各处吃饭的,要的就是人脉广,有机会,这王府上的护卫门房也想认识几个。

    当然不会只他一人去,二瑞拿出自己的身份路引跟着过去了。

    第493章

    男主的吸血光环

    二瑞和刘三还没有走到门边就被护卫呵斥住,说了几句话,一个书吏模样的人就过来了。

    各地往王府送东西实在太多了,这些事情有专人接待。

    很快,二瑞就带着那书吏过来,江枝已经站到马车边。

    书吏神情淡淡:“你们是哪个地方来的?”

    徐二瑞道:“我们是受平川县章县令所差,把这个箱子送到王府。”

    书吏稍一沉思:“是平川县章正,让你们带来些什么?”

    显然之所以让他在门上接人待物,是早把底下的人事全部记得。

    江枝指指那口箱子:“章县令吩咐说这里面的东西很重要,还有一封信也需要交到王府。”

    箱子是上封条的,分量也不重,章县令只说交到王府,没有说具体人收,看来平时就是这样的。

    书吏先查看一下箱上封条是否完整,又接过信也检查一下封口火印,这才对旁边两个护卫道:“把箱子带走!”

    然后又对二瑞道:“你跟我来记录一下名字!”

    徐二瑞赶紧跟着书吏去门房上作了来客登记,写下自己在平川县衙的差职和徐家村户籍。

    但在锦城府落脚地址上稍微迟疑一下,留的是一个客栈名字。

    幸好在路上娘就说了,聂家是小天的外公外婆家,自家不能上赶子就贴上去,哪怕有来往,自己进城也住客栈。

    王府书吏查看填写无误,这才道:“十日内会有回签送到客栈,不要随意远离。”

    徐二瑞连连点头:“知道了!”有回签才是真正的办完差事,回县衙还有补贴。

    江枝这边也没有闲着,她正跟刘三谈价呢!

    之前说好送到王府二百六十文,江枝说过给补点小费,这时候自然要着数,一切没有争议。

    只是江枝不知道李老实和秦氏的住处,只知道聂家,但又不能直接登门,她想先找到之前曾经住过的客栈。

    这不免费了一番口舌,最后商议结果是八十文,刘三把自己送去客栈。

    等徐二瑞办好交接过来,母子俩又转去之前住过的客栈。

    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半,世事如浮云,聂家事已经消弭在更多话题中。

    江枝和二瑞的入住,没有引起什么动静,但迎来送往的伙计感觉面熟,好一阵还是想起那天那事那人:“哎呀,是江夫人和公子来了!入住上房还是住以前的独院?”

    伙计精明,开口就是上房和独院,都不提普通房和大通间。

    上次聂家是给江枝住的独院,费用自然高,现在得自己掏钱,需要精打细算。

    江枝笑笑:“开两间上房,饭菜一荤两素在店里定,茶水洗漱送过来!”

    在这里住过,江枝知道规矩,房钱不包含饭,吃好吃差需要自己定。

    伙计应声就去安排。

    在客栈休息一晚,第二日,江枝正打算出门去,就见到客栈伙计来找自己:“江夫人,聂大老爷听说你们来了,正在前面等候着。”

    二瑞愣住:“娘,锦城府有人带路,还有人守门吗?怎么我们刚到,聂家就知道了?”

    江枝笑笑,自己有意住到这处客栈来,自然是为找聂家方便,没料到连询问都省了,客栈自己就送了消息。

    “走吧,你也见见小天的外公去!”江枝带上二瑞就往外去。

    客栈外堂,聂老爷子正坐着等待,比起一年多前的苍老,此时的聂老爷子虽然依然满头华发,但人精神矍铄,面色红润。

    一见到江枝,聂老太爷立即起身:“江舅娘既然来了锦城府,怎么不直接到我家来,之前可是有什么对不住的地方还请见谅?”

    聂老太爷这一句把江枝给整不会了,只能赔礼道歉:“老爷子多想了,刚到锦城,不好马上登门打扰,正想寻一个合适时间来拜访。”

    她解释一句,赶紧让二瑞来行礼:“二瑞,这位就是小天的外公,你喊……”江枝语塞,她不知道这假表弟的外公该怎么称呼。


如果您喜欢,请把《山山有药》,方便以后阅读山山有药第22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山山有药第223章并对山山有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