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家里等你。
「孩子,回来吧。」
五大三粗的博主眼圈红了。
他眨了一下眼睛,画面也跟着颤抖。
机场外的阳光如此明亮。
却好像照不亮这个角落。
硕大的钟表一圈圈转动,旅人行色匆匆、分秒必争。
好像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光明的前程要奔。
但,还有好多人的时间,被永远地困在了六年前。
17
六年时间,足够让大多数人遗忘一则悲剧。
但六年时间,也让互联网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两个老太太和很多人哭诉过她们的心碎。
却从没想过,有一天,她们的眼泪会被几千万人看到。
然后几千万人中,又有很多人,跟着她们一起掉眼泪。
沉寂已久的旧新闻被重新翻了出来。
当年的事故报告出得悄无声息,夹在诸多花边新闻、娱乐报道中,低调得可怕。
几年后,互联网上,老太太们的眼泪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海啸。
无数人涌去相关机构的官网,一次次留言,要求重启搜查。
隐藏的技术咖们,则根据洋流、气候、地理等种种因素,进一步缩小了飞机残骸的可能范围。
不久后,航空公司联合民航局,再一次召开了家属情况披露会。
家属会里,少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有很多人在这漫长的追索中,被永远地落在了某一个时间里。
再也没能站起来。
会议最后,民航局宣布将重启搜查。
没有人欢呼,有的只是无尽的眼泪和疲惫。
何秀花和许桂芳坐在最后一排,轻轻闭上了眼睛。
眼泪从眼角滑下来,打湿脸庞,打湿下巴,打湿衣领。
她们哭得悄无声息,好像伫立海中的石像——
「如果你能听见父母的呼唤。」
「孩子,回家吧。」
18
又过了几年,许桂芳住进了养老院。
她摔了一跤,脑梗,生活无法自理。
没人照顾她,侄子尽了义务,为她挑了个很好的养老院。
她时常给何秀花打电话。
翻来覆去,仍旧是那几个单调的话题。
什么时候能找到孩子们?
他们有没有在认真找呀?
你的身体还好吗?
别总是哭,对眼睛不好。
又过了几年,一批疑似失踪乘客的骨骼和牙齿找到了。
工作人员给每一位还在世的家属采了样。
要带回北京,去做亲缘鉴定。
那时,许桂芳的手机号已经成了空号。
何秀花的眼睛也已经不太能看清东西了。
她的耳朵也不大好使。
工作人员告诉她,姜灿的骨骼找到了。
她无意识地「啊?」了一声。
直到工作人员捧着盒子,大声重复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