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安定侯的原配夫人,也就是贺景砚的生母去世之后,安定侯便是娶了黄氏做续弦。
从前两人相处起来也算是相敬如宾,安定侯看重军营的事情,对于黄佳贤在自己后院里的行径,也是比较容忍,一直是相安无事。
更别说黄佳贤在嫁进来之后,还生下了贺云策这个儿子。
先前安定侯把黄苏宜这个旁支远房的表亲娶了做平妻,黄氏一族的人自然十分乐意,可若是安定侯为了黄苏宜要休了黄氏,那可就没人答应了。
花厅里此刻是闹哄哄的一片,许多中年的男人穿着黑色的衣袍,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然后是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一手持着拐杖缓缓从主座上站了起来。
她年迈的声音就像是一种警告,浑浊的眼眸里写着对安定侯的不满:“这件事,老身绝不会同意,若是你实在是想,那便请到御前相见!”
第378章
一听到闹到御前,安定侯倒是又缄默了下来。
只因为黄氏一族在祖上发达过,还有郡君一位嫁给了黄氏从前的长子,如今那长子死了,只留下这位郡君,辈分很高,论资排辈是族长的奶奶辈了,便一直在黄氏坐镇。
底下的人,都称呼这位郡君为老太君。
这位老太君不仅是在黄氏一族里能说的话,还十分的有威望。
她在听说安定侯要休妻的时候,便是十分的不满,今日终于亲自来了安定侯府,要与安定侯说个明白。
安定侯把黄氏在侯府的所作所为全部都说了出来。
她不仅从前嫉遣散了安定侯的后院,甚至是要把手伸到了贺景砚的后院里,闹得太子十分不愉快,害的安定侯娶了黄苏宜做平妻。
她管不好后院,却又是把后院搅得天翻地覆,用能堕胎的熏香混在了黄苏宜的院子里,又是牵扯出了宋若安假孕的事情。
如果不是宋熹之和日华神医在侯府里,只怕黄苏宜肚子里的孩子就保不住了!
如今安定侯府变成这样,贺云策口不能言,彻底的废了,这与黄氏管家不严,绝对是脱不了干系。
黄氏的老太君听见这话,老鹰一样锐利的眼眸就望向了门口的宋熹之,她冷笑了一声:“黄氏没有规矩?那她就有规矩了?”
众人顺着老太君的视线,将目光望向了宋熹之的方向,便又听见老太君的声音仍旧在继续:
“老身我在宫里也是待过一段时间,宋熹之这种人,若是按照宫里的规矩,那就是要浸猪笼的!”
“宋熹之做了这样的事情,还闹得全京城都知道了,让安定侯府面上无光,黄佳贤不过是让一个侧室不孕,又能有什么问题?”
“再说了,那侧室不是还好端端的怀着孕吗?真是妖孽一样的狐媚子!”
黄老太君说着,又是重重的敲了敲自己手上的拐杖:
“贺老夫人把侯府管城这样,她教不好人,宋熹之更是没了清白,当不好人,那狐媚子闹得侯府天翻地覆,保护不了自己的肚子,生不好人!”
“如今却是要把所有的罪过怪在黄佳贤的身上,老身我不同意!”
黄老太君这话,简直是把侯府的所有人都骂了下去。
可她还年事已高,安定侯和贺老夫人平日里也是那种极为好说话的老实性格。
这话,让安定侯和贺老夫人的脸,都是青一阵白一阵的,半晌说不出来话。
偌大的花厅内是一片的寂静,黄氏一族鄙夷的视线在宋熹之的脸上流连着,仿佛她身上就像是有着什么污点一样。
宋熹之深吸了一口气,还未等她说话,却见耳畔已经有声音率先开口:
“是哪来的老棺材在这样胡诌?一张老嘴这样的不积德,也不怕遭到了天谴?”
宋熹之微微一愣,顺着声音的方向转头,看见的便是日华神医的身影。
日华神医的脸此刻已经是阴沉无比了,宋熹之从来没有看见过她这样生气的一面,气得好像她大红色的指甲,此刻都要变成了黑色。
跟她脸上的颜色一样。
日华神医走到宋熹之的面前,又是护住了宋熹之的身体,挡住了众人鄙夷的视线。
黄老太君被气的半晌都说不出来话,黄氏一族的人这才猛地回过神来,腾地一下便是从位置上站了起来:“是哪来的贱人,敢这样说话?冒犯我们的老太你可知她是我们的活祖宗!”
日华神医冷笑,面上没有一点表情:“所以就你们黄氏有娘家人,本座的徒儿就没有娘家人?”
“本座在此小住,便是为了看看我徒儿过得是怎么样的日子,可谁知你们一个个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看她人微言轻,挑着她便要辱骂!”
“你们要处理你们的家务事,便关起门慢慢处理,可若是要拿本座的徒儿开刀,本座一个山的徒子徒孙都不同意。”
日华神医一字一句的落下,让宋熹之的心脏砰砰砰的跳动了起来。
她扭头望着自己的师父,眼眶都要湿润了起来。
可日华神医看着宋熹之的模样,却是瞪了她一眼,“憋着!要哭也是那老太婆哭!”
宋熹之吓得急忙收回了眼泪。
黄老太君活了这么这么多年,是整个京城的老寿星了,就算是陛下都要让她三分,如今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对她说话。
她气的眼冒金星,又是扶着拐杖缓缓站起身:“说算账,老身我就是要算宋熹之的账!”
“你们侯府不是要处置黄佳贤吗?说她善妒,说她狠毒,犯了七出之条。那宋熹之淫乱,也犯了七出之条,若是你安定侯府舍得,便一起休了,把她们都送去浸猪笼,老身也不说什么!”
黄老太君知道安定侯府不愿意休了宋熹之,就抓着这件事情不放,口口声声拿着宋熹之的清白做文章,让日华神医看着那老不死的,是越发的来气了。
“凭什么?太子都说了,本座的徒儿是为国大义,你个老不死的,扯得是阴曹地府的历法,要将她浸猪笼?”
“干你娘的!我看你最该被浸了!”
今日黄老太君听见的咒骂,比她一辈子听见的还要多。
她气的眼睛像是要喷出了火,摇摇晃晃的对着日华神医开口:“来人啊!”
“此庶民目无尊卑,对本郡君不敬,犯了口舌的机会,把她拿下,掌嘴五十!”
黄老太君的话音刚落,便有黄氏一族带来的小厮,对着安定侯说了一句得罪,便蜂拥而上,要把日华神医拿下。
听着黄老太君得寸进尺的模样,甚至自持身份,想要对自己的师父不敬。
这对于宋熹之来说,把她辱骂自己更让人来的生气。
宋熹之面色阴沉,她微微抬了抬手,便让自己随身的隐卫全部出现,护在了师父的面前。
“本官是有品级的院判,我看谁敢在上前一步!”
黄老太君看见这幕,气得后退了几步,她从来没想到,就连安定侯和贺老夫人,都不敢在自己面前反驳些什么。
反倒是这个宋熹之,却如此的忤逆自己!
她顺风顺水的过了一辈子,是第一次有人这样忤逆自己!
还是一个被玷污了清白,又是被太子抛弃的残花败柳,简直是比外室还要不如!
于是黄老太君冷笑了一声,重重的敲了敲手中的拐杖,又是开口:“有品级的院判?”
“老身是正二品的郡君,今日便就是要教教你宫中的规矩了!”
“来人,把宋熹之压本郡君面前,让老身来教教她,什么叫清白,什么叫要脸!”
贺老夫人第一个站了起来,安定侯也在此刻皱眉,“都是一家人,宋熹之如今是大乾第一个女官,老郡君这样对她,怕是不好!”
他说完这话,挥了挥手,就是想要让那些下人都退下。
可黄老郡君第一次吃瘪,却是不依不饶,她对着安定侯微微一笑:“让她一个四品的副院判,来老身面前行一个礼,磕一个头,只怕不算是为难吧?”
她说完这话,又是大手一挥,吩咐人把宋熹之押到自己的面前:“来人!把她押到我的面前,必须跪!”
安定侯咽了咽口水,日华神医的脸色也已经是生冷发硬。
若是这老棺材倚老卖老,想要宋熹之磕个头,那却也是名正言顺。
日华神医面无表情的想着,红红的指甲从袖管里掏出来了一包粉末,便要代替宋熹之上前。
可就在这个时候,外头却传来了一声急匆匆的禀报声:
“老爷!老爷!”
“外面来了圣旨!外面来了圣旨!公公让全侯府的人都出去接旨呢!”
第379章
听见外头来了圣旨,所有人都感到十分的意外。
安定侯先是往前走了几步,他观察着那黄老太君的脸色,心里又是咯噔了一下。
他这阵子可是没有做出什么建树,也没立什么功勋,根本不可能会有圣旨亲临。
不会是这老太婆去宫中找来了太后的撑腰,所以圣旨才在这个时候赶到吧?
安定侯想着,只觉得自己脚下像是生了根,一步都走不出去了。
黄老太君不动声色的望着安定侯的模样,也是没有迈出步子。
可就在此刻,站在花厅门口的宋熹之,却是突然拉住了日华神医的手,就往外走。
所有人先是一愣,然后又是急急的跟在宋熹之的身后,就往外走了出去。
等众人乌泱泱的走出了侯府,便看见侯府的门口已经摆满了宫中的仪仗,为首的太监穿着一身红色的衣裳,手里握着圣旨,正喜气洋洋等候着侯府的众人。
等他瞧见从侯府出来的乌泱泱的一群人后,也先是一愣。
所有人盯着太监手里的那封圣旨,心中都是各怀心思,揣摩着宫中和这圣旨的意思。
太监眯了眯眼眸,微微一笑:“哎呦!侯爷出来了啦?”
“今日侯府是有什么喜事,竟然是有这么多的人,那等读完了圣旨,怕是要喜上加喜了!”
安定侯脸上带着茫然:“难道陛下的圣旨,是为了犬子而来?可陛下并没有事先告知犬子呀!”
就连黄老太君都是一副又盼望又茫然的表情。
心想难道真的是太后,知道了她要来为黄氏一族的脸面讨回公道,所以特地让皇帝写了一封圣旨为她撑腰?
这也不是不可能,毕竟她的辈分很大。
众人神情各异,太监便是眯了眯眼睛:“那就请各位跪下接旨吧!”
安定侯急忙点了点头,领着侯府的众人跪了下来,而属于黄氏一族的人,此刻也是稀里糊涂的就跪在了安定侯的身边。
宣旨的太监不动声色的看了宋熹之一眼,随即打开了自己手上的圣旨,又是念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国之兴衰,系于众贤,然巾帼之英,亦能擎天之柱,为国立功,德耀朝堂。今有宋氏熹之,聪慧机敏,果敢坚毅,心怀家国,志在安邦。朕深感其忠勇可嘉,特封宋氏为郡主,封号同安,赐食邑百户,黄金百两,良田百顷,享皇家尊荣。钦此。”
太监的声音落下,全场震惊。
安定侯瞪大了眼睛,那黄老太君更是浑身踉跄了一下,茫然的抬头,望向了那个宣旨的太监。
旁边有女眷急急扶住了黄老太君的身子,又是苍白着脸色,小声的对着黄老太君询问:
“老太君……郡主……是不是比您这郡君的品级要大啊?”
郡主之下是县主,县主之下是郡君,郡君之后是乡君。
这郡主自然是比她的品级要大多了!
想到这里,黄老太君的脸色便是更加苍白了。
她满怀期待的抬起头,希望那太监是不慎颁错了旨意,毕竟要册封宋熹之为郡主,这么大的事情,从前怎么没有半点风声?
就连宋熹之本人都是有些意外。
在小厮传来消息说有圣旨的时候,宋熹之就隐约觉得这份圣旨是册封她为县主的旨意。
毕竟从前在宫中的时候,皇帝和太后便已经金口玉言,下了旨意。
只是她没有想到,不是册封她做县主吗?
现在怎么变成郡主了?
宋熹之正在思索,便听见前头的太监笑眯眯的望着她:“怎么了?同安郡主,现在高兴傻了,都忘记领旨谢恩了?”
众人也才猛地回过神来,宋熹之朝着圣旨的方向盈盈一拜:“臣叩谢圣恩。”
众人纷纷跟着宋熹之磕头谢恩。
日华神医此刻也终于反应了过来,她知道了这一消息,自然是喜上眉梢,急忙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荷包,塞到了宋熹之的手里。
宋熹之领会了师父的意思,心里是更加感动。
难为了她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师父,为了她,现在都知道给太监塞赏钱了。
宋熹之心中想着,将手中的荷包握的是更紧了,于是便缓缓起身,走到了宣旨太监的面前,结果了他手中的圣旨,又是将那荷包塞到了太监的手中。
“多谢公公的忙活了一趟,来的是这样的及时。”
及时到连宋熹之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宣旨公公只是朝着宋熹之讨好一笑,接过了宋熹之手里的荷包,又是往宋熹之的手里塞了一样不知道什么东西。
“哎呦,那咱家就多谢郡主赏赐,也是让咱家接一接郡主的好运道!”
宋熹之听着宣旨太监谄媚的吉祥话,又是缓缓低头,看向了自己的手心。
这时她才发现这公公塞给自己的是一张纸条。
宋熹之缓缓打开了手中纸条,看见的便是上面笔走龙蛇的字迹。
上面没有对于的话,只是男人写下的四个字:
“之之安好?”
原来这圣旨来的这样及时,是因为他啊……
第380章
宋熹之看着那句“之之安好”,眼前情不自禁的浮现出裴云屹的脸,只觉得自己的心脏漏了一拍,眼眶情不自禁的有些酸涩。
她抬头朝着面前的公公笑了笑,等接收到公公和善的目光时,她便将手中的纸条握的是更紧了。
“太后娘娘很想念您呢,说您从前给她送上的那份寿礼,她一直是念念不忘,让陛下封了您郡主的位份还不能够,必须让您去陪着她呢!”
宣旨太监这一解释,又是解释了册封宋熹之完全是太后娘娘的意思,也算是粉碎了所有可能出现的谣言。
宋熹之对着太监淡淡一笑:“太后娘娘的挂念,微臣心中感激不尽。”
太监欣慰的点了点头:“五日之后,太后娘娘便是要去京郊的华清行宫小住一阵,到时候郡主便去与太后相伴吧!”
宋熹之和太监的话落入了众人的耳畔,期间太后对宋熹之的宠爱和亲昵简直是无异于言表。
让跪在地上的半数人险些是要咬碎了牙龈。
等宣旨的公公带着宫里的仪仗走了,宋熹之缓缓转头,跪在她身后的一众人,才艰难的从地上爬了起来。
宋熹之望向了黄老太君的方向,微微抬了抬眉骨,于是道:“好了,现在圣旨也已经领好了,可以继续回去谈论方才没有完成的事情了。”
宋熹之这话一出,黄氏一族的人又都是浑身一哆嗦。
窝窝囊囊的安定侯此刻能够儿媳妇撑腰,心中也很是得意,他立刻走到了黄老太君的身边,顺着宋熹之的意思,就把人往侯府里面请。
“同安郡主说的没错啊,如今圣旨也领完了,还是继续讨论方才还未讨论完的事情吧!”
黄氏一族的人此刻也不敢嚷嚷了,黄老太君就像是鹌鹑一样,沉默不语的就跟着安定侯往侯府里走。
等一重新回到了那个原来的花厅。
黄老太君看了宋熹之一眼,又是捂着头急忙道:“哎呦,身子老了,不中用,方才在门口跪了那么一会儿,如今就头昏眼花的!”
“老胳膊老腿,哪里都不中用了!”
黄老太君故意这么说,倚老卖老,就是为了不让宋熹之对她下手。
宋熹之张了张嘴,还没有说些什么,站在宋熹之身边的日华神医,此刻便是捏了捏宋熹之的手,又是往前走了几步。
宋熹之感受到了她幽幽的气场,便知道她又是有主意了。
只听日华神医淡淡的道:“哪里不舒服?遇上我算是你走了好运,本座可以给你治疗。”
黄老太君咽了咽口水,便听见安定侯极为上道的开口:“这位便是日月山大名鼎鼎的送子观音,她除了产科是天下一绝,其他各科也是样样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