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这次没带太多吃的,就在车上吃盒饭。
隔天下午两点多才到达漠河,一下火车就感觉到比江城还要刺骨的风迎面吹过来。
时欣然把自已裹得严严实实的和偷地雷的一样,就露出两只眼睛。
谭云骞也不敢要风度,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很容易冻死人的。
两个人戴着棉手闷子,牵手都牵不了,时欣然只好挎着谭云骞的胳膊。
出了火车站,所有人都是只露着眼睛,裹着厚厚的大棉服。
时欣然为了来漠河买的是男土的羽绒服,里面可以多套点衣服。
两个人上了一辆去北红村的小客车。
一路颠颠簸簸快三个小时才到达北红村。
到的时候天早已经黑了。
漠河的冬天下午三点多就黑天。
村子里很安静,偶尔传来几声狗叫,整个村庄被白雪覆盖着。
每家都亮着暖黄的灯光。
谭云骞借着昏黄的光看到很多尖顶的带有俄式风格“木刻楞”小屋。
“这个村子里大概有半数以上的人都有俄国的血统,从这里就能看到对面的苏国,我们先去找个人家住一晚。”
现在的北红村还只是个普通的村子,没有成为旅游胜地,没有旅店和民宿。
没关系,村子里的人很热情,随便找一家借宿就可以。
时欣然领着谭云骞往村子里走,直接去曾经住过的人家。
在一个围着木栅栏的院子门口她停下脚步,院子里有几间尖顶的木屋。
院子里传来狗叫声。
她在门口大声喊,“有人吗?”
连喊了两声,里面走出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黄褐色的头发,深深的眼窝,高高的鼻梁,灰蓝色的眼睛。
看脸就是妥妥的老毛子。
但是身上穿的却是东北农村的花坎肩,胳膊上还戴着套袖。
女人把两只手抄在袖子里,趿拉着棉鞋走到院门口,打开看见两个人一愣,“你们找谁呀?”
时欣然赶紧上前一步,“婶,我们是来旅游的,您这有地方让我们借宿一宿吗?”
女人瞪大眼睛惊讶地看着她,“哎妈呀,上这旅游?大风嚎天有啥可看的?”
“我是摄影师,想拍些风景照片。”
“妈呀,现在树上都光秃秃的有啥可拍的?快进来,外面冷!”
女人热情地把两个人领进院子,院子里其中一间屋子出来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问了句“谁啊?”
女人一摆手,“借宿的,没你事进屋去!”
她又回头和俩人介绍,“那是我大儿子!”
进了屋子,里面跑出来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姑娘,看着也像个毛子孩儿一样,棕黄的头发,卷卷的,梳着两个羊角辫,跑过来抱住女人的大腿。
“这是我家小闺女,赶紧叫人!”
小姑娘眨着一双毛嘟嘟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两个人,“姐姐好,哥哥好!”
“你好呀!你可以叫我然然姐姐,他是骞哥哥。”
时欣然蹲下身,从兜里掏出几颗大白兔奶糖。
小姑娘舔舔嘴没敢接,看向妈妈。
女人赶紧推回去,“哎呦,这么贵的奶糖,可不行!”
时欣然笑了,“没事,拿着吧!”她放到小姑娘的手里。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接过去,甜甜地说了声,“谢谢然然姐姐。”3902
谭云骞看着小姑娘,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和媳妇要是有孩子了会不会也这么可爱。
“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我叫伊娜,今年七岁了。”
女人又介绍自已,“我家男人汉姓汪,你叫我汪婶就行。”
“好,汪婶,麻烦您了!”
汪婶憨厚的一笑,“麻烦啥,出门在外的,来了就是缘分。”
“吃饭没?”
时欣然不好意思笑笑,“还没……”
“我这刚做好了饭,一起吃点!”
“汪婶,我们要在这住一晚,明天再去北极村,加上吃饭您看给你多少钱合适?”
汪婶一摆手,“不用不用,就吃两顿饭要啥钱啊?”
“那不行,我们要吃三顿呢,本来就挺冒昧打扰的,这样吧,我给您二十行吗?”
汪婶吓了一跳,“哪能给那么多呢?三顿饭而已。”
时欣然掏出两张大团结放到汪婶手里,“没事,到时候您给我们做顿好吃的就行。”
汪婶看着钱只抽了一张,“十块就行了!”
“谢谢汪婶。”
“你们进屋上炕暖和着,我再给你们炒几个鸡蛋。”
时欣然拉住她,“婶,不用忙活了,我们带了罐头,一起吃吧!”
谭云骞从包里拿出一个午餐肉罐头,“有点凉,汪婶麻烦给热一下吧!”
这一路早就成冻的了。
现在的铁盒罐头要打开只能用刀将铁盖边缘切开。
汪婶把午餐肉罐头打开,切好放到盘子里,再放到大铁锅里。
“你们从哪来啊?”
“江城。”
“不近便啊!”
“你刚才说要拍啥?”
“拍风景,晚上我们还要出去拍星星。”
汪婶嘟囔一句,“拍星星跑这么远来拍……”
时欣然没法和她解释,她要拍的是星轨,不是哪里都能拍到的。
而且肉眼和相机所呈现的效果也不一样。
当初也是她的一个遗憾。
第181章
星星的轨迹
汪婶把午餐肉温了一下,端上桌。
饭桌之前已经摆好了,上面放着白米面和玉米面两掺的大发糕,一小盆白菜炖土豆,还有一小碗咸菜,没什么好吃的。
汪婶用围裙擦了擦手,“没啥好吃的,你们先将就吃,我明天给你们做点好的。”
“孩子爸去邻村和朋友打猎去了,老二在县里上学,老大成家了自已吃,就剩下我跟小闺女了,想着对付一下……”
时欣然拉着她坐下,“汪婶,没事,我们这也是随便找了个人家借宿,麻烦到您了。”
吃饭时汪婶和伊娜都不去碰那盘午餐肉,还得时欣然给她们夹才吃。
汪婶一个劲儿地拒绝。
时欣然给两个人都夹了好几块,“吃吧,不吃留着明天也不好吃了。”
“一会儿你们就住西屋,我家老二住的,他现在也不在家,刚才我已经把炕烧上了,你们要拍星星,不得晚上拍呀?”
时欣然看下手表,“我们九点来钟出去拍,您给我们留门就行。”
汪婶一咧嘴,“那个时间老冷了,得零下四十多度呢,我给你们找床被子出去裹着。”
“谢谢汪婶!”时欣然知道汪婶热情的很,虽然轮回中她只接触了那么一次,但是却印象深刻。
谭云骞也赶紧表示感谢。
金发碧眼的东北大婶他还是第一次见。
不看脸,说话腔调以及一举一动和农村大婶无异。
汪婶和汪大叔都是俄族后裔。
屋子里的构造也是东北农村和俄式风格相结合。
一进门就是很高的大火炉,带台子的,有点像欧式风格的料理台。
还有壁炉。
这些俄国的后裔到了这边以后就形成了俄罗斯族,很多人还保留着俄式的传统和风情。
饭菜做的不算好吃,但也吃饱了肚子。
吃完饭领着他们进了另一间小屋,铺上炕被,又拿出干净的床单和被罩。
时欣然拦下她,“汪婶,我们自已带了,我来铺吧!”
“行,你们铺,厨房有个装煤的盆子,还有柴火绊子,你们出去要是冷就带着,取个火啥的!”
“谢谢汪婶!”
即使隔了几世,再次来到汪婶家,时欣然还是被她的热情感动。
汪婶出去,谭云骞从行李袋里拿出床单被罩换上。
又铺上枕巾,“你要不要先睡会儿,到时间了我叫你。”
现在才六点多,拍星轨的最佳时间是晚上九点到凌晨四点左右。
要是东北的夏天三点以后就不能拍了。
“好,八点叫我。”坐车也很累,还冷,时欣然折腾的也累了,晚上还要出去挨冻。
炕已经烧热了,她脱了棉裤和棉坎肩,钻被窝里睡一会儿。
她睡觉,谭云骞坐在一边看书,写复习资料。
高中的课程他没学过,即使再聪明自学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八点钟他把时欣然叫醒,用毛巾抹了抹她额头的汗,“消消汗再出去,不然感冒了。”
时欣然坐起身又一头扎进男人的怀里迷瞪了一会儿才开始穿衣服。
这回是真的要全副武装了,线裤、带绒的秋裤、护膝、外面再穿上厚厚的大棉裤。
上身也是,线衣、带绒秋衣、夹袄、棉坎肩,最后再套上一大号羽绒服。
脚上套上毛袜子,还要再加一层棉袜套,最后再穿上厚厚的大码棉军勾。
头上是厚厚的棉军帽。
两个人穿完都笑了,比之前更像狗熊了,直接胖了好几号。
时欣然扛着三脚架,背着相机。
谭云骞拿绳子将棉被捆好背在后背,手里端着盆子,盆里装着柴火和煤。
又顺手拿了一个凳子。
汪婶和伊娜早已经睡了。
两个人轻手轻脚的出门,村子里很安静了。
天气冷,大家再为了省电,都早早睡下了。
北红村三面环山,地处大兴安岭最北部的山脉之中,想拍山脉是很容易的。
两个人像是大狗熊一样笨拙的前行,速度很慢。
村子里很黑,今晚的月亮也只是个小月牙,要不是拿着手电根本分不清方向。
一直走到村子中间,才停下。
时欣然架好相机,测了下光,调好角度。
她拍的是带着尖顶小屋和前方山林群的星轨。
所谓星轨就是星星在夜空中移动所留下的光的轨迹,肉眼是无法看出星轨的,只能通过拍摄成像。
曝光时间越长,拍出来的轨迹线也越长。
整个曝光过程中星星是在不停移动的。
地球自转很慢,每二十四小时才转动一圈,每一小时转动15度角。
现在的老胶片机长时间曝光是件很累人的事,无法定时。
要长时间按住快门,设置两个小时就要按住两小时,手不能挪开。
时欣然安装了快门线,但是现在的快门线也需要人工控制,定不了时。
但老胶片相机也不是没有优点,电池扛用,能支持长时间曝光,而且不会烫得厉害影响画面效果。
“使用b门设置一个长时间的曝光,一会儿我要曝光两小时……”
她给谭云骞讲解着,这家伙要一雪前耻,没事就讨教。
“一会儿我来按着快门!”谭云骞把棉被披在她身上。
时欣然看着他,“要两个小时不能动呢!”
谭云骞笑笑,用脑袋顶了顶她的头,“没事,我来,你冷了还可以跑一跑,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
快门一旦按下就和上刑一样,右手要在两个小时之内保持同一个姿势,一旦松开就会提前曝光。
时欣然给他来了一个熊抱,笑着和他顶了顶脑门儿,“那一会儿就辛苦你了!”
现在的国内没有那么多的光污染,也就是说少有彻夜不息的各种灯光,也没有大气污染,在哪都可以拍出好看的星轨。
但是北红村的天空更加澄净,特别是在冬季。
还有她想要的山林和风情小屋,所以才选择了这里。
两个人做好准备,点上了火盆放在脚边可以取暖。
棉手闷子是特制的,让王奶奶做的,有拉链,可以将快门的圆球球伸进手套里,不然戴上棉手闷和熊掌一样根本按不住快门。
第182章
城里人真会玩
谭云骞坐在椅子上,按住快门,时欣然把棉被披在身上,再从后面抱住他,用棉被将两个人紧紧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