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岑鸢时云兴唐氏 本章:第171章

    云起书院这几月的学子人数暴涨,已不是往日全数出马都只有十几个人的惨淡景象。

    现在出行,代表的是云起书院的脸面,得挑长相举止皆优者。

    霍十五几人还制作了“云起书院”的牌子,让人举着游行。

    坐在马车里压轴出行的时云起刚掀帘探头去看云起书院的队伍,就听不知哪里喊了一句“时云起”,然后长街上此起彼伏的人喊着“时云起”。

    声音里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时云起虽不是状元,可他已经是万千学子仰望的传奇。

    只要他一出现,那场碾压斗试就会点燃万千学子的热血。

    事隔几月,就连嫉妒他的人也渐渐消了声。

    他,就是人们心目中认定的状元郎。

    正在赶路的肖长乐如果看到这场景,心里必定会想:终究我只是个捡漏的状元郎啊!

    时云起今日是和夫人魏采菱一起来的,他们用的是关系户名额。

    魏采菱着了男装,来看小姑子开课,心情激动,无以言表。

    真是恍如隔世啊!

    她早前还做梦被人逼死,短短几个月,她不止嫁得如意郎君,成了建安侯府的当家主母,还出入贡院好几回了。

    她能有这样的生活,全靠着小姑子时安夏。

    这会子时安夏的马车从贡院的特殊通道进入,隔绝了长街上的喧嚣。

    一身书童打扮的北茴从马车上下来,撩起帘子,“姑娘,到了。”

    时安夏轻轻“嗯”一声,将手放在北茴手里,轻巧下了马车。

    她今日为了出行方便,特意穿了男装,打扮得十分利落干净。

    她脂粉未施,瓷白细腻的肌肤看起来水润通透。

    岑鸢吩咐荆三将马车上的东西卸下来,一起去了东楼。

    离开课还有大约一炷香的时间,东楼里已经坐满了人。

    位置是事先礼部就排好的。

    前排是黄家人;后面是大儒,再后面是官员,教谕和学子,最后面就是关系户了。

    比如时云起夫妇,陆桑榆,时云清等人都是走后门进来听课的。

    所有人席地而坐,面前放着一个矮几。

    岑鸢带着荆三进了东楼,和时云起一起把他带来的东西分发下去。

    那是一摞册子,每人发一本。

    册子上,是时安夏用“和书字体”誊抄明德帝少时所写的《北望》一文。

    在此之前,北翼更多的是用拓印印刷术或者雕版印刷术。这一次,岑鸢使用了活字印刷术。

    册子发完,最后一排便是又来了个特殊关系户。

    他一来,所有人扭头一瞧之下,都赶紧起身准备跪迎。

    那个特殊关系户自然是明德帝了。

    明德帝抬手制止,“都坐回座位去。今日只有师生,没有君臣。我也是来当学生的。”

    他用的是“我”,不是朕。

    所有人都激动得发抖。

    除了是刚才看到“和书”字体的激动,还有能跟明德帝成为同窗的激动。

    明德帝也激动啊,翻着手里册子。

    那是他的《北望》!

    那每一个字,都是他的青春和热血!

    如今,他的南瓜……不是,他的海晏公主竟然誊写了他的《北望》。

    就,很骄傲!

    从这字里行间里,他看到了年少的自己。

    一如正走进来身着男装的时安夏!

    那样小小一个人儿,聪明,谦逊,心有大爱。

    这要是他的亲生女儿得多让人高兴啊!

    在时安夏走进东楼院室时,席地而坐的人全都肃然起立,纷纷抱拳至额头,躬身行礼,“先生好。”

    每个人心中都不能平静,澎湃着一种久违的庄严肃穆。

    时安夏也抱拳至额头,躬身回礼,“请坐。”

    众人看得清楚,先生回的不是先生揖礼,同样是学生对老师的礼仪。

    第376章

    田白大将军

    在北翼,师生礼仪很复杂。

    但今日这堂课十分特殊,礼部特地跟在座师生都确认过,礼仪以最简为宜。

    是以学生以抱拳至额作揖行礼,先生抱拳至胸口以下作揖还礼。

    只是时安夏仍旧选择了学生礼,放弃了先生礼。

    她行完礼,待众人落座,这才微微一笑也盘腿而坐,“今日要论和书字体,还不能单论和书字体,得从北翼元和帝时期的怀勇大将军说起。”

    她檀口一启,配上通身大气端方的气质,便是令人收摄起散漫的心思,都凝神静气听她讲话。

    她字正腔圆,又故意压低了声线,使声音没那么纤柔稚气,“都道黄万千老先生家学渊源,祖上也是名流雅士,大儒云集。却鲜少有人知道,这位怀勇大将军其实也是黄家儿郎。”

    短短几句话,旁人倒没什么震惊的感受,可黄家一众人却个个眼眶湿润。

    尽管这些信息早就从孤本里知道了,但由先生的嘴说出来,让世人皆知,那种激荡的心情无以言表。

    他们黄家祖上也是出过武将,出过大将军的!

    时安夏继续讲述,“怀勇大将军原本姓黄,名皑承,字明锐。”

    仿佛是知道下面人的反应,她便停顿下来。

    果然有人举手表示疑问,那人是黄醒月。

    他最近正在编撰历史山川文书,正好在史料上看过这位怀勇大将军,跟时安夏讲的完全不一样。

    时安夏便是笑道,“黄大人请讲。”

    黄醒月慌忙站起身。

    人家叫他“黄大人”,他可不敢真的以为自己就是“大人”了。

    时安夏却是微微笑道,“黄大人请坐下说吧,您挡着后面某位大人了。”

    黄醒月下意识扭头一瞧,正好看到明德帝在那笑,吓得赶紧盘膝而坐。

    时安夏这才道,“今日论‘和书’,乃是我与各位之间互相学习。我之所以坐在上首,是因为我碰巧知道得比各位多一点。大家不必拘礼,黄大人请讲出您的疑惑。”

    对方的谦逊有礼,让那些心里仍有点端着的官员大儒们顿时羞愧起来。

    此时,气氛已达融洽。

    黄醒月开口道,“元和帝时期的怀勇大将军姓田,名白。”

    时安夏点点头,“黄大人说得很对,田白大将军,也就是怀勇大将军,正是今日的主角黄皑承。”

    接下来,她简要讲述了黄皑承为何成了田白大将军。

    黄皑承自幼热爱习武,总想做一个救百姓于危难的盖世英雄。这在孤本里有明确表述。

    但元和帝时期,重文轻武。黄家又世代是文人清流,自不能容弃笔从戎者。

    黄皑承被逼着习文,苦恼万分,一气之下,跑了,誓要混出个人样再回黄家。

    他化名田白从军,加入了陈原大将军的队伍,从一个无名小卒做起。

    陈原大将军早年转战各大城池要塞,最后驻守天围边防重镇。

    黄皑承在他麾下屡立战功,花了十五年时间,升为怀勇大将军。

    在离家过程中,他没有一天不在学习,绝对堪称武将里学识最渊博之人。

    且他最擅长的是书法,早年受黄家和外祖徐家的书法影响颇深。

    后来的经历,使他见多识广,广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后,形成了棱角分明,风姿卓绝的独特风格。

    黄皑承随着年纪增长,加上也不是一事无成,开始准备衣锦还乡了。

    他写了封书信回家探路,却并未表明他就是当朝赫赫有名的怀勇大将军。

    他在信里说,这是他自创字体,请家人品鉴。如果可行,他想为此字体取名为“和书”字体。

    取名“和书”字体,是因为他征战半生,方知和平最为可贵。

    黄家人收到信后喜极而泣,且因那字体大气磅礴,线条精妙,使得黄家人认为,这字体堪为国书字体推而广之。

    其实黄家人一直在为北翼的书法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承世代努力,如今见到“和书”字体,欣喜若狂,便是等着黄皑承赶紧归家。

    可黄家人等了一年又一年,都再没等到黄皑承的只言片语,更没等到他衣锦还乡。

    因为自黄皑承寄回第一封家书后,就爆发了“天围之乱”。他和陈原大将军同时在那一役阵亡。

    黄家当时还有人陆续写诗文缅怀“天围之乱”阵亡的英雄,甚至点名道姓赞扬田白大将军被敌人以数万大军围攻于天炉山上,却视死如归,寸步不让,为北翼反攻赢得宝贵时间。

    但黄家人做梦都没想到,那个田白大将军正是他们黄家苦等多年的儿郎黄皑承。

    至于孤本是如何流落在外,差点成了废书,不得而知。还好孤本到处流浪,最终落到了时安夏手中。

    那是黄皑承的亲笔手稿,里面有对和书字体的认真讲解,心得体会,也有对过往经历的描述。

    但他从没明确在孤本里指出,黄家就是每朝每代最著名清流世家的黄家,是以也无人联想至此。

    众人听得唏嘘不已。

    时安夏前世闲来无聊拿孤本来学着练字,后来练着练着上了瘾,便常研究。

    她成为惠正皇太后的时候,在一次宫宴上露了一手,使得黄家后人认出那是“和书”字体。

    她才知那本孤本正是田白大将军也就是黄皑承所写,有黄皑承给黄家的书信为证。

    两相一对应,得出了真相。只可惜黄万千老先生毕生研究和书字体,却没见到孤本。

    她这一世还黄家孤本,比上一世提前了很多年,也算了却黄老先生的愿望。

    接下来,她讲述了和书字体的精髓所在,以及她自己的心得体会。

    黄万千眼含热泪,沉默许久之后,终于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其实先生所写之‘和书’字体,已跟我先祖的字体有了很大出入,且形成更精妙的笔法走向,完全可以作为开山鼻祖,自成一派。”

    那就是更高的成就了,这放在任何人身上,都是巨大诱惑。

    时安夏却是想起黄家那些后起之秀上一世是如何与她一起探讨研究。

    如今更加精妙的笔法走向,又哪里是她一个人的成果?这里面一样有黄家人的心血。

    就现在坐在下面的,有好几位都是以后书法界的名家,以宣传和推广“和书”字体为己任。

    时安夏眉目沉静,淡淡一笑,“若重新命名,我还是会叫它‘和书’,因为我也热爱和平;若在北翼问我‘和书’字体的渊源,我会回答,它出自黄家;若列国问我‘和书’字体的渊源,我会回答,它出自北翼。”

    第377章

    静安茶馆易主

    明德帝不由自主站起身。

    他一起身,所有人都跟着起立。

    时安夏也缓缓站起来。

    明德帝负手而立,目露赞赏,“好孩子,不忘初心,难能可贵!朕自问少时也做不到这样无私。”

    明德帝目光深沉,朝时安夏行了个学生礼。

    当“和书”字体成为北翼国书字体,他这个做皇帝的,自然要带头学起来。

    以后恐怕找时安夏指正的时候很多,这个“先生”她当得起。

    时安夏则回了个晚辈礼。

    所有人也是对时安夏那番话肃然起敬,齐齐行学生礼。

    时安夏仍旧回了个学生礼,意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她从未想过真的要以“先生”自居。只是一步一步走到这里,作为“和书”字体的传承发扬以及推广者,她也当得起这个“先生”。

    众人又齐齐坐回原位,恢复了课堂秩序。

    黄万千及黄家在场之人却没忍住,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只因在此之前,他们有些人还是过于狭隘了。

    有人曾担心时安夏利用黄家的号召力,最后却将“和书”字体占为己有。

    因为和书字体没有人比她写得更好了。

    但见先生目光坦荡澄澈,整个人坐在上方,如一座玉观音,宝相光华。

    她分明娇小,却让人感觉她身上有一种坚定的力量,光芒万丈。

    接下来,时安夏用和书字体现场誊抄诗文。

    她每写一帖字,都会让北茴将字举起来给大家看,并着重讲和书字体的骨架、神韵美感以及精华所在。

    黄万千看着看着,忽然提笔挥墨。

    他写完,却终究觉得差了哪里。

    一张老脸垮下来,时而看刚发的字帖,时而看先生现场书写的字。

    时安夏起身至他身旁,默不作声,看着他继续写。

    只一眼,她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她便娓娓指出问题,甚至亲自示范。

    黄家人都是在黄万千的指导下,修习过和书字体少则十年,多则几十年。

    他们全都围了过来,将黄万千周围堵得水泄不通。

    如此一听,一看,一想,均都醍醐灌顶,全部回到座位上开始习字。

    黄万千怔了片刻后,也再次提笔挥墨。

    他懂了!他懂了!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写的和书字体永远是形在而神不在!

    他向着时安夏行稽首礼,头手至地,深深拜谢。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黄家人见状,均行稽首礼。

    时安夏待他们起身,便也回了自己座位,回了个稽首礼。


如果您喜欢,请把《第一凤女》,方便以后阅读第一凤女第171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第一凤女第171章并对第一凤女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