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你妈妈是个优秀的作家。”云峥含笑着点点头,他也看过叶荞的,她的几本都写得不错。
特别是她的代表作--《我们的热血青春》,更是把那群战士刻画得有血有肉,这本书,还引发了一波参军热潮,是一本正能量很强的书,很可能成为宣传部重点推荐的。
“我们知道了,谢谢二姑父的教导。”大宝和二宝异口同声的跟云峥道谢。
“不客气,我是你们的姑父,以后有机会了多过来玩。”云峥笑着说。
“二姐夫要是有机会,就去东海看看,我们一定扫榻相迎。”叶荞也对云峥发出了邀请,作为政府工作人员,他是有机会去东海的。
“有机会一定去,四弟妹,东海现在的发展怎么样?”云峥问道。
“那边的个体经济的发展可能比这边要好些。”叶荞笑着说,“东海的个体商店已经开遍了大街小巷,但京都好像没有那么热闹。”
“东海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在这方面相对来说更加敏感,而京都,政治气息更加浓厚,也更加传统,不太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所以,个体经济的发展也要慢上一些。”云峥点点头,他是从政的,对这些也有所感觉。
“荞荞,听三婶说,你和几位军嫂以及两个转业军人合伙做了点小生意?效益如何?”陆喜问道。
“当时也是想帮那两位转业军人一把,和几位朋友一起投资,和他们一起合伙开了家杂货铺,卖些从南方进来的电子表等小东西,后来又增了服装,效益还可以。”叶荞笑着点点头。
这两个店子的收益还不错,只不过他们只拿了小部分的利润出来分红,大部分利润用于扩大规模了,不仅服装成了厂家在东海的代理,杂货铺也不再拘泥于卖电子产品和收录机、磁带。
而是向家电方面发展了,放寒假前,李晋已经通过他的战友从南方进了一批彩电和洗衣机回来,销量还不错,特别是彩电,可以说供不应求,到货没几天就那些关系户买走了。
李晋原本给叶荞留了一台彩电,但叶荞嫌弃现在的彩电太贵,就让李晋转卖给了一个关系户,这让李晋感动不已,认为叶荞是为了大局才忍痛让出彩电,为了让他们安心,还说现在的彩电太贵了,她想等彩电降价了再买,反而拿了台洗衣机回去。
他哪里知道,在叶荞的心里,洗衣机比彩电更实用,也更划算。
“看来我们家老四可以躺赢了。”陆喜笑着说,“躺赢”这两个字她还是从她的二嫂刘华那里学来的,而刘华则是从叶荞这里学的,听说这两个字的意思是躺着也能赢。
“他就是太努力了,我倒是希望他能‘咸鱼’一点。”叶荞笑着说。
第444章
叶荞对陆向北才是真爱
“四弟是有理想,有追求的,‘钱’只能让他的物质生活更好一点,但并不是他的追求,所以,让他当‘咸鱼’是不可能。”云峥笑着说。
陆向北是个优秀的军人,他以前的理想是做个出色的兵,现在的理想是为国为民打造出一支钢铁般的队伍,一支随时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当然,这也是很多军人的理想。
“二姐夫说得对,是我太过肤浅了。”叶荞笑着说。
“四弟妹不是肤浅,是关心则乱,向北是你的爱人,你当然希望他能珍视自己,能保重自己,希望他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而不是为了高官厚39去拼命。”云峥认真的说。
他认为叶荞对陆向北的心态才是真爱,而不像某些女人,只希望丈夫拼命往上走,希望丈夫能够高官厚39,封妻荫子,带给自己更好的生活。
“二姐夫说得对,如果四嫂还肤浅,这世上就没有几个人不肤浅了。”陆向全也点点头,他真的很羡慕他四哥,能娶到这么好的妻子,如果自己未来的妻子有四嫂一半好他就满足了。
“老六,你也二十好几了,也该找对象了。”陆喜看着自己的兄弟说。
“我才二十三岁,距离找对象还早。”陆向全摇摇头,他在没有碰到心仪的对象之前是不会结婚的,“再说了,五哥都没有结婚,我着什么急?”
“你五哥也就比你大几个月,他没有结婚不是你不找对象的借口。”陆喜瞪了他一眼说。
“千里姻缘一线牵,也许我很快就能碰到我的真命天女。”陆向全嬉笑着说。
“你就等着吧,到时候变成老光棍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陆喜没好气的说。
“二姐别担心,我就是这辈子不结婚,家里有那么多的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也不缺人给我养老。”陆向全笑着说。
“越来越没正形了,我不跟你说了。”陆喜拿这个弟弟一点办法也没有。
“六弟这么好的小伙子你还怕他娶不到妻子,你真是杞人忧天。”云峥笑着说。
“如果他是别的职业我倒是不担心,但他是个军人,成天待在部队,他们部队又没有几个女兵,他就是长得再帅气,再有本事,没有人看见也是枉然。”陆喜叹了口气说。
他们陆家人都继承了老爷子高大挺拔的身材和老太太昳丽的容颜,长得都不错,而她的几个兄弟中,老六,是除了老四外长得最好的,如果在外面,她还真不愁他找不到对象。
“二姐,你们文工团不是有许多漂亮的姑娘吗?你帮忙找个好的。”叶荞笑着说。
“我倒是想,但是这个臭小子不愿意。”陆喜不满的说。
“二姐他们的文工团在这边,姑娘也在这边上班,我可不想结婚后还要两地分居。”陆向全笑着说。
“那就去军区医院找个医生或者护士,等结婚了就调过去。”陆喜想了想说。
“二姐,你也太想当然了。”陆向全笑着摇摇头。
说话间,就到了准备午饭的时间,陆喜去厨房准备午饭,叶荞也跟着进去帮忙。
“四弟妹,你去外面休息,我来做饭就行。”陆喜怎么好意思让初次上门的弟妹帮忙。
“二姐,我们难得见一面,我给你打下手,也陪你说说话。”叶荞笑着说。
“这样也行。”陆喜想想也是,叶荞跟她家老四结婚好几年了,她们才见面,下次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见面。
“四弟妹,听三婶说你们住的军属区就在海边,你是不是经常去赶海?”陆喜一边淘米一边问道。
“嗯,只要有机会就会去赶海,家里吃的海鲜大都是我们自己从海边抓回来的,寄回来的的海鲜干货也有一部分是自己赶海的收获处理好晒干的。”叶荞点点头。
“你真能干。”陆喜笑着说。
“我也是跟别人学的,开始过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叶荞摇摇头说,“二姐要是有机会,也去东海看看,到时候我带你去赶海,给你做最新鲜的海鲜。”
“好,四弟妹,听说有不少海鲜可以生吃,是不是真的?”陆喜好奇的问。
“三文鱼、海胆、八爪鱼、生蚝、鱼子酱等都可以生吃。”叶荞点点头,她对生吃海鲜不感冒,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她都会做熟了吃。
“嗯,海鲜都带着鱼腥味,生吃,想想都觉得恶心。”陆喜也摇摇头。
“我没有试过,不知道滋味如何。”叶荞笑着说,三文鱼刺身在后世大受人们的追捧,价格更是贵死人,可惜她这辈子还没有见到过三文鱼,不然,她一定要在空间里的小海里养一些,不仅可以自己吃,以后还可以卖个好价钱。
“我们是华国人,有一个华国胃,更加适应熟食。”陆喜也点点头,她也去过西餐厅吃过西餐,看到别人吃那带着血丝的牛排都感到反胃,何况生吃海鲜?
“二姐说得对,吃东西还是按自己的习惯来更好。”叶荞笑着说。
两个人分工合作,一个小时后,一桌丰盛的午饭就端上了桌子。
吃过午饭,又喝了杯茶,叶荞几个就要告辞,陆喜想留他们吃了午饭再走,但听说叶荞下午还要去将军大院录伴奏带就高兴的放行了,临走前还说他们今天晚上也去将军大院看文艺表演:去大院表演的文工团就是她所在的文工团,他们的节目她看得多了,以前是没打算过去的。
“二姐,你们干脆回去吃晚饭吧。”叶荞邀请说。
“不了,下午你二姐夫还要去单位有点事,等我们回去再吃饭就太晚了。”陆喜摇头拒绝,四个老人的作息都很规律,她可不想因为他们家要回去吃个饭而破坏了他们的作息。
“那你们早点过去。”叶荞知道她的顾虑,也不再劝了。
“好,我们吃了饭就过去,保证在表演开始前到。”陆喜点点头。
“要不,让云珣几个跟我们先过去?”叶荞看着还在带着两小玩耍的云珣兄妹说。
“行,云珣几个跟你们一起走,也免得坐自行车冷。”陆喜爽快的点点头,又吩咐云珣几个去准备。
第445章
拍案叫绝
云珣他们听说可以跟着四舅妈他们回大院,都很高兴,连忙去做准备。
回到大院,下了车,五个孩子就跑进了屋。
寒暄过后,叶荞跟几个长辈和两了一声就要去隔壁的将军大院。
“四嫂,要不要我陪你过去?”陆向全想到叶荞还是前年在将军大院过了个年,对那边应该不熟悉,就要陪着她过去。
“不用,杨处长肯定安排好了,你在家里帮忙看着点几个孩子就行。”叶荞婉拒,开玩笑,家里五个孩子,几个老人怎么奈得何?
“那我送你过去,马上就回来。”陆向全坚持要送她。
“那行吧。”叶荞只好点点头。
陆向全把叶荞送到将军大院的事务处,又把她交给杨处长,并且再三交代杨处长照顾好她才回了大院。
“叶荞同志,已经准备好了,我们过去吧。”杨处长把叶荞请进了录音室。
录音室里不仅有录音设备,有她指定的几种乐器,还有几个乐师。
叶荞跟录音师和几位乐师打了招呼后,把自己写的乐谱拿了出来,让几个乐师熟悉:这两年她已经学会了五线谱,拿出来的乐谱自然也不是简谱了。
几位乐师以前都是歌舞团的优秀乐师,退休后才来这边的合唱团帮忙,水平自然是不错的,他们看到乐谱后都拍案叫绝。
“《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朴实真挚,旋律优美动人,两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人们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国人和生他养他的祖国的血肉联系,这首歌写得太好了,小姑娘,这是你的作品?”一位二胡大师高兴的说。
“老先生过奖了,我只是以歌曲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情感,只是有感而发。”叶荞谦虚的说。
“好一个有感而发,果然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也只有从心底里热爱我们的祖国,才能写出这么好的词曲。”另一位大师拍手叫好。
叶荞被他们说得对无地自容,这可是张藜老师作词,秦咏诚老师作曲,李谷一老师演唱的金曲,她只是想把这么好的歌曲搬到这个世界而已,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多的赞扬,这让她心虚不已。
“这就是叶荞同志,她今天晚上打算上台演唱这首歌,所以,还请大家辛苦点,把伴奏弄出来。”杨处长笑着说。
“行,我们练习一下,再录制。”几个人连连点头,“只不过弹琵琶的老陈生病了,小杨,你还得去找个人来弹琵琶。”
“我自己来弹琵琶。”叶荞笑着,并且顺手就拿起了旁边的琵琶,她轻轻的拨了拨几个琴弦,试了试音,然后再跟着大家一起练习了起来,经过一个下午的练习,他们在五点前终于把伴奏带录好了。
叶荞告别杨处长和几位乐师,回到大院,李小梅和小吴已经在厨房准备晚饭了:晚上要看表演,四位老人一致决定要早点吃饭,好早点去礼堂。
叶荞跟几位长辈和几个孩子打个招呼后就去厨房帮忙了。
“吴姐,李姐,今天晚上吃什么菜?”叶荞看到她们一个在洗菜,一个在切菜,便问道。
“油焖大虾、葱烧海参、辣子鸡、酸辣肥肠、清炒莴笋丝、凉拌菠菜和老鸭笋干汤,老鸭笋干汤已经炖好了。”李小梅笑着说。
这大冬天,京都的蔬菜特别少,除了白菜萝卜就是土豆,如果不是他们从东海用泡沫箱子带了两箱蔬菜过来,还真不知道做什么菜。
“我来炒菜。”说完,她就站到灶台前,起锅炒菜。
吃完饭,在客厅里坐了一会,等陆爸和陆喜两口子过来后,他们一家人朝将军大院走去:至于陆妈则因为有工作,已经跟着文工团一起去了隔壁。
“老陆,你们舍得过来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爷子走过来乐呵呵的说。
“我们就住在隔壁的院子里,有什么舍不得回来的?倒是你,怎么舍得回来了?”陆老爷子不满的说,他们才搬过去几天?好像自己离开了许久似的,倒是老陈,一年有大半年住在他儿子那里。
“几个孙子孙女都结婚生子了,那边的房子又小,大家回来过个年都挤得不行,我们就搬过来了。”老爷子笑了笑,又看了看叶荞,“这是你家小四的媳妇?”
“嗯,是我家向北的爱人。”陆老爷子点点头,他是南方人,媳妇是儿子的妻子,对妻子的昵称则是老婆,所以他特别强调了叶荞是陆向北的爱人。
“你家小四好像在东海吧?回来过年了?”陈老爷子点点头。
“没有,他没有时间回来,我家孙媳妇带着孩子们回来陪我们过年,荞荞,这位是爷爷的战友陈老爷子,你喊陈爷爷。”
“陈爷爷好,我是叶荞。”叶荞微笑着跟他问好。
“真是个好孩子,陆小四不能回来,你愿意带着孩子们回来陪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有心了。”陈老爷子笑着说,“你在哪里工作?”
“我家孙媳妇在东海大学念书,还要两年才能毕业。”陆老爷子抢先回答。
“原来还是位大学生呀,很不错。”陈老爷子点点头。
“老陈,你们以后打算常住这边?”陆老太太问道。
“嗯,所以,过完年早点搬过来,我们串门也近些。”陈老爷子点点头。
“我们就住在隔壁的院子,搬不搬过来都没关系,你想串门也就是多走几步,还可以和老楚多下几盘棋。”陆老爷子笑着说,他们住在楚家蛮好的,儿子和儿媳妇回来了也不用两边跑。
“老陆说得对,你想串门了就过去,我们扫榻以待。”楚老爷子也乐呵呵的说。
“你们两亲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和谐。”陈老爷子笑着点点头。
说话间,就走进了礼堂,陈老爷子去找他的家人,叶荞他们跟着陆老爷子找了个相对空爽的地方坐了下来。
“荞荞,你的节目在什么时候?”陆爸问道。
“我是大院的代表,节目安排在中间,现在还早。”叶荞回答说,下午录完伴奏带后杨处长把节目单给了她,好让她做准备。
“荞荞,你要去后台化妆吗?”陆喜问道。
“我待会再去后台化妆。”叶荞点点头。
第446章
我和我的祖国
“到时候我陪你一起去。”陆喜怕她不会化妆,就打算跟过去帮她化妆。
“那就谢谢二姐了。”叶荞点点头,她知道她的意思,她虽然知道化妆,但也不会把别人的好意往外推。
晚会很快就开始了,开场就是大院合唱团表演的大合唱《我的祖国》,合唱团的人虽然都是些退了休的爷爷奶奶,但一个个都中气十足,加上舞台效果,看起来大气磅礴,一点也不像业余选手。
叶荞又看了几个歌舞节目,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才和陆喜一起去了后台。
“荞荞,陆喜,跟我走。”陆妈看到她们就迎了上来。
“楚团长,这位美女是谁呀?”一个穿着军装的青年女子调皮的问。
“这是我的小儿媳妇叶荞同志,她今天是大院的军属代表,她很少登台演出,如果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陆妈介绍了一下叶荞。
“大家好,我是叶荞,初来乍到,还请大家多多关照。”叶荞也笑着跟大家打招呼。
“我们都知道楚团长的小儿媳妇是个才女,没想到还是个美女。”青年女子调皮的说。
“还真是美貌与智慧并存,陆师长的福气也太好了。”她旁边的一个女孩子附和说。
“美女配英雄,叶荞同志跟陆师长还真是绝配。”一个女子笑嘻嘻的说。
“行了,大家都去做准备吧,我带着叶荞去化妆。”陆妈听到大家叽叽喳喳的赞扬,虽然心里很慰贴,但还是大手一挥,让大家都散了。
陆妈带着她们去了化妆室,叶荞先去旁边的更衣室换了一条红色的金丝绒长袖连衣裙,套上大衣走进化妆间,陆喜和陆妈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这衣服真好看,荞荞,这裙子在哪里买的?”陆喜看到她身上的连衣裙,眼里闪过惊艳。
“我自己做的。”叶荞笑着说,这裙子还是她前世做任务时为了参加某个晚宴而准备的,这衣服又不适合平时穿,只穿了一次就收了起来,今天要登台表演,她又没有演出服,便拿出来应个急。
“手艺真好。”陆喜对她比了个大拇指。
“昨天晚上临时做的,做工有点粗糙。”叶荞笑着摇摇头。
“昨天晚上借你外婆的缝纫机,是为了做裙子?”陆妈笑着问道。
“嗯,这块布料还是向北无意间收进行李袋中的,没想到还派上了用场。”叶荞笑着说。
“运气不错,荞荞,我来给你化妆吧。”陆喜让叶荞坐到椅子上,拿出化妆品准备给她化妆。
“二姐,你陪我妈聊天就好,我自己来。”叶荞拿出梳子和发夹,迅速把头发盘好,然后再给自己化了个舞台妆。
看到叶荞只用短短的几分钟就打扮好了,那妆容优雅又不失美丽,清新而又自然,一点化妆的痕迹都看不出来,比文工团专业的化妆师化得还要好。
“荞荞,你这化妆的手艺也太好了,如果不是全程在这里看着,我们都不相信你化过妆了。”陆喜惊讶的说。
“这个很简单,二姐要是喜欢,我可以教你。”叶荞笑着说,她前世要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化妆术是必修课,舞台妆,在她的眼里最简单不过了。
“好,正月里我还有几天假,到时候搬过来,跟着荞荞好好学习,过两年唱不动了还可以改行做化妆师。”陆喜连连点点头,如果她能把荞荞的化妆技术学好,以后就不用别人化妆了。
“二姐,今天你有节目吗?”叶荞问道,她记得陆喜也是文工团的,只不过她不知道她是哪个文工团的。
“我这几天嗓子不舒服,就不上台了。”陆喜摇摇头,前几天下部队演出,回来的时候碰到了暴风雪,被阻在了半道上半宿,一车人都被冻出了重感冒,团里无奈之下只能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回家休息,不然,她也不可能这么悠闲。
“是不是感冒了?好些了没有?”叶荞问道。
“是感冒了,现在已经好很多了。”陆喜点点头。
“楚团长,吴队长找您。”这时,一个小战士走过来对着陆妈轻声说。
“我知道了,你去吧。”陆妈点点头。
“妈妈,你去忙吧,二姐,你出去看表演吧,我自己留在这里就行。”叶荞笑着说。
“我走了,我就在后台,有事就喊我。”陆妈有事要忙,交代两句就匆匆的走了。
“荞荞,我在这里陪你。”陆喜不放心把她一个人留在这里,打算留下来陪她。
“二姐,你放心吧,我并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今天是个难得的机会,出去陪姐夫和孩子们看表演吧。”叶荞把她推了出去。
“有事一定要去找三婶,千万别自己扛。”陆喜看到她的坚持,又知道她武艺高强,应该有自保的能力,而且她三婶也在,交代两句就走了。
送走陆喜,叶荞回到后台,找了个角落坐了下来,等待上台。
“叶荞同志,你好,我是杨晨,是文工团的报幕员。”那个问陆妈她是谁的女孩子走过来微笑着说。
“你好。”叶荞笑着对她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