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杨处长的邀请
“表姐,我不想再给人去当牛做马,到头来却一无所有。”李小梅摇摇头,她的婚姻带给了她太多的伤害,她没有了再走进婚姻生活的勇气。
“你不想生一个自己的孩子吗?”小吴问道。
“我已经快四十岁了,已经很难受孕了,就是能生也会去掉半条命,我不想再挣扎了。”李小梅摇摇头。
“没有一男半女,老了以后连个依靠都没有,以后怎么办?”小吴担心的问。
“表姐,我现在只想多赚点钱,以后谁给我养老,钱就给谁,如果没有人给我养老,我就住养老院。”李小梅想了想说。
“养老院哪有自己的儿女照顾得好?”小吴不赞同的说。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我命不好,连自己的孩子都留不住?”李小梅想起她那个苦命了儿子,眼泪就控制不住的掉了下来:如果不是她没有本事让他吃好穿好,孩子的身体也不会那么弱,也不会掉进水里就爬不上来,早早的死于非命。
“以前的事就别想了,好好过好现在的日子吧,你实在不想再走一家,就好好帮四少夫人看好孩子,打理好家事,她以后不会亏待你的。”小吴叹了口气。
“我知道,谢谢表姐,如果不是你,我还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李小梅含泪点点头:叶荞是她见过和听过的最好的东家,她一定要好好工作,争取这辈子都留在陆家工作。
叶荞不知道李小梅的想法,他们看完新闻联播,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话,这时,院门被敲响了,陆向全起身去开门,很快他就带着将军大院事务处的处长走了进来。
“几位首长好,打扰了。”杨处长不好意思的说。
“杨处长,请坐。”请他坐下后,叶荞便去倒茶水。
“小杨,有事吗?”陆老爷子知道他无事不登三宝殿,便问道。
“老首长,是这么回事,明天晚上文工团的来大院进行慰问演出,我们大院也想出两个节目,我们知道您的孙媳妇叶荞不仅能写词谱曲,还能歌善舞,我们想请她代表我们大院出个节目。”杨处长知道几位首长都是直爽的人,便说明了来意。
“大院里还有一个什么节目?”陆老爷子问道。
“还有一个是由大院合唱团演出的大合唱。”杨处长也不瞒他,其实陆老太太也是合唱团中的一员,只不过因为年纪偏大,冬天的天气太冷,地上又有积雪,踩上去很容易摔跤,老太太和大院里几位年龄差不多的老太太一样,不再参加合唱团的活动,这次的合唱自然也没有她。
“荞荞,你的意思呢?”陆老爷了问叶荞。
“杨处长想让我唱什么歌?我以前唱的《红梅赞》和《东西南北兵》文工团应该有人唱。”叶荞问道:今年建军节的时候,军区文工团去部队那边演出,部队让她代表军嫂上台表演节目。
因为《红梅赞》已经上了文工团的节目名单,部队的领导也想让她唱首新歌,她便把前世宋老师唱的《东西南北兵》搬了过来,得到了部队官兵的热烈欢迎,然后把她免费授权给了部队的文工团演唱。
“叶荞同志手里有没有新的歌曲?”杨处长小心的问。
“歌曲倒是有,但没有伴奏带。”叶荞想了想说,这个世界的文化跟前世有着不少的差异,前世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和经典歌曲这个世界都没有,她随时都可以搬过来。
“可以临时录制吗?”杨处长问道。
“我这边没有录音设备,也没有乐器。”叶荞摇摇头。
“我们那边有录音设备和乐器,懂乐器的人也有不少,叶荞同志如果方便的话,明天可以去我们那边录伴奏带。”杨处长笑着说。
“行,我明天下午过去。”叶荞想到明天上午要去陆喜那边,只能下午再过去。
“叶荞同志,需要哪些乐器?我好早点做准备。”
“需要琵琶、二胡、古筝、唢呐等,如果有钢琴、小提琴和长笛就更好了。”叶荞想了想说,前世的这首歌用多种乐器伴奏,包括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但事物处不一定有这些乐器,她只能有什么用什么。
“我们这边没有西洋乐器,民族乐器倒是齐全。”杨处长不好意思的说。
“那就麻烦杨处长给我准备琵琶、二胡、古筝、唢呐和手风琴。”叶荞点点头,改革开放的时间还短,事务处又不是真正的歌舞团,只有一个由离退休老人组成的业余合唱团,而且还是自娱自乐的玩票性质,能有这些乐器已经很好了。
“好,我一定给你准备好。”杨处长点点头。
办好了正事,杨处长又和陆老爷子几个聊了几句家常就告辞了。
“荞荞,你明天又要唱新歌?”陆妈高兴的问道。
“妈妈,我这也是没办法,我会唱的歌大都在文工团的曲目上,别的歌我又不会唱,只能自己写歌了。”叶荞无奈的说。
“荞荞,你的歌曲写好了吗?要不要现在回房去写?”陆妈关心的问。
“我心里有数,等下上去写出来的就行了。”叶荞笑着点点头。
“明天我们就可以亲眼看到四嫂登台表演了。”陆向全高兴的说,他也听过《红梅赞》和《东西南北兵》这两首歌,但没有听到过他家四嫂的原唱,这让他多多少少有点遗憾,没想到这个遗憾明天就能弥补了。
“我没有舞台表演的经验,如果表现不好,六弟可不要笑话我哦。”叶荞也笑着说。
“不会,不会,我怎么可能会笑话四嫂?让我四哥知道了还不打得我生活不能自理。”陆向全连忙说。
“嗯,我们明天也要去听听我们家荞荞的演唱。”楚老太太也笑着说,他们虽然不是将军大院的人,但他们的地位摆在这里,明天的文艺晚会也不会把他们拒之门外,反而会给他们一个很好的位置。
“明天我们一起去。”楚老爷子也点点头。
“嫂子,你能不给我几本签名的?”陆向全想起自己的战友交给自己的任务,连忙问道。
第441章
忠孝不能两全
“我没有带书过来,如果你想要签名的书本,哪天去书店买几本过来我帮你签名。”叶荞点点头。
“我明天下午就去买,四嫂,你知道吗?我很多战友都是你的书迷,特别是那本《我们的热血青春》,几乎没有人不喜欢的。”说起书本,陆向全看着叶荞的眼里闪着星星:他的四嫂是他的战友们最喜欢的作家,那些人知道春天的小雨是他的嫂子后,一个个都羡慕不已。
“是我的荣幸。”叶荞笑着说。
“荞荞的书确实写得很好,特别是那本《我们的热血青春》,从战士们的日常生活、训练和任务入笔,不仅写出了战士们的家国情怀。”
“而且把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翻开书本,好像看到了战士们在军营里的生活,训练,看到了他们为了保家卫国,与敌人斗智斗勇,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战士们都能从中看到自己和战友的影子,很容易就能产生共情。”陆爸也点点头。
这本书他也看了,而且看了不只一遍,当然,这本书,也给他引来了一大波羡慕嫉妒恨:那些老战友,老朋友知道春天的小雨是他的小儿媳妇后,一个个都说他家向北捡到宝了。
“这本书的确写得很好。”楚老爷子也点点头,然后又问道,“荞荞,你想不想去出版社或者报社工作?”
“我现在还没有考虑,但趋向于当老师,那样有更多的私人时间用来创作和陪伴孩子们。”叶荞想了想说,“外公有什么建议吗?”
“当老师挺好的。”楚老爷子觉得老师是个很好的职业,特别是他的外孙是个军人的情况下,荞荞当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在部队照顾家庭和向北。
“我之所以问你想不想去出版社或者报社工作,是前些日子碰到了一个在京都出版社工作的校友,他说如果你有去出版社工作的意向,就想请你去他们的出版社。”
“至于报社,就是军报的杨社长知道荞荞是陆家的孙媳妇后,找到了老陆,想让荞荞去报社工作,还说编辑和记者都可以,并且可以派你常驻东海军区,荞荞和向北也不用两地分居。”
“我下个学期才大三,现在距离择业还早,这事以后再说。”叶荞想了想说。
“对,我们荞荞有本事,想要的人多了去,我们慢慢考虑。”陆老太太点点头,表示现在还不急。
“四嫂的歌唱得那么好,去文工团也不错,那样还能让更多的战士听到你的歌。”陆向全笑着说,如果他家四嫂去文工团,也许他就能偶尔看到她登台表演。
“文工团也不错,就是不唱歌,也可以当做曲人,那样就自由多了。”陆妈连连点头,文工团那些有点名气的词曲作家,只要不是特殊情况,是不需要坐班的,还可以以采风的名义全国各地找素材和灵感,不仅自由度高,多出去走走,了解了解各地的风土民情,对她搞创作也很有好处。
“对,这个职业也很好,比教师更自由,只要能拿得出好的作品,一年到头都可以不用上班,那样向北不管调到了哪里,你都不需要调动工作。”陆老太太也连连点头,她认为叶荞既能填词,又能谱曲,不用跟别人合作,去文工团工作最好不过了。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叶荞点点头,陆妈的话给她打开了一扇门:她以前没有了解过这方面的工作,自然也想不到这些。
“好好考虑吧,你做什么,我们都支持。”陆爸也点点头,叶荞的优秀,给了她很多的选择,这让他很欣慰。
说话间就快到了几位老人休息的时间,他们都很自觉的回了房。
“荞荞,你也带着孩子们回房吧。”陆妈看到两个孙子都打起了哈欠,便催叶荞也回房休息。
“大宝,二宝,跟爷爷奶奶睡好不好?”叶荞正要带两小上楼,陆爸拉着大宝和二宝的手问道。
“好。”大宝和二宝看到妈妈点了头,便高兴的答应了。
“我们也上楼休息了,向全,你也早点休息吧。”陆爸一手牵着一个孩子上了楼。
“知道了,我把这个节目看完就去休息。”陆向全也点头答应,他难得看一次电视,想要过把瘾。
叶荞回到屋里,从空间里拿出纸笔,把《我和我的祖国》的词曲写出来并誊抄了几份,才闪身进了空间,把空间打理好,又练了两个小时的《锻神诀》才出来上床休息。
隔日,叶荞一大早就起床了,洗漱后下楼晨练。
“四嫂,早。”叶荞在院子里打拳的时候,陆向全也起来晨练了,看到叶荞连忙打招呼。
“六弟,早。”叶荞对他点了点头。
“四嫂这是晨练?”
“嗯,打一路拳活动活动筋骨,六弟,你也是起来晨练?”
“嗯,早训是我们的日常,没想到四嫂起得这么早。”陆向全一边热身一边说道。
“习惯使然,不过这边的冬天有点冷,我还有点不适应。”叶荞笑着说。
“慢慢适应吧,四哥迟早会调回来的。”陆向全笑着说,以他四哥的升迁速度,迟早会回到京都,担任更高的职务。
“在外面也挺好的,只不过不能在长辈面前尽孝有点遗憾。”叶荞笑着说,相对于京都,她更喜欢东海和湘省的气候。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那是没有办法的事。”陆向全认真的说,做为军人,他们要为国尽忠,就不能陪在父母身边尽孝了。
叶荞晨练完,两小跑了出来,后面还跟着陆爸。
“荞荞,两个孩子都起得这么早吗?”陆爸看着两个孙子乖乖的站到了叶荞面前,便问道。
“嗯,他们六点要练拳。”叶荞点点头。
“这么小就开始练武了?”陆爸惊讶的问。
“他们自己的要求。”叶荞点点头,然后让他们自己练习。
两小站在院子里,一招一式的打起了拳,陆爸看到了他们打拳时那熟练的样子就知道他们的练习时间不短了:“荞荞,他们练习多久了?”
“他们练了一年多了。”叶荞把两小的情况简单的告诉了陆爸。
第442章
初见陆喜
“好,好,好,荞荞,辛苦你了。”陆爸高兴得直点头,他知道两个孙子优秀,没想到这么优秀:在他的眼里,能自律、能吃苦的孩子就是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他家这两个孙子,不但资质好,还自律,能吃苦,又有叶荞这么优秀的母亲教导,以后肯定差不了。
“不辛苦,应该的。”叶荞笑着摇摇头,然后站在陆爸身边看着两小练拳。
“四嫂,这是你们家的叶家拳?”早训完的陆向全也站到了叶荞身边。
“不是,叶家拳的威力没有这么大,这是我小时候跟一个游方郎中学的,我觉得更适合孩子们,就教给他们了。”叶荞摇摇头。
她觉得两小有了元气拳就够了,暂时没有教他们叶家拳,如果他们以后想学再教也不迟,不想学就算了。
至于陆家,陆老爷子从小父母双亡,靠着父母留下的几亩薄田过日子,根本就没有什么家传武术,只是年轻的时候,在山里砍柴时,救了一个摔伤的道士,并且把他送回了后山的道观,道士为了报答他,便教了他一套名为无影拳的武技。
后来倭国入侵,他就告别那个道士和乡亲,跟着一个在他们村子里养伤的军人走了,进了部队,他靠着这套武技以及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很快就在部队里崭露头角,后来更是成为了军中有名的猛将。
当然,他也吃水不忘挖井人,革命胜利后他也曾回过村子,想要回报那个道士,只不过那个道士早已不知去向,而那个村子,早在几年前,被一场百年难遇的洪水给淹灭了,村子里的人在道士的警示下出去避祸了。
洪水虽然退了,但那个小山村本就贫瘠,走出去了的人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就没有几个人回去了,新华国成立后,政府迁了一部分人过去,但里面并没有老爷子的至交好友,他只能在祭奠了父母祖先后遗憾而回。
他也把这套武技教给了他的子孙,这套武技也算是他们陆家的家传武术,只不过这套武术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孩子至少要满了五周岁才能练习,所以,两小还没有接触过。
“这的确是一套很好的拳术。”陆爸看着两小打了一路拳,也点了点头,这套拳术应该比那位师祖(陆老爷子从心底里认为那位道士是自己的师父,自然也是他陆爸兄弟几个的师祖)的那套无影拳还要高级。
叶荞的这套元气拳讲究的力道,而无影拳讲究的速度,如果能把两者结合起来,威力应该更大。
“我先让他们练习这套拳,等他们年纪大些,再让向北教他们无影拳。”叶荞笑着说。
“这样的安排很好。”陆爸也笑着点点头。
两小练完拳,叶荞带着他们回房洗澡,又带着他们读了一个小时的书,快要开饭了才下楼。
吃过早饭,叶荞带着礼物和孩子,跟着陆向全去陆喜家做客。
陆喜的男人是从政的,现在是京都市南区的副区长,陆喜一家子也住在区政府的家属院,从西到南有二十几公里,路上有些地方还结了冰,车子开得很慢,半个多小时后才到达目的地。
敲开云家的大门,几个孩子看到是陆向全,都高兴的迎了上来:“小舅舅来了,快请进。”
“二姐,二姐夫。”陆向全带着叶荞母子进了门,“这是四嫂叶荞,这是大宝和二宝,四嫂,这是二姐陆喜、二姐夫云峥,这是二姐他们的孩子,老大云珣,老二云琳,老三云琛。”
“四弟妹,大宝,二宝,我们终于见面了。”陆喜高兴的给了叶荞一个拥抱,又抱着大宝和二宝亲了又亲。
“四弟妹,大宝,二宝,快请坐。”云峥微笑着把他们让进了屋,然后再去倒茶水和拿糖果。
“二姐好,二姐夫好。”叶荞被羞红了脸,她没想到陆喜这么热情,“几位宝贝好。”
“二姑妈好,二姑父好,哥哥姐姐们好,我是陆景言。”
“二姑妈好,二姑父好,哥哥姐姐们好,我是陆景行。”
“四舅妈好,我是云琳四舅妈,你好漂亮,大宝,二宝,你们长得好可爱。”老二云琳是个女孩子,看着叶荞和两小满是星星眼:四舅妈是她见过的长得最漂亮的女孩子,两个弟弟也很可爱。
“四舅妈好,弟弟们好,我是云珣。”
云珣大大方方的跟叶荞他们问好,已经有了云峥的几分气度。
“四舅妈好,弟弟们好,我是云琛。”
云琛的年纪还小,但那小大人般的样子看起来特别可爱,陆喜和云峥把几个孩子都教得很好。
“四弟妹,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四弟没有回来吗?”寒暄过后,陆喜坐到叶荞身边,拉着她的手问道。
“我们昨天回来的,向北没有假期,暂时不能回来。”叶荞微笑着说。
“我都好久没有见过父母和几个兄弟姐妹了。”陆喜叹了口气说,她虽然有六个兄弟,两个姐妹,但只有二哥和六弟稍微近一些,其他的都分散在全国各地,想见一面都难。
“以后总有机会见面的。”叶荞只能安抚她,其实她还是好的,亲哥哥在京都,亲弟弟就在邻省,见面要容易很多,不像陆向北,亲哥哥亲姐姐都在东北,很多年都没有见过面了。
“荞荞说的是。”陆喜点点头,“我打算过完年就请探亲假去粤省看爸妈,老六,你有没有时间过去?”
“我没时间,初二就得回部队。”陆向全摇摇头,“姐夫一起去吗?”
“嗯,我们一家五口都去,好多年都没有见过爸妈了,再不过去看看,他们都不认识我们了。”陆喜叹了口气说。
“我等有假了就去看他们。”陆向全也点点头,其实他当时是可以留在粤省陪爸妈的,是他想当空军,爸妈拗不过他,只能让他回了京都,说起来是他对不起爸妈。
“你并没有对不起他们,你现在距离京都比较近,有时间多回来陪陪爷爷奶奶和楚爷爷楚奶奶,有探亲假的时候再去看爸爸妈妈。”陆喜笑着说,年少的时候,谁不想脱离父母的掌控,干出一番事业?
第443章
爸爸妈妈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你二姐说得对,保重自己,孝顺爷奶,不让他们操心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云峥也点点头,又转头问叶荞,“四弟妹,四弟还好吗?”
“他很好,他的身体不错,工作也顺利。”叶荞笑着点点头。
“他好就行,四弟这些年都是在刀尖上行走,我就怕他亏了身子。”陆喜松了一口气。
陆向北虽然排行四,但他的军衔却跟比他大了八岁的大哥持平,以不到三十岁的年纪,成了一师之长,可见他这些年付出了多少。
就她所知道的,就有好几次在生死边沿走过,在年初的自卫还击战中,更是带着一个团,穿过了敌人的封锁线,悄咪咪的灭掉了敌人的先头部队,为这次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也成为了军中的传奇。
“二姐,四嫂不仅是个作家,还是一个很好的医生,特别擅长调理身体,四哥有四嫂的帮助,哪里用得着我们担心?”陆向全笑着说,他当初跳伞也是受了伤的,要不是四哥给了他特效金疮药,及时止了血,他怎么可能逃出敌人的包围圈,找到自家的部队?
“我也听说过了,爷爷奶奶和楚爷爷楚奶奶之所以身体这么硬朗,大多是荞荞的功劳。”陆喜也笑着点点头,她不止一次听她奶奶称赞叶荞的医术有多好。
“我就是小时候跟着我奶奶学了些皮毛。”叶荞谦虚的说。
“妈妈最厉害了,爸爸说妈妈是他的救命恩人。”这时,在旁边跟着云家三兄妹一起玩的大宝突然插嘴。
“大宝,妈妈到底有多厉害?”陆喜笑着问大宝。
“爸爸说他差点被狼群咬死了,是妈妈救了他,又把他从深山背回了部队。”二宝回答说。
“所以你爸爸无以为报,就只能以身相许了?”陆喜笑着问,但眼里的泪水却再也抑制不住了:她的这个弟弟,不知道有多少次徘徊在死亡的边沿,这只是其中的一次。
“嗯,爸爸是这么说的。”大宝点点头。
“你爸爸真是命好,能碰到你妈妈。”陆喜擦去眼角的泪水,摸了摸大宝和二宝的头:她的四弟也是幸运的,能娶到叶荞这么好的妻子,生下大宝和二宝这么好的孩子。
“你们的爸爸什么时候跟你们说这些了?”叶荞问道。
“妈妈不在家的时候,爸爸给我们讲睡前故事时说的。”大宝回答说。
“爸爸还说,妈妈是家里最大的功臣,我们之所以能吃好穿好,都是妈妈的功劳,他让我们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妈妈。”二宝补充说。
“你们错了,爸爸才是民族的英雄,是国家的功臣,他才是你们的骄傲。”叶荞看着他们认真的说。
“我们知道,爸爸是英雄,但妈妈也是我们的骄傲。”大宝点点头,他们在部队也没少听过叔叔们讲过爸爸的故事。
“爸爸是个杰出的军人,妈妈是个优秀的作家,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很好的成绩,都是好样的,都是你们学习的榜样。”云峥笑着说。
“二姑父说得对,部队里有很多叔叔都是妈妈的书迷,他们说妈妈写的书给了他们激励和鼓舞,让他们更加奋进。”大宝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