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当年为国捐躯战死沙场,长兴侯老爹若是年纪轻轻顶着父辈的荣耀入伍,这辈子也不见得比现在轻松。
他有些感动的问道:“那您为什么总是对大哥说,要他光耀门楣?”
据说大哥三岁破蒙认字,四岁就开始跟着老爹打拳了,是真真正正苦过来的。
“他是嫡长子,将来要继承长兴侯府,庇护陈氏族人,这是他的责任。”
长兴侯一脸凛然,想当初他就是因为这个责任,放弃了上战场的理想。
然后快快乐乐做了一辈子纨绔。
为什么他没有辛辛苦苦的光耀门楣?
因为他叫福娃呀,运气好嘛。
陈鹤宇也觉得老爹好命,前有祖父老长兴侯立下战功,后有长子陈大郎官居翰林大学土,他自已真的就是承上启下就好。
回到落桐居,女眷们围着孩子,洗三礼正在进行。
陈鹤宇不便进去,又极想见识这套仪式。
于是命茯苓端了一杯果酒来,站在廊下,边看边自饮。
产房正面设着香案,供奉碧霞元君、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等十三位神像,收生姥姥抱着裹得严实的小旺姐儿,嘴里念念有词说着吉祥话。
侯夫人满脸带笑,先往前面的大铜盆里添了一小勺清水,添了几个金银锞子。
接着梅大夫人、林氏、伍氏、张氏等众位亲眷依次上前,又添了不少金银裸子进去,还有人扔了些桂圆、红枣、花生、栗子之类的喜果。
收生姥姥养着一张巧嘴,你添什么,她就说什么吉利话。
看见侯夫人添清水,她便说“长流水,聪明伶俐”。
看见他人添些枣儿、桂圆、栗子之类的喜果,她便说:“早儿立子,连生贵子”,逗的大家笑声连连。
华武帝是大华朝第三代皇帝,开国之初战争频繁,到了这一代才稳定下来。
陈鹤宇饮干杯中酒,望着远处欢声笑语的落桐居,弯了弯嘴角。
眼下太平盛世,正是发展经济的好时候。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他所拥有的一切都不是靠躺平摆烂得来的。
老爹说的对,还是歇了偷懒的心思,赶紧给闺女们挣嫁妆吧。
抓住机遇轰轰烈烈干它一场,就算失败了也会成长。
第260章
番外
再战会试1
三年后的暮春,大华朝的春闱又要开始了。
落桐居正屋的书房里,陈鹤宇对面摆着一盆开的正旺的兰花,株形端庄优美,叶片苍翠挺拔,花朵大颜色艳。
他摸了摸刚蓄起来的短须,嘴里默念几句诗词,提起笔刚写了几个字,就被窜进来的小丫头夺了毛笔,抹了一手的黑墨。
“爹爹,你说带我去骑马的!怎的说话不算数?”
小丫头煞有介事的叉着腰,一本正经的问。
陈鹤宇脸色一沉,小声说:“今天不行!爹爹刚想起来几句好诗——”
“你不要白挣扎了!大舅说你年纪大记性不好,是考不中的,小舅都要超过你了。”
梅子清去年考中举人,今年同他一起参加会试。
小丫头的刀子嘴,割的老爹真疼啊。
“旺姐儿,你信不信爹打你?”
陈鹤宇简直想脱下一只鞋好好敲几下她的小屁股,咬牙切齿的命令道:“以后不许跟大舅说话!”
梅子涵那个狗东西,一边求着自已拉拔他做生意,一边抹黑自已在孩子们心中的高大形象。
嘁!不就是会试落榜了一次吗?
还不兴人家再战一场?
“为什么?大舅经常给咱们送好东西呀?”
旺姐儿虚岁五岁,实际只有三岁半,很多事还一知半解,歪着脑袋提问。
陈鹤宇看着闺女这张酷似梅阁老的脸,心里暗自叹息基因遗传的神奇。
旺姐儿慢慢长开后,除了眉眼有三分像他,鼻子嘴巴竟然有曾外祖的轮廓,不说不笑的时候显得特别一本正经。
幸好梅阁老虽不是美男子,但长的也不丑。
要不然陈鹤宇都想去找他说道说道了。
算了,女娲用泥巴造人的时候,难免有些偏心。
有的人捏的很好,有的人...
...
只不过是不小心甩下来的泥巴点子。
“傻妞妞,虽然他会送东西给你,但是并不妨碍你不理他啊。”
陈鹤宇语重心长的说。
必须给闺女提个醒,不能人家给你点好东西就被哄了去。
“我不管,爹你带我去骑马啦。”
旺姐儿没兴趣听舅舅们的事,一门心思要去骑马。
她噘着嘴强调,“你答应好多天了。”
父女俩正僵持着,门帘一晃,团哥儿冒冒失失冲了进来,“爹,你们要去骑马?带我一个!”
他虽然还不满八岁,但是被陈鹤宇的“食疗”调理的身子骨很壮实,长的高高大大的,又爱跟着长兴侯学些拳脚,十招之内就能把四伯家的瑾哥挑翻在地了。
长兴侯高兴的夸奖他,这才是将门虎子,以后说不定学了你曾祖父,驰骋沙场做个大将军呢。3731
团哥儿一听很高兴,下次再碰见瑾哥儿打的更欢了。
瑾哥儿比他还大三岁,养的白净斯文,哭哭啼啼的找娘告状,泼辣的四夫人心疼唯一的儿子,气狠狠的找梅端理论过好几次。
梅端只好给四嫂赔礼道歉,又命团哥儿带着礼物去看望瑾哥儿。
可是一群精力过剩的男孩子在一起玩,经常扮演将军土兵的角色,难免你打倒我,我打倒你。
团哥儿在里面年纪不大,拳头却硬,是个领头的。
但凡是一起淘了气,人家总会找到他门上来。
陈鹤宇这才慢慢体会到长兴侯老爹当年的头疼,几次说教不改后,果断送给团哥儿一个完整的童年。
如今看到他又毛毛躁躁的冲进来,陈鹤宇眉头一皱,“安稳些,快带妹妹出去玩,爹这里还有事。”
平日里孩子们就爱缠着他,但是快到考试了,这帮熊孩子能不能消停会儿?
一句话还没说完,元姐儿也掀开帘子进来,“爹,您看看我新写的字好不好?”
“叫哥哥给你看看!”
团哥儿一手夺过,大声念起来。
“哎呀,我不要你看,还给我。”
元姐儿伸过手就去抢,奈何个头不如团哥儿高,怎么跳也够不着。
旺姐儿看着兄姐打架,兴奋的跳起脚拍着小手助威,“哥哥坏,姐姐快抢过来!”
陈鹤宇...
...
为什么自已生下来的孩子...
...全都是精力旺盛活蹦乱跳?
每天从早到晚,院里能不能有一刻安静?
团哥儿见元姐儿快哭了,赶紧把本子还给她。
顺手又抽出墙上挂着的一柄剑,“爹,您这把剑借给我,我要去找祖父练习剑术。”
陈鹤宇见他刷刷挥舞两下,吓得心脏都抖了抖,生怕他碰到两个女儿,厉声骂道:“你个小兔崽子,赶紧把剑放下!”
团哥儿嘿嘿一笑,摆个回身后劈的招数,“爹您别怕,祖父教过我几招的。”
“哥哥好棒!”
两个小丫头立刻忘了刚才的抢夺大战,开始给哥哥叫好。
陈鹤宇额头爆出青筋,不敢硬夺他的剑,只好回头大声喊:“端儿你还不快来看看!”
“来了,你们又开始啦?”
梅端轻轻柔柔的声音从堂屋传来。
几个熊孩子听见她的声音立刻安静下来,乖顺的站好,齐声叫“母亲”。
梅端抱着刚满周岁的琏哥儿,进屋来看着陈鹤宇笑了笑,“夫君,你好好读书要紧,妾身带他们出去玩。”
说完,又对几个孩子说:“爹爹还有十来天就要参加会试,你们几个不许捣乱!什么骑马射箭的,都等爹爹考完试再去吧。”
“珺哥儿,你放下剑!小孩子刚开始学练剑都是拿木剑的,等我给你找个好的。”
“好,多谢母亲!”
珺哥儿就是团哥儿的大名。
今年过年的时候,长兴侯给孙子们排了序、定了名字。
他放下那柄剑,招呼两个妹妹一步三窜的冲出门去,院子里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
耳根子终于清静下来,陈鹤宇长舒一口气,搂过梅端的肩膀抱了抱,“这几个皮孩子真是闹腾,多谢娘子。”
顺手挠了挠小儿子的肥下巴,惹得这小子流下来一串晶莹的口水,咧开嘴露出来几颗小米牙笑起来。
琏哥儿是他的嫡子,白白胖胖正是可爱的时候。
“瞧你爹,又逗你。”
梅端给孩子擦擦口水,嗔怪的看了陈鹤宇一眼,“七岁八岁狗都嫌,他们就是这个岁数,慢慢教规矩吧。夫君快些读书,妾身先出去了。”
陈鹤宇坐下来,提起笔半晌落不下笔,歪着头又看了看那盆兰花,刚才想出的诗句是什么来着?
心里忍不住哀嚎,这一科总不能又陪跑吧?
第261章
番外
再战会试2
团哥儿出门前,又回头望了一眼父亲和嫡母,觉得像他们这样温馨和睦的氛围真好。
这几年父亲将他从秋姨娘院里挪出来,又从燕嬷嬷院里挪出来,最终搬到前院去了。
这是侯府里所有男孩子的必经之路,到了读书的年纪就会搬到前院,有了自已的院落房间。
他身边的邱嬷嬷听说是父亲亲自选的,待他十分尽责,所以即便搬出去也没有什么不适应。
只是跟生母秋姨娘见面越来越少了,不知道为什么,他越来越不喜欢跟她独处。
每逢两个人见面,她不问自已读书好不好、吃饭好不好,只会小声教他提防嫡母,说她是离间母子关系的坏人,想要夺走他当自已的儿子。
可是,嫡母明明什么都没说过!
她温柔的对他笑,给他安排衣食住行,还会在父亲揍自已的时候讲情。
而且,她也有了自已亲生的儿子,还夺走他干什么?
不但如此,秋姨娘还常叫他向父亲邀宠,讨父亲欢心后借机要这要那,什么田庄店铺,金银珠宝,越多越好。
他开不了口,心里也很迷茫,干脆就躲着不见她...
...
邱嬷嬷叫他什么都不要多想,听爹的话做个好孩子便是。
团哥儿笑起来,他最喜欢爹爹了。
平日里带着他们几个胡闹,从不拿规矩压人,即便是犯了错也是先讲道理。
至于挨打——
爹爹也不曾真的用力,也就比挠痒痒重一点。
他会听祖父和爹爹的话,好好读书习武,将来做一名大将军!
三月初,陈鹤宇领回考牌,就安心等待会试的到来。
因为会试的考期在春天,所以叫做春闱,是由礼部主持的。
上一届春闱之时,陈鹤宇正忙着给华武帝开荒种辣椒,趁浇地施肥的空档去考了一场试,不用说是落榜了。
好在一年之后,皇庄里的辣椒地形成了规模。
小满、秀水经验丰富,种植方面已经不用他操心了。
辣椒磨成粉、制成火锅底料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华武帝的荷包迅速丰厚起来,龙心大悦之下,给陈鹤宇的赏赐当然也少不了。
他现在已经是六品大理寺丞,不用再直接面对犯人审讯记录,而是负责对地方司法案件的复核审查。
三年连升两级,尚且不到而立之年,不得不说一句年青有为。
随之而来的是,给他送小妾的更多了...
...
只是,没有两榜进土的身份让他有些不爽,仿佛自已这官职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似的。
职位变动后,他的时间宽松了许多,读书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暗暗下定决心必须拿下此次会试,也体会一番那跨马游街的意气风发。
会试和乡试一样,也是分三场举行,从三月初七日考试,考到三月十五日结束。
每三日一场,考完可以回家睡一夜,第二天再去考下一场,所以这方面比乡试轻松许多。
三月初的天气,一早一晚还是比较寒凉,梅端细细的给他准备了考篮,备好衣物,如今她做这些已经轻车熟路。
梅阁老今年格外关注主考官的人选,这影响到家中两个考生的考中几率,一个是嫡亲孙子,一个是孙女婿。
他一生刚直,在此时却失了公允,暗戳戳打探了一番,列出来几个极有可能的人名单。
奈何此番考试,华武帝捂得严严实实,毕竟涉及到为朝廷选拔人才。
一直到考试前三天,主考官的名字才公布出来,名单上的这些考官立即携带行李到贡院入住,不能与外界的来往。
梅阁老一边在心里咒骂华武帝老油条,一边把陈鹤宇和梅子清二人叫来,对主考官黄大人的文风做了分析。
“黄大人平日里就是圣上的跟屁虫,圣上说什么他应什么,平时写文章四平八稳的,不突出个人喜好,实在看不出是什么文风。好在我这有几本他送来的诗集,你们拿去看一看,或许摸得到些门道。”
一公布黄大人是主考官,他的诗集文章就成了热门抢手货,有钱也难买到。
“祖父,他为什么送诗集给你?”
梅子清好奇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