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在山里转了不少时间,来到西边一座大山的落叶松林中,在林子稍微宽阔平坦的山坡下,看到林下的雪地里,上下山坡各有一处喇叭状的干净雪地,没有灌木,也没有荒草。
中间可看到一根脸盆粗,长有十米左右的巨木,一头吊起在一米半高的龙门上。
龙门是用两个树杈分别钉在宽三尺的地上,两个丫杈间横着胳膊粗的木棍。
巨木下是长约三米,和巨木一样宽的树棍子,排成栅栏胡同,
第319章
险死还生
砰砰……
又是两声枪声响起。
在这危急时刻,孟川开了枪。
这两枪也伤到了大爪子。
彻底怒了的大爪子并没有立刻逃窜进山林里,相反,它放开已经被它摁住的卫淮,转而扑向孟川。
和人一样,发起狂来,怒气会遮掩理智。
野兽发起狂来,更是不管不顾。
两枪过后,孟川再没装填子弹的可能,眼见到大爪子迎面扑来,他此时能做的,就是扬起手中的双管猎,当成烧火棍,朝着大爪子怪叫着乱杂乱打。
他也是彻底的乱了。
孟川不知道自己手中的双管猎砸中大爪子什么部位,只感觉有一两下是落实的,但没什么卵用,他只觉得自己腹部被捞了一爪子,整个人被一股巨力给拖拽倒地。
眼见大
第320章
山里最后的氏族
撮罗子里光线暗淡,火塘里柴火燃烧的火焰忽闪忽闪的,散发着让人心安的暖流。
身上缠满各种颜色布条的孟川昏睡,呼吸平稳,这让同样被布条缠满全身的卫淮稍稍松了口气。
将他抬进来的几个鄂温克人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让他安心休息,往火塘里添加了一些柴火,就退出去了。
没多长时间,那个给他跳神的满脸疲惫的女萨满端着碗热气腾腾的肉粥进来。
卫淮努力挣扎了一下,想坐起来,却牵动伤口,只觉得浑身疼痛。
如果只是小伤,不至于跳神。
达到跳神的程度,就足以说明事情很悬了。
卫淮也没想到,这辈子竟然有两次出动萨满跳神救命的经历,一次是鄂伦春人,一次是鄂温克人。
这冰天雪地的
第321章
不认识我了?
隔天早上,维克特吹响口哨,晚上眨着眼睛四处活动,白天会回到营地吃豆饼、杂粮补充营养的驯鹿,听话的跑出来几只强壮的驯鹿。
其中一只脖子上带着一串黄澄澄的铃铛,系着红布条子,是维克特的坐骑。
他和另外一个族人给驯鹿套上爬犁,小心地将卫淮他们来时带来的狍皮筒铺在爬犁上,将两人抬上爬犁躺着,又给盖上熊皮褥子。
那原本满是血迹的皮张,被鄂温克人清洗出来晾干了。
维克特还要将寻回来的水狗子皮、狐狸皮和灰狗子皮往爬犁上放,被卫淮阻止了,包括带进山里来的那些粘豆包、大饼和饺子,以及喂马匹的粮食,都让他们留下,至于篷布,已经被烧毁。
这活命之恩,卫淮没有提报答,心里边想着的是,等到
第322章
山叫驴
来人个子不高,一身黑灰的棉衣,里边的衬衫洋气,是的确良料子,戴着个捂耳帽,一股股白气从嘴巴里哈出,背着个大帆布包,里边装得鼓鼓囊囊的。
大概是因为冷的缘故,他脸色铁青,瑟瑟发抖。
的确良衣服不保暖,只是好看而已,冬天穿着,其实并不舒服,冬天的早上穿这种料子的衬衣,那跟往身上贴冰没什么两样,到夏季,只要一出汗,又箍在身上,同样不舒服。
卫淮早已经试过,穿下来的结果,并不觉得是啥好东西,远不如暖和透气的棉服。
这人卫淮感觉有些熟悉,但一时间想不起名字。
“我是萧飞啊,啷个认不出来了嗦!”
熟悉的川音,一下子在卫淮脑海中炸开,过往的点点滴滴在脑海中涌现。
他
第323章
眼花缭乱
真正让卫淮关心的是,萧飞在广东的所见所闻。
现在是八一年,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了。
他听得出,现在人们对各种东西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只要是南方沿海过来的流行货,都能以翻倍,甚至翻数倍的价格卖出去。
在广东那地儿,喇叭裤、萝卜裤、蝙蝠衫、蛤蟆镜之类的东西很流行,还有各种电子手表、布料之类的东西,都很受欢迎。
也正是如此,如今城里人的衣着已经不再是之前黑、灰、蓝三种颜色,而是开始变得五彩缤纷。
知青回城,一大批年轻人找不到工作,都开始捣鼓着做生意,全各国地,不少人去广东、上海这些地方进货,然后带回自己的家乡摆地摊。
已经有不少人赚了钱以后,佃下门面,成为个体
第324章
爪牙下求生
在旅社安睡一晚,第二天一早,卫淮和张晓兰领着孩子,带上买来的那些礼物,坐上小火车前往龙泉林场。
林场周边村屯不少,一村一站,往来的人不少,其中还有些县城里闲着没事儿的人,带着猎枪乘坐小火车进山溜达。
一路走走停停,二十公里的车程,愣是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
进入林场场部,找人询问,才知道陈汉鹏去了楞场,估计得傍晚才能回来。
他干检尺,量木头方量并进行统计。
这活计算不上辛苦,但对于伐木的木帮来说,很关键,手中检尺紧点,木帮赚的钱少点,手中检尺放松点,那就赚得多点。
这种事情,卫淮在依林林场打肉的那些日子,就知道得很清楚。
所以,干检尺的人,木帮向来好吃好
第325章
以枪叫仓
三人一走,张晓兰就急了:“淮哥,你这是干啥?你这一身的伤没好,心里没点数啊?”
陈汉鹏也不解地朝着卫淮看来:“小卫,你咋想的啊?别逞强啊!”
“我不是逞强?”
卫淮笑着看向两人,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还真没有这意思。”
张晓兰不解地问:“那你啥意思?”
“媳妇儿,刚才从他们三口中,你没听出来啊?爸早些年就是村里一些人举报,这才弄得一家人死的死,散的散,现在出来了,盖起敞亮的大房子,也有人眼红,闲言碎语也不少!”
卫淮笑着解释:“我之所以答应他们仨去杀熊仓子,那是想借这机会,告诉这村里人,咱爸有个靠谱的女婿,让他们心里掂量着点,少招惹,扰了爸的清净。
第326章
连毙三熊
黑瞎子的吼叫从洞中传出,大概是石洞有喇叭扩音的效果,听上去瓮声瓮气,但很响,而且越来越近。
卫淮端着枪,纹丝不动。
两三个呼吸后,一个黑色的大脑袋从石洞中探出来。
洞口不小,它甚至不用挤,已经出来大半个身子,满是怒气的小眼睛一寻摸,立刻瞅上卫淮。
打熊是为了什么?
是为熊胆。
愤怒能让熊胆充盈。
但眼前的黑瞎子,还不够愤怒。
所以,卫淮开枪了。
指头扣动扳机,砰的一声,子弹激射而出,飞向黑瞎子的左前脚,瞬间洞穿而入。
疼,是让黑瞎子彻底暴怒的不二法门。
而且,一来打的就是前脚,不致命,但能让黑瞎子的行动受限。
那黑瞎子被打
第327章
左掌
早上出门到卫淮回到岳父家里,也就三个多小时的样子。
看到卫淮回来,在屋里领着孩子的张晓兰算是松了口气:“打下来了?”
“打下了,是个石仓子,运气不错,里边藏了一窝黑瞎子,三只都打了!”
“三只……”
张晓兰有些惊讶:“那这次他们赚大了。”
“是能赚不少!”
卫淮回来的时候,已经将枪和子弹交给孙建设,让他归还队上。
他伸手想去抱孩子,却被张晓兰给推开:“冰天雪地在外边混了那么长时间,你浑身都冷,身上到处染着雪……赶紧回屋,换上你那一身干爽的再抱!”
卫淮回到屋里,看到张晓兰将自己那套衣服从炕上捂着的褥子里拿出来。
冬雪天气换衣服,最怕的就是那
第328章
嘎东
卫淮没有在小兴安岭转过,不清楚里面的具体情况,但比起黄花岭那边的,这边温度似乎要稍微高一些,能种苞米,能种水稻,不像黄花岭,只以春小麦为主。
或许,气温好一点,在这边过冬的野物也会多一些吧!
自家岳父住在这儿,以后倒是方便。
确实能考虑冬季到这边跑山打猎。
“大伯,会鞣制熊皮吧?”
熊胆、熊掌分配的事情已经说定,还有熊皮,卫淮看看自家岳父,心里有点想法:“熊皮我想留一张,鞣制出来给我爸,冬天盖着,会舒服些。”
“这个啊,简单,等开春,我抽空鞣制一张送来!”
金奎想都没想,就将事情答应下来。
“还有卖熊胆、熊掌的钱,也留给我爸。”
卫淮可没忘
第329章
稳赚不亏
“走走走,咱说话算话,请你们下馆子!”
马程远别看着之前说话大大咧咧的,现在被折服,却也是个说话算话的主。
他伸手抓着卫淮,像是生怕卫淮会跑掉一样:“我领你们去巴彦找个馆子,咱们好好认识认识。”
他拉着卫淮就要往经管所开来的两辆车子上走。
“去巴彦县城啊,这太远了,一来一回,不知道折腾到什么时候!马哥,我看就算了吧!”
“那可不行,跑山打猎的好手我认识不少,枪法像你这么好的,你得算是这个!”
马程远冲着卫淮竖起大拇指:“你马哥我啊,枪法不行,偏偏跑山打猎的瘾大,得好好跟你讨教讨教,你放心,要是今天晚上回不来,我给你安排住处,明天一早再送你回来……
还有
第330章
哥们,你怎么来了?
卫淮成了个村溜子。
继续养伤的日子里,每天在家里窝着带娃,或是在村里边溜达串门,啥事没做。
张晓兰也不可能让他做什么。
倒是老葛,家里的牲口有人照管,终于空闲下来,每天往山里一瘸一拐地去得欢。
还真别说,隔三差五往家里提黄皮子,时不时还能弄只紫貂回来。
他用网捕鸟雀,作为引诱紫貂的诱子,在鸟雀身上涂满鸡血,放入捕貂笼,设置在高山林子里。
冬天的鸡血味儿,向来是紫貂和黄皮子最喜欢的。
尤其到了翻过年,饥饿的紫貂和黄皮子,出来猎食的时候,嗅到鸡血气味,哪怕它们再小心,也压不住这诱惑。
黄皮子和紫貂,小心翼翼地钻进捕貂笼,还没吃到里边的鸟雀,脚下的踏板
第331章
寻金队伍
“咋地,担心偷种人参出事儿啊?”
姚天泽开玩笑地问。
卫淮也直接了当,都是老熟人了,又有过命的交情,没什么好隐藏的:“偷种这些人参,求的就是财,这一转眼就第三个年头,要是出了事儿,功亏一篑,当然担心。”
姚天泽伸手拍了拍他肩膀:“没事儿,要是我知道有事儿,肯定提前通知你。
而且,往后的形势很好啊。
就我所知的内部消息,多地尝试包产到户,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实行了,很有可能今年年底,咱们这边也会这么搞。
我老爸被叫去开了好几次会了,都传达有这方面的意思,正在集思广益。
土地包产到户,到时候就不是在生产队吃大锅饭了,各干各的。
还有就是,关于人参的事情,
第332章
所有的好处,都不是毫无缘由!
于普通人而言,能感受到形势的变化,但却没足够的能力把握住形势变化中的机遇。
而往往这样的机遇,于普通人而言,稍微把握住丝毫,就有可能彻底改变命运。
但即使如此,这样的把握,也跟赌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