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田坤老徐 本章:第34章

    第303章

    一个比一个精

    火苗舔舐着吊锅,锅里满满当当的油蘑、榛蘑、大腿蘑,随着咕噜响的汤水晃动着。

    带来的调料只有盐巴,另外锅里还放了些山里采摘的山花椒、野韭菜。

    即使如此,锅里散发出的鲜美气味依然让几人忍不住地吞咽口水。

    放山不准带肉油,越是吃得清汤寡水,人越容易饿,何况是这种高强度的穿山搜寻。

    煮了没几分钟,几人就迫不及待地拿了木棍简单削成的筷子,拧开装酒的军用水壶,传着吃喝起来。

    胡千能不时看一眼刘铁柱,见他只是低着头,始终不看自己,也不敢确定,刘铁柱到底有没有往那些洗出来的蘑菇中撒上药粉。

    他不敢动筷,只是象征性地在锅里翻搅几下。

    看着刘铁柱也没下筷子,他估摸着应该是

    第304章

    先来后到

    胡千能很绝望,他知道,自己就如同一块诱饵,吸引着各路野兽大快朵颐。

    不用说虎豹熊狼这样的大型野兽,那些成团的蚊子、小咬、糠皮子、毒蝇就已经糊满了他的全身,像是要把他变成一具干尸。

    他不顾一切地扭动身体,麻绳浸透汗水后,深深勒进肉里,双臂已经麻木,手腕在粗糙的树皮上磨烂,后背鲜血淋漓,这些他都没有理会。

    他绳索太结实了,三十多岁的身体,也不再灵活,他想要磨到那根将他双手背着死死捆住的绳索,结果,磨到的始终是自己的血肉。

    他知道,这是不留活路的捆绑。

    蹲不下去,也站不住,满脸被蚊虫叮咬得全是包,就连一双眼睛,都肿得睁不开了,就这么在毒辣的太阳下,呆了一天,他已经没了半

    第305章

    改变一生的决定

    穿梭于深山老林中寻找棒槌,遇到其他的队伍,是常有的事儿。

    按照山规,讲究先来后到,绝不抢占山头。

    如今这石砬子山,卫淮他们四人,已经在这里盘桓数日,实打实的先到。

    他放的那一枪和那一声喝问,就是要告诉几人,此山有主,让来人另寻它处。

    同时,也是在警告几人,莫要胡搅蛮缠,老子手里有家伙,没得商量。

    开玩笑,还有那么些棒槌没有抬,不能让他人窥见,更不想让他人染指,要是让他们到石台上看过,后续不知道会招来多少麻烦。

    卫淮也知道,这些人肯定是寻着火烟、火光过来的。

    在山里边拢火做饭,火烟、火光之类的东西,最容易暴露行藏。

    明知道这里有人,还要靠过来,不管

    第306章

    麻烦得提早解决

    出山的时候,顺着卫淮他们砍树皮做的标记走过一遭,这次进山再走,顺当很多。

    向磊等人一路沿着标记往山里赶,刘铁柱也远远跟在后面,都比出山还要快得多。

    一路上,饿了吃大饼,渴了喝山泉,直到傍晚的时候,看到向磊等人停下来休息,刘铁柱这才小心地从山坡侧面远远绕过几人,重新在前方寻到标记后,继续往山里赶。

    天色渐渐暗下来,本就林木荫蔽的深山里,黑得更快,他不得不停下来,选择休息。

    走得提心吊胆,身心俱惫,累坏了。

    原本打算休息的,但他很快发现,看着黑漆漆的林子,听着周边不时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莫名的恐慌渐渐在心里郁积。

    毕竟只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半大孩子,还没有那么强大

    第307章

    咋那么能跑?

    “嘘……”

    卫淮冲着两条猎狗发出指令。

    呜呜凶叫的黑炭和馒头双双噤声。

    孟川四下看看:“安巴,你看好猎狗,我摸过去看看是啥情况!”

    “往侧边走,防着有人在路上捣鬼!”

    卫淮小声提醒一句。

    孟川点点头,往上坡方向摸了进去。

    卫淮自己也领着两条猎狗,往上边林子上去一段,藏在林间的灌木丛后边,拉动水连珠的枪栓,子弹上膛,然后静静地等着。

    过了十来分钟,孟川猫着身子,快速地回来,到卫淮旁边蹲下:“真的来了。狗日的四个人,有两个在路上标记边埋铁夹,还有两个,在缠炸子。

    我听他们聊了几句,就在那一片,铁夹都安放了十来个,还准备弄些炸子埋上。

    位置

    第308章

    跟鹿寻参

    手头都有家伙,卫淮和孟川没有要那些新买的猎枪,带出去也不方便处理,还容易引人怀疑,只是搜了几人身上原装的铜壳子弹。

    看得出,他们这次进山,下了大本钱,双管猎枪的原装子弹,每个人身上都带了二十多发,鸟弹、鹿弹、独弹都有,再加上那些铁夹,缠炸子所需的东西,花费不少钱。

    另外,还从五人随身背着的包里,零零总总搜出六千多块钱。

    这些应该就是刘铁柱所说的卖棒槌后所得的钱,花掉一些后剩下的。

    解决了心腹之患,又得一笔钱,这相当于多弄到两棵六匹叶棒槌。

    别的也没什么东西,尸体也没必要处理,尽管入秋,早晚有些凉,但白天依然很热,即使没有野兽吞食,要不了几天也得腐烂得不成样。

    第309章

    许是被雷劈过的原因

    几人绕往远处些,接续赶路,

    傍晚的时候,在一处河沟边上的山坡里,陆勇领着几人到了一处窝棚。

    这是放山人在山里放山搭的窝棚。

    不像卫淮他们进山,带的是块汽车篷布,能很方便地搭成窝棚露宿,又带有狍皮筒,睡觉也方便。

    大多数参帮进山,找好抬棒槌的地儿,通常就得花上一两天的时间,砍来树木好好搭一个马架子窝棚。

    这样的窝棚,在他们离开以后,并不会拆,而是就这么留着,方便别的参帮或是跑山人经过的时候临时落脚,或是改年再到这边山里的时候入住。

    有现成的窝棚,几人也省得麻烦。

    卫淮看过,这窝棚建起来有些日子了,但里面弄得挺好,似乎前些日子还有人住过,里边甚至有参帮出山

    第310章

    半箱子

    在山里窝棚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再往山外走,进山的路道就渐渐变得多了起来。

    陆勇对这些路道熟悉,一路上倒是又碰到两个参帮,还有几个跑山打猎的,其中还有陆勇认识的。

    不过,只是寒暄几句,彼此说声快当,就此别过。

    有了路道,比在山里穿山越岭要轻松得多,几人走得也快,原本预计得到傍晚才能赶到依兰,结果提前了两个多小时。

    趁着时间还早,国营收购站和外贸收购公司都还没关门,几人简单商量,觉得那些要出手的棒槌,带在身上也不方便,还不如早点出手。

    于是,先去了国营收购站,出手一部分棒槌,又到外贸收购站出售另一部分。

    所售卖的,都是灯台子和四匹叶。

    这次进山抬棒槌,数

    第311章

    草儿要改姓

    中午的时候,没有特别准备,只是简单糊弄一下子肚子。

    剩下的时间,更多时候,卫淮是在逗弄吃饱喝足后就变得很乖的卫东,也就是睡着了,背着到处转悠,看看家里养着的家禽、牲畜,也到林子里看了看那些此时依然枝繁叶茂,还挂着红榔头的第三个年头的棒槌。

    老葛则是架着金雕,提着他那把鹰兔牌的双管猎枪,骑着枣红马,拉着踏雪去沼泽甸子放牧,说是要去打几只大雁回来。

    卫淮和孟川归家,张晓兰和艾和音约着一起,准备好好张罗了一顿饭菜,两家人凑在一起吃喝一顿,也顺便想将张茂秀、毛春梅、马存义他们几家平日里没少帮忙照顾张晓兰的人请到家里边聚一聚,算是感谢一下他们。

    这些天进山,虽然带了酒,但都是熟知

    第312章

    绣花的活计

    赛虎和花腰,一直留在狍子沟帮着看守参田。

    听到山道上的动静,卧在对子房旁边树荫下的两条猎狗立马站起来,跑到对子房前面,冲着卫淮他们所在的方向张望、狂吠。

    大概是嗅到了主人的气息,它们很快停止叫声,朝着卫淮他们这边跑过来。

    孟川的白狗又开始下奶了,留在黄花岭,没有带进山,估摸着等到入冬,又会产一窝狗崽。

    是黑炭的种,卫淮曾看到黑炭跟它在黄花岭村里的大路上沾沾连连的。

    他只是有些奇怪,馒头也是母狗,都是已经长成,却不见黑炭对它下手。

    四条狗凑在一起相互嗅闻熟悉,赛虎和花腰又忙着过来嗅闻卫淮,冲着他又扑又亲。

    卫淮伸手挠了挠它们的脑袋、脖子稍作安抚,继续往对

    第313章

    爱上看报

    只是两场清雪,晚上下,白天化,背阴处有些堆积,连鞋子都没不过。

    不像雪深赶路费劲,几人动身得早,在擦黑的时候,就回到了黄花岭,各自简单招呼,忙着回家。

    黑炭、馒头先到的院门口,冲着屋里吠叫两声,房门被草儿一把拉开,跟着就跑了出来,将院子门打开,朝着村里大路飞跑。

    等见到卫淮,直接就跑到侧边,伸手拉着卫淮有些冰冷的手:“爸,你咋去那么长时间才回来,你要再回来晚些,我都快要放假了。”

    卫淮知道草儿惦念着接送她上下学的事儿:“在山里的事情太多了,忙不过来,耽搁了……明天就送你去读书!”

    “爸,也不用明天,你那么辛苦,允许你在家休息一天再说!”

    草儿说着,松开手往家

    第314章

    百斤鳇鱼

    隔天早上,张晓兰起床给草儿做早饭的时候,卫淮也跟着起床忙活。

    从黄花岭到大河西村读书,草儿得走上七八里地,一天一个来回。

    最开始读书的时候,这样来回跑,对于六岁孩童来说,其实是一件挺费劲的事儿。

    但万事总有个习惯过程,也是一件磨炼人的事,这两年下来,草儿已经习惯。

    只是碰到阴雨和霜雪天气,比较遭罪。

    尤其是霜雪天,动辄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稍不注意就会冻伤,几乎每个孩子手上、耳朵上都有痛痒难耐的冻疮。

    不过,草儿没出现过这种情况。

    到了冬季,张晓兰会用狍子皮给她做一套合身漂亮的苏恩,尽可能地绣得精美。

    狍头保暖效果不是很好,所以用猱头皮毛调一顶帽子

    第315章

    淡水鱼王

    “这还只是一般的鳇鱼,咱们两人能拖得上来,要是再大些,看到了也只能是能看着了!”

    孟川想起了一些事情:“六几年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只是半大孩子,冬季随父亲去过一趟呼玛。

    在那边江边,碰到两个知青下江冬捕,估计那两个知青是刚来的,觉得新鲜、好玩,在江面上叉鱼,越叉越上瘾。

    突然,冰窟窿里露出一个大盆般的鱼头,眼珠子都有拳头那么大,那是碰到大鳇鱼了,这可把他俩乐傻了。

    两把渔叉同时叉进冰窟窿,还未来得及用力,就只听到咔嚓咔嚓两声脆响。

    一个手中的渔叉被大鳇鱼拖拽,在冰窟窿边缘卡断,还紧紧地抓着叉把。

    另一个不知道怎么搞的,被一下子推倒在冰面上,也是抓着叉把不放,两

    第316章

    不会很差

    “你们应该知道,即使到了最严酷的寒冬,不少江河水流急的地方一冬也不封冻。

    这种不封冻的地方,我们鄂伦春人称为清水沟。

    清水沟是不少鱼类的集散地,其中就有鳇鱼,也是我们鄂伦春人冬捕最理想的地方。

    清水沟附近的薄冰层踩上去吱儿吱儿响,好像立刻要冰崩塌陷一样,吓得人心惊胆颤。

    冬季你们都没少在外边溜达,都应该有走薄冰的经验……这个我就不多说了,到时候,就上那薄冰上面趴着,得多有几个人才行。

    看到清水沟涌动出鳇鱼,一起用带绳的渔叉叉就完了。

    手中的绳儿崩得不太紧,那是小鳇鱼,不管它愿不愿意,生拉硬扯,拖上岸就完事儿。

    要是绳儿崩得紧,那就是大鳇鱼,这玩意儿不能

    第317章

    不是人找物,是物找人

    卫淮和孟川在第二天一大早进的山。

    为了两人在山里能吃得方便些,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用在做饭菜上,张晓兰在卫淮买回麦面后,就和艾和音在屋里忙开了。

    忙着烙大饼,忙着包白菜、蘑菇馅的饺子。

    这些东西,用布袋装了不少,反正带进山里也是一直冻着的,不会坏。

    要吃的时候,大饼拢火烤热就能吃,饺子用吊锅化雪水,烧开后稍稍一煮就熟,能很快吃进肚子,比一直熬小米、煮肉要方便快捷得多。

    不得不说,张晓兰和艾和音,都是挺贤惠的女人,男人外出打皮毛挣钱,没法跟在身边照顾,却也想着两人能在山里过得更舒服一点,哪怕少点做饭的时间都好。

    而且,猎捕回来的黑瞎子皮毛,她们特意挑选了熟皮,并鞣

    第318章

    夜半惊魂

    卫淮和孟川背着猎枪,骑着马穿行在沼泽甸子和森林的交界处。

    这两天又下过一场雪,此时雪能没到小腿。

    远处茫茫迷蒙中,一座座山峰的山脚与山窝,参差凸凹在沼泽地边缘,蜿蜒蛇转。

    黑炭、馒头两条猎狗在前边小跑着。


如果您喜欢,请把《游猎东北》,方便以后阅读游猎东北第3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游猎东北第34章并对游猎东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