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每次他对待文徵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那种不同。
张寄从不在意那些的。
在此之前,他一贯觉得生活过得好最重要,他有个很喜欢的人,白月光。
文徵就是他的白月光。
可月光太清冷,抓不到,哪怕在他身旁他也从没觉得他们的心靠在一起过。
跟老师在一起不一样。
那天他去帮忙,对方家里空无一人,他一直都是很认真地钻研学术,从没想过其他,对方突然从身后抱住了他,他挣过,说过不行,他有女朋友。
对方说喜欢他,说没有关系。
那个夜晚,张寄坐在同事车里抽了很久的烟。
他在想事情,他的未来,他和文徵的以后,他发现他还是舍不得文徵。怎么舍得,喜欢了那么久的人,互相打气走过来的人,追了那么久好不容易追到手的人。
可前途和爱情,他要哪个?
张寄进行了很认真的思考。
他早就知道他和文徵之间要坚持不下去了,很早之前就有预感了。从他上岸之后,接触到更高层次的人以后,文徵也很好,可,他们路不同。
他还是舍不得过去的那几年的,他想等一阵,和文徵再好好聊聊。
直到他送走人,转过身,在路边看到文徵。
熟悉的身影,如月光一样羸弱纤瘦的影子。
他一顿,脸色立马凉了两分。
“徵徵,你怎么……”他知道对方肯定看到了,张寄心里有些发抖,不知道怎么说,看着文徵朝他走过来,他丢下烟头想解释。
清脆的一声响。
耳朵冒金星响。
他僵住不动,感受着脸上火辣辣的疼。
甩完这一耳光,文徵说:“张寄,我们结束了。”
温柔瘾
第33节
宋南津淡淡道:“今年你们生物科研小组招揽新人才,我觉得很支持,但有一个人作风有问题,且还是去年补录上来的那个,被你们招揽了进去。”
“作风问题?”
“是。”
对方眼神变了:“不可能吧,谁?”
宋南津将桌上的一份资料推了过去,道:“张寄,前段时间您应该有印象,他打过一张证明上去,那张证明可以当做是证据。他在研期间和老师暗约偷期,签订工作协议不全身投入奉献事业,而是瞻前仰后左右逢源。还未进事业单位,就把一些招数玩得比谁都厉害。”
“应该不会有这样的事,如若有,那查出来是万万不行的。”
宋南津弯唇:“就是因为知道不行,所以才向您提出。如果有可能,我想实名举报。”
-
玻璃窗倒映出文徵坐在办公位上发呆的脸。
祝晶递了杯热可可放她面前,询问:“徵徵,你最近怎么老不在神,要去开会了。”
文徵摇头,坐起了身:“没,忙那组新闻进度,有些累。”
文徵前天熬通宵整理资料,昨天,南都大学那场案件的结果发了上去。
传上去的两小时就推到热点几百万关注度,他们台新闻部直接炸开了锅,上上下下为突来的热度忙了起来。
可能是提及母校,又可能是触景生情。
她想不到南都大学领头的那几位领导人会做出这种事,居民楼伤者还有个几岁的小女孩,他们压着不赔偿,企图息事宁人,现在新闻热度上去了才出面解释公告。
别人说这件事媒体占了很大功劳,毕竟能挖出这么深的内幕。
又有人吹捧新闻人的好,因为热度,他们组又拿了部门的a奖,开会时巫姗笑意盈盈地抱着一摞资料站在前头演讲,还拿了他们组的这次新闻案例跟领导面前举证。
底下陈宽颇不平地小声和文徵说:“外派呢,咱们跑的。”
“别家碰不到的新闻,也咱们挖的。”
“第一情报,第一现场,永远咱们出去直击。”
“南都大学这新闻要是没有文徵,谁还关注那犄角旮旯的,热度被文徵挖了出来,大家都来抢功劳了。”
文徵说:“嗯,别说了。”
这场操蛋的振奋大家人心的会一直从九点开到快十一点半,之后快到中午去吃饭的时间,陈宽他们却严阵以待了起来,工作微信上给文徵弹私人弹框:“快快,上头领导来了。”
大家小群里一互通,才知道台里副厅来了,办公室都严阵以待了起来,办公的办公,坐直的坐直,拿着资料的快步走着。
当然了,文徵在摸鱼。
领导什么的过来跟她又没关系,一般来说这个点他们就坐电脑前头摸鱼,混到中午去吃饭就好了。上头的领导么,总有她们的领导迎着。
但文徵没想到会看见两道意外身影。
-
关于生活与化学上的一些知识,大家一致觉得对外的宣发很重要,起码有些该科普的该给大众知道。所以电视台联合邀请了科技大分院的老师学生临时开了这么一档长达四十分钟的科普栏目,会分到下午两点档的黄金休闲频道。
向荷作为这次的负责人带底下学生来办事,领导是熟人,她认识。
两边笑意盈盈打招呼时,一瞥眼,就那么看见站在走廊边的女人。
文徵手里拿着资料夹,温和无声,路过一些同事领导什么的也颔首示意。
她很礼貌,也很温柔。
是跟自己很不一样的那种温柔。
那是有些青涩的,还年轻的,也沉默缄然的。
“向老师,今天很感谢您能带学生来到我们节目,向公众展现这一场化学科普,灯光设备也调试好了,到时候啊您这边要背的稿子什么的就……”
向荷是化学骨干教师,年不到三十,带出过学生若干,有些学生甚至达到比她还高的成就,海外留学或者是现任职知名单位。
对于这位参观的外客,巫姗全程很客气。
只是到达演播厅时发生了一些错误,今天他们节目中要向大众演示化学与生活中碰撞会产生的反应和结果,为了和主题相衬,演播厅背景板都早已调试好蓝色光效,等节目一开场,背景板会是一大吸引人的亮点。
结果临开场前二十分钟,整片背景板出现重大失误。
如果没有灯光,摄制将无法进行。
如果光效平庸,板块设计将没有任何吸睛亮点。
巫姗很头疼,旁边台里副厅看着,眼里有些责怪的意思。
巫姗知道这很难办,说:“维修组重要人员请假,没人能及时过来。有一个,在挤地铁路上了,半小时后能到。”
副厅脸色有些难堪:“今天人家科技大的人都在这,你们就这样,往后传出去怎么说,说我们地方台,关键时刻连一个能顶上的人才也没有。”
向荷过来柔着声问:“灯光这个问题,是解决不了么?”
巫姗微笑:“不,您等我十分钟,录制时间,我们保证灯光效果会完好如初。”
巫姗回到办公室问了,说:“有没有能处理好背景板bug的?偌大一个程序组,连个bug也处理不好,这要是关键时刻怎么办,要是连线时刻,黄金频道,出了bug是想全国人民笑话?”
办公间没人敢作声。
文徵盯着电脑屏幕上的视频剪辑界面,鼠标认真点着。
陈宽看了眼仿佛事不关己的文徵,主动说:“巫姐,可这个也不能找我们啊,搞程序的那些家伙一个个干什么吃的,再说,我们也就这能力了……”
巫姗说:“平时工资白给你们发了。”
陈宽嬉皮笑脸:“那工资也是我们该拿的。”
巫姗瞪了他一眼,拿着对讲机指了他一下:“下周晨会再收拾你。”
巫姗还在拿对讲机解释,文徵忽然站了起来,说:“巫姐,这个,我想我或许可以试试。”
入职这半年来,文徵在大家心里是个什么印象呢。
实习生,平庸色,进来半年还是默默无闻,平时不突出,开会不发言,做什么也都慢慢吞吞的。
可能她在她们办公室同事里颇受喜欢。
因为新人里头就她最热心,谁会不喜欢这么一个平时不说话不作妖,关键时刻小组任务还能帮大忙,剪辑、数据、外派、甚至程序bug了也能偶尔搞搞的全能妹子。
对外,因为功劳都是巫姗揽了的,领导不想着重推一个人时,别人都不会知道她底下人都是些什么款。
二本出身,碌碌无为,这或许是大众对普通记者的刻板眼光。
所以文徵过去时,别人的第一反应就是。
巫姗说:“别闹了文徵,你会这个。”
演播厅,张寄看到她时呼吸有些滞泄:“徵徵……”
他是跟着向荷老师来的学生。
他来时路上听到这个地方台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文徵,却不敢想真的有机会在工作中见到她。
文徵目不斜视,经过他过去。
背景板全关,此时演播厅内只有平常的顶灯亮着,再或者,就是打光板,非常平庸的光线。
文徵招呼了下灯光师:“劳烦您,把台下所有灯光都关闭,只留一盏顶灯。”
巫姗看了眼边上的副厅,微微咬牙:“你最好是确保你说的办法有效……”
文徵置若罔闻,仍旧坚持关闭灯光。
灯光师照做,场上镜头前所有灯光关闭,唯独,留下展台上展览着一束绿植。
就像博物馆展览只留那么一个众矢之的,又像光线下所有人眼中的目光焦点。
文徵站在台前,说:“今天节目的主题是化学与生活,我觉得很好,科技大来的老师自己便是化学老师,那么,应该更懂得这门学科与生活中的一些美妙,运用到其中。”
被点到的向荷不自觉挺直身。
“其实我真的觉得化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它可以推动很多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可生活上,它一些简单的调试碰撞又能出现许多浪漫和美好的反应。不知道大家在场的有没有理科生,或许会听化学老师说过蓝瓶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