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说活到老学到老呢!
“我是泪失禁体质,情感障碍,社交恐惧症,我胃口还不好,吃多了东西就消化不好,最近好像还有点前列腺炎了,有点尿不尽的感觉。。。”
王茜楠说的一本正经。
最后一句话,直接给江云初逗笑了。
“你笑什么?”
王茜楠眉头一皱,盯着江云初说道。
“女生是没有前列腺的。”
江云初说完,王茜楠明显神情一愣:“?是吗?”
“是的。只有男生有前列腺。”
江云初为啥非得纠正这个问题呢,就是因为江云初想赶紧岔开话题。
情绪化的人,你如果顺着她的情绪和逻辑往下聊天,那百分之一百你聊不过她,而且你也劝不了她,只会让这个人越来越伤心,你作为一个听众,只会跟着被拉进负能量的深渊之中,然后跟着难受上火。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小的节点,赶紧把话题岔开,然后让她跟着你的感觉走,这样才能够把事情拉回到正轨上去。
这事就好像救一个溺水的人一样。
你得顺着劲来,你生拉硬拽,只会适得其反。
果然江云初岔开话题之后,王茜楠精神恢复了一些,也没有再吧嗒吧嗒的掉眼泪了,只是有点好奇的问江云初:“我还以为我得了前列腺炎,原来女生没有前列腺啊?为什么呢?为什么男生有,女生没有呢。”
本来江云初以为这个话绕过去,等到他情绪稍微稳定一下之后,就可以说看看脉象,确定诊疗方案了。
但是让江云初万万没想到的是,王茜楠一个问题直接给江云初问住了。
不是江云初不会,是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
按照王茜楠的这个精神状态,江云初要是说,这是因为男生女生的生理构造不同,那就相当于是没有说,她指定还是会刨根问底的。
江云初思索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我跟你讲了,你也听不懂。我说的太浅显,你也觉得没啥意思。我说的深了,你又听不懂。你来了,你是来解决的不舒服的症状的,你刨根问底也没啥意思,是不是,你现在不用知道他是怎么来滴,你只需要知道他是怎么没滴就行?可以吗?”
江云初用尽量温和的语气去跟王茜楠讲。
生怕一个语气不对刺激到她,立马就又“泪失禁”。
“行,没问题。但是我跟我妈妈讲了,我是不想吃汤药。中药太难喝了,我能不能选个别的?”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随着最近患者量的激增,江云初碰到的奇怪的病人越来越多。
就比如说,王茜楠的这个要求,乍一听没有什么,但是经不起仔细琢磨。
这是看病,又不是下饭店点菜,不想吃这个可以不吃,可以不点。
谁好人愿意吃药啊?
谁还不不知道,汤药没有麻辣烫好吃?
这不是生病了没有办法吗。
而且你不吃汤药,你可以扭头就走,你别说我不吃汤药,你说我不看了,我接受不了这个疗法。
这个不吃汤药的意思就是,我不想按照你的想法治疗,但是你得给我有效果。
这就好比一个人去西医院住院,重度贫血,医生说得输血,然后这个人说,我不喜欢输血,你能不能给我整个别的?
医生不熊你就怪了。
江云初手段虽然多,但是还是觉得这种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来说,还是以汤药为主,调理一下,才是最好的选择。
江云初听王茜楠提出的要求,没有立马说话,而是抬头看了看一直站在旁边的王茜楠的妈妈。
“嗯,针灸也可以。她不怕扎针灸。”
王茜楠的妈妈和江云初刚刚的心情是一样一样的。
保持着一个事情就是,尽最大的可能,来顺从自已的姑娘,不要刺激她,别让她哭。
最起码,自已女儿在不哭的时候,还是比较正常的。
至于社恐,随她去吧!
江云初琢磨了一下王茜楠的这个精神状态。
“我先诊诊脉吧。”
江云初决定先摸脉再说。
脉摸上去之后。
整体濡软细弱。
就是很差的脉象。
而且王茜楠的寸口脉这一块的皮肤,摸上去非常的嫩。
就类似于那种刚出生的小孩子的皮肤。
这种皮肤,用现在的审美眼光看,可能确实白嫩很好。
但是这是一种气血虚弱,脾气虚的表现。
这里可以再细说一下摸脉。
切脉,除了书中讲的,脉形,脉势,脉位。
还有脉气,及尺肤处的皮肤。
脉气就是寒热温凉四气,脉道是可以摸得出来的。
再就是看寸口脉这个位置的皮肤,看是柔软,还是坚硬,这都是需要观察的。
江云初诊了双手脉象,都是差不多的。
全部都是濡软沉弱的一个状态。
脉和症相似。
人是低沉的一个状态。
脉也是一样的。
就连皮肤,也是一样的。
都是非常软弱的。
这就代表,她确实性格软弱,同时生理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身体状态,可以影响人的情绪。
人的情绪也可以反过来影响人的身体。
王茜楠的症结在于,思虑过度。
思则伤脾。
脾气伤,消化自然不好,则人体精微物质输布不利,整体状态也就差了。
二人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个就非常麻烦。
所以江云初脑袋里想的是,身心同治。
意思就是,既疏导心理,又外用药,扶正脏腑的运行。
这是江云初的想法。
但是目前王茜楠她不吃药。
江云初又不太想给她针灸。
针灸的目的就是,调整经络的运行。
但是针灸一般在人的正气充足的时候,或者邪气很旺盛的时候才会用,而王茜楠属于是纯虚证,江云初还是不想针灸。
仔细琢磨着,江云初脑袋里有了一个想法!
第446章
颅荐椎
江云初想到的这个治疗方法,他是外国人发明的。
以前江云初学过一段时间,但是这个东西在医院里是没有办法用的。
如果非要给这个治疗方法的归类的话,那他这个属于推拿的一种手法,但是又和传统的推拿完全不一样。
因为江云初毕业之后在医院上班,搞的是中医内科。
中医内科没有推拿的项目,江云初每天就是写病历下医嘱就累个半死。
也没有时间去给患者做推拿去。
所以时间一长,江云初就把这事给忘了。
这是看到王茜楠这个精神状态了,又要求不吃中药,所以江云初才又把这个想法给想起来了。
这个方法名叫颅荐椎。
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推拿的按摩方式。
它讲究的是,力量小,每次仅仅施加5g的力量,就可以。
江云初接触这个手法的时候,发现这个手法很好的把内气外发和按摩结合在一起了。
既能够减少发放外气对施术者本身身体的损伤,又能够加强治疗的效果。
一些传统的推拿按摩点穴手法,最讲究气机的运用。
这个就非常吃施术者的内力功力,需要长时间的练功,最起码能够达到内气外放的状态,才能够把这个手法做的好。
内气外放,是一种治疗手段。
可以徒手,也可以用针,或者其他的做介质,比如松针,柏木做的点穴棒等等。
在和患者有一定的距离情况下,通过内气外放,隔空可以让患者的穴位有酸麻胀重得气的感觉。
也可以直接灌气,让患者整体气机通畅。
但是这种的做法,对于施术者的损害非常大。
有的人,通过一段时间的修炼,得到这个方法,就不停的给别人发气治病,有损害但是不自知。
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世界上就没有卖后悔药的。
但是颅荐椎呢,他既能够达到这个通经络的效果,又不会让施术者发气,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江云初当然喜欢了!
而且刚刚学习颅荐椎这个方法的时候,那个老师就告诉江云初,不要主动给患者发气,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因为这个老师知道江云初有这个功能。
这老师是吕回师父帮江云初找的。
就是怕江云初不在自已眼皮底下,没事就给人发气,臭嘚瑟,伤了身体之本。
所以让江云初学这个东西,就是为了让江云初手痒痒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别嘚瑟。
这不是说吕回师父觉得江云初不着调。
因为修行人是有一个这种阶段的。
他到了一个境界之后,这个境界又不是特别的高,但是又具备了一定的能力。
这就好像小孩子得到了一个新玩具,他就会一直玩,直到把这个玩具玩烦了,或者说这个孩子长大了,这才不会一直玩。
这是一个比喻,有师父自然有师父给把关,不能等到江云初玩够了再说,这样可能就会伤身体了。
发外气这都是小事。
还有的比较有灵感,或者敏感的人,他修炼一段时间,就能够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过去的也好,未来的也好,灵界的也罢。
然后就开始乱说话,或者就直接觉得自已了不起了,开始给人看事了。
弄一段时间,发现自已不灵验了,那是因为精气神被耗光了,所以就不灵验了。
他表面只是不灵验了,但是内在消耗的精气神,那已经是不可估量的了。
所以万望注意!
“法术神通刀剑兵”最迷修行人了。
天有三光日月星。
人有三宝精气神。
守住精气神,少泄露,多修行,进步就在一天天。
说远了。
还是说回来。
因为有了能力手痒痒,这就得用。
所以吕回师父给江云初使劲把关,说要是憋不住了,就用这个给别人治病。
所以江云初就学了。
但是江云初这孩子听话,进步非常快,这个治疗方法,没咋用几次呢,江云初就跨过这个“玩玩具”的阶段了,这也是这个方法逐渐被江云初遗忘的原因。
如今碰到这个患者,江云初可以一用了。
刚刚说了,颅荐椎是用一种很小的力量,去左右身体的力量。
这个手法是一群外国人发明的。
他的目的就在于调整人体的精神系统,筋膜的张力,以及血管的搏动,还有人体的呼吸。
也有的管这个手法叫平衡术。
意思是可以恢复人体状态的平衡,旨在触发身体的一些自我修复的机能。
此理论也与中医理论完全不同。
他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的一种学问。
依照人的骨骼构架,血管的走向,淋巴的排布来做手法的。
而且手法不痛,不累人。
其中有几个系统和常用手法,可以慢慢介绍一下。
比如他的一些解剖学上的规定。
将人体分为,前侧,后侧,头侧,脚侧,外侧,内侧,上方和下方。
这个基本方向很重要,也是这个理论的基础之一。
它涉及到如何的让你的手,在做手法的时候,往哪个方向轻轻使劲。
前后上下就不详细说了,这个应该都知道。
说一下内侧,内是指朝向身体中心方向的。
外侧,是离心方向的。
这是一些基本的方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