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不了,我媳妇还在家等着我吃饭呢。”
大朋叔叔就要走,让自已老爸死活就给拽住了:“必须得喝点再走。一直没捞着机会呢!”
大朋一看走不了,直接嘿嘿憨厚的一笑:“那你可得准备好了酒,我这酒量可大!”
大朋和自已父亲是多少年的好哥们。
为人很实在,以前江云初家里的地没有包出去之前,大朋没少过来帮着给干农活,后来自已老爸去县城了。
大朋没去县城,自已包了几百亩地,种粮食,种果园,日子过得也非常好,就是辛苦一些。
最让江云初深刻的就是这个大朋叔叔喝酒非常奇特。
他这个人平时不喝酒,但是酒量极其好。
据不完全统计,他一个人能喝3斤白酒,而且没啥事。
这是一奇特。
二奇特就是,虽然平时不喝,但是只要是开喝的话,就得喝好了。
这个喝好了,既不是喝多了,也不是喝吐了,而是他喝着喝着,就会喊一句,我喝好了,那就是喝好了。
具体他本人喝晕了没有,那谁不知道。
反正从外表上看不出来。
他该吃饭吃饭,该走路走路,什么都不耽误!
第401章
想做琼玉膏
“我还不知道你能喝啊!我这一箱白酒呢。随便喝!随便喝!来来来!这正好过年还有好多菜呢,没吃完呢!都不用整菜!来吧你就!”
江云初老爸直接给大朋连拖带拽就拉进了屋子里。
江云初这边过年的习俗是准备一大堆半成品的吃食,这样过年吃起来就方便许多,只需要加热一下就够了。
每年的过年做的年货都能吃够整个正月。
没多大一会,热好的各种炸货,腊肉,腊肠,炖好的鸡块等等就上了桌。
大朋也成功的跟自已媳妇请了假,说在自已同学这里喝酒呢。
“大朋,我跟你说,我是喝不过你,陪不好你了!我让我儿子来!云初,你陪着你大朋叔喝点啊!”
江云初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开始倒酒。
以大朋叔叔的这个酒量,小酒杯没有用处了,直接用喝啤酒的大杯子,大杯子蹲蹲蹲倒满,一瓶白酒,刚好倒两杯。
江云初老妈瞅着江云初倒的酒,血压都上来了,想上来制止,又怕扫了大家的兴致,所以提醒了一句,都少喝点,就端着碗回屋吃了,主打一个眼不见心不烦!
江云初老爸酒量有限,所以倒的也少,主要的作用就是陪着俩人说话。
大朋叔叔由于酒量特殊,这么多年没人和他一分到半这么喝酒呢。
朋友之间的聚会,酒桌上,也不分大小了。
那就来吧……
一人一杯酒下肚。
江云初开始使招了,脖子手心后背都是冒汗了。
抬头一瞅大朋叔叔,江云初感觉自已今天就要栽了。
江云初小时候也不上酒桌和大人们喝酒,没有近距离的观察过,如今近距离一观察,发现这大朋叔叔脸上出的汗比自已还过分。
大朋满脸通红,额头上的汗珠跟水一样流下来,大朋开始拿着纸巾擦额头上的汗珠。
江云初和大朋叔叔对视一笑,江云初就又起开一瓶白酒,俩人又是一分为二。
第二杯白酒下去。
江云初后背已经湿透了。
大朋也好不到哪里去,拿着纸巾不停的擦汗。
这时候江云初老爸看出一点端倪,发现自已儿子和自已这个老同学一样能出汗。
俩人是棋逢对手了。
索性自已直接又开一瓶,开始给俩人倒酒。
酒又倒上了之后。
三杯酒下肚,俩人这就一人一斤半白酒了。
四杯酒下肚。
江云初的裤子已经湿了。
但是这时候江云初看出一点问题,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大朋叔叔出汗是很多的,比自已出的还多,但是再喝这一杯的时候,他出汗就不多了,而且不怎么出汗了,脸也没有这么红了。
江云初突然想到,这个大朋叔叔要是专门和自已一样,训练训练这个招数,那还不得啤酒兑白酒加点洋酒随便灌嘛!
等大朋叔叔身上不怎么出汗了,脸也开始由红转白的时候,大朋叔叔突然喊道,好了!喝好了!
一场酒局到此结束。
然后大家开始吃饭。
人的体质有时候就是很特殊的。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无论如何,能够控制的得当,就是最好的。
老妈一看,江云初真没喝多,还能张罗着帮自已盛饭呢,这时候悬着的心才慢慢的放了下来。
“你怎么回事?这么能喝?这不会也是你那个师父教的吧?”
妈妈盛饭的时候问道。
“都跟你说了,我是在少林寺练武的时候,在后山碰到一只白……”
“行了……行了……”
江云初话没说完,嘴就让妈妈拿了一个大馒头堵住了……
“哎吆,你咋就不信呢!”
江云初从小时候开始,跟着师父学习,游学,家里人也没问过学的什么,干了什么,总而言之,儿子开心高兴就好,别的我们不管!
酒喝了这么多,大朋叔叔也没耽误吃饭,吃完了饭,喝了会茶水,江云初妈妈看着大朋真没醉,这才敢放他回去。
本来说让江云初送的,大朋叔叔死活不让。
临走的时候冲着江云初一比划大拇指:“有机会咱们爷俩再喝!还是跟你喝酒带劲!走了!”
大朋叔叔一拧车把,电动三轮消失在了黑夜中。
第二天,江云初看着好几口袋的地黄有点发愁,这么多这个,自已家也没有这么大的锅啊,这九蒸九晒,得弄到啥时候去啊!
正在想着干啥,江云初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一个好东西来。
这个成药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生地黄作为君药。
那就是琼玉膏。
这东西对于干咳、肺痨、吐血、咳血可是极其好的,是一个养肺的好方子。
说干就干。
江云初之前家里就有一些粉碎机,还有药船什么的,当时学了中医,脑袋一热就买了,上班之后,一直在医院里,这些东西扔在家里也没用过几次,今天中午拿出来又重见天日了。
粉碎机、药船、豆浆机。
豆浆机是用来打生地黄的,做这个药物需要取生地黄的汁。
琼玉膏里一共有四味药。
生地黄、
茯苓、人参、白蜜。
生地黄、白蜜江云初都有。
现在缺的就是茯苓和人参。
同样的,江云初并不准备用那种长白山的人参,而是选择应用党参作为替代。
一是有说古之人参乃今之党参。
二是党参比生晒参便宜的多。
开工了那就多做。
江云初直接出发,去了县城一家中药店。
这家中药店开了好多年了,江云初读书的时候,给别人开个方子,经常让人来他家里抓药,药材的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300g党参
600g茯苓
直接买到手。
中药店的大哥一看,江云初买这么多东西,非常开心的给江云初把药拿了出来。
缺的东西拿回来了。
准备开干。
这时候江云初突然发现一个重要的事情,家里没有称……
自已怎么秤地黄啊?
还是江云初老爸出去借了一大圈,终于借到了一个电子秤,还不知道准不准,吓得江云初找了一瓶矿泉水,称了好几遍,才确定这个电子秤是准确的。
东西准备齐全,撸起袖子,这就干起来!
第402章
膏成
党参茯苓先打粉备用。
这两个药材比较难打成粉,因为茯苓比较硬,党参呢,没有特别干的话,也不太好容易打成细粉。
现在打个中药的粉,有打粉的机器,省力了许多,但是自已买的打粉的机器,比不了药厂里的大型的水冷打粉机。
那种机器,打的粉非常的细。
只有粉打的细了,做膏吃起来才没有渣滓。
江云初先用打粉机把茯苓和党参粉碎了一下,然后再用药船碾碎,过一遍非常细的筛子,然后把粗的没有打粉碎的药材弄出来,再碾碎。
打粉就是一直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的药材都变成细粉,这个工序就完成了。
好在这个时节的天气非常的干燥,药材也跟着非常的干燥,如果是阴雨天,可能还需要再晾晒一下,放放干,然后再打粉,那时候可能需要的时间就比较久了。
用了整整小半天的时间,江云初才把茯苓和党参打成了细粉。
这还是有电动的机器辅助的情况下。
可想而知,纯人工的话,没有一两天绝对弄不成。
然后开始过滤蜜。
其实蜂蜜里面是有一些杂质的,按道理来说是需要过筛子的,江云初直接用蜂蜜过了一下筛子,过滤一下,发现杂质没有很多,就放在了一边,备用。
最后一步比较麻烦的就是取生地黄的汁。
两斤蜂蜜。
生地黄4斤生地黄,
600g茯苓,300g党参。
江云初称了4斤冲洗干净的生地黄,开始用豆浆机榨汁,江云初突然想到那个榨甘蔗汁的那个机器,要是有那个机器,估计能够事半功倍,可惜的是现在没有那种机器,只能够手动榨汁了。
一顿榨汁加过滤药渣,时间挺长,一直折腾到了晚上。
江云初看着榨出的生地黄汁,喝了一口之后,从头发丝苦到后脑勺。
“我草!哎呀……呕……”
一入口真发苦,后味有一点点的,微微的回甘。
这时候江云初突然明白了一句话,就是,古人在上面写了,甘,他不一定有多甘甜,但是如果写了苦,那就是特别苦。
炸的汁水放到一边,用陶瓷碗装好,然后开始熬膏。
江云初老妈还想帮忙,让江云初给撵走了。
“妈,我们合药的时候,不能让女的看见,不然药不灵了。”
一句话,让妈妈再爱我一次!
挨了两句骂加一个大巴掌,江云初端着锅就跑了。
合膏一般用陶瓷的砂锅。
江云初家里有。
生地黄的汁一定得过滤干净,江云初用的是大块的纱布过滤了几次,然后加进蜂蜜里,开始开火熬制。
(如果没有生地黄,可以直接用买的干地黄,就是生地黄晾干了,用大火熬制地黄汁,然后把药渣去掉,留下汤汁再煮沸收汁就可以。)
先大火冒泡,再小火翻泡,为的就是让蜂蜜还有地黄汁里面的水分蒸发干净,留下比较粘稠的物质。
如果是鲜榨的地黄汁,那就不需要这么长时间,因为鲜榨的地黄汁里没有那么多水,汁液相对来说也比较粘稠。
如果是用干地黄煮的药汁的话,因为加的水比较多了,直接加进蜂蜜里,可能需要比较多的时间。
可以先直接熬那个地黄水,让地黄水蒸发一部分,这样的话加进蜂蜜了,可以减少熬制的时间。
蜂蜜变颜色之后,开始变的粘稠了,然后加药材,药材加进去之后,可以用一个竹筷子搅动。这样的话不容易糊锅。
搅动的时候,向着一个方向转动,这样的话,药材会变得均匀。
待成膏之后,江云初关火。
这时候虽然琼玉膏熬成了,但是步骤还没有完成,做膏,要去火气,不去火气,人吃了会上火。
去火气的方式也非常的简单,如果有那种自来水的水井,可以悬挂在井中一天一夜,这样可以去火气,拿出来之后,上火再煎一沸,这样能够去多余的水气,水火既济,吃起来不上火。
如果没有水井,就在地上挖一个坑,然把锅放进里面,埋住三分之二的锅就可以,放3天,第三天取下来就可以,这样的话也可以去火气。
尤其是琼玉膏,这是主要治肺病的药,肺金怕火克,一定要去火气。
江云初弄完了之后,在家里院子里找了个地方,挖了个和锅差不多的坑,等锅子凉了之后,把锅放了进去。
虽然现在天气还比较冷,但是毕竟也到了春天了,江云初生怕有什么蛇虫鼠蚁的再钻进锅里,就在上面又套了一层薄纱。
“我能过去了吗?”
江云初老妈从门缝里偷偷瞅了瞅江云初。
“别过来啊!过来药可就不灵了!”
说完江云初就跑了,省的再挨骂。
药放了三天,江云初特意弄了几个小盒子,把锅里的琼玉膏用这些小盒子分着装了起来。
“你别说,有点好看呢!这个颜色!”
江云初瞅着自已做的膏,心里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