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没出五服的近关系。
来找江云初,也是来看病。
心慌,后背有点痛。
前两天他儿子,也就是江云初的小叔刚刚带她去检查了,发现没有什么问题。
正巧江云初回来了,所以过来找江云初看一下。
老太太也在吃中药,也在吃西药。
江云初给自已这位奶奶诊了诊脉,发现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就是有点心血不足。
“哎,这样吧。奶奶,你躺下,我给你按几下,看看能不能舒服点!”
江云初准备给她按摩按摩。
奶奶一开始还有点不太好意思,说怕江云初太累。
最后江云初爸妈都说没啥事,这才躺在床上,让江云初按摩。
这个按摩方式方法是来自于张至顺道长。
此是张至顺道长传下来的一个按摩手法,张至顺道长说,此手法能治各种病,调理身体不适,包块、积块,包括吐血病。
江云初有时候也会用用,但是不经常用。
对于一些疾病的调理,效果确实很好。
江云初让这个奶奶躺在床上,保持放松,然后双手握固,呼吸自然。全程双手握固、呼吸自然。
(握固:双手的大拇指放在无名指的指根之下,双手握拳,好似手心里握一块珍宝一样。)
江云初嘱咐其自然呼吸,放松就好。
然后就开始给按摩前面。
前面的主要为了调理按压任脉,以及任脉两侧的两条脉络,一边两条脉络,加上中间的任脉,一共五条脉络。
江云初伸出左手的大拇指,按压在天突穴下面的紧挨着的胸骨柄上,食指蜷缩,以手指关节的位置,点按住旁开大概一寸半的位置,然后中指点按住顺排出大概一寸半的位置,这样左手就按住了三个位置。
然后右手以中指和食指,按住对称部分的两个位置。
这个动作全程以点按手法为主。
力量垂直向下,不要揉动,只需要按住不懂即可。
自上而下按,每个点,点按至少3个呼吸,以五个呼吸最好(以病人的呼吸为主。)。
江云初点按住一个位置之后,让奶奶自由呼吸,待到五个呼吸之后,松开右手,用右手的大拇指,紧贴着左手大拇指,点按到任脉的位置上。
右手按实之后,左手再松开。
然后江云初双手轮替向下按,一指头紧挨一指头,一直按到小肚子中极穴位置。
点按肚子上的穴位的时候,江云初就听到里面有咕噜噜的声音。
江云初手指稍微又用一点力量,然后奶奶就开始喊疼了。
江云初又适当的控制了一下力量,这才没有那么疼了。
肚子按摩完了之后,江云初开始进行下一个步骤。
按摩,其实是两个推拿中的手法。
按法和摩法也是推拿中比较常见的按摩方式方法。
刚刚是点按,现在要做的手法是摩按揉法。
此处不再是单一的点穴按摩手法,而且以掌按法、掌揉法、掌摩法三者合一的按摩手法。
这种手法称之为复合手法。
在开始学习推拿的时候,都是以单独手法训练,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大多数都是复合手法,就是几个手法配合操作的。
江云初在这个奶奶胸骨两侧,以胸骨为中心,双手开始向两侧的的位置,向下轻轻的按揉,推压。
这时候江云初没有用太大的力量,只是稍微压上了一点点的力气而已。
在胸上,腹部轻按轻压轻推,以舒适不痛为度,有地方酸痛的位置,可以重点推按,方向是自上而下。
江云初由上到下,一直推到腹,然后继续向下一直推按至脚踝处。
重点点按了几下脸上的解溪穴。
这个手法重复了三遍之后,江云初让这个奶奶趴过来,取一个俯卧位。
这个推拿手法的重点就是先推阴面(腹部),再推阳面(背部)。
接下来操作后背,患者取俯卧位。
江云初先摸到了肚脐正对的后背处的位置上。
然后在此处开始,从下到上做捏脊,捏到大椎穴处。
如果这个手法做的好的话,可以听到关节的弹响声。
可以做3-5遍,以后背红润为合适的程度。
捏脊完成之后,江云初开始在奶奶的后背以推按的手法在脊柱两侧,做推按手法。
两个拇指用力,以脊柱为中心,开始向两侧分推,方向从上至下。
推完了脊柱两侧之后。
就开始推按华佗夹脊穴,还有就是脊柱一条督脉上,以脊柱关节为一节一节的穴位。
这时候以推、点、按为主要手法。
如果此人长期伏案工作的话,这个手法可能会比较疼。
但是多做几次这个手法之后,就不会疼了。
此手法一直推按到脚。
在屁股上有白环腧、和环跳穴两个位置。
江云初重点点按了这两个穴位。
然后在腘窝的委中穴位置,重点推按,方向是向两侧分推。
如果有腰疼的话,一定要退按这两个穴位。
对于腰疼效果非常好。
从上到下按摩完了之后,开始按揉风府穴、百会穴这两个穴位。
(风度穴,也叫哑门穴,小孩子禁按)
后背操作完了之后,最后握捶打后背。
以震动全身经脉还有五脏六腑为主。
最后的最后。按揉两侧尺泽穴、内关穴、劳宫穴按揉。
第399章
排病反应
一套按摩下来,这个奶奶只感觉是神清气爽,全身舒畅。
对着江云初伸出大拇指,直叫好!
江云初的感觉非常不好。
在按摩肚子的时候,江云初就感觉到,一股一股的病气,直扑自已的手,然后一直蔓延。
期间江云初没有任何化解的能力。
等奶奶走了之后,江云初只觉得胸口后背的一直发冷。
看到奶奶出了门之后,江云初赶紧跑到了院子里,然后轻轻的运了两遍气。
这才感觉到身体舒服一些。
感觉舒服了一些之后,江云初继续剪芦根去了。
芦根剪完,就已经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
吃完晚饭,江云初坐着就开始和爸妈看电视。
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
刚刚看了没多大一会。
江云初就觉得肚子咕噜一声,然后一股便意,直冲大脑,
江云初赶紧起身,直奔厕所。
一泻千里。
肚子舒服了很多。
一晚上,江云初跑了四五趟厕所。
“你怎么了?晚上也没吃啥啊?我跟你妈都没事,你一会一趟,一会一趟呢!”
江云初老爸瞅着江云初一会一趟一会一趟的上厕所,有点上火的挠了挠头。
“没事。可能今天下午出去捡药材的时候,有点凉着了。没事。”
江云初喝了口热水,然后赶紧又冲了出去。
一晚上折腾到十点多,江云初才感觉到肚子里没有了东西。
病气,既然通过气体排不出来,就只能是通过有形的物质排出来。
拉肚子,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汗吐下,总会有一种驱邪的方式,就去看机体能不能自已排出。
如果排不出,留在体内,不舒服,时间长了,可能变成疾病。
练功,就是排邪气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正确的练功,是能够把身体里经年累月堆积的一些邪气排出去的。
这些邪气,往往是药之不到,针之不及的。
只有通过,后天返回先天的这个路径的时候,才有可能被排出来。
这里说几种排病的方式。
吐法,吐法不仅仅包括的是吐痰。
只要是从嘴里排病的方式,都是可以归类为吐法。
比如吐痰,咳痰。
练功一段时间之后,突然感觉痰多了起来,这时候不用害怕,这是因为之前体内有痰,现在在往外排。
如果这些痰邪,久而久之留在体内,就会导致人体的生包块,肿块,头晕,胃胀,腰腿酸痛等等。
总之,百病皆由痰作祟。
这个痰不一定是从肺里咳上来的。
还有可能是像流鼻涕一样,鼻子流清冷的水,一流就鼻子冰凉,或者说直接从鼻后流到嘴里,这时候一定得吐出来,别吞下去。
还有就是呕吐。
恶心,呕吐,吐出痰涎,粘液等等,或者呕吐有特别味道的东西,比如说腥味的,臭味的东西。
这是长期肝郁,体内有淤积的一种表现。
呕吐的这种症状,一般多出现在女性的练功者的身上,因为女性容易肝郁气滞,会更有可能的产生这种现象。
汗法。
练功就出汗,有时候是局部出汗,有时候是全身大汗。
局部出汗,是因为周身气血的不协调导致的,也可能是某个经络,某个位置气血经络不通的原因。
全身出汗,也是一种排邪气的方式,这是正常的。
这个汗,有可能是冷汗,也有可能是热汗,不一定,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论。
如果出的多是冷汗,粘汗,说明体内还是以阴邪为主。
局部为主的话。
如果仅仅是头上出,可能是三焦气不通,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下法是以,放屁,拉大便的方式排邪气。
有的人一开始练功的时候,屁很多,这是好事情。
平时体内淤积的气越多,屁就越多,越放身体就越轻快,越健康。
还有就是会拉肚子。
肚子也不疼,就是咕噜噜的响,一响就想上厕所大便。
大多数时候是拉的比较稀的。
有严重的会有像水一样的,这是因为人胃肠之中有痰饮的原因,痰饮排出来就是稀水或者痰液一样的。
汗吐下,排的邪气的方式是比较常见的。
因此有练功的,或者有病气侵入到身体了,出现了这几种情况,不需要惊慌,就是正常的现象。
再多说几句。
有的人练功完了会比较虚,感觉身体发虚。
其实这是好事,说明你练的比较正确。
就是练的有点多了,你的身体还不能够接受这种程度的锻炼。
有时候不必把练功神魔化。
大可以把他当做一种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就像跑步,刚刚开始跑,跑完肯定会累的。
这是消耗一定的能量,来提高身体素质,让身体逐渐的成长。
不过消耗的是少,成长的是多的!
江云初知道怎么回事,心里不慌,晚上跑了几趟厕所,身体也没有什么异样了,便早早的睡去。
第二天早上,吃了两个鸡蛋,喝了碗粥,又吃了点咸菜,补充一下能量,整个人又是神清气爽了。
昨天晾的芦根,今天再翻翻面,让气晾晒的均匀一些。
这两天阳光好,没有下雪的意思,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把芦根晾干了,收起来。
到时候带到自已的药店,又是一味好药!
回家没怎么休息,就已经到了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到初二,这段时间不看病。
这是地方民俗。
这终于让江云初得到了休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