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推拿的时候。
江云初就主张,巧力寸劲。
以柔克刚,以刚克柔。
这也是符合阴阳转换的推拿手法。
江云初这些理论,也得到了江云初大学里的几个推拿的老教授的认可,并且这些老教授更愿意把自已的一些经验教授给江云初,江云初就比别人走的更快,走的更远。
因为江云初手法做的好,效果好。
就有不少同学,课余时间找江云初按摩治病。
落枕了,扭腰了,岔气了,崴脚了,等等。
当然了,江云初也是来者不拒。
有佩服崇拜你的,就有嫉妒诋毁你的。
世界是阴阳结合的。
当时有个同学,挺不服气江云初,觉得江云初没什么高深的。
但是事实是江云初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已高深过……也没有说装过任何比……
然后当时有一个人落枕了。
想找江云初推拿。
结果江云初出去玩了,没在宿舍。
这个不服气江云初同学就说:“非得找他啊,我就能给你治。这玩意还不简单啊,没他还不治病了啊?!”
由于这个落枕的和这个不服气的俩人是一个宿舍的室友。
本来不想找他看的,但是由于不服气的“主动请缨”,落枕的这个同学也不好意思拒绝,便答应了下来。
推拿手法里,有一个手法叫“弹拨法”。
是用指端或者肘深按于治疗部位,做如拨琴弦样的往返拨动,称为弹拨法。
简单普及一下哈。
(弹拨法一共有4种:拇指拨法,屈指拨法,三指拨法,肘拨法。
拇指拨法:用拇指指端深按于施术部位,余四指置于相应的位置以助力,作与肌纤维、肌腱或韧带成垂直方向的往返拨动。若单手拇指指力不足时,可以双手拇指重叠进行弹拨。
屈指拨法:利用指间关节突起部深按于施术部位,作与肌纤维、肌腱或韧带成垂直方向的往返拨动。
三指拨法:用示、中、还三指的指端深按于施术部位,作与肌纤维、肌腱或韧带成垂直方向的往返拨动。
肘拨法:屈肘,用肘尖部深按于施术部位,作与肌纤维、肌腱或韧带成垂直方向的往返拨动。)
一般落枕的时候,通常在脖子的两条肌肉,也就是说的大筋上,做拇指弹拨法。
这样有利于放松肌肉。
在中医理论之中,肝主筋,肝是喜欢暖的一个脏腑。
因为肝属于木,只有暖和了,木气才能升发。
所以筋,也是一样的,筋喜欢暖和,喜欢柔和。
因此,这个作用在筋上的手法,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柔和缓慢,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起作用。
对于那些遵循“大力出奇迹的”按摩店,还有一些医生来说,江云初是反对反对再反对。
这是绝对不行的。
强烈的刺激,只会把情况变的更加糟糕。
“刚强手法,极力困人”绝对是不可取的。
但是这个刚强手法有一个好处就是。
有回头客。
被重手法按过几次之后,后背乃至各个地方,就会变得非常的硬。
一段时间不按摩,就会不舒服,觉得肌肉发紧。
这就是这些“大力出奇迹”的副作用。
然后就不断的追求大力出奇迹。
导致后背越来越硬,然后变成铁板一块!
显然这个不太服气江云初的这个同学,就是大力出奇迹的狂热崇拜者。
落枕的同学坐好之后,这个不服气江云初的同学,上去之后,用弹拨手法,猛的弹拨的了几下。
当时这个落枕的同学就疼出了眼泪。
“你这是通则不痛!经络不通!”
不服气江云初的同学,美其名曰。
然后又弹拨了几下之后。
这个落枕的同学实在难以忍受疼痛,便拒绝了此人的“好意。”
过了很大一会,此人还是觉得脖子疼痛难忍,再摸刚刚被弹拨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核桃大,且硬邦邦的疙瘩。
一碰疼的厉害。
等江云初从外面玩耍回来之后,就被这个落枕的同学叫到了自已寝室。
然后让江云初看看。
江云初摸着此人脖子上的这个大疙瘩,有点懵逼。
“这个是什么样的手法能造成呢。我有点不太理解。弹拨这么厉害的吗?”
江云初后来还特意是实验了几次。
用很大的力量,弹拨别人的经筋处,一下就疼的给人疼出眼泪。
但是也从来没有弹出过这种硬包。
这种事情就让江云初“耿耿于怀”百思不得其解!
所以江云初认定这个人是有点“功夫”在身上的,一般人还真整不出这种疙瘩。
江云初回来之后,给此人处理。
先是让其用热毛巾热敷。
热敷完了之后,疼痛就减轻了不少。
然后在硬疙瘩的地方针了一下。
再在附近的穴位处,轻轻按揉。
忙活了半小时,疙瘩小了一半。
但是在以后的时间里,这个经筋上的疙瘩,一直存在。
直到三年后,江云初摸此人的脖子,这个疙瘩才变得很小很小的。
讲这个东西,又和刚刚那个抑郁的中年女人的病案跑远了。
但是说这么有时候,就是为了说明。
有时候你发现,动不如静。
人的身体是有很强大的自愈能力的。
你随便,胡乱的折腾,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能让人理解,且十分难以出现的副作用。
而且这些副作用,通常会久治不愈。
而你只需要安安静静的,等待身体慢慢调整的话,这又能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这就是所谓的。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第380章
实践
思绪回到纸笔上。
江云初开始写方子。
——————
当归12g
白芍10g
柴胡8g
茯苓10g
生白术10g
生甘草5g
生姜3片
薄荷5g(后下)
5付
——————
方子不复杂,逍遥散。
逍遥散这个方子用来治疗妇科病非常好,尤其是对于女性的一些乳腺结节,乳痈,以逍遥散加减,效果都非常的不错。
正宗派的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一书中写道,逍遥散善治女子诸病。
然后书中记载其能够治疗“妇人血虚,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忡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食少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作痛,寒热如疟;及治室女血弱,荣卫不调,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所以在妇科病之中,江云初多用这个方子加减。
逍遥散一方,可以非常好的调和肝气和脾胃之气。
健脾疏肝同时进行。
这个患者是悲伤过度。
导致的肺气不足,从而引起子盗母气,出现了脾胃症状。
肺属金,脾属土,悲这种情绪属于肺管理,所以过度悲伤,过度消耗人的肺气,肺气被伤,又需要土气来滋养。
精气并于肺,则悲,悲过,人哭泣。
“悲则气消”,过度的悲伤,会令人身之气消散,导致人精神状态不好,乏力,没有精气神。
在人体之中,有五脏与五志论,不可不知: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
悲伤过度,则消耗人之肺气。
金气过,则消耗脾土。
同时金气过显其能,则克伤人体肝脏。
(金克木)
所以江云初用此方,一则培养土气,一则疏通肝气。
此方中,其他药效不多做解释。
但是唯独薄荷一味,在这里多说几句。
薄荷一药,本草经时期没有记载,也就是说那个时期可能不做药用,是后世才开始入药的。
薄荷最早的记载,是西汉时期。
多做观赏用。
我读本草书的时候。
对于薄荷药效的记载大多数相同。
比如《雷公炮制药性解》之中记载其味辛其性微寒。
然后主治中风失音,也就是说能够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不能说话,失去语言功能。
同时能够下胀气,祛头风,利关节。
这和其辛味有关系。
辛味能行,能散,能润。
所以其记载还能够治疗凝滞之病,也就是其能够舒畅气机,因此能够治疗中风,痢疾等疾病。
同时可以作为引经药,引药入营卫之处,能够发散毒汗。
此处,大概写明,薄荷有利枢机,行滞气的效果。
又比如《玉楸药解》之中记载其能够治疗伤风头痛,瘰疬疥癣,瘾疹瘙痒。
这又写明,其有治疗外科皮肤病的功效。
这也就是为什么,《外科正宗》里会记载逍遥散。
而薄荷,揉碎了,汁液涂在太阳穴处,确实有提神醒脑,去头风,止头痛的功效,
所以可以在家中种植几颗,又可以供观赏,有清香味,同时又有药用,一举好几得。
清代医家严西亭在《得配本草》之中说,薄荷,猫之酒也。
这个养猫的朋友们,应该不陌生,买那个猫薄荷,小猫上去,喵喵喵,然后就一直猛吸薄荷,一会就吸醉了,挺好玩的。
虽然薄荷在在各家学说之中,都讲其能够疏散气机,但是都是从其性味之上讲述的。
个人觉得,还是陈土铎对此药讲解解说的透彻。
对于薄荷这个药的性味来说,大家普遍认为是味辛,这个认可都是一致的。
但是对于四气来说,各家说法不一。
有讲其气寒凉的,有讲气温的。
这个还是要亲身试验才能去判断对错。
我的感觉是,其性还是以温为主。
这是我个人体会,不一定代表正确。
首先来说,其揉碎了,涂在皮肤上之后,先是感觉皮肤凉凉的,有凉风一样,但是随口便觉得皮肤处有些发热。
这是就体感而言所说的。
另外就是,我曾经用大量的新鲜薄荷泡茶喝,喝了之后,并没有出现胃寒的现象,也并没有出现拉肚子的腹泻的现象。
这也证明此药可能并不寒凉。
所以我比较偏向薄荷是气温这一说法,因为气温,气才能升,有升发阳气,木气的作用。
如果气寒凉的话,虽然味辛,但是并没有升发的力量。
只有暖和的气才往上飘。
“下气冷胀满,解风邪郁结,善引药入营卫,又能退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