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扎完,很快就能够好。
江云初会这个办法,但是孩子小,怕疼,操作的时候有困难。
不如让人家直接找个师傅,一收,立马就能好。
第377章
阴阳
孩子妈妈走了之后。
江云初也没来别的患者,坐在位置上,在这琢磨,这个治小儿惊吓的办法,到底要不要开展起来。
主要是孩子也小,真的不好配合,如果把这个方法都传给家长的话,那就可能实施。
因为毕竟孩子还是和家长比较亲的。
家长说扎四缝穴的时候,孩子不会戒备心这么强。
江云初发现,现在小孩子,都在医院里看病看怕了,一说看病,先抽两管血再说,孩子一看穿白大褂的就哭,十分抗拒。
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除了这个孩子不好配合之外。
江云初摸着下巴琢磨着,这个小孩子受到惊吓到底是一个什么原理。
念咒,收米,能够给孩子治好。
扎针灸也能够治好。
也就是是说,作用在肉体上,或者作用在精神上都是管用的。
这就让江云初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说真的是精神问题,那么怎么可能扎四缝也有用呢。
如果说是肉体问题,那么一般的收米,比如家长给收,家长也没有法力啊,怎么还能够管用的。
这个问题困扰江云初很多年。
江云初也曾经问过自已的师父。
师父嘿嘿一笑,就是一句话。你还得学啊!
继续加油!
早晚有一天你会理解。
下午时候,江云初还正琢磨事呢。
来了一个看起来像是中年的人的,老大爷。
老大爷一进门,就考江云初。
也不说话,就是一伸手,就让江云初给自已诊脉。
江云初有时碰到这种人也头疼,但是没有办法,谁让自已就是中医呢,谁让人们对于中医的印象就是这样呢。
所以江云初认真的给这人把脉。
不过此人的脉象倒是不难分析。
寸脉,尺脉都是平脉。
但是关脉,一手独大,一手独弱。
这就是脾胃出问题了。
“胃有问题。经常胃不舒服吧!”
江云初说完这句话之后,中年男人脸上才露出了笑容:“对。就是这个问题。就是这个事!我就多年的老胃病。你说怎么办吧!”
“我看你这个脉象啊。你这个胃病至少15年了。然后你是,吃凉的也不行,吃热的也不行。是冷了就疼。热了就胀,是不是这样啊?”
江云初又说一句话之后。
中年男子彻底是是服气了:“我是昨天才从外地回来的,我是听我们小区里那个谁说的,你看病好。我说实在的,我看了这么多年中医了,就是你我没说话,一语道破天机了!一句话给信服了。你说吧,你说吃啥就吃啥药。我听你的!你给我研究点药吃吧。”
江云初呵呵一笑:“你这个病啊,吃药不好调。但是我有个不花钱的招,但是就是用起来麻烦,不知道你愿不愿意听。”
“那太好了,我就是不怕麻烦,你说你说。我听听!”
中年男子挺开心的赶紧询问江云初到底是啥招数。
江云初笑了笑:“你这个病,需要用艾灸,所谓药之不到,针之不及,灸之。艾灸能够治很多病的。你这个也简单,我说你记住啊!有这么一个位置。”
“中脘穴,你知道吧?”
“我知道!”
(中脘穴: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于胸骨体下缘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主治:主心下大坚。胃胀。霍乱,泄出不自知,先取太溪,后取太仓之原。溢饮,胁下坚痛。腹胀不通,寒中伤饱,食饮不化。头热,鼻鼽衄,目黄振寒,噫,烦满。伤忧悁思,气积。痉,先取太溪,后取太仓之原。积聚,腹中胀,暴满。心痛身寒,难以俛仰,心疝气冲冒,死不知人。心腹痛,发作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中热,善渴,涎出,是蛔咬也,鼻闻焦臭,大便难。小肠有热,溺赤黄。)
“你在中脘穴的位置上艾灸,灸30分钟,同时在中脘穴周围,上下左右四个位置,与中脘穴相隔1寸的位置上,四个位置上艾灸。一个位置30分钟,然后艾灸完了之后,再灸后背,与中脘穴正对的地方,艾灸完30分钟。这个办法,统治一切胃病!”
江云初给中年男子讲完了之后,中年男子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明白了。我回去之后。就给自已艾灸灸上!”×39
江云初讲的这个方法,对于各种老胃病都有效果。
艾灸,是一个治病的好方法。
只要是会灸,大部分病都能够用艾灸治疗。
江云初这个选穴的方式叫,阴阳对治。
和治疗那个小孩子尿床用的艾灸选穴方式是一个原理。
所谓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因为是胃病,从内部腹部阴处选一个穴位之后,还要从后背阳的位置选一个穴位,阴阳同治,这样治病事半功倍。
举个例子。
比如治疗腰痛。
腰痛是后背脊柱痛。
一般按摩也好,针灸也好,都是对着后背的穴位使劲。
但是这样常规治疗的效果一般。
如果根据黄帝内经的思想来说,就应该在肚子上也使劲。
所以做完后背推拿之后。
在肚子上也做推拿。
揉肚子,揉腹疗法,或者腹部打针灸,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
我记得我在治疗腰痛的时候,这么治疗,都会效果不错。
后来有一天,一个教授突然研究出一个原理来说,这个肚子上,有一个什么小圆肌,还是什么肌肉,这个我就记不清楚了,说这个肌肉通常也会影响人的腰痛。
所以在这个肚子上,按摩,缓解这个肌肉的时候,腰痛也会缓解。
当时我一想,我说,你这个说法,我在很多年前就用过了。
不过也不说是肌肉,我说是阴阳。
阴阳者,万物之纲纪也。
一些方法论,只要是靠上阴阳,你就能够有所突破。
这就是大的世界观,对于小的方法论,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有的问题你想不通,你就往阴阳五行上贴。
只要是真的理解了什么是阴阳五行,就一定能把这个问题想通。
这是绝对的!
所以为什么说,学中医看病要尊重经典,就是这个道理。
第378章
这是真有“功夫”
这天江云初正在屋里坐着低头整理最近的病案。
受到惊吓的小孩子的妈妈又来到了医馆。
看着江云初顿时脸上笑呵呵的:“江医生……”
“哎,你好。你好。”
江云初把手里的东西整理了一下,给女子让进屋里。
随着跟着江云初进来的还有一个中年妇女。
短发,圆脸。
从外貌上看,和这个小孩子的妈妈有几分相似。
女人坐下之后冲江云初笑了笑:“江医生,你是不是信佛呀。”
“啊?为什么这么问呢?”
江云初不知道什么意思。
“嘿嘿,您上次说我儿子吓到了,我回去找了个佛家的师傅,师傅看了看说我儿子是吓到了,给我儿子弄了弄,回去之后晚上也不哭闹了,第二天拉大便颜色也正常了。我跟那个师傅说,是您建议让我找的人,那个师傅说,您与佛有缘分。我就问问您。”
女子跟江云初解释了一下原因。
江云初明白了怎么回事,点了点:“哦!可能是吧。但是我也没什么具体的信仰。”
女子见江云初可能是不想谈这方面的事,于是乎就没再继续深入的问:“江医生,我看你看病挺好的。所以我让我妈妈过来让你给看看。”
女子把自已的妈妈让到身前。
中年妇女坐在了江云初诊桌旁边的椅子上。
江云初打量了一下女子,发现此人身上气场低落,有一股阴阴暗暗的气息在身旁围绕着。
整个人,全是低气压的状态。
“心情不好啊?”
江云初轻声说道。
“嗯!”中年女子点了点头。
“江医生,两个月前,我父亲因为肺癌去世了。我妈妈一直心情不好,整天哭。现在两个月了,整个人还是心情不好,没什么精气神。”
女子一说这话。
中年妇女的眼泪立马就掉了下来,低头捂着呜咽,声音不大,但是眼泪水像水龙头一样滴下来,没一会就浸湿了衣袖,看的出来,此人是极度的悲伤。
江云初赶忙把纸巾拿过来,让中年女人擦擦眼泪。
“你先别哭了的,听我讲哈。”江云初也不管中年女人听不听自已说话,便自顾自的说了起来:“你这么悲伤,你们的感情应该是非常好的,如果人在天有灵的话,你觉得他会希望看到你整天哭哭啼啼的吗?你为他而活,他也希望你为自已而活,你如果高兴,他也会知道的。”
“如果按照迷信的话来说,你整天在家里哭哭啼啼的,他的灵魂会不安的。”
江云初不同于别人你要想的开的那种劝解方式。
两句话讲下来,中年女人立马止住了哭声,眼泪吧擦的瞅着江云初。
“所以不要伤心了。要振作一点。”
江云初又劝了一句。
中年女人开口了:“嗯嗯,我知道。我一直在劝自已,在劝自已。可是我控制不住的。我老公从检查出肺癌,到没了,才两个星期。我觉得太快了,太快了。我现在晚上睡觉,我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我觉得像做梦一样,我整天精神恍恍惚惚的。我女儿也劝我,我儿子也劝,我朋友也劝。我也能想明白,就是心里空唠唠的不舒服!难受。我女儿把生意都放下了,过来专门照顾我,我知道我不该给他们添麻烦,可是我现在干点活,我就全身没力气,心慌的厉害。”
“是啊!”年轻女子说道:“我妈妈是这样的。她现在情绪能控制一些了,但是说心悸,全身乏力,失眠多梦。我们过来,就是想让你给调理调理!”
“好的。没有问题哈。”
江云初点了点头,开始给中年女子诊脉。
三指轻点,心中了然。
整个人的脉象就如同她这个人一样的纠结难过。
沉、弦、紧、硬。
这四种表现,就是肝气郁结的表现,且肝郁气滞,倒是肝木横克脾土,已经影响到了消化。
寸部脉有动脉。
寸部脉动脉,是失眠的最明显表现。
“你现在是失眠,多梦,乏力,而且你还大便不好,也不想吃饭。”
江云初说了几个大概的分析。
中年妇女点了点头:“是的,是这样的。江医生。我大便有点不好,就好不排一次,你说有这个事了,我还能吃下饭去吗。我还容易上火。前些日子,我姑娘带着我去这里中医院,找了一个专家,叫什么宇的,我也给忘了。吃了她的药之后,我更上火了,牙龈也肿了,牙也疼,然后还肚子疼,拉肚子。本来买了7天的,我都不敢吃了,直接给药扔了。你给我开药的时候,别放上火的药啊。我可受不了,我吃了他2天药,遭老罪了!!!”
最后这一句话,给江云初逗乐了:“哈哈,阿姨。我能看看那个专家给你开的药方吗?”
江云初实在不明白,什么样的方子,能够把人吃的,上面上火,下面窜稀。
这种方子,自已必须得学习一下。
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已的技术。
中年女人拿出手机翻找了一会:“哎……没找到。可能让我给删除了。不好意思啊。江医生。”
“没事,没事。那也没事。”江云初摆了摆手。
学习机会又落空了,有一丢丢的失望……
“我给您开的方子,肯定不会上火。这个您就放心吧。我先给你开5天的,回去吃几天,你觉得舒服了,你就过来!”
江云初说完,中年女人立马点了点头:“行,没问题!”
江云初低头开始写方子。
这方子的时候,心里就有点琢磨。
为什么这帮人总是能干出蜜汁操作。。。
一个方子,大概的功效无非就是八种:汗、吐、下、和、清、温、消、补。
一个方子,怎么能够同时把人吃的上面上火,下面腹泻,这个真的需要一定的功力才能够开出来。
一般人真整不出来。
就像读书的时候,考一百分不难,但是想考几分就考几分才难。
治好病不难。
想3天治好就能3天治好,想7天治好,就7天治好,这才是真功夫,真水平。
第379章
副作用
这让江云初想起来读大学时候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因为江云初有个好师父。
所以接触中医和对中医的理解也比许多第一次接触中医的同学更加深刻。
而且那时候,江云初就能够通过一些按摩点穴等简单的手法,治疗一些头疼脑热的日常小毛病。
之后读了大学之后,又跟随学校里的老师系统的学习了一系列的推拿手法等等。
本来就有的中医基础的底子,再加上系统化的训练,江云初的水平显然比日常的同学们高出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