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凤林 本章:第103章

    全部取消宋凤林觉得不妥,官员威仪还是要有的,于是象征性的留下了两样。

    今日各品阶的官袍样式都做好了,闻青山亲自带着刺绣总管送过来给两人过目。

    “去请将军过来。”宋凤林唤了一声。

    刘湛在前厅听斥候汇报汉中战情。

    自开春后,汉中再一次遭受西戎大规模进攻,两军在玉门关激战。

    北疆已定左右没有战事,刘湛平日无事便关注汉中战情,顺便推演战况,跟曹壮几个讨论演练。

    春后刘湛重新规划齐云军,在左军营和右军营的基础上,新增各关守备将军,人员也经历了一次大动。

    除了曹壮和李小连升为左前锋将军和右前锋将军留守中军外,其余守备将军都放出去了各自驻守几处关隘。

    麾下将领们各归各位各司其职,刘湛如今可比往日闲多了。

    宋凤林差人去传,刘湛很快就来了。

    “见过齐云将军。”官员纷纷见礼。

    刘湛摆手示意免了,他径直坐到宋凤林身旁。“就这些吗?”

    “我展开来给您看看。”闻青山忙让几个绣工把官服一一展开。

    这时跟着一块来的曹壮几个眼睛睁得雪亮。

    “这就是新官服吗?可真好看!”曹壮围着那几身武官服爱不释手。

    “这些颜色怎么划分?像我跟大壮穿什么色?”李小连迫不及待的问。

    闻青山答:“勋爵穿绛紫,三品以上穿正红,四到六品穿正蓝,七品以下穿正青,不入流浊官穿浅灰。”

    这是宋凤林定下的规格,各品阶之间又以梁冠上的梁数和配饰区分,官袍上则按品阶不同绣不同的图案。

    跟刘湛所定下的龙袍常服一样,官员常服也是简约大气,并不像大梁的官袍花团锦簇,像唱戏的戏服似的。

    刘湛接过宋凤林递来的茶喝了一口。“样式都不错,就这样定吧。”

    齐云将军拍板,绣坊开始给官员们赶制官袍。

    因官袍上的纹饰不多,绣起来的速度比龙袍要快得多,预计两个月内能把各部官员的官服全部赶制出来。

    屏退左右,宋凤林把百官的名单给刘湛过目。

    立国之后要设立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这是最基本的一国配置,当然像燕国那样的部落制国家除外。

    “我只初步定下六部,其余像三公九卿,还没有主意。”宋凤林道。

    “不需要三公九卿,也不需要大丞相。”刘湛放下名单,眼中深邃。

    “设内阁,其中内阁首辅一人,内阁次辅二人,内阁阁臣四人,功能等同于你的秘书处,负责分流处理日常政务,我们只需要批核就行。”

    宋凤林愣住了,当真是闻所未闻。

    刘湛解释。“内阁官员不需要给很高的品阶,他们只是等同于我们的眼睛和手,除了分类奏折提交对策,没有旁的权力,与六部彼此独立。”

    相当于把丞相的权力变成一个机构,且这个机构里的官员还彼此监督制约。

    两人只需要检阅内阁批示后的奏折,处置不当就打回去,处置得当就盖大印下发。

    如此一来,繁琐的公务便大大简便。

    在用人方面刘湛确实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设立的这套内阁机制就是高级版秘书处。

    除了批奏折商议对策,他们手中没有任何权力,也不能兼职别的官职,没有权力就杜绝了有内阁重臣的出现。

    像大楚丞相动辄只手遮天的情况,在北疆不可能出现。

    “就按你的意思办。”宋凤林佩服的点头。

    “还有。”刘湛点了点那些爵位的名单。“不管是官员和爵位均不世袭不设食邑封地,开国功臣的爵位往后递减两代,第四代收回。”

    宋凤林不由得一愣,这就等于爵位就是个名誉虚衔,连食邑封地也没有,除了那身爵位服饰没有任何特权。

    难怪刘湛大手一挥送出去多个,这就是好听的罢了。

    见宋凤林一时无话,刘湛解释道:“有些事情现在定下来,比以后处理手尾要简单。”

    刘湛不想做那鸟尽弓藏的事,便从一开始就不给特权,从根子上杜绝这些新贵日后无法无天。

    细想之后宋凤林也明白了刘湛的用意。

    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若是有人给了爵位有人没给,难免闹起来,哪怕一时不闹,终会生事。

    现在这样把爵位降为虚衔,亲眷和功臣都有份,左右就这两代人,后面也就没了。

    刘湛看事情还是看得长远。

    至此立国的各项事情便大体定下来了,只余下一项,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项。

    “国号定下来了吗?”宋凤林问。

    “定下来了。”刘湛慵懒的靠坐着。

    “就叫汉,我为汉王。”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号。

    自周后,天下诸侯王的国号都沿用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的国号,诸如秦楚韩齐赵燕鲁。

    汉国,这是一个全新的国号。

    夏秋之际,坐落在凤凰岗上的王宫全部竣工。

    从正门端礼门入内是各衙门,即六曹分列左右。

    沿着中轴线前行进承运门,进了承运门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屹立在高台之上的承运殿乃早朝议事之处。

    承运殿后连接着存心殿乃御书房。

    后宫与前宫有长街相隔,王与后的寝宫都在中轴线上,有宫墙围起独立在后宫。

    另外后宫又分御花园、太子殿、东三院、西三院和家庙。

    虽然王宫并未多富丽堂皇,但是格局规整大气,十分贴合北疆粗犷的气质。

    刘湛本想早些搬进去住着舒服,至于登基建国的时间可以再定。

    “直接搬进去不妥,按礼得三辞三让后由百官迎入王宫。”宋凤林却道。

    什么三辞三让,刘湛一脸云里雾里。

    宋凤林又是一笑。“我来安排。”

    次日,刘湛被安排穿戴整齐端坐在议事堂,午时宋凤林率领百官进入院子。

    “北疆自前朝起战乱不已民不聊生,将军驱逐燕贼匡扶社稷内修外治,当得圣人之名,臣等恳请将军登基为王,封土建国!”

    宋凤林言毕率先下跪叩首行大礼。

    刘湛下意识就要去扶,这时百官也跟着纷纷下跪。

    “恳请将军登基为王!”曹壮那大嗓门直接把落在屋顶的鸟群都惊飞了。

    “恳请将军登基为王!”军营里的弟兄纷纷附和。

    “先起来。”刘湛勾住宋凤林的手臂要把他带起来。

    “你先辞。”宋凤林小声提醒。

    “我不登基,你们回去吧。”刘湛把宋凤林带起来进屋。

    大家早就说好了步骤,刘湛一辞之后他们也不迟疑纷纷退出将军府,半个时辰后将军府大门又喧哗起来。

    “将军!如果您不登基为王,我今天就撞死在这里!”曹鸣抱着将军府大门前的柱子哐哐撞大柱。

    曹壮张小满闻青山等诸将领官员忙去拉人,场面悲呛又感人。

    百姓围了里三层外三层,门外的士兵也没有驱赶。

    两人踏出将军府,看到曹鸣戴着头盔撞柱子,刘湛差点忍不住笑出来。

    “都散了吧,本将军不登基。”刘湛留下话便又回去了。

    这次曹壮他们不再干站着都扑过来抱住刘湛大腿。

    “将军!为了北疆百姓,请您登基为王吧!若是北疆并入大梁,天子收的重税就要落在百姓头上,咱们北疆哪里还有现在的好日子!”

    百官纷纷悲呛。“请将军登基!”

    围观的百姓一听,并入大梁就要按大梁的税赋?要知道在北疆可是没有苛捐杂税的啊!

    一时百姓也吓得纷纷跪下。

    “我们不要并入大梁!”

    “恳请将军为王率领北疆!”

    这回刘湛倒是难以拒绝了,连他自己都愣住。

    “先回去。”宋凤林拉着他入内,这才第二次后面还有四次。

    百官推举齐云将军为王没有引起百姓太多的波澜,倒是一句并入大梁要加苛捐杂税把全城百姓都唬住了。

    一时百姓都不愿退去,跟着百官在将军府外请愿,甚至越来越多百姓加入。

    “将军民心所向,恳请将军登基为王!”最后一次,宋凤林亲自率领百官跪请新王。

    曹壮立即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玄黑龙袍披在刘湛身上,一时龙袍加身,刘湛无法再辞。

    第118章

    时值深秋,北疆的天空在入冬下雪前的这段时间都格外晴朗。

    刘湛身披龙袍在百官的簇拥下踏出将军府,沿途百姓蜂拥而至,争相一睹新王风采。

    从将军府前往王宫的这段路,士兵沿途警卫。

    刘湛携着宋凤林进入高大的承运门,又踏过那宽阔的广场,最后踏进承运殿。

    百官以及诸将尾随在后,站在这座高大的殿宇里,所有人无不心潮澎湃。

    刘湛站在御阶之上正式宣布。“十月十五日,北疆正式封土建国,北至松辽山地,南至湟川,西至齐云山,东至北海,国号为汉!本王在此命尔等筹备建国大典!”

    百官诸将纷纷下跪山呼万岁。

    汉国建国终于提上了日程。

    新王入了王宫自然不能又回到将军府,两人就此在王宫住下。

    当天夜里,第一次睡龙床的刘湛却失眠了。

    寝宫宽敞,又分前殿后寝,因北疆寒冷,汉国王宫的龙床依旧是炕床,刘湛也觉得没什么不同,可就是睡不着。

    想要抽烟又发现烟杆没有带过来。

    “睡不着?”宋凤林醒了。

    刘湛把人拉进怀里搂着。“认床。”

    行军打仗时,随便一个草丛都能窝着睡的齐云将军认床?

    宋凤林狡黠的问。“是认床还是高兴的?”

    那必定是高兴的。

    “敢笑话我。”刘湛翻身上去,满脸痞笑。“我睡不着你也别睡了。”

    十几年风雨,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终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国度,怎能不高兴。

    在王宫的第一天,两人几乎一宿没睡,缠绵到后半夜又闲聊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刘湛依旧神采奕奕。

    “王后,我替你穿衣。”他拿着手中的银白龙袍,等着宋凤林下炕来。

    除了双腿有些发酸,宋凤林精神也不错。

    “还是这身颜色最适合你。”刘湛仔仔细细的给他扎上腰带抚平皱褶。

    清贵无双的宋王后,刘湛扶着他肩膀凑上前又亲了一口。

    凤眼中带着笑,宋凤林转身去取刘湛的玄黑龙袍也为他穿上。

    刘湛肩膀宽厚,这身行龙更衬得他威势逼人,也只有他能撑得起这怒目的行龙。

    “我替你束发。”宋凤林拉着他坐下。

    宋凤林为他解了发髻,仔细梳理整齐再重新盘上,最后戴上汉王的金冠,插上那雕刻了龙纹的发簪。

    这名北疆最有权势的男人,长眉入鬓,眸光深深,凛然有神。

    如今身着龙袍金冠,更令人油然畏惧。

    乔迁王宫的第二日,两人要忙的事情还很多。

    刘湛派了人去苍云镇接刘家人,预计三日后到达,可宫里侍候的人还没安排一片空白,如何分配宫人还得由王后拿个章程。

    早在三个月前刘成便开始物色宫人,这些太监都是在各地招的。

    有百姓为了给孩子谋个出路,打小便自行去势,只要看中了,给了银子就能把人带走。

    一共三百名宫人被带到后宫西院里等候王后发落。

    宋凤林到来,刘成忙带着宫人行礼,礼仪都是昨日现教的,都显得生疏笨拙。

    分配人手并不复杂,无非就是各宫安排多少。

    这时有侍卫来报。

    “启禀王后,三老爷和三夫人都接回晋阳了。”

    刘同新一府连夜消失之后,第二天梁天子震怒,自然迁怒了刘学礼。

    “暗卫劫下三老爷时,刑部已经上了刑,人是救活过来了,就是往后怕离不了床。”

    他酒后失言的第二天就该明白帝京不能待下去,结果回到家蒙头便睡。

    第二日刘同新一族失踪,他才后知后觉的明白自己被弃了,刘同新说走便走,没有带上他。

    没等刘学礼回过神来,沛公离便带人将他拿了下狱。

    若不是方氏回去跪求父亲,岳父又求到梁天子跟前,暗卫来不及救人,刘学礼就先没命了。

    这个教训当真是惨痛之极,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请林医典去瞧瞧,好生照顾吧。”宋凤林叹息。

    刘学礼的事情没有引起多少波澜。

    建国大典临近,许多事情都要拿出章程,一桩一件都很迫切,刘湛和宋凤林每日忙得脚不沾地。

    原本寂寥的王宫随着建国大典临近也很快热闹起来。

    “上朝!”

    林修砚被临时任命担当彩排司仪,他话才刚落承运殿前就摔倒了一片。

    按礼制百官在殿外等候,上朝时排队依次入殿,结果张小满踩了朝服下摆往前一扑,带倒了前面的姜长林又推倒了一片。

    汉国的朝服从周制,雍容大气,下摆长及地面。

    在场大部分官员都是赤脚起家,这辈子就没穿过这么长的衣服,稍有不慎便一脚踩上。

    在场每个人几乎都轮着摔了一遍,这次是轮到张小满。


如果您喜欢,请把《流放三千里》,方便以后阅读流放三千里第10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流放三千里第103章并对流放三千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