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宋凤林 本章:第58章

    马确实是上等的燕马,在汉中互市出现的燕马多为鲜卑胡人与燕兵在边界摩擦抢掠而来。

    一次出现超过上百匹都十分少见,这两年刘湛派人蹲守互市一共才买到不超过两千匹燕马。

    卖燕马的人果然是鲜卑胡人,谢掌柜略懂各族胡语,几番交谈拉扯最终敲定了一个价格。

    鲜卑胡人不要金银只要粮食布匹,正好刘记商行从南方收了一批布匹,加上仓库里的屯粮足够换取这三百匹马。

    宋凤林听到成交价却摇头,他伸出手打了个鲜卑胡人能看懂的数字手势。“减三成。”

    那鲜卑胡人脸色大变。

    宋凤林依旧云淡风轻,他对谢掌柜道:“告诉他,整个互市只有我们有能力一次性买下他所有马,也只有我们敢买他的马。”

    虽说大楚并没有明令禁止民间交易马匹,但是超过一定数量被发现,官府扣与不扣就是一念之间。

    宋凤林没有说大话,整整三百匹燕马,除了刘湛谁能带出汉中?

    只是一下子压下三成那胡人会不会翻脸不卖了?

    却见那鲜卑胡人虽然满脸不高兴但是没有马上拒绝,他转身进入不远处的帐篷,一会之后他回来说了底价。

    谢掌柜恭敬道:“宋先生,他说这个价全部要粮食不要布匹,而且马上就要。”

    “可以。”宋凤林眼中带笑。

    谢掌柜立即下去安排,这价格当真是太便宜了!

    要知道十几二十匹燕马的单价是这个单价的两倍,对方也是知道一下子要卖三百匹马有些困难这才一开始就放出了比市价低的价格,怎想来了个狠的直接又压了三成。

    但是早些卖完早些返回漠北去还能再跟燕人抢一轮,总比在这里耗上一两个月强,因此那鲜卑胡人首领明知价格很低依然答应了。

    刘湛笑嘻嘻的搂上宋凤林的肩膀在他耳旁小声道:“夫人,为夫对你的钦佩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宋凤林没好气。“又说胡话。”

    刘湛心情极好的立即安排随行的李福田清点马匹,确认无误之后,谢掌柜让伙计运来粮食。

    双方当面市货,未免夜长梦多刘湛让李福田立即带上马匹离开汉中。

    赶着这么多匹马从汉中回齐云山路上紧赶慢赶也要十天半月,李福田不敢怠慢,立即点了数十个士兵带了马匹上路。

    心头大石终于落地,刘湛便放宽了心带着宋凤林闲逛。

    “来都来了,一起去看看奴隶吧。”刘湛提议道。

    谢掌柜也道:“小的今天还没到奴隶围场去看过,前几日听说今天会有楚人,我准备好了市换的货物就等着这批人到。”

    汉中边境常年战乱,有西戎胡人和西夏胡人鲜卑胡人掠了楚人回去当奴隶,这些奴隶在胡人眼里跟畜生无异,家里揭不开锅时便会当货物贩卖。

    刘湛宋凤林一行人离了马市往市换奴隶的围场走去。

    远远的便看到围场里蹲满了奴隶,只见那些奴隶衣衫褴褛浑身脏污得瞧不出模样,几人一串像牲口一样被串在一起。

    谢掌柜显然是奴隶围场的老熟人了,那些胡人一看到谢掌柜便热情的迎上来,说些什么刘湛和宋凤林也听不懂,不过无外乎就是兜售奴隶。

    其中一名略懂中原话的胡人挤上前来。“上次跟您约定好的中原奴隶到了,您要来看看吗?”

    自从刘记商行固定在互市里买楚人,那些中原奴隶便成了胡商眼中的香饽饽,往日打伤打残都随胡商的心情,如今生怕这些中原奴隶伤了死了折了价钱。

    刘湛一行人跟着那胡商来到他的帐篷外,约几十名奴隶被栓在一起,那些楚人瘦骨嶙峋神情麻木,有白发老者也有刚出生的婴孩。

    那胡商向谢掌柜出了个数,自得意满道:“还是按老规矩,六十岁以上的奴隶不算钱,这次这批中原人是我走遍了大漠好不容易收来的,别的商人都没有我有诚信。”

    “还说按老规矩,你这价钱分明比上一次高出两成。”谢掌柜十分不满。

    这些胡商惯是出尔反尔最没诚信,但是他们却觉得坐地起价乃理所当然。

    “这次的奴隶青壮特别多,而且我都按您的意思好吃好喝的养着,您看看一个奴隶都没有受伤生病,我也是花了功夫的呀。”

    “之前我与你承诺的是这个数。”谢掌柜比了一个数。“如今你狮子大开口就别怪我毁约了。”

    胡商一听立即有些急了。“你若不买,我收来这么多中原奴隶可怎么处置啊。”

    中原奴隶没有胡人奴隶或者昆仑奴壮实耐劳,在奴隶市场一直很难出手,也就是刘记商行开始收中原奴隶这才抬高了价格。

    这两年价格一涨再涨,宋凤林也不可能不计成本的回收楚人。

    谢掌柜看了眼宋凤林的表情立即心里有数了,他咬定这个价不松口。“就是这个数一分都不能多,你若不卖我这就走。”

    “不不不。”胡商忙拦住谢掌柜,他确实是存了小心思见谢掌柜每次都很爽快便想趁机抬价,若谢掌柜真的不买他就亏大了。

    “就这个数,就这个数。”

    最终七十八名中原奴隶被带回刘记商行的驻点。

    刘记商行驻点后有一片空院,解救回来的楚人都统一集中在这里先洗漱更衣再吃饭。

    院子里那几名妇人早就见惯不怪,十分利落熟练的开始安排这些人。

    “来来,井里有水,你们打些水来先清洗自己,洗完了到我这来领衣裳,领了衣裳再到那头去吃饭,食物管饱不用争抢!”

    “你们啊好日子要来了,都不用怕啊,咱们这是解救你们呐,买你们回来是当佃户去的,有田有房住还给上户籍,往后就安心过日子吧。”

    “都洗干净一点,把晦气都洗了。”

    “吃饱了可以去后面那屋休息,你们千万别动那歪心思想着逃跑,你们都是黑户,逃了能干啥去?”

    “明日都听从安排,自会有人带你们到落户的地方去安顿,户籍也会一并办理,从此就能当上良民了。”

    “什么,我哄骗你?哈哈,我王大娘在这洒扫两年了,手里不知道接送过多少像你们这样的奴隶,我骗你至于吗?”

    “回了大楚你们的日子再苦还能苦得过在漠北当奴隶吗?是不是这个理?”

    奴隶们被几名大娘安排得明明白白,该解释的话也一并解释了,洗干净又换上衣裳这些人才终于有了人模样,慢慢的都开始相信他们确实被解救了。

    此时宋凤林在账房里看账,刘湛坐在一旁喝茶陪着。

    齐云山上出产的稻米药材在互市很受欢迎,尤其是稻米,齐云山上的稻米品种与中原不同稻米颗粒大且黏糯比较抗饿。

    刘记商行垄断了岑州六县的稻米收购,每年光是稻米买卖这里面的差价就是一笔巨大的收入。

    当然宋凤林给百姓的收购价很公道,不会像以前那些奸商随便压价。

    除此之外刘记商行从中原运来的布匹丝绸也有不错的收益。

    这些布匹丝绸大多来自泗阳林氏旗下的布庄,质量上乘广受胡商好评,连带着林氏旗下的布庄也越做越大。

    宋凤林合上账册。“不错,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谢掌柜忙道不敢当,他们这些做到一把手掌柜的都能分一些红利,把分行经营好也是为了他们自己。

    事情已经办妥,两人也准备启程返回齐云山。

    就在这时地面忽然震动起来,刘湛刷地站起脸色一沉,经历过战场上千军万马的老兵都知道,这不是什么地动分明是数量众多的马匹纷至沓来。

    “将军!西戎胡人来犯已经包围互市了!”侍卫慌忙道。

    商行里的所有人都吓呆了,西戎胡人残暴成性,每过一处无不烧杀抢掠,连一只牲口都不会留下活口。

    “莫慌!”刘湛沉声道。“立即组织士兵护院青壮等固守商行不出,把拒马围栏全部架起来拦住大门,弓箭手待命!”

    西戎胡人已经包围互市,互市里正乱成一团。

    如果此时他们突围而出势必会被人流冲散,还不如先固守在商行静观其变,互市就在子午关外不远,关中守军想必已经收到消息赶来了。

    刘记商行在互市的分铺是一间两层木楼,周围有木栅栏拒马栅栏等围成独立的院落,常驻的护院打手就有五十多人,加上刘湛带来的亲卫六十余人,加起来上百战力足以一战。

    “你留在二楼。”刘湛按住宋凤林的肩膀示意他不用起来。

    刘湛握着长刀来到院门前,大街里都是逃难的人群。

    就在这时有西戎兵骑马冲入人群举起弯刀就砍,无差别的砍杀路上群众,很快越来越多西戎兵进入刘记商行所在的长街,不多时便满地尸骸。

    那些西戎兵每过一处店铺都杀进去抢掠,很快就注意到了地盘最大的刘记商行。

    空中流箭纷飞,西戎兵开始撞门,护院举着木质的简易盾牌顶着大门。

    驻守在二楼的弓箭手开始反击,有西戎兵陆续中箭倒下,因刘记商行组织抵抗更加激怒了西戎兵,越来越多的西戎兵围过来攻打刘记商行。

    关外互市刚恢复两年,互市里的店铺大多都是帐篷,只有少数大商行建了临时的木楼做据点。

    刘记商行四周的围栏都是简易的木围栏挡住宵小还行,沦为战场跟敌人你死我活的时候便不顶事了,很快就有围栏被西戎兵砸出了缺口。

    西戎兵以为冲进来面对的只是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楚人,但是他们措了,刘湛的亲卫无不百里挑一,那最先冲进来的西戎兵瞬间就被砍下了头颅。

    此举无疑激怒了更多的西戎兵,只见他们愤怒的嚷嚷着什么顿时整条长街的西戎兵都往这边靠拢。

    一时刘记商行外陷入激战,临时安置在仓库的奴隶蜷缩在一起吓得瑟瑟发抖。

    这三年来燕军数度攻打通天关,不管是正面攻城山上伏击还是在平原游击,刘湛早在一次又一次以死相博中强大了自身。

    论残暴西戎兵名震天下,论装备精良西戎兵不如燕兵,论骁勇善战西戎兵不如燕兵,他们连燕兵都能一战这些西戎兵又算得了什么。

    刘湛亲自杀在最前线,鲜血染红了刀刃浸透了衣裳,每每有西戎兵想从背后偷袭,楼上立即射来冷箭将其射杀,宋凤林一直守在窗台后。

    就在这时远方传来了号角声,这是西戎兵的撤退信号,而后子午关方向传来阵阵马蹄声,楚兵赶到了。

    西戎袭击互市前后不超过一个时辰,整个互市却被毁得七七八八,尸横遍野恍若炼狱。

    亲卫清点现场,此战共杀敌两百余人,尸体遍布刘记商行的围场。

    有楚兵将领路过立即被这场面震住了,又见刘湛等人不像寻常百姓,那为首的小将立即上前询问。

    “你们不像是汉中人士,来自哪里?这些西戎胡人都是你们斩杀的?”那小将骑在马上问。

    刘湛不想节外生枝便看了眼为首的亲卫队长,那队长立即出示身上的千户印信大。

    “我们是岑州齐云将军麾下士兵,此番前来为了购买马匹,不想遇到了西戎来犯,这些西戎人都是我等斩杀。”

    “原来如此。”那小将见了印信便不再多问,客套了两句便带人离开。

    谢掌柜带着人慌忙下楼第一时间朝刘湛深深作揖。“幸亏将军在此,否则这一劫我等在劫难逃。”

    刘湛把刀入鞘。“西戎能来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多雇一些护院打手,还有这围场也要加固,只要能坚持到楚兵赶来便无碍。”

    “小的遵命。”谢掌柜无有不从。

    这一劫,互市里的大小商家损失惨重,仅有少数大商行雇佣了护院才幸免于难。

    西戎兵来去如风,目的就是抢掠,互市一年比一年红火热闹,这样大一块肥肉自然引来饿狼争夺。

    如果子午关的守将拿不出应对之策,互市只会日渐萧条。

    第70章

    汉中古地位于大楚西北部,其南面与北疆毗邻,一共有十二州,西夏占七州,大楚占五州。

    从子午关过白马县进入凉州,再往东取道雁山古径翻越雁门山,过高州所辖的三县之地,最后渡过洮水河便是岑州地界,快马只需数日能到岑州。

    前朝时,汉中古地还有月氏、义渠、回密等小国,直到五十多年前西夏立国并吞诸小国,如今汉中古国已经灭绝殆尽。

    西夏王朝在大楚建国初期达到鼎盛开始往南进,直到如今大楚只得汉中不到一半的土地。

    若不是近年漠北的西戎和鲜卑崛起,西夏自顾不暇不再南进,大楚能否守住汉中也难说。

    西夏在塞外强盛一时,如今西戎竟敢深入汉中袭击互市,这是一个信号,说明西戎已经繁盛强大起来了,他们不惧西夏和大楚!

    返回齐云山的路上,刘湛一路无话。

    他能感觉得到天下的暗流涌动,他越发迫切的想要强大起来,迫切的想要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必须强大到哪怕天下陷入战乱他也能守住齐云山!

    刘湛一路策马奔跑直到心里痛快一些方停下。

    这里是雁山古径,四周不高的山峦连成片,春天万物复苏,碧绿的植被和清澈的河流令人心旷神怡。

    宋凤林打马走到刘湛身旁。“你近来思虑太重了。”

    刘湛看向宋凤林有些怅然。“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而我想做的事情有很多还没有完成。”

    宋凤林笑了,丹凤眼弯成月牙。

    “怎么?”刘湛见他笑了也忍不住有了笑意。

    “将军。”宋凤林平缓好听的声音道。

    “你年方二十五,能有这番成就已是年少有为,世间万物轮回有常,春夏秋冬四时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道都有定数,有时也要顺势而为,莫要太逼自己。”

    这三年两人致力于发展岑州六县,好不容易才在那场雪灾中恢复元气,确实是急不来。

    刘湛心里宽慰,又见宋凤林有疲色便决定。“今天不赶路了,这里风景甚好,就在河边寻一处高地扎营吧。”

    六天之后刘湛和宋凤林一行人踏入岑州地界。

    从岑州府到武源县的驿道两旁随处可见新开垦的良田,原先无人的荒山,如今都建了新村一派欣欣向荣。

    刘湛和宋凤林不遗余力的充盈岑州六县人口,不管是主动从周边州府接收流犯还是到互市购买奴隶,只要不是穷凶极恶之徒都给予佃户身份重新生活。

    人口充盈改变的不仅仅是良田增加,随之而来的还有衣食住行各行各业的繁荣。

    尤其是岑州六县没有苛捐杂税,百姓手里有余粮都愿意购买物什,许多外来商家纷纷到岑州六县扎根经营,如今岑州府已经隐隐有郡城的气势。

    岑州六县里面要说变化最大还是武源县。

    现在的武源县城比从前扩建了一倍不止,从前只有一条石板长街,如今的武源县有三条大街,每逢初一十五赶集更是人声鼎沸。

    往年武源县只有往通天峰去的那处山脉有村落,如今官帽峰也开辟了十几处新村,人口比从前翻了一翻,县城自然也就繁华了。

    还有刘湛和宋凤林一手建立的苍云镇,就在武源县城北面的野松岭里。

    去年苍云镇开了新栈道直接通到武源县城外,虽然栈道通到县城外人却不得进入,所有进出苍云镇的栈道都有卫兵把守,没有令牌卫兵不会放行。

    从武源县进入苍云镇走新栈道骑马只需大半个时辰,野松岭腹地当年那一片荒芜的盆地,如今被错落有致的建筑占满,四周的山峦上则开满了梯田。

    进入苍云镇道路像棋盘一样纵横交错,沿着中央大街直插入底,正北方那一片青瓦白墙颇具规模的建筑便是重建后的云中书院。

    云中书院有学生一共三百名,其中秀才三十五名,这三年又培养出四名举人,包括闻青山也中举了。

    如今岑州六县的文官都是在云中书院选拔,云中书院招生要求极其严苛,但依然有无数学子慕名而来。

    “少主,你这耳朵是怎么了?”

    “怎么这样红需要给你找大夫吗?”

    刘明淙一进入教室便被同学团团围住,只因他的左耳实在太惹人注目了。

    今年刚满十二岁的刘明淙脱去儿时胖乎乎的形象,已经成长为柳条般的俊朗少年,在这苍云镇里不知道有多少小少女为他芳心暗许。

    刘明淙一脸懊恼的捂着耳朵,随意说了个理由打发过分热情的同学,他总不能说自己这耳朵是被未婚妻给拧的吧。

    昨夜宋凤熙要他背孟子,刘明淙背不出来,这不被拧着耳朵训了一盏茶的时间。

    今天下学还要再背,若背不出来估计另一只耳朵也不保,刘明淙不敢耽搁连忙翻出孟子来背。

    背着背着刘明淙就想哭,他还约了朋友下午比射术,但是他也不敢去玩,刘明淙哭丧着脸背书。

    下午放学刘明淙小心翼翼的从将军府大门溜进府,结果前脚才踏入家门,门房下人就看到他。

    “少主,宋小姐请你到隔壁宋府一趟。”

    刘明淙整个像泄了气的皮球。

    正好刘湛和宋凤林此时到家,两人跟泄气的刘明淙撞了正着。

    刘湛一看刘明淙这模样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准又被宋凤熙教训了,他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有感而发。“被媳妇管教不丢人。”

    刘明淙更加想哭。

    “你这……”宋凤林看到刘明淙这耳朵也觉得自己妹妹是太严厉了一些。

    不过话说回来也不能怪宋凤熙严厉,实在是刘明淙过于调皮了,一会不拘着又该呼朋唤友上山野去。

    宋凤熙来苍云镇三年就没见刘明淙正经念过书。

    而宋凤熙按世家嫡小姐的标准教养得极好,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未婚夫却不仅比自己年岁小还这么调皮。

    宋凤林长叹一口气,心想这婚事对宋凤熙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

    刘湛看到宋凤林的脸色就知道刘明淙又让人失望了,他咬牙提起刘明淙另一只没红的耳朵。“臭小子,要是你熙姐姐不要你了,你就哭去吧。”


如果您喜欢,请把《流放三千里》,方便以后阅读流放三千里第58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流放三千里第58章并对流放三千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