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顾园芦贵妃 本章:第203章

    “是有点嫌弃。”

    “我走之后要去找她了,我不会孤单。但你的生命中失去一个俊逸洒脱又开朗阳光的朋友,你的损失要比我大得多。”

    “……”

    “小陶,就算你已经成仙了,你也要常常交朋友。你那些徒弟不算,他们只会给你添乱和添堵。”

    “我一个人挺好的。”

    “那你保证不会再收徒。我看你也是,一个人就好。你那桃花山但凡多住进去一位,都是一场劫难。”

    “……”

    这陶眠给他保证不来。未来的事,谁都说不好。

    来望也不纠结于这事儿,好不容易他今天清醒,要多说些话。

    他和陶眠聊了很久,一直到太阳下山。陶眠说要继续给他寻医问药,来望摆摆手。

    可别了,他早就该跟故人团聚。只是因为陶眠这老不死的还在,他才一拖再拖。

    最后来望难得感伤地说了一句——

    “小陶啊,没了我你可怎么活。”

    若是往日,来望说出这话,陶眠绝对要一桃枝抽过去。

    如今却是不能,来望是真的牵挂。

    陶眠要在这栗子山赖上几天,来望却轰他快走。

    “看见你活得这么长,我就气不顺。快走快走,别在这里碍眼,说不准我还能多活几天。”

    陶眠与老道士辞别,这一别就是再也不见。

    那天来望拄着拐杖,把陶眠送出去很远。等陶眠的身影离去了,他别过身,悄悄抹掉几滴眼泪。

    陶眠回到桃花山,山下又多了关于元鹤的传闻。

    白鱼先生消失,元鹤也不知去向。

    有人说是兔死狗烹,被新帝杀了。也有人说是之前四皇子在世时,为了让其服从,给元鹤下了毒,如今毒发身亡了。

    什么离谱的说法都有。

    陶眠起初是不信的,七筒的本事大着呢,他有的是办法逃出生天。

    但随着谣言愈传愈烈,连陶眠自己心里都没底。

    他徒弟该不会真的偷偷死在外面了吧?

    陶眠这回坐不住了。他收拾行囊,不管元鹤在信中的阻拦,执意要去京城。

    仙人和黑蛇白鹤叮嘱几句,让它们在山中不要打架,和平相处。但他知道,这两位就是那副死德性。表面答应得好好,等他走了立马把房顶掀了。

    然而他顾不得许多,赶路要紧。

    陶眠从道观离开,沿着山路。桃花开了,一山的粉白碎雪,纷纷扬扬。

    他行至半路,忽而脚步一顿。

    元鹤就站在一棵灼灼盛放的桃树之下,风尘仆仆,眼角眉梢藏了三分岁月。

    “陶眠师父,这回别赶我走了。”

    第384章

    走远

    元鹤助太子登基,新帝想把他留在宫中。

    “这是朕对你的承诺。”

    然而元鹤不想兑现这个承诺。

    皇城的天不会变的,新帝迟早会步入老皇帝的后尘。元鹤留在这里,只会是又一次悲惨地重蹈覆辙。

    更何况,他心中早就有归处。除此之外,皆是他乡。

    元鹤头也不回地离开皇宫,从此天高海阔。

    他来到京郊,有一人站在柳岸等候许久。

    红苕一身藤色衣裙,不施粉黛,恢复了往日清丽的模样。

    她一手牵着马匹,上前几步,欲言又止。

    是元鹤先开了口。

    “我要回去了,红苕。”

    红苕为姐姐报了仇,如今重回自由身。元鹤将墨钓轩在这些年赚到的钱全部留给红苕和两个小童。红苕说,她会把这两个小孩收养。

    元鹤从红苕手中接过马的缰绳,翻身上马。

    他回首与红苕辞别。

    “有缘再会。”

    红苕呆立在原地,等到马匹嗒嗒地跑起来,她仿佛从梦中惊醒,急着追了两步。

    “先生要去往何处呢?”

    元鹤勒马回身,隔着很远对她笑笑。

    “去到一个山花开遍的地方。”

    从今后,远书归梦两幽幽。

    京城的墨钓轩一日倾颓,白鱼先生不知所踪。

    唯独新帝案前的一支白玉鱼尾签,才表明他是真的来过人间。

    ……

    七筒回山后,仙人身边又热闹起来。

    “你走之后,我们仨日思夜想,都饿瘦不少。”

    陶眠让元鹤在屋中歇歇脚,一边倒茶一边说话。

    元鹤的目光扫过胖得挪不动的蛇,肥了三圈的鹤,默默不言语。

    陶眠把茶递到元鹤手中,还有些不安心。

    “这回是真的不走了?”

    元鹤眼睛弯起,莞尔。

    “不走了。”

    他要把最后的时间留给桃花山。

    陶眠一听这可好,他以拳敲掌,记起一码事。

    “那太好了,正好把你欠下的入门教育课补上。”

    “什么入门教育?”

    “我带你去见见你的师兄师姐。”

    陶眠心心念念的入门教育,还是被一件事给耽搁了。

    元鹤刚回到山中不到一天,陶眠就收到消息,在栗子山的来望道人病故。

    这件事是陈板蓝告诉陶眠的。虽然来望不愿麻烦,但陶眠在那次离山之后,还是把小神医请到了栗子山。

    小神医在信中说,来望是在某天夜里入睡后,再也没有醒来。死去时没有任何痛苦,很安详地走了。

    陶眠带着七弟子,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栗子山。

    栗子山种满栗子树,栗子树正值花季。

    淡黄色的花穗簇拥,毛绒绒的,欣欣向荣。

    来望死在一个春日。

    元鹤陪伴陶眠来到此地,路上他还担心陶眠会不会情绪失控,或是突然晕死。

    但陶眠表现得异常平静。

    他们站在来望道人的身前,陈板蓝已经给他换好一身干净的衣服。

    来望的面容平静,双目阖起,仿若睡去。

    就像小神医说的,很安详。

    因为来望相当能活,把跟他沾亲带故的那些人都熬死了,如今只有陶眠来把他安葬。

    陶眠亲自为来望打了一副棺。

    他选了一棵上好的楠木,以此为棺材木料。木头横放在开阔的地方,陶眠开始把木料锯成长方木板,徒弟给他打下手。

    栗子山回荡着吱吱的刨木声,陶眠做得格外认真。师徒二人配合默契,很快,棺材的雏形有了,宽头窄尾,乌黑凝沉的漆。

    来望穿着整齐,平躺在棺木之中。周围撒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栗子。

    七颗棺钉,陶眠将棺材封住,下葬,葬在了那棵永不开花的栗子树下。

    小神医在来望安葬之后,就要离开。他许久没回谷,心中惦念。

    陶眠和元鹤把他送出了山。

    这回只剩师徒二人,他们在这里多停留了几天,把来望的遗物归拢整理,东西不多,两天就清点完毕。陶眠把它们一并埋在栗子树下。

    天气晴好,风和日丽。陶眠抓了几捧土,拍在来望的坟茔。

    元鹤守在一旁,手里提着一个竹篮,篮子里面装满了纸钱。

    “我和来望认识很久了,特别久。他见过你的五师姐、六师兄,也见过你的祖父和父亲。

    来望这老家伙很能活。我的弟子一个接一个地离开我,他竟然还能陪我走这么长一段路。”

    陶眠仍记得,刚结识来望道人时,他是躺着的,和现在一样。

    正准备碰瓷。

    “那时你六师兄还在我身边。

    因缘巧合,这个躺下的碰瓷老头,是在你六师兄最走投无路时,救下他的那个道人。”

    还有一个叫李风蝉的小姑娘,如今大抵也是故去了。

    “那姑娘和你有点亲缘,她是陆远的妹妹陆遥的后人。”

    元鹤的眼睛微微睁大,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还真是妙不可言。

    陶眠拍了拍掌心的土,站起来,手里还捏着一根狗尾巴草,眼神温温地落在眼前的墓碑,眼底尽是回忆。

    “来望随我一起去桐山派,赴千灯楼。桃花山险些被六点五一把大火烧空时,他来救过,风波远去,在我昏迷之时,他还代我种了好长时间的仙菌。

    你的祖父也是他看着长大的。从他最初被收养,到他考取功名,高中状元。

    你的筝师姐病重时,他也在。

    后来你来到桃花山,来望也帮了我很多忙。”

    陶眠说到这里,扬起嘴角笑笑。

    “之前没细想,原来,我和来望已经是这么多年的朋友了。或许我比我意识到的更依赖这个朋友,有什么难事我都去找他。

    来望是个乐观的人,天大的事情,经他三言两语一化解,都不算事。

    这些年坎坷波折,艰难行舟,船没翻,还得仰仗着有来望在。

    如果没有他,好多次,我可能就撑不下去了。”

    思及此处,仙人的嘴角落下,眼中又起了淡淡的哀思。

    “来望说他不求长生。如今他已得圆满,他终于能和那个栗子仙女在一起了。”

    来望故去,陶眠心中酸涩,却也为他终得所愿而感到欣慰。

    他是有牵挂的人,他的牵挂不在此岸。

    年少时一见倾心的人,数百载后,终于能和她相会。

    陶眠仰头望了望天,一碧如洗的天空,点缀几朵悠闲的白云。

    埋骨白云长已矣,空馀流水向人间。

    这世间不再会有个老道士,整日小陶小陶地叫他。人不正经但痴情,怕麻烦,却总会一次次地把他从困境中救出。

    陶眠听见栗子的新叶被风吹拂的声音,簌簌作响。他一生的挚友来望,走远了。

    第385章

    入门教育

    将来望道人安葬后,陶眠就带着徒弟回到桃花山。

    回去后再有七日,就要到清明。陶眠心想这正好是个机会,带元鹤接上之前的入门教育。

    清明当日,晨光未亮,山间蒙蒙下着细雨,早起的师徒二人手中提着祭品和扫墓用的扫帚,沿着山阶一路上行。

    半山坡上静静立着六座坟茔。

    元鹤是第一次被陶眠带到此地。先前他知晓这里埋葬着同门师兄师姐,只是一直没有机会正式祭拜。

    山路湿滑,陶眠让徒弟小心脚下,他们二人慢慢地来到墓碑前。

    第一个墓碑上面刻着顾园的名字。

    “这位是你大师兄,我最初的弟子。”

    陶眠按照惯例,一一为元鹤介绍。

    桃花山的每一位弟子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短暂的一生波澜壮阔,陶眠想讲的太多太多。

    元鹤一直静静地听着,他的师父如果去说书,必定能赚大钱。

    大师兄顾园和他的经历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给家人报仇,才决然下山。二师姐陆远笛是一代女帝,她和元鹤自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听到师父说,二师姐最后被自己养大的陆远毒杀时,元鹤抬起了头。

    陶眠知道他要说什么,但他先一步开口。

    “你和陆远已经隔了许多代,旧怨不该牵扯到你的头上。我把你收作徒弟,也不是为了报复。”

    他让元鹤别有负担。

    三师姐和四师兄永远是被放在一起讲述的。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太深,至死方休。但无疑,在桃花山,他们和师父共度的时光是欢乐的,能治愈此后的一切伤痛。

    五师姐在六师兄之后故去,她是第一个在复仇后选择回到桃花山的人。自己坐的那张素舆,之前就是她在病重时用过的。

    六师兄是个温柔随和的人,听了师父的描述,元鹤在心中觉得,这位六师兄应该是和师父脾气最像的徒弟。只是他在千灯楼救下师父后,匆匆散去,连告别的话都来不及说。

    仙人在最后提了一句六点五弟子。

    “……也曾有过和睦相处的日子,是我见过的最执着的人。”

    再提沈泊舟,陶眠仍然无法轻松地略过他。

    元鹤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他什么都没有多说。这是师父的心事。

    “再后来,就是你来到山中,成为我的第七个弟子。”

    关于元日和元行迟,陶眠也说了一些,尤其是元日。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方便以后阅读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第20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第203章并对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