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顾园芦贵妃 本章:第202章

    他轻盈地落在地上,只有他自己,黑蛇白鹤都在各自的屋中睡觉。

    双脚踏在地面,他和七筒面面相觑。

    “呃,”陶眠先打破平静,“为师来看看你还活着没。”

    “……”

    元鹤有些哭笑不得,他主动请陶眠坐下,给他倒了一杯茶。

    陶眠叫他不要忙活,说这玩意儿白天附庸一下风雅就行,半夜喝容易睡不着。

    他们师徒之间本就没有许多繁文缛节,陶眠可以自信地说他跟每个弟子都处得像好哥们。元鹤在陶眠面前也很放松,他们语气随意,但聊的是关系到苍生天下的大事。

    元鹤除了腿疾,其余的都不用陶眠操心。

    他本就早慧,有自己的主见,就算是复仇也是步步筹谋,不会被情绪牵引着走。

    陶眠跟随他下山,现在看来,除了能多陪伴他一段时间,旁的也没有做什么。

    甚至自己吃胖了几斤,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太子是皇后的第三个孩子,在他之前的两个哥哥,已经被害死了。陈皇后的死因也是疑点重重……天家的事,谁都说不好。”

    元鹤缓缓说着宫闱之事,他能理解太子的处境,也知道他来找自己,算是孤注一掷了。

    “他应允我许多,只要能辅佐他坐上帝位,不但我们元家能够沉冤昭雪,哪怕是我想重新入朝为官,他也会想办法。

    但我……对这些纷争已经厌倦。”

    元鹤无心再回朝做官。天子的冷血无情,他如今看得比谁都要分明。从元家,到夏家,没有一个能逃得过。

    “可这天下需要一位明君。”

    衙斋卧听萧萧竹,尽是民间疾苦声。

    “元家祖训如此。我的祖父元日鞠躬尽瘁,辅佐天子,也因为他是明君。他在位,天下承平,百姓们能过好日子。

    就算他害死了我们全家,也不能抹杀他的功业,他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可是他老了,我怕他老眼昏花,最后看走了眼,废太子,立四皇子。

    四皇子性格狠厉,且尚武。我在边关征战多年,我知道频繁的战乱给黎民百姓带来多么大的伤害。比起四皇子,太子更有帝王之相。

    我决定辅佐太子。”

    元鹤最后说出了他思索三日后做出来的抉择,一双眼沉静地望向陶眠。

    陶眠与他隔空对视,良久,点了点头。

    “七筒,就照你心中所想去做吧。”

    仙人明白徒弟的意思,等到太子即位,他就会彻底退出纷争。

    但这需要时间,七筒自己心里也不清楚,他还能坚持几年。

    “虽然我更希望你能轻松快乐地活着,但你要去圆年少之志。你选择去圆志,就是选择了痛苦和孤独。当然,轻松快乐带来的,也可能是空虚。

    若是这能让你的一生了无遗憾,那就遵循你心中所想,去做吧。”

    陶眠决定放徒弟自己去闯。

    元鹤有些动容,更多的是愧疚。

    “师父帮我良多,我却无法在师父跟前尽心侍奉,实在有愧……”

    陶眠摇摇头。

    “你师父还年轻着呢。你跟我走在街上,谁瞧着显老还不一定。再说了,我如今手脚都麻利,要你侍奉什么呢?七筒,没必要和师父说那些客套话。”

    “是,徒儿失言了。”

    “今夜之后,我就要带着黑蛇白鹤回到桃花山了。这天子脚下,不是我们长留之地。我还是适合在那个山旮旯呆着,自由自在,谁都管不了。”

    “陶眠师父……”

    “朝堂上的事,你比我更明白。为师管不了太多,反倒要给你添乱。你若是心中思念,就寄一封信来。当然,师父说帮不上忙,也不是叫你遇到难事就自己忍耐。若是真的有求于我,也不必客气。”

    陶眠把他能叮嘱的,都嘱咐一番,生怕落了哪句。

    “师父把本领教给你了,遗尘诀如今你用起来出神入化,单凭这一招,你就所向披靡……看不惯谁就请他喝茶。”

    元鹤本来伤感着,听见陶眠这一句,却又不禁笑出来。

    陶眠见他展颜,也放下心来。

    “我走之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那两个小童不愿跟我回山,留在这里,也算给你做个伴儿。还有红苕,她是个好姑娘,一心一意待你,要正视人家的心意。多的我也不说了。元鹤,你自小就聪慧,我对你,从来都是不需要浪费太多心力的。”

    这是陶眠最后的嘱托。

    元鹤听到后面一怔,不知师父为何突然提起他年幼时。

    但他还没来得及问陶眠,第二天清晨,仙人就悄无声息地离开,连带着他不多的行李,还有一条灵蛇、一只仙鹤。

    他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点痕迹都没留下,仿佛从未来过。

    元鹤站在陶眠平日居住的屋子门口,神色恍惚。

    这回是真的留他一人了。

    第382章

    斯人已逝

    后来的事,陶眠就不能每一件都详尽地知晓了。

    他和白鹤黑蛇一起回到桃花山。许久未归,山中景色依旧。这里要比京城暖和些许,只有一层薄薄的雪衣覆盖在山坡,等过几日天暖就融化了。

    陶眠又回到了往日的生活。打扫院子,侍弄花草。道观外的那株梅花开了,零零散散的红珠点缀在枯瘦的枝条上。

    陶眠偶尔巡山归来,就会去看看它。

    他守着这株梅花,其实是在守着春信。

    仙人过去是不喜欢数着日子过的,时间对他而言意义不大。但自从收了元鹤为徒后,他每一天都要掐着手指算。

    自从元鹤被他从黄泉借命生还,转眼间,已是第九个年头。

    这九年间,京城的信雪片似的寄往桃花山。元鹤寄信很频繁,想念桃花山,也怕师父惦念自己。

    朝堂上的事,陶眠很少听他讲。但这里偶尔会有从京城来的行商,他们会谈论皇城的事,陶眠从只言片语中,大抵能拼凑出前因后果来。

    元鹤决定助太子夺得帝位后,就开始谋划。

    四皇子那边也在加紧行动。

    丽妃向皇帝进谗言,说太子包藏祸心,要逼宫。太子一向与他们不和。等到太子即位,宫中绝无他们母子立足之地。

    皇帝年事已高,把丽妃视为贴心贴己的人,无法分辨谗言忠语,只把太子视作自己的敌人。

    丽妃和四皇子还多次给太子下毒。有一回中毒太深,宫中的太医都没了办法,元鹤寄信给陶眠,陶眠得知此事后,就从小神医那里请来一副药方,让传信鸟送到皇城。

    这是元鹤唯一拜托过陶眠的事。

    陶眠不觉得元鹤走得一帆风顺,只是他不愿让自己这做师父的搅进纷杂世事。

    陷得太深,就拔不出脚来了。

    陶眠时常想起元鹤。吃饭、劳作、喝茶、甚至在给徒弟们扫墓的时候,还会提起他。

    “我收了第七个弟子,之前应该带他来见见你们的,但心里总觉得不是好时机。那时他牵挂太多,我知道桃花山留不住他。

    可因缘际会,他不仅成了我的弟子,我还亲自前往皇城,帮助他一段时间……也没帮什么大忙,就是心里放不下。

    说起来,他和二丫你还有一点交际。他是陆远的后人。陆远是你收养的,他是陆远的后代……那你岂不是他的祖先?结果他拜入我门下,你们成同门了,这么算来七筒这师父拜得不亏,辈分涨得太快了……”

    陶眠掰着手指头算陆远笛和元鹤的关系,越说越离谱。

    一阵料峭的风吹过,他沉默稍许,幽幽叹气。

    “七筒之前暗中行动,白鱼先生表面上与宫廷之争无关。如今他却打出了旗号,站在四皇子那边。我猜他和太子又商量出什么危险的办法,需要他以身涉险。

    他肯打出这张牌,就说明,争斗已经接近尾声。我想七筒很快就要结束了。但是,他离开桃花山已有九年,算起来也就能有一年可活。我在信中说上京见他一面,七筒却不叫我去,他总是说快了,快了。

    逢年过节我会想起远在皇城的他,想起埋在泉下的你们。要是我们几人能一起过个年就好了,可叹我的生命如此长久,也等不到这样的机会……

    春天什么时候降临呢?来年的山花必定生长得很盛。”

    陶眠站在坟茔前,絮絮叨叨说了良久,才提着竹筐下山。

    桃花山永远是静谧宜然的风景,此厢静美,京城却闹翻了天。

    白鱼假意投敌,成为四皇子的幕僚,并诱使他发动兵变。

    而此时本该身在千里之外的太子却带领着兵马,天神般出现在皇城,在御前成功镇压兵变。

    四皇子在兵败后逃窜,被太子亲手斩于马下。他提着四弟的头回到宫中,丽妃见状惊厥不起,不出半个时辰服毒自尽。

    太子跪在殿前,向皇帝汇报战果。手足相残的戏码赤裸裸地摆在年迈的天子面前,血腥气阵阵涌入宫闱。

    皇帝在此次兵变中一病不起。

    陶眠从一个行商口中听说了这些事,他的脚边是变成白鹅的仙鹤。这仙鹤适应能力极强,很快就和村中的原住鹅打了个五五开。

    在一片嘈杂的鹅叫声中,陶眠沉默不语。

    “这次太子能够成功镇压四皇子发起的兵变,还多亏了那位料事如神的白鱼先生,”眼前这行商对元鹤盲目崇拜,“太子登基之后,为元家平反。你猜怎么着,原来这白鱼先生,就是当年元家的公子元鹤!”

    陶眠听到了元鹤的名字。

    元鹤……这个名字本该以更荣耀的方式响彻天下,正如他出生之时,一声清越鹤鸣,划破苍穹。

    他吃了百般苦,甚至在黄泉走了一遭,如今终于让元家再度堂堂正正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元鹤也算遂了毕生心愿。

    “我的徒弟,该回来了……”

    陶眠缓缓地说了一句,引得对面的行商好奇。

    “你的徒弟?谁?话说你是何人……”

    “我么?我就来这里吃一碗素面,无须知晓我的姓名。”

    陶眠把钱放在桌上,便悄然离去了。

    山下的村子变得很快,旧人故去,新人来临,村民一拨又一拨,生生死死,如今认识桃花仙人的几乎没有了。

    陶眠有意隐去了自己的行踪。桃花山的仙人成了一个传说,那桃花道观也是时隐时现,偶有上山采药的村民窥见一角,待到走近时,又什么都看不到了。

    陶眠就用这样的方式,慢慢地斩断尘缘。

    只是村中活得长的三两位老人,坐在大柳树下乘凉时,会给孩童们讲述关于陶眠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

    老人们讲得神乎其神,有许多臆想和猜测。小孩子分辨不出这里面的真假,只会张大嘴巴发出哇哇的惊叹声。

    陶眠有时候还会坐在房顶偷听,听到他能呼风唤雨颠倒天地时,他不由得失笑。

    新帝登基,太上皇在殿中静养,所有事都推给了他的儿子。

    那时他已经病得很重了,卧床不起,而且经常犯糊涂,连年轻的天子都认不出。

    元鹤在他临终之际,见过他一面。

    他走到老皇帝的病榻前,准备完成最后的复仇。

    当年唯我独尊的天子已经老了。他连呼吸声都是极轻的,仿佛怕打搅了什么。

    元鹤静静伫立,眼神落在这个力微体衰的老人身上,如此直观地意识到时间的平等。哪怕是九五至尊,也留不住那短暂飞光。

    昏睡中的老皇帝,似乎察觉到床边的人。他睁开眼睛,眼球浑浊,眼皮无力地耷拉,干瘪的嘴唇蠕动几下。

    他轻声念出眼前人的名字。

    “元……日?”

    老皇帝把元鹤认成了他的祖父。

    第383章

    飞光飞光

    人死之前会回光返照。

    老皇帝在那天夜晚说了许多话,加一起恐怕要比他近一个月说出的都要多。

    他碎碎念叨的都是年轻时候的往事。有他做皇帝之前,如何在残酷的皇位之中生存下来。也有他当了皇帝之后,励精图治,累到夜半偷偷咳血。

    他是真的糊涂了,把元鹤当成了元日,把元日当作一位许久不见的老友。

    “我这辈子,做了诸多善事,也犯下诸多错误。”

    老皇帝的视线从元鹤的脸上,移到床帷边的刺绣。

    “有一年我微服私访,来到一条江边。我望着滔滔江水,滚滚逝去,忽而有一种错觉,我不过是被这洪流卷走的一粒沙。能留下什么呢?什么也留不下。我之生也,渺渺不足道。我想跳入那条江。

    身后的暗卫紧盯着我,生怕我有个差错,那他们真是死一万次都不够。我回头望见他们惶恐的脸,心想,算了。生虽然无意义,死却要给人添乱。罢了,罢了。

    坐上这把龙椅,从此尽是身不由己。”

    老皇帝咳嗽两声,再开口时,声音愈发沙哑。

    “元日,我忘记了和很多人如何相遇,却唯独和你初见时的画面犹在昨天,或许因为那时是我最快活的日子。

    在大殿内,我亲自主持殿试。旁人冥思苦想,焦虑万分,你却从容不迫,镇定如常。你是第一个落笔的人。

    而后你成了状元,我召见你。大红色的状元袍,立于殿下,微微垂首,两手拱在身前。我坐在那把龙椅,刚满三年,正值意气风发。

    如今我却老去了,华发苍苍。我这双手,握不住笔,也拿不起剑。”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老皇帝死了,在饮下元鹤手中的那杯无色的酒后。

    ……

    转眼间,新帝正式登基已有半年。

    陶眠数着日子,总是期盼元鹤有朝一日回到桃花山。黑蛇让他放弃,就连白鹤也劝他不要等。

    等不到的,总要叫人失望。

    陶眠在这件事上异常固执,谁劝都不听。趁着这段闲暇,他来到栗子山,逗留了一段时间。

    来望的状态要比他上回来时好上许多,最起码再也没有把他认错。偶尔精力充足的时候,还能和陶眠闲侃几句,像往常一样。

    说起这个七弟子,来望也是一叹。

    “就算你等到他回来,他也仅剩半年的寿命了。他执意不归,极可能是怕离别时太伤感。”

    陶眠沉默,数着地上的蚂蚁。

    来望伸出一根手指,挠了挠脸颊。视线下移,也陪他一起数。

    “小陶,我的时日也不多了。”

    “你又说这种话。”

    “之前都是骗你的,这回是真的。”

    “那我这回还当作你在骗我。”

    来望伸手想要去够一颗栗子,但他的两腿没办法移动,手指捞了几次都没成功。

    是陶眠默默地把盘子推近,让他顺利地从中拿走一颗。

    来望也没有剥,就放在手指之间,指腹搓着它光溜溜的壳。

    “生死之事,你比我看得透。再说咱俩相处的时间太久了,彼此生厌,你肯定嫌我烦。”


如果您喜欢,请把《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方便以后阅读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第20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第202章并对一花一酒一仙人亦眠亦醉亦长生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