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历123年,穿越第七天。
今日第一位病人是一位青年男子,痛苦面容,据悉腹痛1天,很多大夫治疗后却束手无策。
初始时脐周疼痛,后转移至右下腹。
阑尾炎相关知识闪过萧煜脑海。
……一、解剖与生理特点位置与体表投影阑尾位于右下腹,体表投影为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麦氏点)。
阑尾尖端指向多样(回肠前、盲肠后、盆腔等),位置变异可能影响症状表现。
血供与神经动脉:回结肠动脉终末分支(无侧支),易因阻塞导致坏疽。
静脉:回流至门静脉,感染可引发门静脉炎或肝脓肿。
神经:交感神经经腹腔神经丛传入,疼痛可牵涉至脐周或上腹部(牵涉痛)。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主要病因管腔阻塞(90%以上):淋巴滤泡增生(60%)、粪石(35%)、肿瘤或异物等。
细菌入侵:以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阻塞后细菌繁殖导致黏膜溃疡及全层炎症。
病理分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仅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黏膜溃疡形成。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蜂窝织炎性):全层化脓性炎症,伴脓液积聚。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管壁坏死,穿孔后引发弥漫性腹膜炎。
阑尾周围脓肿:大网膜包裹形成局限性脓肿。
三、临床表现典型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70%~80%患者初始为上腹或脐周痛,6~时后转移至右下腹。
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可刺激首肠或膀胱。
体征右下腹固定压痛(麦氏点压痛):最常见且重要的体征。
腹膜刺激征:反跳痛、肌紧张提示腹膜炎。
辅助试验: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腰大肌试验(Psoas征)、闭孔内肌试验(Obturator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