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是挑拨成功了?
面对三人好奇八卦的眼光,樊美淑顿了顿,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昨天我想了很多,我觉得有句话你说的对,每个人都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至于和宋玲梁志远之间的事,樊美淑没有多说。
颜蓁蓁也没多问,不就是见人生气了哄不好了,以退为进吗?
这傻姑娘,颜蓁蓁暗自摇头,直呼带不动带不动,除非摔个狠的。
瞧着挺聪明一人,怎么还没罗幼清活的清醒呢?
樊美淑是第一次加入到三人的小团体中,一开始还有些忐忑。
结果才过了半个小时,面色肉眼可见的变得狰狞。
又过了半小时,人已经开始逐渐暴躁。
“啪”的一声。
惊得罗幼清和向兰兰抱住了对方,一脸茫然地看向已经乌云盖顶的樊美淑。
樊美淑是时下最受欢迎的长相,脸若银盘,浓眉大眼,双颊自然生晕,光看着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鲜活朝气。
但这样的长相在不笑的时候自有不怒自威的气势。
翘着腿悠闲剥着核桃的颜蓁蓁一脸惬意,终于把这两个智商盆地甩脱了。
樊美淑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对招考的决定摇摆不定,万一以后教的学习也跟这两货一样怎么办?
见过学不进的,就没见过不开窍的,一样的题目,换个数字就又不会做了,这还咋教?
颜蓁蓁刚想安慰一下,就见樊美淑突然站起身。
四目相对,颜蓁蓁虎躯一震。
“今天上午就到这结束,等我回去安排好学习计划,下午再过来!”
这……颜蓁蓁挠挠头,怎么还上头了?
再看罗幼清和向兰兰的表情,乐了,两个学渣遇到个认真的,算是碰到对手了。
自从上次宋玲和梁志远的事被撞破,两人私下里就不敢再有小动作。
但在昨天梁志远率先向樊美淑低下头时,宋玲发现梁志远似乎更加在乎樊美淑了。
这怎么可以?梁志远是她先看上的人,要不是因为梁志远家境太差,她早就下手了,哪里还轮得到樊美淑?
第102章
闹得更凶了
宋玲正想出门找梁志远,就看到樊美淑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眉眼一跳,算算时间不过才去了一个多小时,以为是和那三人闹僵了,心中一喜。
现在宋玲学乖了,觉得隔壁克自己,也不刻意揣测,直接问,“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学完了?”
樊美淑忙着制定学习方案,具体也没听清宋玲说什么,只敷衍的点了头。
“美淑,你尝尝?这是我特地给你烤的。”
面对宋玲眼巴巴的目光,梁志远直接无视了,昨天家里来信了,说是他大哥谈对象了,家里要省钱给大哥娶媳妇,从今年开始就不给他寄钱了。
梁志远知道自己不是老大也不是父母最疼爱的老三,不过因着嘴甜会来事,所以爸妈对他还算不错。
但还是比不上靠着自个儿本事考进厂里的老大。
幸好他早就给自己准备好了退路。
看着樊美淑娇美的侧脸,梁志远松了松眉头。
樊美淑家里是双职工,又是独身女,家里还有一套带院子的房子,她本身长的也好,人又单纯,是再好不过的妻子人选。
她父母肯定不会让女儿一直待在乡下,只要他和樊美淑在乡下结婚,樊美淑就不会丢下她。
到时就算她父母看不起他,也得想办法把他一起弄回城。
至于宋玲?长的清汤寡水的,家里条件比他家还差,也就性格温柔体贴拿得出手了。
为了宋玲放弃樊美淑,怎么想都不划算。
樊美淑接过还滚烫的红薯,没吃先问了一句,“你吃了吗?”
这一刻梁志远心里是有些愧疚的,樊美淑事事都先想着他,他却还对她的好朋友动心。
忍不住就坐到了她的身边,身体贴近,柔了声音道,“灶里还有,这个是给你吃的,快吃吧,吃完再看书,你上学时城里就不错,又是刚毕业,一定能考上。”
梁志远现在也想明白了,知青院只有三个老师名额,颜蓁蓁就占去一个,19个人争取剩下两个名额。
虽然他也想进学校,但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会做几首酸诗,但肚里墨水有限,考上也难。
还不如就支持樊美淑,每天10个工分,也够他们两个吃了吧?
樊美淑脸上微微泛红,自从昨天梁志远剖析心声,两人说开之后,她能明显感受到恋人的转变。
心里甜蜜,但也没有因此忽略了宋玲,掰下一半,“玲玲,咱们一起吃。”
宋玲啃着滚烫的红薯,指尖被烫的通红也没感觉到。
下午做完学习计划的樊美淑几乎是踩着点的就过来了。
罗幼清和向兰兰对视一眼,眼神厮杀了一番,火光四溅。
“今天轮到我洗碗了!”
“你记错了,上次你帮我洗过一回,这次还我换回来了!”
颜蓁蓁伸了个懒腰,把两人扔到炕上,“行了,你们两个给我安安分分的学习去吧,不要辜负了樊知青的一片心意!”
院里的各方人马都在关注着颜蓁蓁的动静,也有的人已经开始暗自运作起来。
平常嫌冷都窝在窝里的人这几天频繁进出。
颜蓁蓁眼尖,还看到过唐梅出门的时候手里拎着东西。
不止是知青院,村里有初中文凭的人家也开始走动起来。
村长家大队长家,就连会计家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三人在村里多多少少会收到东西给村里人谋点便利。
但这回建学校招考的事还真不是他们能插手的。
试卷是公社出的,监考的也是公社学校的老师,批卷也更轮不到他们。
他们是完全插不上手,不然村长老头也不会提前让颜蓁蓁准备了,而是直接给她内定名额了。
村里人送礼送不进,又知道6个老师名额,光知青就给了三个。
一下子就炸了,那段时间知青们都不敢出门。
村领导的大门天天被人堵着,村里青年才俊这么多,正儿八经的高中生也就村长家的爱党。
那个赵志平虽说也要考,但也没人把他当回事。
给了知青三个他们剩下能分的就只有两个了。
虽然在村里当老师比不上工人,但也是有正儿八经的工资的。
要是这小学办的好,说不准就会给编制,那就是正儿八经的正式工了。
这是他们离当工人最近的一次机会。
在他们眼里知青不算村里人,以前分他们的粮,现在又要抢他们的工作。
村里人都不肯答应,闹的更凶了。
还是村领导拿出文件,跟他们解释。
公社领导说了,只是青年下乡建设农村,其中就包括了提高村民文化知识,所以才给了三个名额。
实际上懂得都懂,是年前发生的知青迫害事件影响太大,这是给知青的补偿。
村长又问了句,大家送娃娃进学校是为了学知识的,你们放心都让村里人教?
有些村民是真心想让家里孩子学点东西的,一听就犹豫了。
其实村里能够参加考试的并没有多少,大部分人不过是来凑热闹的。
村长又来了一句,要闹可以,事是公社定下的,要闹就去公社闹去。
还是这句话震慑到了村民,反正捋走这之后,来闹的人就少了。
眼看土都化冻了,学校也开始动工了,就在村口划了一块地。
村里给出了一天10工分的工资,又是村里的大事,一时间都争破了头。
有人帮忙带罗幼清和向兰兰,颜蓁蓁乐的清静,早早的就开始在村里转悠起来。
正巧被同样去看小学施工的李婶儿抓住了。
老远就看到李婶儿和梅婶儿挎着个篮子打着招呼。
“小颜知青,你这也太赖了,每天都躲在院里,也不知道来婶子家玩!”
这些日子少了颜蓁蓁一个捧哏,和人聊天的时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颜蓁蓁揣着小手手,笑道,“你儿子好容易才回家一次,我才不上门碍眼呢!”
要说李婶儿为什么这么喜欢颜蓁蓁,还是因为他儿子也是当兵的,都是军属,天然就是一伙人。
一提到儿子,李婶儿笑的跟朵菊花似的,“可不是,两年都没回来了,回来才待了五天,就又要走,说要给他说对象,这小子说啥都不肯,愁的哦!”
这话颜蓁蓁可没法接,按她说,李婶儿儿子才18岁,还只是个小班长,现在正是拼搏的时候,压根就不用那么急着谈对象。
第103章
你礼貌吗
现在的小学实行五年教育,因为是村社小学,来上学的都是周边村社的小孩子。
就只建了一层楼,一个年级一个教室,另外还有一个老师办公室,政教处和校长办公室。
后面还有一排教师宿舍,当然食堂也少不了。
等颜蓁蓁到的时候就看见教室已经盖好了,现在正在盖的是职工宿舍。
颜蓁蓁也是后来才听说,老师并不只从他们村里选。
还会从附近四个村的知青中各选出一个来。
所以后面的宿舍是给他们准备的。
光他们村的三个名额,知青院里已经闹来了。
为着一本课本恨不得大闹两百回,最后还是张友仁贡献出了自己的书,让他们轮流借着看,知青院里这才安静下来。
这还只是明里的,暗地里的还不知道发生过什么事呢!
最近唐梅天天早出晚归的,恐怕也是为老师的事忙活。
他们这还有三个名额呢,其他就只有一个名额不得抢个头破血流。
“小颜知青不打算考试了?”
走到半路两位婶子这才想起这事来,现在有初中文凭的哪个不关在家里埋头苦学?
颜蓁蓁倒好,跟街溜子似的到处溜达。
开玩笑,她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下长大的孩子,德智体全美只是最基本的。
除了语文需要背语录,其他的做了两套试卷,她就差不多摸清楚了考题的大致方向。
见她信心满满,李婶儿还有些不信,实在是颜蓁蓁日常的行为和读书人还真是搭不上边。
颜蓁蓁哼哼两声,并没解释,打算等考试那天亮瞎所有人的眼。
等到考试那天,所有的考生都集中在建好的小学教室里。
除了他们村的,还有来自周边四个村的知青。
知青们或听说过或亲眼见过颜蓁蓁的事迹,都对她有些好奇。
问了其他人,知道坐在最前面那个长相出色的女生就是。
有些表情管理失败的人眼睛都快掉出来了。
他们印象中的颜蓁蓁是魁梧奇伟,力能扛鼎的神奇女子。
现实中的颜蓁蓁柳弱花娇,花颜月貌。
哪哪都不沾边的颜蓁蓁:??
监考的是教育局的两名干事,同行的还有知青办的领导和即将上任的校长。
可以说这次的考试公社非常的重视。
对于未来的上司颜蓁蓁还挺好奇的。
男人长的很普通,身材矮小,脸庞消瘦,看上去为人很严肃。
没想到也是个处事圆滑的,在与公社领导一番拉扯之后,将主持大权让了出去。
他可是县里下来的人。
公社领导是个头上没几根毛的中年男子,身边还跟着个小干事。
上去讲个话还得小干事在后头点头哈腰的伺候,摆足了官腔。
“各位同志都好好考,公社里非常重视这次的考试,这次的考试还是县里教育部门出的卷子,咱们的崔校长今天才拿过来的,
绝对的公平,公正!考完由咱们教育局的老师当场批卷放成绩,这次的录取只看成绩不看别的,取最优成绩录取!”
一番话下来有实力的人纷纷鼓掌,没实力的人已经开始慌了。
等试卷发下来,颜蓁蓁写上姓名之后并没急着答卷。
先是将题目大致看了一遍,心里有数后,提笔开始刷刷刷的写了起来。
在大部分人抓耳挠腮时,突然“哗啦”一声,大家心里一紧。
有些心理素质差的,已经开始慌了。
时间又过了差不多二十分钟,颜蓁蓁就停下了笔,看了眼手腕上的腕表,离结束还有四十分钟。
颜蓁蓁不慌不忙的开始检查起答案来,以防自己写了什么有违时代精神的内容。
经过谢江沅的事,她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就像他说的,哪个时代都不缺聪明人,她既然成为不了最聪明的那个,就应该做那个最谨慎的。
反复检查了两遍,颜蓁蓁就交卷了。
作为第一个交卷的人自然得到了领导们的关注。
把人见到了面前,问了名字,一听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颜蓁蓁,公社领导笑着退了两步。
颜蓁蓁:你礼貌吗?
公社领导感受到颜蓁蓁强烈的怨念,“呵呵,我听过你的大名,你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
颜蓁蓁到不知道自己现在这么出名了,按下疑问,谦虚着,“我下乡的时候,爸妈把我以前的课本都寄了过来,还嘱咐我不可懈怠学习,所以空闲时候我都有复习,比其他人更熟悉课本知识。”
“哈哈哈,你看,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就该把娃娃交给这样的同志。”
公社领导笑着跟校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