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雕龙密匣锁情报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木有金箍 本章:第160章 雕龙密匣锁情报

    火把的光照着矿道尽头的巨大金属门。

    映出李恪凝重的脸。

    门上锈迹斑斑,被砸开的洞口像一张沉默的嘴。

    透着阴冷的气息。

    门内,堆积的兵器在昏暗光线下显出冰冷的轮廓——

    矛尖、刀柄、弩机的影子密密麻麻,延伸到黑暗里。

    王朗凑近,声音压得极低:“殿下…这哪是玉矿?分明是个兵库!”

    李恪没说话。

    他的目光扫过裹着厚油布的长弓。

    掠过角落堆放的巨大兽皮卷。

    指尖碰到地上半块冰冷的青铜令牌。

    泥土下,一个残缺但刚硬的古篆“高”字下半截,在火光下清晰起来。

    高?

    高句丽?还是前朝某个湮灭的勋贵?

    无论哪个,都是大麻烦。

    他收起令牌,目光最终落在门内侧。

    紧贴门框,嵌着一个乌沉沉的匣子!

    匣子材质奇特,表面盘踞着一条栩栩如生的螭龙雕纹。

    龙身环绕处,分布着数个奇异的凸起旋钮和小巧拨杆。

    结构精妙,死死锁住匣盖。

    “杜先生呢?”

    李恪头也没回,声音在空旷矿道里很清晰。

    “在外面安置伤员,配药!”

    亲兵立刻应道。

    “请她立刻过来!”

    杜明月匆匆赶来,一身药味。

    看到门后庞大的兵甲轮廓和螭龙密匣,她吸了口冷气。

    目光瞬间被密匣吸引,眉头皱起。

    “能开吗?”

    李恪问。

    杜明月没答,凑近密匣。

    指尖极其轻柔地拂过冰冷的旋钮和拨杆。

    她侧耳贴近匣体,指尖在几个旋钮上细微转动、试探。

    凝神细听里面几乎听不见的“咔哒”轻响。

    时间一点点过去。

    矿道里只剩呼吸声和火把燃烧声。

    李恪的心悬着。

    这兵库一旦暴露,长安那边立刻就会扑过来!

    必须抢先把里面的东西,尤其是匣子里的关键,掌握在自己手里!

    杜明月纤细的手指快速精准地点动、旋转旋钮和拨杆。

    她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最后,食指用力按向螭龙盘踞中心一处不起眼的凹陷!

    “咔嚓!”

    一声清脆的机括弹响!

    盘踞的螭龙微微昂首,紧闭的匣盖无声地向上弹开一道缝!

    成了!

    杜明月松了口气,额角有汗。

    李恪立刻上前,小心掀开匣盖。

    匣内铺着褪色的明黄锦缎。

    上面只有两样东西:

    一张折叠整齐、质地坚韧的泛黄皮纸;

    一枚婴儿拳头大小、触手温润的纯白玉印。

    印钮雕刻着一只雄鹰,鹰眼处镶嵌着两点细小的黑曜石。

    李恪拿起皮纸展开。

    上面用精细线条描绘着一柄长刀的详细结构图!

    刀身狭长,刃口寒芒闪烁,刀柄结构复杂。

    着重标注了配重和双手持握发力点。

    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注解小字。

    “陌刀?”

    李恪心头一震。

    这图描绘的,正是史书上记载,专为克制骑兵冲锋而设计、威力惊人却因锻造耗费巨大而失传的唐代“步兵大杀器”——陌刀!

    这东西的图谱,竟藏在这里?

    这图谱的价值,无法估量!

    他放下图谱,拿起玉印。

    入手温润,鹰眼黑曜石在火光下如同两点寒星。

    翻过印面,是四个古朴雄浑的阳文篆字:“镇远安西”。

    镇远安西?

    这印代表什么?

    兵符?信物?

    李恪带着螭龙密匣和里面的东西,快马返回龟兹城。

    玉矿塌方和前朝兵库的发现,引爆了朝堂。

    长安的视线,聚焦在安西。

    奏报飞向太极宫。

    半月后,一道措辞温和却带着分量的圣旨送到龟兹。

    内侍宣读:“……吴王恪,勤勉王事……闻矿下有前朝遗物,内有刀兵图谱,颇具古风。此物于长安武库修纂或有裨益,着即封存,随旨送入宫中,不得有误。钦此。”

    内侍脸上堆着笑,眼神却审视着李恪:“吴王殿下,陛下对那图谱好奇,请殿下即刻取来,奴婢也好快马回京。”

    来了!

    李恪面上恭敬,心中冷笑。

    李治要陌刀图谱!

    这东西一旦落入朝廷,是福是祸?

    这会不会是李治试探他是否私藏兵库的由头?

    “陛下挂念,臣惶恐。”

    李恪语气平稳,吩咐道:“张全,去将本王前些日子新得的那份图谱取来。”

    张全捧来锦盒打开。

    里面并非陌刀图谱,而是一卷绘制精良的图纸——改良的马槊结构图!

    槊锋更长更锐,槊杆采用新胶合工艺,标注了配重和重心调整点。

    还注明可加装马镫辅助骑兵冲刺发力。

    李恪亲自奉上锦盒:“此乃臣近来研习古法,结合安西健儿所需,改良的马槊图谱。比之旧槊,更利破甲,更易操控。或比武库中古旧图谱,更能为陛下分忧。”

    他语气诚恳:“至于矿下所得图谱,画工粗糙,形制古拙,恐不合今用。且被泥水浸染,模糊难辨,臣已命人重绘清晰,不日连同此改良马槊图一并呈送陛下。公公辛苦,不妨先带此图回京。”

    内侍笑容僵了下,飞快扫了一眼锦盒里的马槊图。

    图纸精美,标注清晰,确实是好东西。

    吴王的话滴水不漏,又主动献上更“实用”的图谱,态度恭敬,挑不出错。

    “……殿下忠心体国,思虑周全,奴婢佩服。”

    内侍接过锦盒:“奴婢定将此物及殿下心意,禀报陛下。”

    看着内侍离开,李恪紧绷的后背才放松。

    李治的疑心,暂时用改良马槊挡过去了。

    但危机远未解除。

    密室烛火通明。

    真正的陌刀图谱铺在案上。

    李恪指着图谱上复杂的长柄结构,对安西匠作大监说:“按图索骥,最难是这刀柄。长柄重刃,劈砍反震力大,寻常木柄易裂,士卒虎口难承受。”

    他拿起桌上一块深褐色、富有弹性的胶脂块:“用此物!外层覆浸油藤条或坚韧皮革防滑,内里硬木为骨,中间夹足够厚度的胶脂!它能吸掉大半震力!”

    他用力将胶脂块砸在桌面,胶脂块剧烈变形后迅速回弹,发出闷响,桌面微震。

    “力道被它‘吃’掉了!”

    匠作大监眼睛发亮,拿起胶脂块捏揉,感受那韧性和弹性:“妙!殿下!有这胶脂吸震,配上精妙配重…这陌刀,真能成!”

    “秘密试制!”

    李恪手指敲在图谱上:“在匠营最深处,划单独工区,匠人严格筛选,用我们自己的铁矿和胶脂料!先造十柄!我要看到实物威力!”

    “遵命!”

    匠作大监声音激动。

    就在这时——

    “报——!!!”

    一声惊恐的嘶喊撕裂了都护府的宁静!

    一个浑身沾满灰白盐渍、脸上带血痕的驿卒,撞开书房门,扑倒在地,声音劈叉:

    “殿…殿下!不好了!吐蕃骑兵!他们越界了!突袭了我们往沙州运盐的驼队!在星星峡西口!盐…盐全被抢了!护卫的弟兄们…全没了!一个都没回来!”

    “什么?!”

    李恪猛地站起,案上茶杯哐当摔碎。

    他脸色铁青。

    盐!安西的命脉!

    星星峡,通往河西走廊的咽喉!

    吐蕃人,竟敢如此明目张胆!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躺平王》,方便以后阅读大唐躺平王第160章 雕龙密匣锁情报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躺平王第160章 雕龙密匣锁情报并对大唐躺平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