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博陵崔氏烧棉田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木有金箍 本章:第156章 博陵崔氏烧棉田

    崔明远直挺挺向后倒去。

    心腹掌柜和报信的庄头魂飞魄散,扑上去又掐人中又拍脸。

    好一阵忙乱,崔明远才猛地抽了口气,悠悠醒转。

    他眼神空洞地望着房梁,胸口像压了块巨石,喘不上气。

    蓝田那三千亩棉田,是崔家在关中最大最好的棉田,是他经营多年、准备用来打垮恪记的底牌。

    如今,一把火,全成了灰!

    这损失,剜的是崔家的心头肉!

    蓝田县郊。

    浓烟滚滚,遮天蔽日,老远就能闻到呛人的焦糊味。

    连绵的翠绿棉田大片化为焦黑,残留的棉株扭曲指向天空。

    零星的火头还在焦土上跳跃。

    许多棉农呆呆站在田埂上,望着被毁的家园,无声抹泪。

    几个妇人抱着哭闹的孩子,眼神麻木。

    “闪开!水龙车来了!”

    急促的呼喝打破死寂。

    几辆带大木桶和长皮管的“水龙车”被士兵和青壮民夫推拉着冲进火场边缘。

    带队的安西都护府工曹参军脸上蹭满黑灰,嗓子嘶哑:“快!接水!喷石灰浆!灭暗火!”

    士兵们麻利地从水渠提水,哗啦啦倒进大木桶。

    工匠将生石灰粉倒进去,长棍使劲搅拌。

    浑浊的灰白浆液顺着皮管子被手摇压力泵挤压着,猛烈喷射!

    嗤——!

    带着刺鼻石灰味的水雾扑向冒烟、跳着火苗的焦黑地块。

    石灰水遇到余烬高温,腾起浓烈白烟,滋滋作响,迅速覆盖冷却,闷死暗火。

    “乡亲们别愣着!”工曹参军抹了把汗,朝失魂的棉农大喊,“快!把家里存的便宜棉布拿出来!浸上醋水!捂住冒烟的地方!别让死灰复燃!”

    棉农们如梦初醒。

    有人跑回家,抱来成匹的雪白恪记棉布,浸入兑了醋的水桶。

    几人合力扯开湿漉漉的醋布,像盖被子一样,小心翼翼覆盖在冒烟发烫的焦土上。

    浓烈的醋味混着焦糊味弥漫开来。

    “这边!快捂上!”一个眼尖老农指着田埂边烧塌草棚下堆积的、正阴燃冒浓烟的棉秆。

    几个青壮冲过去,合力将一大块醋布盖上去。

    嗤啦一声,浓烟被压下,暗红火点迅速熄灭。

    “有用!真有用!”老农看着彻底熄灭的火头,浑浊的老眼有了光亮,“吴王殿下教的法子……管用!”

    急促马蹄声由远及近。

    负责蓝田治安的县尉带着差役,押着几个被捆结实、鼻青脸肿的汉子过来。

    为首的正是报信的崔家庄头崔三,此刻蔫头耷脑。

    “大人!”县尉对工曹参军和赶来的蓝田县令抱拳,“昨夜纵火凶徒,七人,拒捕格毙一人,擒获六人!据供,受博陵崔氏蓝田管事崔三指使!崔三已拿下!”

    他指向后面被差役死死按住的崔三。

    崔三脸色惨白,嘴唇哆嗦,被差役按着脑袋,发不出声。

    干瘦的蓝田县令脸色铁青。

    他管辖之地,竟出烧毁数千亩良田的大案!

    他强压怒火,厉声道:“人赃并获!按《安西垦殖新律》,毁坏农桑、烧人田宅者,主犯绞!从犯徒三千里!流安西修坎儿井、屯田赎罪!”

    “徒三千里……流安西……修坎儿井……”被抓的凶徒瘫软在地,面无人色。

    安西苦寒,修那深埋地下的引水工程?比砍头更折磨!

    几人嚎哭磕头求饶。

    县令厌恶挥手:“押下去!严加看管!待州府、刑部核验,即刻发配!”

    差役如狼似虎拖走哭嚎的犯人。

    县令转向面如死灰的崔三,眼神冰冷:“你,崔三!指使纵火,罪加一等!待查清主使,一并严惩!崔氏在蓝田所有田产,暂时查封!听候处置!”

    崔三眼前一黑,彻底瘫倒。

    消息传回长安博陵崔氏大宅。

    崔明远刚灌下一碗参汤顺气,听到“崔三被抓”、“蓝田田产查封”,喉头一甜,差点喷出血来。

    他死死抓住桌角,指甲几乎嵌进木头里。

    李恪!又是李恪!

    那什么《安西垦殖新律》!他竟敢在关中行安西之法!

    偏偏占着理!

    皇帝就算想偏袒世家,面对烧毁数千亩良田、激起民愤的大案,也绝不会松口!

    完了!这次是真的踢到铁板了!

    崔明远只觉天旋地转,巨大的恐慌和无力感将他淹没。

    蓝田焦黑的棉田旁。

    临时粥棚冒着热气。

    长孙雨裹着素色披风,脸色微白,眼神温和坚定。

    她挽着袖子,在大木桶前,用长柄木勺给排队的老弱妇孺分着稠粥。

    侍女和安西医官在旁给烧伤或呛烟的棉农诊治。

    “王妃娘娘……使不得啊!”白发老农捧着粥碗,看着长孙雨亲自盛粥,激动得老泪纵横,“您身子金贵……”

    “老丈不必如此,”长孙雨声音轻柔有力,“田烧了,人还在。人在,就有希望。殿下已传令,从安西调拨新棉种,开春加倍补偿。眼下,吃饱养好要紧。”

    “王妃娘娘仁德!”周围棉农纷纷跪下磕头,感激涕零。

    绝望的气氛,被热粥和话语驱散不少。

    长孙雨走向一片铺着醋布、闷熄的焦黑地块。

    一个皮肤黝黑的老农蹲在田边,小心扒拉灰烬和焦土。

    “老丈在看什么?”长孙雨轻声问。

    老农抬头,脸上黑灰交错,眼睛却亮得惊人。

    他摊开粗糙的手掌,掌心躺着几颗被熏燎过、依旧饱满乌黑的棉籽。

    “王妃娘娘您看!”他声音带着激动,“烧得狠的地,虫卵都烧死了!这灰,是上好的肥!明年开春,深翻下去,配上吴王殿下的好棉种……这地,会更肥!长出的棉花,保准比今年好!”

    他抓起一把混着草木灰的焦土,用力攥了攥,黑灰从指缝落下,眼神充满农人对土地的坚韧希望:“地,烧不坏!人心,也烧不坏!只要地还在,人在,肯下力气,日子就能过下去!还能更好!”

    看着老农眼中的光芒,听着这朴实有力的话语,长孙雨心头涌起暖流,苍白的脸上露出欣慰笑容。

    她刚要开口,一阵剧烈的、难以抑制的咳嗽猛地袭来!

    “咳咳…咳咳咳!”她用手帕死死捂住嘴,身体不受控制地弯了下去,咳得撕心裂肺。

    “王妃!”侍女大惊,慌忙上前搀扶。

    剧烈的咳嗽终于稍缓。

    长孙雨直起身,摊开捂着嘴的手帕——洁白的丝帕中央,赫然洇开一小片刺目的红痕!

    她看着那抹红痕,眼前阵阵发黑,身体晃了晃,在侍女们的惊呼声中,软软向后倒去。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唐躺平王》,方便以后阅读大唐躺平王第156章 博陵崔氏烧棉田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唐躺平王第156章 博陵崔氏烧棉田并对大唐躺平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