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书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桃飘 本章:夺书

    仰州三月,烟柳如画。

    新荟斋门前的青布幌子在徐徐春风里不时晃动。

    斋内茶香氤氲。

    对着满座闹哄哄高谈阔论的人群,徐昀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她扯了扯身边男子的衣袖,“‘迩安远至’?不就是过几日皇上要南巡到仰州么,现在这些人就开始拍马屁。

    哥哥,我看他们比的是阿谀奉承,不是诗才。

    ”徐昉手中折扇“啪”地轻敲在徐昀帽上,“慎言。

    ”他从二楼环视四周,忽见几个蜂腰削背却扮作书生模样的男子从门口进来,于是端起茶盏来一饮而尽,留下一小锭纹银在桌上,拉着徐昀便出了新荟斋。

    “以后此地咱们少来。

    ”来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徐昉低声在徐昀耳边说道,“莫名多了些生疏面孔。

    ”徐昀眼中流露出几分不耐,对哥哥话中所提并不在意。

    “你带我找个不闷的地方呆会就行。

    可惜从前新荟诗集,大家谈诗论道,好不风雅。

    ”她扶了扶歪斜的幞头,将几缕青丝从鬓边溜出的青丝理回去。

    “你不是说前面的书肆新进了不少古籍?我们去瞧瞧?”望着身前身着石绿色直裰、腰间悬挂羊脂玉佩的“少年”,徐昉暗想,这套他少年时的旧衣,在妹妹身上竟意外地合身。

    纵然眉目清秀了些,身量也不高,但乍看之下,旁人只会当是个俊俏的小公子。

    见这装扮毫无破绽,徐昉原本想要制止她乱跑的手又收了回来。

    女儿家久居深闺,偶尔出来透透气也无妨。

    自从母亲去世,父亲便鲜少过问徐昀的管教,许是不忍面对这个神似母亲的女儿。

    这些年来,便是他伴妹妹一同长大,诗书礼乐倾囊相授;又觉深闺所限太多,故从小便带她出来见些外面的天地。

    徐昀如今已到及笄,出门更要当心,故而要扮成个小公子,免惹搬弄口舌之人的注意。

    转眼间进了书肆。

    甫一进门,混合着墨香与檀木的气息便扑面而来。

    徐昀眼前一亮,她按捺住雀跃的心情,不等徐昉,自己就轻手轻脚地钻进书架之间。

    徐昉在里间的茶案旁落座,要了壶碧螺春。

    跟在一旁的小厮元锦凑近低问:“三小姐独自走动,要不要小的…”“无妨。

    ”徐昉瞥了眼静谧的书肆,只有三两书生在轻声交谈,“让她自在会儿。

    ”又正色道:“记住,是三公子。

    ”元锦连忙点头:“是,是。

    ”书肆里并没有几个人影,徐昀也就放心轻快了脚步。

    虽说祖父是致仕翰林,徐家算得上世代书香,藏书不说万卷也有上千;但在家中小小藏书阁里翻书,哪有到外边书肆里随意快活。

    更何况家里翻来覆去只是四书五经,圣人之言虽好,看多了也烦腻。

    徐昀暗自思忖,总听说这家店里有老板收集来的古籍,怎么四处不见呢?她这些年虽出来惯了,但性格使然,和徐昉总护着的缘故,她在人前甚少说话。

    故而她不敢轻举妄动去问掌柜,只自己目光一遍遍扫过店里藏书,又钻来钻去搜寻。

    直到转过一个屏风,在角落边上,才见一个乌木小书架静静立着。

    架子不大,徐昀的目光立时被顶层一本靛蓝封面的《南华经》吸引,那书脊上赫然钤着“郭攸批注”的朱文小印。

    这位前朝名士以阐发道家玄理著称,传世手笔可谓凤毛麟角。

    如今理学盛行,连道家典籍都难得一见,更遑论这等珍本。

    徐昀心头一热。

    虽说对道家之学并不是十分感冒,但名家手笔不看白不看。

    她连忙踮起脚尖去够。

    月白色的衣袖滑落至肘间,露出纤细的手腕。

    那书搁得高,她反复伸手几次,都只能触及一角。

    她余光见四下无人,便想着要跃起来试试。

    反复一两次,差点就把书抽出来了,但因那书实在有些厚重,有一半还卡在架中。

    徐昀心里忽然有了些脾气,好啊,我非要把你拿到手不可。

    她盯准了,满眼只有那本书,又要一跃。

    然而,就在指尖将将要碰到书脊时,忽然横空伸来一只修长的手。

    浅蓝色的广袖拂过她的手臂,带着松柏清冽的气息。

    那手极快,轻而易举地将书从她指间抽走了。

    “失礼了。

    ”声音从背后传来,温润如玉,却叫徐昀脊上一瑟。

    她疑惑是何人,急转身间,衣袖差点带落几本书。

    然而转身来却几乎与眼前人的胸口撞上,几寸距离里,只能看到他交叠的衣领。

    她连忙撤开一步,才再次抬眼看去。

    光影交错处立着个挺拔身影。

    那人身着晴蓝色暗纹罗袍,银线在幽暗中泛着粼粼的微光,一枚玉佩静静垂落在腰际。

    此刻他微微颔首,施了一礼,转身欲走。

    “站住!”徐昀下意识出口,一下顾不上要掩饰身份,“这是我的书!”那人果然停步。

    然而她忽然不知要如何措辞,终于只是憋出一句:“这…这是我先看到的。

    ”男子转过身来,阳光恰好透过窗纸照在他半边脸上,徐昀这才看清竟是个眉目如画的清俊少年。

    他约莫十七八岁的模样,一双凤眼微微上挑,唇角到笑意带着打量的味道。

    “公子也是要这本书?”他的声音不徐不疾,尾音却含着笑意,“只是书已在我手里了,在下多谢公子割爱。

    ”徐昀此刻更觉语塞,只固执地把手抱到胸前,一截纤瘦的手腕从宽大的袖中露出,“总该…总该有个先来后到。

    ”“是么?”男子微微躬身,凑近些许,低头瞥一眼徐昀的脸,又移到手,眼里似笑非笑。

    “我看公子手指纤纤,怕是拿不稳这书。

    ”徐昀忙收了手背在身后,脸憋得有些微微发红,却偏偏想不出说什么话顶回去,只好不甘示弱地瞪了那人一眼。

    男子似乎看出了她的窘迫,往回让了让,抬起唇角轻笑一下,却没再答话。

    徐昀不想便宜了此人,仍在原地僵持。

    两人对面而立,气氛静得有些微妙。

    那人虽看着是个翩翩公子,面上风度从容,却语出轻佻,目光里还有些得意。

    加之他比自己高出许多,徐昀不禁感其气势压来,脚下有些站不住。

    幸而此时,听闻动静,掌柜从屏风后面探身出来。

    “不如这样,”那男子忽然开口,从袖中取出荷包,倒出几枚银锞子放在案上,对闻声而来的掌柜道:“此书我出五两银子。

    ”“我出十两!”话一出口,连徐昀自己都怔了怔。

    此刻她身上立时哪有那么多银子?就连徐昉也不一定带了。

    此人一开口便是五两,抵过自己一个月月钱,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个富家少爷;只是自己价已喊出口,掏不出钱实在是让人看了笑话。

    她不自觉咬了咬下唇,心下后悔,也不敢再盯着那人,只微微垂了目光。

    男子没有接话,而掌柜的眼光又殷切地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徐昀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正纠结要不要硬着头皮找哥哥求救,又听见两枚银锞落在案上的声音。

    “我再出五两罢。

    ”他将银子往掌柜那边一推,貌似有礼地微笑,“公子可还要再加?”这话一出,徐昀终于找着个台阶下。

    虽心有不甘,她还是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既然如此…我便割爱了。

    ”掌柜欢天喜地地将书包好,双手奉给那人,便抱着银子退开。

    那人拿了书,并未离开,却微微眯起眼,目光在徐昀身上扫过,“不过既然公子喜欢…”说着,他作势递出书册。

    徐昀下意识上前了一步,却见他手腕一扬,倏地将书举高了些。

    “公子若告诉我,你最喜欢这《南华经》哪一篇,我便将此书送你。

    ”“你…”徐昀气上心来,咬牙切齿挤出几个字:“井蛙不可语海…”男子闻言,抚书笑出声来:“公子答得极好,不过我不喜欢。

    ”他眼里多了几分狡黠,“公子不如告诉我你姓甚名谁,来日咱们还可一叙。

    ”徐昀气急,眉头拧起。

    她还未把“无理取闹”四个字说出口,屏风后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男子眸光一闪,侧身似是要走;走与不走之间,他回头,意味深长一笑:“若还能见面,公子可要好好答。

    ”说罢,他轻巧转身而去。

    徐昉匆匆赶来,颜色不悦,“出什么事了?”徐昀拉着徐昉往外急赶两步,那男子却早已不见,室内仅余一缕依稀可辨的松柏清香。

    “怎么回事?”徐昉低声问。

    徐昀指着门外,声音抬高了些,“他抢了我的书!明明是我先…”“好了。

    ”徐昉打断她,“为本书值得么?仔细被人认出身份。

    ”徐昀收回目光,哼了一声,往内间回去。

    今天这一遭算是败了,也不知这回脑子怎么这样笨,叫一个生人看了笑话。

    不过此人也只是倚财欺负人罢了,根本不值得一比。

    她想着,嘴里却对跟上来的徐昉问:“你今天身上有没有十五两银子?”徐昉不答,元锦却老实道:“有十两银票。

    ”“嘁…”徐昀努了努嘴,“元锦,走,今天大少爷连本书都给我弄不来,罚他把钱全拿来给我打件首饰。

    ”徐昉吓得赶紧逃了,他心疼他那大几个月的体己…。

    -门外大街上,暮色已渐渐四合。

    蓝衣男子走出数十步,忽然驻足。

    他目光扫向书肆对面街角,那里正立着三四个神色戒备的身影。

    那几人见他出来,围至他面前,抱拳施礼。

    男子眉头一拧,低声道:“不是叫你们回府了么?怎么还在跟着。

    ”几个侍卫模样的人闻言,并不答话,只是低头。

    “离我远点,这样簇着,像什么样子?”他神色不悦,言毕,转身径直大步离开。

    那几人悄声应了,便四散开。

    见他们身影消失,男子再次放缓脚步。

    身旁随侍凑上来:“爷?”“看到方才那位‘公子’了么?”他从袖中取出《南华经》,眼底浮起一丝兴味,又转手交给随侍,“你看不出是个女子?”那随侍闻言并未吃惊,却道:“小的可不敢妄言。

    难怪爷一路从新荟斋跟出来,说是要找徐公子,原来是…”他伸手接过书册,“难为您了,在新荟斋隔着竹帘盯人家半盏茶功夫。

    ”“如今宫外,难道时兴女扮男装出门?”男子嘴角勾起一瞬笑意,却目光渐冷,“前几日已查了徐昉的底细,他们家实是清流。

    今日原是要看看他平日里出没的所在,新荟斋是仰州有名的文人雅会之所,但鱼龙混杂,不少消息都是自此流出。

    ”随侍凑近一步,“那爷非要夺那本书做什么?”男子冷笑一声,“徐家长子是这一带有名的才子,往新荟斋这种地方跑倒也情有可原,可如今又冒出个女扮男装的,真是有趣。

    我不过凑近些,看个清楚罢了。

    ”“起初不过是觉得这个小公子也忒秀气,结果走近一看,她眼光老是闪着我,加之耳朵上似乎贴了个什么…我估摸着就是了。

    ”随侍从街边柳树下解下两匹坐骑。

    “爷,您还说最讨厌做这些明察暗访的事情,如今怎么疑心这么重啊。

    扰了人家,还要替人家解围。

    我看这书,还不及银子沉呢。

    ”男子眼中露出一点无奈,“近墨者黑,身不由己。

    ”他一顿,“今日之事,还是回去修书一封给五哥。

    ”随侍应是:“的确,您赶紧交个差,可以安心玩上几天。

    ”男子终于露出笑容:“仰州人杰地灵,是该好好转转。

    ”他们二人各自跨上一匹马,轻挽缰绳,很快便融入了城东的夜色中。


如果您喜欢,请把《哪敢与君绝》,方便以后阅读哪敢与君绝夺书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哪敢与君绝夺书并对哪敢与君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