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关于霖州大学7号楼,
以及苏晓月自杀事件的相关信息。
作为新闻系的学生,信息搜集是我的强项。
然而,官方信息非常有限,除了几句简单的通报,
没有任何深入的报道。
苏晓月的社交媒体账号也早已注销或设为私密。
我切换到“真相之眼”的后台,
发了一条匿名求助:
“有谁了解霖州大学音乐系苏晓月,
以及她常哼的那首摇篮曲的来历吗?”
“任何线索
必有重酬。”
做完这些,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我一夜未眠,但毫无困意,脑子里全是那首摇篮曲和枕头上诡异的凹陷。
我必须搞清楚。
这不仅仅是为了我的播客,更是为了我开始动摇的世界观。
第二天,我顶着黑眼圈去了系里的资料室。
辅修犯罪心理学的课程让我有权限查阅一些不对普通学生开放的旧档案。
我想找找看,这栋7号楼,以前是否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李雪说什么也不肯一个人待在宿舍,也跟着我来了,
她看上去精神萎靡眼圈比我还黑。
李雪:
“秋,
你真的还要查下去吗?”
“我们……我们可不可以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我:
“如果我不查清楚,
你觉得那声音那感觉,会自己消失吗?”
“它已经找上我了,
不是吗?”
我指的是那段手机录音。
李雪不说话了,只是抱紧了怀里的书包,仿佛那是唯一的救命稻草。
资料室的管理员是个五十多岁的阿姨,姓王。
王阿姨:
“顾秋啊,又来查资料?”
“你这孩子,
就是用功。”
我:
“王阿姨好。”
“我想查一些关于7号宿舍楼的旧档案,
越久远越好。”
王阿姨:
“7号楼?”
“那楼有些年头了。”
“你要查什么?”
我:
“随便看看,
做个社会调查的课题。”
王阿姨点了点头,从一排蒙尘的档案柜里抽出了几本厚厚的卷宗。
王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