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进入六月,天气变得炎热起来。
这种天气,陈平安只想躺在家里,吃着自己用古法炮制的冰棍消暑。
只是天不遂人愿,该死的张翀竟然开启县试考试了!
这个消息还是刘伯温给他带来的,要不然陈平安这个从不关注科举的人,还真不知道大明各级考试的具体时间。
“陈平安,你师兄这个月要举行县试!”
“哦?”
“这个时间确实有点问题,太晚了些……”
“但你师兄上任的时间正好赶上农忙,就一直没抽出时间来忙这个。好在府试、院试也没举办呢,你现在参加院试正好来得及!”
“哦!”
“你准备的咋样了,要不要为师帮你?”
陈平安闻言坚定的摇摇头。
“不用!”
“我相信自己的实力!”
刘伯温听到这话毫不客气的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他可是知道这家伙的水平的,一个连论语都没背熟的废材,竟然敢说如此大话!
“陈平安,大明的科举是我亲自设计的,其中县试、府试、院试环环相扣,光是县试就要考五场,远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考五场?”
一向淡定的陈平安,听到这话再也不淡定了。在他看来,县试就是一场完事,怎么可能考这么多场?
“您老设计这么多场次干嘛,这不是诚心折腾人么……”
刘伯温闻言冷哼一声,满脸不屑的道。
“你懂什么,我设计的科举每一场都有用!”
“第一场主要考四书题,写八股文一篇。这场考试主要是淘汰人,一般淘汰掉三成左右。”
“通过第一场,就可以参加第二场的五经题了!”
“这场主要考对于诗经、尚书的掌握和理解,淘汰率是五成……”
“你要是能进入第三场,县试就基本上稳了。”
“县试第三场是策论,主要考察考生的实务能力。你在这方面是专长,应该能取得不错的好成绩!”
“第四场考诗赋,写试帖诗一首。要求押官韵,也就是洪武正韵,格式上非常严谨。”
“你在这场上要着重用心,千万不能出韵。一旦出韵,前边几场都算你白考!”
“第五场就简单多了,其实更多是走个流程,很少有黜落的情况。考试的内容也非常简单,只靠一篇八股文。只要通过,就能最终确定名次!”
“哦哦哦……”
陈平安听得懵懵懂懂,他现在甚至有点后悔这个决定了,自己干脆就放弃科举考试算逑。
咱就老老实实等着朱棣登基,然后将玉米进献上去得逑!
“老师,要不我别参加了吧?”
“啥?”
刘伯温听到这话当即对着陈平安的脑袋敲了敲。
“你想得美!”
“咱可是跟老黄家说好了,让你考上秀才再迎娶人家闺女的!”
陈平安闻言满脸的苦涩道。
“咱就非得考上秀才才能娶媳妇吗?”
“我看村里很多大字都不认识一箩筐的人,不也都娶上媳妇了吗?”
刘伯温闻言再次敲了敲陈平安的狗头。
“你和他们能一样吗?”
“再者说,老黄家和普通百姓家能一样吗?”
“老黄家咋说也是官宦人家,老黄兄弟身上还顶着三品指挥使的官职哩,能将宝贝闺女嫁给一介白丁?”
“你不嫌寒碜,人家还嫌丢人哩!”
陈平安闻言腆着脸道
“要不咱们退亲吧?”
“我挑个小门小户的娶了算逑……”
刘伯温听到这话卷起桌子上的宣纸,对着陈平安的脑袋就是一番乱锤。
“陈平安,你这是人说的话?”
“人家姑娘跟你八字都换过了,婚期也定了,你竟然敢说退婚之话?”
“你不要脸,人家姑娘还要名节呢!”
陈平安听到这话也觉得自己理亏,只是一想到考个县试就得考五场,县试之后还有府试、院试,通过这三级考试,才能堪堪拿到一个破秀才的身份,让他咋看都觉得亏得慌。
最关键的是自己又没想着当官,只是想搞个“导游证”,方便自己游览大明的大好河山罢了!
刘伯温揍了陈平安一会儿,陈平安没觉得痛,他自己倒是累的气喘吁吁。
“呼呼……”
“其实你也不用担心,为师早就跟你师兄打过招呼了,题目也早就告诉你了。”
“你只需按照为师给你写的那篇八股文为范本,用心揣摩,保你拿下县试第一!”
“你有了县试第一的身份就可以跳过府试,直接参加院试。”
“哦?”
“还能跳过府试?”
“当然!”
“你以为县令的面子不是面子呀!”
这算是陈平安听到最好的消息了,毕竟可以少考一次试,少遭一次罪。
“行吧!”
“我这几天就准备准备,然后去县里参加县试!”
刘伯温见自己终于说动陈平安,当即扔下陈平安,跑去跟老朱汇报。
“咋样,臭小子答应了?”
“回陛下,陈平安已经答应参加县试了!”
老朱听到这话当即露出一丝得意的奸笑。
“哼哼!”
“任他奸似鬼,也逃不过咱的手掌心,哈哈哈!”
刘伯温听到这话苦涩的笑了笑。
“陛下,其实您没必要如此折腾他,他本就不熟悉大明的四书五经,通过正规科举的难度太大了!”
“与其等到他被科举给刷下来,还不如陛下您亲自授予他个官职哩!”
“陛下若是不好意思开这个口,微臣还有恩荫和举荐的资格,也可以让他直接入朝为官!”
老朱听到这话不悦冷哼一声。
“你懂啥?”
“你以为咱是在折腾他?”
“其实咱是在锻炼他,让他对咱们大明有归属感!”
“人啊,太容易得到就不知道珍惜!”
“只有他千辛万苦获得的功名、官位,他才会珍惜!”
刘伯温听到这话心里那叫一个钦佩,当即奉上一记彩虹屁。
“陛下明见万里,微臣拍马不及也……”
其实老朱也有自己的私心,他因为特殊原因,既不能给自己的宝贝女儿十里红妆,又不能给她打造奢华的公主府,怎么也得给她找个状元郎吧?
“你也不用给咱灌迷魂汤,咱知道你心疼陈平安,不愿意他去科场遭这一场罪!”
“但你毕竟是大宗师,又是亲自制定科举制度的人,你若是想给他开个后门还不容易?”
刘伯温听到这话顿时眼珠转了转。
“陛下是说,微臣可以给他开后门?”
老朱闻言冷哼一声,白了刘伯温一眼。
“哼!”
“咱就是不说这话,你还能不给他开后门?”
“咱可是知道,你那个好弟子张璁,早就收到你送过去的考题了!”
刘伯温听到这话心里一凛,他早就知道锦衣卫厉害,却没想到在上元县城竟然也有锦衣卫的人!
“陛下恕罪……”
“微臣也是怕朝廷错失陈平安这个人才,这才出此下策的……”
老朱听到这话倒没表现出生气的样子,只是淡定的拍拍刘伯温肩膀。
“既然你已经插手了,那就做到万无一失,不留任何把柄!”
“若是真出了纰漏,可别指望咱给你擦屁股!”
“诺!”
“微臣保证万无一失!”
老朱在袖子里掏了掏,掏出一卷文书递了过去。
“这是陈平安的结状,你在保人的地方签上名吧!”
“这……”
刘伯温听到这话陷入一阵犹豫,他不仅仅是大明诚意伯,都察院左都御史,更是大明科举制度的制定者。
他若是在“保人”的地方签上名,那这份结状可就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了。县试、府试、院试的各级主考官,见到自己的名字还敢将此人黜落?
“陛下,这不妥吧?”
老朱不屑的撇撇嘴。
“这有啥不妥的?”
“他的结状还是咱亲手写的哩,加上你的名字算个啥?”
“不过放眼整个大明,能让咱亲自写结状,又能让你这个大宗师亲自当保人的考生,估计也就陈平安这独一份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