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刘煜何许人也?
汉中距关中如此之近,上次刘煜率军攻陷长安,随即彻底清除司隶地区的董卓势力,将司隶改名为秦州。
仅此一点,便可见其雄心壮志。
当时张鲁十分恐慌,担心刘煜挥师南下攻打汉中,他自知难以抵挡。
不过后来,刘煜回到幽州,张鲁才松了一口气。
“燕王亲自来征汉中了?”
张鲁问杨松。
“并非如此。”
杨松摇头答道,“是燕王麾下的贾诩带十万大军,与益州的刘璋联手,意图攻取汉中。”
听罢此言,张鲁略感安心。
“只要不是燕王亲征就好。”
张鲁笑道。
若是刘煜亲征,他恐怕早已投降,但如今并非刘煜亲征,他毫无惧意。
“主公,切莫轻视贾诩。”
杨松语气平静地提醒,“贾诩曾以五万兵力平定十八万黑山军……”
目前,燕王帐下最知名的便是张辽和贾诩。
两人皆因火计闻名。
张辽于白狼山一战,火烧十万鲜卑大军,使鲜卑元气大伤。
贾诩则在黑山脚下布设火阵,一举荡平十八万黑山贼。
其余如甘宁、赵云等人,则稍显默默无闻。
当然,甘宁的威名多在倭岛流传。
倭岛之地,提及甘宁之名,小儿闻之即止啼哭。
赵云虽有声望,却远逊于张辽威名。
毕竟他并无显赫战功可表。
然而,赵云受命镇守冀州平原,抵御青州袁绍,足见其非凡之处。
刘煜帐下猛将众多,只待时机。
“不过是一群黑山贼寇,怎可与吾等同日而语?”
张鲁神色傲然。
黑山军,不过黄巾余党耳。
“你说得也对。”
张鲁沉吟片刻后言道,“贾诩此人,不得不防。”
“主公以为如何?”
张鲁转头问杨松。
“据臣观之,只需在斜谷道布置重兵,贾诩即便再有智谋,我军坚守不出,不出一月,其必撤退。”
杨松自信满满。
斜谷道地形狭窄,大军难以施展。
无论贾诩有多少兵力,多么精妙的策略,只需派万余兵卒固守即可。
“为保万全,骆谷道和子午谷这两条路径,各遣千人足矣。”
如此部署,便能阻挡北面贾诩大军。
届时,只需应对益州刘璋的攻势。
“益州方面。”
杨松轻蔑一笑,“守住阳平关,刘璋纵使才华横溢,也难以夺取汉中。”
汉中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只要守住这些关键隘口,汉中便可无忧。
“定军山虽险要,仍需警惕。”
张鲁提醒道。
“是,主公。”
杨松点头附和。
实则杨松岂会不知定军山重要?他有意略过,让主公主动提及,以此彰显主君英明。
“传令,命张卫率两万大军驻守斜谷道,只许坚守,无令不得出击。”
张鲁下令。
尽管杨松称一万人足矣,但张鲁思虑再三,贾诩确实不可小觑。
燕王刘煜不会让贾诩入蜀,张鲁因此格外慎重,拨给亲弟张卫两万大军,只求守住不出即可。
任命杨柏为阳平关守将,统领一万兵马镇守;杨任率三千军驻防定军山;杨昂率两万军扼守子午谷、骆谷道口,日夜巡查。
张鲁的安排迅速落实,杨柏乃杨松之弟,备受重用,而杨任与杨昂则是仅次于张卫的将领。
至此,汉中局势看似稳固。
……
情报传来,张鲁在斜谷道部署重兵,约两万余人。
斜谷道蜿蜒曲折,长达四百七十里,四周山势险峻,贾诩深恐敌军偷袭,尤其警惕火攻。
其派出的千余名探子已深入侦察,最远者到达出口,附近更有大量哨探昼夜巡查。
“全军加速前行!”
贾诩下令。
探子已摸清斜谷道敌情,无伏兵隐患,大军宜速进。
遵令之下,十万人马仅五日便穿越斜谷道,但出口已被敌军堵死。
“主帅。”
张白骑、于毒、白饶三人至前。
三人随贾诩入蜀,官职仅为裨将,渴望晋升。
贾诩深知三人优劣:张白骑尚可,能与华雄缠斗百合;于毒、白饶则统兵能力
,武力稍逊裴元绍。
“莫急。”
贾诩轻摇手掌,制止了三人的请战之意。
五日急行后的大军早已疲态尽显,需稍作休整后再议行动。
通常若敌人有意应战,此时正是以逸待劳的良机。
然而对方毫无动静,似决意固守。
对谋士而言,最怕的便是敌人按兵不动。
动得越多,破绽越显;但若完全不出,反倒棘手。
数日内,贾诩命大军前往敌营挑衅,却无果而终。
无论如何辱骂,敌方始终坚守不出。
……
“将军,敌军日夜辱骂,实在令人愤慨,末将愿领兵出击!”
副将怒气冲冲地对张卫说道。
若非张卫阻拦,副将早带兵出战了。
“愚钝!”
张卫瞪视副将,“你知道对方是谁?那是连灭十八万黑山军的贾诩!我军只有两万,怎能与十万大军抗衡?”
张卫因兄长张鲁而得位,虽能力平庸,却有自知之明。
面对成名的贾诩及强盛的敌军,他遵从兄长指令,选择坚守不出。
“违令私自出战者,必斩!”
张卫神情肃穆地下令。
……
七日后,于毒提议强攻,贾诩却道:“敌营坚固,贸然进攻会损兵折将。”
他又补充说,此次汉中之战,他们只是幌子,真正的主力另有其人,绝非严颜、张任所率蜀军。
真正的关键力量,其实是裴元绍率领的两千禁卫军。
只要裴元绍带着两千禁卫军,成功穿过子午谷抵达汉中,这一战就算胜利。
……
但贾诩的计划,蜀军并不知情。
他未告知任何人,因为他不确定蜀军中是否有张鲁的势力。
一旦让张鲁提前得知,封锁子午谷,战局将变得棘手。
“进攻!”
阳平关外,严颜指挥大军猛烈攻打阳平关。
五天来持续攻坚,双方伤亡均已超过五千人。
阳平关方面,得益于杨柏的能力,己方仅损失两千余人,远低于常规的五倍差距。
与此同时,定军山方向,张任与泠苞率两万大军与杨任交战。
虽杨任兵力薄弱,仅有三千人,但地形限制使两方均难以施展。
张鲁已派一万援军支援定军山。
而骆谷道和子午谷的守将杨昂,则率两千人从容巡防。
……
子午谷入口狭窄,仅容五匹马通过。
三百士兵足以守住,虽不及剑阁的险要,但也相差无几。
谷内道路更加艰险,罕有人迹。
……
“快到了!”
距谷口三十里处,裴元绍带领禁卫军跋涉十多日。
按理说,以禁卫军的速度,一天便可走完六百余里的子午谷。
然而,道路异常艰难,即便如此,禁卫军仍勉力前行。
换了其他部队,穿越子午谷几乎不可能。
即便是步兵,想顺利通过,也需付出三成的伤亡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