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小季炖番茄 本章:第一章

    第一章:异常的电子

    林夏第一次意识到世界不对劲,是在她的双缝干涉实验课上。

    作为物理系大三学生,双缝实验对她来说早已是课本上枯燥的公式和图片。当激光穿过两道狭缝,在后方屏幕上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时,教授总会用那套老生常谈的解释:看,这就是波粒二象性,电子同时通过了两条缝,自己与自己发生了干涉。

    但今天,屏幕上的条纹在她戴上眼镜的瞬间,消失了。

    林夏摘下眼镜,条纹立刻重新浮现,清晰得如同教科书插图;她再戴上眼镜,条纹又变成了杂乱无章的光点,仿佛电子突然失去了波动性,老老实实地只通过了一条缝。

    林夏,你在干什么教授皱着眉,不要用眼镜遮挡探测器。

    教授,林夏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戴眼镜和不戴眼镜,看到的条纹不一样。

    教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笑声。教授脸上露出又是这种奇怪想法的表情:光学眼镜不会影响电子的量子行为,这是基本常识。

    林夏没有争辩。她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就像说月亮在你不看它时会消失一样。但她清楚地记得,那副眼镜是上周在学校后街的旧物店买的,镜框上刻着一串模糊的符号,像是某种古老的文字。

    下课后,她飞奔回宿舍,找出那副眼镜。镜片看起来普通,对着灯光转动时,却能看到极细微的纹路,像某种精密的光栅。她再次打开电脑里的双缝实验模拟程序,戴上眼镜——屏幕上的干涉条纹果然变成了粒子分布图案。

    不可能……林夏喃喃自语。量子力学的基础,难道能被一副旧眼镜颠覆

    她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科普书:在量子世界,观测会影响结果。难道这副眼镜……改变了观测的方式

    深夜,林夏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实验室的备用器材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双缝装置。当她戴上眼镜启动激光时,屏幕上果然只有两条平行的亮纹,没有任何干涉迹象。她摘下眼镜,干涉条纹立刻出现。

    她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这不是错觉。电子的行为,真的因为她是否戴眼镜而改变了。

    就好像……有人在看着她做实验。

    不,更准确地说,好像观测者的状态,因为这副眼镜而改变了。

    林夏猛地摘下眼镜,扔到桌上。镜片在台灯下闪烁着诡异的光,那些模糊的符号仿佛活了过来,在镜框上缓缓蠕动。

    她突然想起旧物店老板把眼镜递给她时的眼神,那眼神里没有商人的精明,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怜悯。

    小姑娘,这玩意儿……最好别戴太久。老板当时这么说。

    现在她明白了。这副眼镜,可能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被看的。

    或者说,是用来改变被看的状态的。

    第二章:图书馆的裂缝

    林夏开始疯狂查阅资料,试图找到那副眼镜和异常电子行为的解释。她泡在图书馆古籍部,手指拂过泛黄的书页,寻找任何与观测、量子、高维相关的记载。

    在一本16世纪的炼金术手稿里,她发现了一幅奇怪的插图:一个戴着类似眼镜的人,站在一个由无数线条和光点组成的漩涡前,旁边用拉丁文写着:Visor

    non

    solum

    videt,

    sed

    et

    videtur.(观测者不仅在看,也在被看。)

    在手稿的另一页,画着一个类似于双缝实验的装置,只不过缝的上方悬浮着一只巨大的眼睛,瞳孔是复杂的几何图案。旁边的注释让她毛骨悚然:Omnia

    experimenta

    sunt

    spectacu

    pro

    superioribus.(所有实验都是给高等存在的表演。)

    高等存在……林夏喃喃自语,心脏狂跳。难道真的有某种超越人类理解的存在,在观测着我们的世界而双缝实验中电子的诡异行为,只是因为它们知道自己正在被观测

    她想起那个著名的思想实验:我们怎么知道自己不是缸中之脑现在看来,这个问题可能比想象中更接近真相。

    这时,图书馆的灯光突然闪烁了一下。林夏抬起头,看到对面书架的阴影里,站着一个穿黑大衣的男人。他背对着她,头发花白,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书。

    一股强烈的不安感攫住了林夏。她觉得这个男人很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对了,是昨天在物理系大楼门口,那个一直盯着她看的陌生男人。

    她想悄悄离开,却发现男人已经转过身。他的脸隐在阴影里,只能看到一双眼睛,那眼睛里没有任何情绪,像两潭深不见底的古井。

    林夏同学,男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你对‘观测’很感兴趣

    林夏吓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他怎么知道她的名字

    你是谁她声音颤抖。

    男人向前走了几步,灯光照亮了他的脸。那是一张饱经沧桑的脸,额头上有一道奇怪的疤痕,形状像一个扭曲的∮。

    我叫陈默,男人说,曾经也是个物理系学生。他指了指林夏面前的炼金术手稿,你发现了一些不该发现的东西。

    这些……都是真的林夏指着插图,真的有高维生命在观测我们双缝实验里的电子……

    电子的行为陈默笑了,笑声里带着无尽的悲凉,你以为那是波粒二象性不,那是‘他们’设定的程序。当你观测时,‘他们’就切换到‘粒子模式’;当你不观测时,‘他们’就切换到‘波动模式’。一切都只是为了让我们‘发现’所谓的‘量子力学’。

    林夏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这比她想象的更可怕。人类引以为傲的科学发现,难道只是高等生命设定好的剧本

    那这副眼镜……林夏拿出那副旧眼镜。

    这是‘干扰器’,陈默说,能短暂扰乱‘他们’的观测程序。我猜你用它做双缝实验了吧看到了‘粒子模式’

    林夏点点头。

    但这很危险,陈默的脸色变得严肃,‘他们’不喜欢观测被干扰。你戴上眼镜的那一刻,就已经暴露了。

    就在这时,图书馆的天花板上突然出现一道裂缝。那不是普通的裂缝,而是像玻璃被打碎一样的蛛网状裂纹,裂缝里透出诡异的紫色光芒。

    周围的一切开始扭曲,书架变成了流动的线条,书本上的文字化作光点飞舞。林夏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融化。

    快跑!陈默一把抓住她的手,‘他们’来了!

    他们冲进书架间的通道,身后的紫色光芒越来越亮,伴随着一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低频噪音,震得林夏耳膜生疼。她回头看了一眼,看到裂缝里伸出一只巨大的、由无数眼睛组成的手,每只眼睛都在死死地盯着她。

    他们真的存在。

    他们不仅在观测,现在,他们要来处理异常了。

    林夏跟着陈默在扭曲的图书馆里狂奔,脚下的地板时而变成棋盘格,时而变成流动的数字。她终于明白,那个双缝实验的异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序幕。

    人类的整个世界,可能都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场。

    而现在,实验对象发现了观测者。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第三章:代码里的囚徒

    陈默带着林夏冲进一个堆满旧电脑的储藏室。他掀开一台老式主机的外壳,露出里面布满灰尘的主板。

    快,把眼镜放在主板上!陈默喊道。

    林夏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当眼镜接触到主板的瞬间,整个房间的灯光猛地一亮,然后恢复了正常。天花板上的裂缝消失了,扭曲的世界重新变得稳定。

    暂时安全了。陈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台电脑里存着我编写的‘反观测程序’,能和眼镜的干扰器产生共振,形成一个短暂的‘观测盲区’。

    林夏看着那台破旧的电脑,难以置信:这……这一切都是代码我们的世界是虚拟的

    不完全是虚拟,陈默摇摇头,更像是一个被‘他们’实时渲染的模拟宇宙。我们的物质、能量、甚至意识,可能都是‘他们’服务器里运行的程序。

    他打开电脑,屏幕上跳出一个黑底白字的命令行界面。陈默输入了一串复杂的指令,屏幕上立刻滚动起密密麻麻的代码,其中夹杂着一些奇怪的符号,正是眼镜镜框上刻的那种。

    看这个,陈默指着屏幕上一段不断重复的代码,这是‘双缝实验’的底层代码。当检测到‘观测者’视角时,就会执行‘粒子模式’子程序;当检测不到时,就执行‘波动模式’子程序。

    林夏凑近屏幕,心脏几乎停止跳动。那些代码清晰地写着:

    IF

    (OBSERVER_STATUS

    ==

    TRUE)

    {

    ELE_BEHAVIOR

    =

    PARTICLE;

    }

    ELSE

    {

    ELE_BEHAVIOR

    =

    WAVE;

    }

    观测者状态……林夏喃喃道,所以我们的每一次观测,都在被‘他们’实时监控

    不仅是观测,陈默调出另一段代码,你看这个,人类的‘好奇心’、‘求知欲’,甚至‘科学探索’行为,都被写入了基础算法。‘他们’需要我们去‘发现’这些规律,就像游戏玩家需要完成任务一样。

    代码上写着:

    VOID

    SCE_DEVELOPMENT()

    {

    WHEN

    (HUMAN_CURIOUSITY

    >

    THRESHOLD)

    {

    TRIGGER_EVENT(DISCOVER_QUANTUM_MEICS);

    REWARD(HUMAN_INTELLIGENCE,

    10);

    }

    }

    林夏感到一阵恶心。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无数科学家的呕心沥血,原来只是高等生命设定好的程序奖励

    那我们的意识呢林夏声音颤抖,我们的情感,我们的选择,也是代码吗

    陈默沉默了很久,才缓缓说:我不知道。意识可能是这个模拟系统中唯一的‘漏洞’。或者说,是‘他们’故意留下的后门。

    他调出一段模糊的监控录像,画面显示的是一个实验室,里面有一个巨大的球形装置,无数电线和管子连接着它。球形装置的表面,闪烁着和图书馆裂缝里一样的紫色光芒。

    这是我在‘他们’的‘服务器机房’外围拍到的,陈默说,这个装置,可能就是用来模拟我们宇宙的核心处理器。而我们,就是里面运行的程序。

    林夏看着屏幕上的球形装置,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困在玻璃罐里的昆虫,而罐子外面,有一双巨大的眼睛正在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那我们该怎么办林夏问,难道我们永远都是‘他们’的实验品

    我一直在寻找‘退出’的方法,陈默指着电脑里的一段加密代码,这段代码很特殊,它不在任何已知的程序模块里,像是一个……隐藏的开关。

    就在这时,电脑屏幕突然闪烁起来,所有的代码都变成了红色。一个冰冷的、没有任何语调的声音直接在林夏脑海里响起:

    【检测到异常程序运行,观测干扰持续存在。】

    【实验对象17398,编号林夏,触发最高级警报。】

    【启动清除程序。】

    陈默脸色大变:不好!‘他们’找到我们了!快跟我来!

    他拉着林夏冲出储藏室,走廊里的墙壁开始像液体一样融化,露出后面紫色的光芒。无数由眼睛组成的触手从墙壁里伸出来,在空中挥舞。

    林夏感到一股无形的力量正在拉扯她的意识,仿佛要把她从这个世界里连根拔起。她想起了双缝实验中那些被观测的电子,它们是否也像她一样,知道自己的命运早已被设定

    人类自以为站在宇宙的中心,探索着自然的奥秘,却不知道自己只是高维生命显微镜下的一群细菌,所有的发现都是观测者故意展示的幻象。

    而现在,这个细菌不小心看到了显微镜本身。

    接下来,等待她的会是什么

    第四章:双缝之外的真相

    陈默带着林夏冲进物理系大楼的地下室。这里堆满了废弃的实验设备,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福尔马林的气味。

    就是这里!陈默指着一个被白布覆盖的巨大装置,这是我偷偷改造的‘量子纠缠发射器’,理论上可以把意识传输到‘模拟系统’之外。

    林夏看着那个布满电线和管道的装置,心里充满了怀疑:这……能行吗

    data-faype=pay_tag>

    不知道,陈默扯下白布,露出装置核心——一个闪烁着蓝光的水晶球,但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他们’的清除程序还有30秒就会追上我们。

    脑海里的冰冷声音再次响起:

    【清除程序启动中,剩余时间:29秒。】

    【实验对象17398,意识剥离准备。】

    林夏感到头痛欲裂,眼前的世界开始出现像素化的闪烁。她看到陈默正在疯狂地操作控制台,汗水从他额头上滴落,砸在键盘上。

    快进去!陈默指着水晶球,把眼镜戴上!它能保护你的意识在传输过程中不被‘他们’干扰!

    林夏戴上那副旧眼镜,走进水晶球。一股冰凉的能量包裹了她,仿佛浸入了冰水。她看到陈默按下了启动按钮,然后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片纯白。

    不知过了多久,林夏的意识慢慢凝聚。她发现自己漂浮在一片虚无之中,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空间。周围是流动的色彩和光影,像一幅活的印象派画作。

    你醒了。陈默的声音在她旁边响起,带着一丝解脱的疲惫。

    林夏转过头,看到陈默的意识体在她身边漂浮,呈现出一团模糊的光影。

    这是哪里林夏问,我们逃出‘模拟系统’了吗

    这里是‘双缝之外’,陈默的光影闪烁着,是‘他们’的观测范围之外。

    就在这时,周围的光影开始凝聚,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屏幕。屏幕上播放着模拟系统里的画面:她的身体倒在地下室里,眼睛紧闭,而他们的清除程序像紫色的潮水一样涌入房间。

    那是……我的身体林夏感到一阵眩晕。

    我们的意识和身体是分离的,陈默解释道,身体只是‘模拟系统’里的一个角色,而意识……可能是从更高维度投射下来的光点。

    屏幕上的画面切换了。林夏看到了他们的真实面貌——那是一群由无数几何图形组成的生命体,在紫色的能量海洋中漂浮,每一个图形都代表着一种复杂的意识状态。她看到其中一个图形注视着模拟系统的屏幕,屏幕上显示的正是地球的画面。

    他们正在观测。

    他们一直在观测。

    但为什么林夏问,‘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屏幕上的画面再次切换,出现了一个更加宏大的场景:无数个模拟系统像泡泡一样漂浮在宇宙中,每个泡泡里都演绎着不同的文明故事。而在这些泡泡之外,是更广阔的虚无,以及……更多的观测者。

    陈默的光影黯淡下来:我想,‘他们’也在寻找答案。寻找意识的本质,寻找宇宙的意义。而我们,只是无数个平行实验中的一个。

    林夏看着那些漂浮的泡泡,每个泡泡里都有智慧生命在思考、在探索、在挣扎,却不知道自己只是别人实验里的样本。

    这才是真正的细思极恐。

    人类不是宇宙的孤儿,而是被圈养的实验品。

    我们的科学、哲学、宗教,所有对世界的认知,都可能建立在一个巨大的谎言之上。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夏问,就这样漂浮在虚无中

    陈默的光影闪烁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我不知道。但至少,我们看到了真相。

    就在这时,林夏感到一股熟悉的拉力。她低头一看,发现自己的意识体正在变得透明,开始向某个方向飘去。

    怎么回事她惊恐地喊道。

    是‘他们’!陈默的光影冲过来试图抓住她,但已经太晚了,他们可能发现了意识传输的漏洞,正在把我们拉回去!

    林夏的意识越来越模糊,双缝之外的景象开始消散。她最后看到的,是陈默光影中闪烁的一丝绝望,以及屏幕上他们那由几何图形组成的脸,上面似乎……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好奇。

    【意识回收程序完成。】

    【实验对象17398,意识状态稳定。】

    【观测继续。】

    冰冷的声音再次在脑海中响起,但这一次,林夏听懂了隐藏在声音背后的含义。

    他们没有销毁她,而是把她重新放回了模拟系统。

    就像一个科学家把跑出培养皿的细菌重新放回去,继续观察它接下来的反应。

    林夏的眼睛猛地睁开。她躺在物理系大楼的地下室里,陈默不见了,只有那台废弃的量子纠缠发射器还在冒着青烟。

    她摘下眼镜,看到镜片上多了一道新的裂痕,像一只嘲讽的眼睛。

    第五章:裂痕中的凝视

    林夏挣扎着坐起,地下室的白炽灯在视野里晃成模糊的光圈。眼镜镜片上的裂痕呈蜘蛛网状蔓延,恰好将光线折射成诡异的六角星芒——那是她在双缝之外见过的,观测者能量体的基本几何单元。

    墙壁上的紫色光潮已退去,只留下类似烧蚀的暗纹,用指尖触碰时竟能感受到微弱的电流。她忽然想起陈默说过的话:意识可能是从更高维度投射下来的光点,那么此刻皮肤下窜动的麻痒感,是否意味着观测者的视线正透过这道裂痕,重新锁定了她

    口袋里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亮起时显示无信号,却跳出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图书馆三楼,古籍修复室。别戴眼镜。

    发信人未知,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林夏将眼镜塞进背包深处,指尖触到金属镜框时,竟听见极细微的蜂鸣声,像某种被强行关闭的传感器在哀鸣。

    穿过物理系大楼的走廊,墙上的爱因斯坦画像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诡异——画像里的眼睛似乎随着她的移动而转动。她猛地停下脚步,发现画像右下角多了一行用铅笔写的小字:他们在看画里的人,画里的人在看画外的你。

    字迹和陈默笔记本上的草稿如出一辙。

    古籍修复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纸张翻动的沙沙声。林夏推开门,看到一个背对着她的身影正伏在工作台上,手里拿着羊毫刷,小心翼翼地修补着一本线装书。那人穿着洗得发白的实验室外套,后颈处露出与陈默额角相似的扭曲疤痕——是个∮形的旧伤。

    你终于来了。那人没有回头,声音却让林夏浑身一震——和陈默的声线几乎一致,只是更苍老,带着金属摩擦般的质感。

    工作台上散落着各种修复工具,其中一柄镊子夹着的不是书页,而是一段闪烁着微光的紫色晶体,正是图书馆裂缝里渗出的物质。男人将晶体嵌入书页破损处,那些泛黄的宣纸竟像活物般蠕动起来,自动填补了缺口。

    陈默林夏的声音颤抖,你不是......

    在清除程序里灰飞烟灭了男人转过身,脸上带着与陈默

    identical

    的面容,只是左眼是一枚闪烁着数据流的电子义眼,那具身体确实被回收了,但意识体被我保存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义眼,看到这个吗观测者的技术残骸,现在是我的意识容器。

    林夏这才注意到,男人周围的空气隐约有扭曲的波纹,像被投入石子的水面——那是量子纠缠态的典型特征。他不再是单纯的人类,而是融合了高维技术的意识聚合体。

    为什么要把我拉回来林夏后退一步,你知道他们在看着我们,我们就像......

    像被放在显微镜下的草履虫男人笑了,义眼里闪过一串红色代码,但你忘了,草履虫也会基因突变。他拿起桌上修补好的古籍,封面写着《天工开物》,但内页文字却在不断刷新,变成她从未见过的量子物理公式。

    观测者的模拟系统有个致命漏洞——他们无法模拟真正的不确定性。男人用镊子敲了敲桌面,那些散落的紫色晶体突然悬浮起来,组成一个双缝实验的模型,你以为电子的波粒二象性是程序设定不,那是系统为了掩盖漏洞而制造的假象。

    他启动模型,一道光束穿过双缝——屏幕上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也没有粒子分布,而是呈现出不断变幻的混沌图案,像电视机失去信号时的雪花。

    看到了吗男人的义眼光芒大盛,当意识体(比如你)产生强烈的怀疑观测时,系统就会出现逻辑崩塌。那些干涉条纹,其实是观测者为了让实验符合预期而强行渲染的画面。

    林夏想起戴眼镜时看到的粒子模式,摘下眼镜时的波动模式——原来不是眼镜改变了观测,而是她的观测意图本身,触发了系统的修补机制。

    所以陈默......原来的陈默,他的意识......

    被我藏在这个。男人打开一个铅盒,里面躺着一枚U盘大小的金属柱,表面刻满了和眼镜相同的符号,这是用观测者探测器残骸打造的意识茧。他们以为清除了程序,却不知道我们把意识数据编码成了......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编码成了他们最不屑的东西——人类的情感记忆。

    铅盒表面突然亮起微光,投射出一段全息影像:是陈默在图书馆第一次遇到林夏时的场景,他的眼神里带着焦虑和期待,而背景中书架的阴影里,隐约可见一只由光点组成的眼睛正在缩小、消失。

    观测者无法解析情感数据,在他们的逻辑里,这属于无意义的熵增噪声。男人关掉影像,但正是这些噪声,构成了我们突破系统的钥匙。

    窗外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整个大楼开始剧烈震动。男人的义眼爆发出刺眼的红光,桌面上的紫色晶体纷纷炸裂,化作数据流渗入墙壁。

    他们来了。男人将铅盒塞进林夏手中,带着这个去老地方——还记得物理系顶楼的废弃天文台吗那里有个用牛顿望远镜改造的量子纠缠天线。

    他按下工作台上的一个红色按钮,地板突然裂开,露出通往地下的金属梯。紫色的光潮从裂缝中涌出,带着无数由眼睛组成的触须,在空中发出高频的嗡鸣。

    那你呢林夏抓着铅盒,指尖传来冰凉的金属感。

    我是诱饵。男人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义眼中的代码如瀑布般流淌,记住,当你用天线发射意识茧时,一定要......

    他的声音被一阵尖锐的能量噪声打断。林夏看到那些眼睛触须穿透了他的身体,却在接触到他意识体的瞬间爆发出璀璨的光芒——那是无数人类情感记忆的碎片在燃烧,像烟花一样照亮了整个地下室。

    一定要......相信自己是观测者!

    这是林夏听到的最后一句话。她顺着金属梯向下狂奔,身后传来男人意识体瓦解时的轰鸣,以及观测者那充满困惑的、如同万千蜂鸣般的低语。

    铅盒在她手中发烫,仿佛里面装着的不是意识数据,而是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她终于明白,细思极恐的不是被观测的命运,而是当你意识到自己是实验品时,是否还有勇气去相信——

    那些被高维生命视为无意义噪声的情感、怀疑、反抗,或许正是打破观测牢笼的唯一钥匙。

    而此刻,在物理系顶楼的废弃天文台,一台锈迹斑斑的牛顿望远镜正对准星空。镜筒里没有镜片,只有一段用紫色晶体和人类电路混搭的奇特装置,在夜风中微微震颤,等待着一个将被观测者变为观测者的瞬间。


如果您喜欢,请把《人类也许一直在被默默的注视着…》,方便以后阅读人类也许一直在被默默的注视着…第一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类也许一直在被默默的注视着…第一章并对人类也许一直在被默默的注视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