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村,姜家。
姜顺德和钱氏完全把乔荀当做女婿看待了,连姜娴和糖糖都要一边待着去,一个招呼着乔荀坐,一个端茶倒水还给端上瓜子果脯。
姜顺德眼瞅着天色快要临近晌午,立即跑去屋檐下取下一刀还没有腌制的五花肉进屋问乔荀:“乔童生,中午我给你烧东坡肉吃吧?”
老两口热情的让乔荀都有些招架不住,连忙摆手:“不了,家中还等着我回去吃饭,姜伯父你实在不必如此客气,还有伯父不必客气直呼在下乔荀就好。”
姜顺德丈八尺的身高围着围裙提肉拿刀要做饭,让乔荀惊讶不已。
没想到这姜家竟然是男人做饭,换做其他人家,就连乔家,男人也是不进厨房半步的,更别说十指沾上阳春水。
乔荀是第一次来姜娴家里,看着这陈设简单又大气的屋子,心想难怪伯父伯母能教养出姜娴这般独特的女儿,至少从前乔荀从未见过姜娴这般独特不拘小节的姑娘。
“欸,那行吧,反正日后也要成为一家人,当岳丈的直呼女婿名讳也不犯忌!你这都上家里来了,伯父伯母能让你回家吃饭吗?再说你今天还帮了我们家一个大忙。”
“分内之事不敢当!”乔荀恭敬回话。
姜顺德直接拍板:“就这么定了,中午咱们一家子吃红烧肉,配菜就炒大蒜炒鸡蛋和凉拌藕丝,再给你烧个汤,要不是没野味了,我非要再给你整一个烤野兔子,伯父的手艺不说吹,整个均溪县我说第二,还没人敢说是第一……”
眼瞅着老爹又要自卖自夸吹起来没完没了,姜娴赶忙出声打断:“行了爹,你快做饭去吧,我和糖糖都饿了!”
“行,我这就去做饭,你和你娘好生招待乔荀啊,他可是咱们家的大恩人!”姜顺德说完,拎着肉转身一瘸一拐地离去。
虽说乔荀和姜娴相看上了,但没有正式下定这门婚事就不作数,乔荀为了姜娴都能伪造婚书赶来解围,避免了姜娴被抓走的危机,这个大恩情他们姜家人要认,而且本来也挺满意乔荀这个女婿,这下好了,这事过了官府的明路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大喜事了。
夫妻俩肯定是想好好讨好乔荀,更何况姜娴说成婚以后要住在姜家,这事简直是撞到老两口心坎里了。
钱氏笑眯眯地看着乔荀,将桌子上的瓜子果脯推向乔荀:“乔荀啊,你快多吃点,看你清瘦的伯母都心疼!”
姜娴额头瞬间布满黑线,要不是了解爹娘表面敦厚老实,实则一个比一个心眼子要多,她差点都信了。
“好啦,娘,你和爹别这么热情,让乔荀都不自在了!”
“没有,没有不自在,伯父伯母很好很亲和!”乔荀温润浅笑着摇了摇头,话落他赶紧拿起一个果脯塞进嘴里,虽然他并不喜欢甜腻的味道。
钱氏没好气瞪了一眼姜娴:“你这丫头懂什么呀,乔荀可是你的救命恩人,再说日后是要娶你的,爹娘对他好就是对你好。”
话落,钱氏笑眯眯地盯着乔荀问道:“乔荀啊,我家娴儿说婚后你愿意来我们家住,是真的吗?不会是她威胁你同意的吧?”
但凡是个有骨气的男人,都不会答应婚后住在娘家,更何况乔荀这个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钱氏实在对这个结果有些不敢相信,只好亲自向乔荀确认一遍。
乔荀勾唇浅笑,微微颔首:“回伯母的话,娴儿没有逼我,因为我已经答应了陈里正要来桃源村教书,到时候住在这里会比家中方便一些,而且这样的话姜娴和糖糖也能更自在一些,比我们家嘈杂的环境要好不少,所以您不必怀疑什么,是我自愿的,不会打扰您和伯父吧?!”
经过大嫂二嫂上回一顿闹腾,让姜娴和她们住在一个屋檐下难免会尴尬,没准还会起新的矛盾。
因为这门婚事时间太紧迫,短时间内让大嫂二嫂他们搬出去也不现实,索性搬来姜家是最好的抉择。
本来他和姜娴的婚事也只是暂时合作的关系,姜娴没有彻底的松口答应之前,乔荀想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姜娴接纳自己,让这门合作观望的婚事彻底变成真的。
先前,他还担心这件事情会一波三折,最终不了了之,没成想官府提前动手反而促成他和姜娴的关系变得更牢固了。
钱氏顿时心花怒放:“不会不会,那可真是太好了,可是你做这个决定你爹娘不会反对吗?”
毕竟事关名声,钱氏脸上的笑容一僵。
乔荀微微摇头:“不会,他们巴不得我和娴儿能早点在一起呢!”
事实上,乔荀还没告诉爹娘这个事,不过他有绝对的把握说服爹娘。
钱氏终于放心了,立即招呼着姜娴和糖糖带着乔荀在家里转一转,叫乔荀今天就拍板选好哪个屋子做婚房,哪个屋子做书房,他们好在大婚前给准备妥当。
“娘,不用这么着急吧?”姜娴一脸无奈。
钱氏眼睛一瞪:“还不赶紧去,正好转悠一圈你爹的午饭就烧好了,那个糖糖你过来和阿奶一起喂小豹子去吧,让你阿娘他们单独转转!”
正在拿着新弹弓自顾自玩耍的糖糖立即答应一声,小跑向钱氏,只是跑到一半愣住了神。
咦!
阿奶的肚子怎么突然闪闪发光了一下?
糖糖揉了揉眼睛再看,光芒又没有了,她也没当回事,立即跑去牵着钱氏的手去拿肉喂小豹子。
堂屋里只剩下乔荀和姜娴两个人。
乔荀有些好奇:“你爹娘一点也不反对养雪豹吗?”
“怎么不反对,我告诉他们是糖糖要养,他们勉为其难就答应了,不过雪豹本来就性情温和,善通人性,好好训练应该能成为看家好手,这才一天就已经很乖地冲着我们露肚皮示好了!”
“那真是件好事,若是能驯服雪豹,到时候上山打猎带着雪豹只怕会多个得力的帮手,到那时猎物还不是手到擒来!”乔荀说完赞叹一句:“伯父伯母真的好开明,这若是我家,我娘早骂骂咧咧让扔出去了,就是一条狗他们养着都嫌浪费口粮!”
姜娴不置可否,认可地点点头:“那倒是,我爹娘是这天底下最好的爹娘,顶顶好,不过你爹娘也不错了,能发动全家之力托举你读书,在这个年代的乡下人家中很少见!”
想当初她胎穿来这个世界差点冻死的时候,是姜顺德和钱氏在雪地里捡了她,一路北上最后来了这桃源村落户定居,无论多么艰苦爹娘都会尽力护着她吃饱穿暖,绝不叫她受一丝丝的委屈。
在姜家,姜顺德虽看着神经粗条,但粗中有细,十分会平衡家里人的情绪和关系,总是能逗乐了她和娘亲。
而娘亲自幼读过书,从前是大户人家的丫鬟,懂得很多,缝补浆洗样样精通,就是厨艺略差了一些,不过比起村妇人的厨艺要强许多。
在姜家没有古代人固有的刻板思想,有时候姜娴都在想,他们是不是也是现代穿越过来的?思想真的很超前!
不过她试探过好多次,爹娘应该就是纯纯的大夏朝土生土长的古人,只是思想开明能和她投缘,或者这就是缘分吧。
乔荀无奈一笑解释一句:“我能读书还真不是我爹娘的功劳,是我祖父听算命的先生说我是文曲星下凡,天生就是读书的料子,让我祖父一定要送我去读书考中状元,为此那算命的先生连钱都不要,还赠与我祖父一套文房四宝,举荐我去了沈家私塾读书。
我祖父从前在城里读过两年书,家中落败以后就搬来乡下务农,可能心中一直有心结,便凝结全家之力供我读书。
十三岁那年我考中童生后,祖父祖母身体不济相继去世,乔家这才分了家,我爹娘已经习惯了,都考中童生了那肯定要顺着祖父的遗愿一直供我往上科考,希望能够出人头地改换门庭,到时候捧着状元的牌匾回乡立牌坊,送去我祖父坟前叫他老人家安心。”
其实有时候一家子的希望都寄托在乔荀身上,乔荀压力也挺大,尤其是这几年进了县学读书各种恶劣的环境几度让他后退。
可每次一回家全家人留着不舍得吃的肉蛋流水似的送给他吃,不敢打搅他半分,乔荀就又重振旗鼓发誓定要出人头地,不光是为自己,更是为了省吃俭用供着自己读书的一家人。
哪怕在县学遭遇了诸多不公和捉弄,如履薄冰地度过每一天,他也没有和家里人透露半分。
一个人咬牙撑着坚持到俞知义考中解元,而他什么都还不是的那一刻,乔荀想死的心到达顶峰。
姜娴没想到还有这回事,她忽然脑中闪过一道灵光,有些阴谋论地看向乔荀。
“你文曲星的命格不会就是当初那个算命先生泄露出去的吧?不然俞氏父子怎么知道你的命格气运,给你替换了呢?”